Workflow
电动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追加关税,美国对华锂电池综合税达48.4%
高工锂电· 2025-03-04 18:52
有外媒指出,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将性价比高的中国电动汽车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会让美国汽车产业 失去竞争力,最终损害美国消费者的利益。 3月4日,美国再次升级了对中国电池的关税措施,特朗普总统于今日签署行政令,对包括锂电池在 内的所有中国商品第二次追加10%的关税,使得锂电池的最终综合税率达到48.4%。 摘要 时隔一个月,特朗普政府再次出手。3月4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中国商品追加10%的关税,美国对 华加征关税税率累计攀升至20%。对于电池产品而言,此次追加关税后,锂电池的最终综合税率达 到了48.4%。 美国指责中国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方面存在不公平做法,导致中国控制了全球关键产品的 大部分市场份额。 这些指责遭到了中国方面的强烈反驳。中国在全球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是得益于技术进步、大规 模生产以及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整合,而非所谓的"不公平贸易行为"。 在上一美国总统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对华关税政策特别是在清洁能源和高科技领域,进行了针对性 的调整。 2024年5月14日,拜登政府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实施新一轮关税调整,其中包括对电动汽车、电动 汽车电池等战略领域产品加征关税,以减少对中国产品的依赖,扶 ...
特朗普征收关税!美股大跌
证券时报· 2025-03-04 08:41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大幅震荡,道指跌1.48%至43191.24点,纳指跌2.64%至18350.19点,标普500指数跌1.76%至5849.72点 [1][6] - 科技板块和能源板块分别以3.52%和3.51%的跌幅领跌,房地产板块和必需消费品板块分别以0.77%和0.61%的涨幅领涨 [14] - 热门科技股多数下跌,超微电脑跌超13%,英伟达、ARM跌超8%,台积电、英特尔跌超4%,亚马逊、美光科技跌超3%,特斯拉、高通、微软跌超2% [4][14] 关税政策与贸易关系 - 美国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征收25%的关税将于3月4日生效,特朗普表示对等关税将于4月2日开始征收 [2][7] - 加拿大宣布准备对价值1550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首批涉及300亿加元美国产品 [8] - 墨西哥总统表示已做好应对准备,与美国就关税的沟通进行顺畅 [8] - 巴菲特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认为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并损害消费者利益 [9] 经济数据与制造业 - 美国2月制造业指数下降0.6至50.3,接近荣枯分水岭,支付价格指标上升7.5至62.4,创2022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 [11][12] - 订单和就业萎缩,投入成本上升对制造企业构成挑战,制造商可能难以将高成本转嫁给下游 [12] 公司动态 - 台积电计划对美国工厂追加投资1000亿美元,以提升其在美国本土的芯片产能,支持特朗普壮大国内制造业的目标 [15] - 英伟达收跌8.69%,传闻其CoWoS先进封装订单砍单,前代Hooper GPU生命周期进入尾声 [16] - 特斯拉收跌2.84%,北欧三国销量同比下降,市场份额降低 [16] - 苹果收跌1.58%,CEO库克宣布本周将迎来Air新品,可能搭载M4芯片 [16]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2.98%,世纪互联跌超15%,叮咚买菜、禾赛跌超11%,理想汽车跌近10%,蔚来、金山云跌超8% [17] - 小米集团(ADR)跌超6%,小鹏汽车、小牛电动、斗鱼跌超5%,富途控股、新东方、名创优品跌超4% [17]
2月动力电池产业链观察
高工锂电· 2025-03-03 17:55
新能源汽车销量表现 - 比亚迪2月销售322846辆 同比增长1614% 环比增长89% [2] - 小鹏汽车2月交付30453辆 同比增长570% 环比增长03% [2] - 理想汽车2月交付26263辆 同比增长297% 环比减少122% [2] - 零跑汽车2月交付25287辆 同比增长2851% 环比增长05% [2] - 埃安2月交付20863辆 同比增长251% 环比增长45% [2] - 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明显增长 打破往年春节淡季低迷的规律 [2] 行业格局与竞争态势 - 电动汽车产业链增长向头部企业倾斜 龙头企业表现更强势 [3] - 造车新势力复苏势头强劲但交付波动大 比亚迪等龙头厂商增长稳定 [3] - 下游车市"开门红"带动中上游电池和材料环节 头部企业3月排产环比上升近10% [3] - 锂电主材和辅材价格1-2月普遍上涨 铜箔和负极材料涨幅较大 [3] 产业链调整与挑战 - 产业链价格上修空间有限 部分设备企业面临价格压力和增收不增利问题 [5] - 中小锂电企业议价困难 同时遭遇账期问题 经营压力严峻 [5] - 行业复苏与分化淘汰并存 技术产品等核心硬实力是关键竞争要素 [5]
特斯拉最新芯片,重要升级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02 10:43
文章核心观点 特斯拉股价连续下跌超一个月,主要因埃隆·马斯克政治影响力扩大和销售势头放缓,尤其在欧盟;但公司仍在推进发展,与台积电合作生产芯片、在中国推出软件更新、朝着推出无人监管FSD服务目标迈进并寻求在加州推出叫车服务 [1][2] 分组1:股价下跌原因 - 特斯拉股价连续下跌超一个月,下跌主因是埃隆·马斯克政治影响力扩大以及销售势头放缓,特别是在欧盟 [1] - 停产老款Model Y并推出新款车型致销售停滞在意料之中,但近期销售势头大幅下降,部分分析师归咎于政治化及品牌形象恶化 [1] 分组2:芯片合作情况 - 特斯拉与台积电合作,采用3nm - 4nm工艺生产最新的FSD芯片,三星继续生产旧版本自动驾驶移动芯片 [1][2] - 特斯拉的Dojo超级计算机用于训练神经网络,已利用基于台积电7nm工艺制造的芯片 [1][2] 分组3:软件更新情况 - 特斯拉在中国推出软件更新,增强城市道路驾驶辅助、自动变道、交通标志识别和更新本地地图包,但需HW4汽车和升级到Autopilot订阅包 [1][2] 分组4:服务推进情况 - 特斯拉目标是在2025年6月前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推出无人监管的FSD服务,不久后在加利福尼亚州推出 [2] - 彭博社报道特斯拉已寻求批准在加州推出叫车服务 [2]
这一个十年与科技同行,富国基金徐智翔:今年或许是机器人量产的奇点时刻
聪明投资者· 2025-02-27 14:50
徐智翔的职业背景与投资理念 - 拥有材料物理和量子光学专业背景,职业经历涵盖咨询、航天研究所、卖方研究所和保险资管,对新能源产业链研究贯穿始终[2] - 2021年加入富国基金后,投资重心从新能源转向人工智能领域[2][21] - 投资理念强调捕捉颠覆式创新带来的非线性成长奇点,从第一性原理判断行业成长潜力[3][4] 三维一体投资框架 - 将产业发展分为0-1(朦胧期)、1-10(甜蜜期)、10-N(成熟期)三个阶段[4][35] - 0-1阶段注重行业空间和竞争格局,1-10阶段采用PEG模型选择成长股,10-N阶段侧重格局和估值[7][8][9] - 组合构建遵循"守正出奇"理念,守正部分追求高确定性,出奇部分捕捉非线性成长机会[10][11] 新能源行业投资经验 - 2015-2016年成功推荐碳酸锂、钴、镍等上游材料,受益于新能源第一波起势[19] - 2017年抓住光伏龙头机会,通过单晶硅片技术路径实现盈利[20] - 2019年重点研究电动汽车供应链,关注两家核心企业至今[20] - 2021年预判锂电材料产能过剩风险,及时调整仓位[20] 人工智能领域布局 - 2021年开始关注某电动汽车龙头企业的AI技术,为后续投资做准备[23] - 2022年四季度配置少量机器人股票,2023年全面转向AI领域[24][27] - 将AI发展分为Perception AI、Generative AI、Agentic AI和Physical AI四个阶段,重点关注机器人方向[29] - 认为2024年可能是机器人量产的奇点时刻,类比电动车发展路径[57] 当前投资重点与选股策略 - 主要布局AI应用领域,包括机器人、自动驾驶、芯片等[66][67][68] - 采用空间、格局、估值三维选股框架,0-1阶段重空间和壁垒,1-10阶段重空间和估值[42][43][44] - 特别关注技术壁垒,通过毛利率、净利率和技术不可复制性判断企业竞争力[45] - 举例某电机企业作为机器人核心标的,测算其潜在市场规模达数亿元[47][48] 行业周期与公募投资 - 认为2021年前公募表现好因消费、电子、新能源、医药等行业处于1-10阶段[37] - 2021年后多个赛道进入10-N阶段,面临估值压缩和增长放缓[39] - 等待新的大产业出现,AI可能是未来十年重点方向,部分细分领域已进入1-10阶段[40][41]
小米15/SU7「双Ultra」即将发布!雷军宣战超高端;TikTok吸金能力再创记录;DeepSeek下调API调用价格
雷峰网· 2025-02-27 08:20
奔驰中国裁员与业绩下滑 - 奔驰中国区开启大规模裁员,裁员比例超过10%,赔偿方案为N+9 [5] - 奔驰全球计划在2025年底前裁员2万人,目标降本50%,削减9万名员工分红 [6] - 奔驰2023年息税前利润暴跌超30%,中国和德国市场销量双降 [6] - 奔驰高层人事变动,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仕凯将于2025年退休,由佟欧福接任 [6] 小米新品发布与汽车业务 - 小米将于2月27日发布小米15 Ultra手机和小米SU7 Ultra汽车,定位超高端 [9] - 小米SU7 Ultra预售价格81.49万元,目标年销量1万台,信心达九成 [9] - 小米15 Ultra起售价预计低于7000元,主打6K+价位段 [9] - 理想汽车调整i8发布会时间,避免与小米发布会撞期 [8] 纵目科技与合芯科技危机 - 纵目科技创始人唐锐否认跑路传闻,称正在海外寻求融资机会 [10] - 纵目科技被曝高管私转88万元保供款,唐锐承认流程不合规 [10] - 合芯科技董事长姚克俭失联,公司拖欠500多名员工10个月工资,涉及金额近1亿元 [13] - 合芯科技被法院限制高消费,自研高端CPU项目停滞 [13] TikTok与英伟达业绩亮点 - TikTok 2024年应用内消费达60亿美元,创历史记录,是第二名Monopoly GO的2倍多 [14] - TikTok第四季度IAP收入19亿美元,同比增长显著 [15] - 英伟达2025财年Q4营收393.31亿美元,同比增长78%,数据中心营收355.8亿美元 [27] - 英伟达全年营收1304.97亿美元,净利润728.80亿美元,CEO黄仁勋称Blackwell芯片需求惊人 [27] 苹果与三星技术动态 - 苹果折叠屏iPhone目标消除折痕,三星与安费诺联合攻关,最快2025年下半年发布 [28] - 苹果年度股东大会批准库克7461万美元薪酬,未接任董事长 [29] - 三星推出抗量子解密芯片S3SSE2A,应对未来量子计算安全威胁 [37] 其他行业动态 - 石头科技发布G30系列扫地机器人,配备五轴仿生机械手和20000Pa吸力 [19] - 博世计划终止电动汽车充电服务,Charge My App将于2025年3月下线 [20] - 腾讯IEG组织架构调整,成立体育、音舞等产品部,撤销多个合作部门 [24] - DeepSeek下调API夜间调用价格,降幅最高达75% [25] - Meta计划投资2000亿美元建设AI数据中心,部署130万块GPU [36]
马斯克的阴影开始笼罩特斯拉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2-26 23:09
核心观点 - 埃隆·马斯克的政治行为对特斯拉销量、品牌忠诚度和投资者信心产生显著负面影响 [1][8][10] - 特斯拉在全球多个关键市场出现销量大幅下滑 欧洲1月销量下降45% 德国1月注册量下降59% 瑞典Model Y注册量下降48% Model 3销量下降31% [4][6][10] - 消费者因马斯克政治立场放弃特斯拉品牌 转向其他电动汽车制造商 [2][3][16][18][24] 市场表现 - 欧洲市场1月销量同比下降45% 为十多年来首次年度全球交付量下降 [4] - 加州市场2023年销量下降12% 因马斯克攻击该州领导人 [5] - 德国市场2023年注册量下降41% 2024年1月进一步下降59% [6] - 瑞典市场Model Y注册量下降48% Model 3销量下降31% [10] - 特斯拉股价自12月历史高点下跌37% 但自11月5日选举以来仍上涨20% [15] 消费者反应 - 特斯拉车主因马斯克政治行为提前还贷并置换车辆 [3][16] - 2023年彭博调查显示 马斯克在消费者好感度话题中下降幅度最大 [9] - 美国多数选民认为马斯克在影响决策方面权力过大 [11] - 共和党策略师发现马斯克在燃油车用户中比电动车用户更受欢迎 [12] - 消费者转向其他品牌 如本田、现代、大众、宝马、Lucid和Polestar [20][21][22][23] 竞争环境 - 加州电动汽车市场份额被本田和现代获得 [20] - 德国市场大众、西雅特、斯柯达和宝马1月销量增长最大 [21] - Lucid Group售价69900美元的Air轿车关注度增加 [22] - Polestar指示销售人员瞄准对特斯拉不满的车主 [23] - 电动汽车市场竞争加剧 多数制造商推出强大产品 [23] 公司运营 - 管理层预计汽车业务2024年恢复增长 但未提供具体数字 [13] - Model Y生产线调整导致本季度损失数周产量 [15] - 更便宜车型预计上半年开始生产 [15] - 年初销量疲软部分源于Model Y生产调整 [14]
在 Robotaxi泡沫破裂之前,请尽快出售特斯拉
美股研究社· 2025-02-26 19:52
特斯拉股价表现与市值分析 - 特斯拉股价自2025年1月2日以来下跌约10%,从每股380-390美元跌至337美元,远低于2024年圣诞节前后490美元的高点[1] - 特斯拉当前市值1140亿美元,是全球5大汽车制造商(丰田、大众、BYD、通用、福特)市值总和517亿美元的两倍多[3] - 特斯拉2024年销量180万辆(与2023年持平),而5大汽车制造商合计销量3400万辆,其市值溢价相当于年销量6800万辆的估值[4] 核心业务挑战 - 电动汽车销量停滞:2024年销量与2023年持平,删除2030年2000万辆年交付目标[6] - 市场份额下滑:中国BEV市场份额从2022年16.6%降至2024年11月7.4%,欧洲市场类似[6] - 利润率下降:2024年净利率7%,较2022年15%大幅下滑[8] Robotaxi业务前景 - 规模障碍:部署100万辆Robotaxi需300亿美元前期成本,存在供需错配风险[9][10] - 竞争劣势:Uber已计划与Waymo合作自动驾驶服务,且专注出行领域,管理团队经验丰富[11][12] - 资源分散:特斯拉需同时应对电动汽车竞争、人形机器人开发,而Uber专注出行服务[12] 其他增长领域评估 - 人形机器人:Optimus项目仅启动3-4年,难以复制电动汽车先发优势,全球汽车市场份额仅2%的背景下难以支撑估值[8] - 市场预期修正:若Robotaxi未能兑现增长故事,特斯拉市值可能向传统车企靠拢(如丰田237亿美元市值)[13] 行业竞争格局 - 传统车企转型:丰田在华建设新电动汽车工厂,大众等企业净利率4-10%[3][6] - 出行服务商布局:Uber 2024年营收440亿美元,较2017年80亿美元显著增长,积极应对自动驾驶竞争[12]
特斯拉要吃“回头草”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21 18:51
特斯拉设计理念调整 - 特斯拉在新款Model Y上重新引入转向灯杆设计,与近期Model 3可能跟进的设计理念保持一致[7][8][14] - 公司高管承认移除转向灯杆"做得有些过头",认为需要重新平衡极简设计与功能性[12] - 转向灯操作在无实体杆车型上存在使用不便问题,特别是方向盘未居中时[14] 特斯拉取消实体按键的原因 - 基于两大理念:为L5自动驾驶做准备(计算机需控制所有功能)和追求视觉简洁[16][18] - 自2021年起逐步取消所有实体按钮,包括Model S/X/3和Cybertruck车型[12] - 设计团队认为实体按键会使车辆显得过时[18] 无转向灯杆车型的解决方案 - 第三方公司提供改装方案,如Enhance Auto的S3XY手柄套件,售价409.69欧元(429美元)[22][24] - 改装方案可控制转向、雨刷等60多种操作,通过OBD端口连接[22] - Model 3专用套件2月24日开始发货,Model S/X套件4月下旬发货[24] 特斯拉人机交互设计演变 - 最初将转向灯等功能移至方向盘按钮或触摸屏操作[12] - 新款Model 3转向按钮位于方向盘左侧辐条,操作体验欠佳[14] - 换挡操作改为屏幕滑动方式,用户体验有待优化[14]
新ModelY在上海量产;百度广告下滑,智能云增长;Grok3发布,数月后开源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2-19 20:23
特斯拉Model Y焕新版量产 - 特斯拉Model Y焕新版在上海工厂量产,2月下旬开始交付,比市场预测的3月提前[1] - Model Y首次重大更新,百公里能耗从12.5度降至11.9度,最大续航增至719公里,全系标配自动辅助驾驶硬件[1] - 2023年Model Y在中国销量超过48万台[1] 百度2024年财报 - 百度2024年总营收1331亿元,同比微跌1%,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21%[2] - 非GAAP营业利润下滑8%,在线营销业务同比下滑3%,占营收超一半[2] - 文心大模型日均调用量同比增长33倍,智能云业务四季度同比增长26%[2] xAI发布Grok 3 - xAI发布Grok 3,马斯克称其为"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3] - Grok 3在Colossus数据中心训练,使用10万块H100 GPU,共计2亿个GPU小时[3] - xAI计划几个月后将最新模型开源[3] 永辉超市调整策略 - 永辉超市计划2024年关闭约200家尾部店,2023年已关闭230家,年末门店数约780家[4][5] - 2024年扣非净利润-22.1亿元,亏损扩大[5] - 学习胖东来模式,改造31家门店,但转型面临资本投入和盈利模型切换等挑战[4][5] 亿滋国际收购恩喜村 - 亿滋国际以2.4亿美元(约17亿元)收购恩喜村约67.8%股份,交易后持股72.3%[6] - 恩喜村是山姆、盒马、星巴克供应商,瑞士卷年销售额一度超10亿元[6] - 亿滋计划将恩喜村接入全球供应链,推广至50万家门店[6] 爱奇艺业绩下滑 - 爱奇艺四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4%至66亿元,净亏损1.9亿元[7] - 会员、广告收入下滑,归因于内容不足[7] - 将加大对短剧投入,看好其提振广告收入的潜力[7] 亚瑟士业绩创新高 - 亚瑟士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9%至6785亿日元,营业利润638亿日元,同比增长超八成[8] - 减少低价促销,四季度盈利带动整体增长[8] - 2024年将继续高端化战略,目标营业利润率15.4%[8] 汉堡王中国股权变更 - RBI集团全资控股汉堡王中国,正在寻找新合作商[9] - 汉堡王中国原特许经营商TFI本可运营至2032年[9] - 汉堡王在华约1700家门店,远少于肯德基(1.1万家)和麦当劳(7000家)[9] 月之暗面收缩投放 - 月之暗面(Kimi)大幅收缩投放预算,暂停多个Android渠道和第三方广告平台合作[10] - 2023年10月单月投放费用超2亿元[10] - 受外部因素和内部战略调整影响[10] SSI融资估值超300亿美元 - OpenAI前首席科学家苏茨克维泽的SSI公司即将完成10亿美元融资,估值超300亿美元[11] - 公司仅10余人,未公布技术细节,目标是构建安全超级智能[11] 理想汽车聚焦AI -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将更多精力投入AI业务[12][13] - 理想定位为AI企业而非AI汽车企业,每周参加4-5次AI会议[12] - 汽车业务已相对成熟,管理层认为需专注AI[13] 广汽华为合作 - 广汽与华为成立"GH项目公司",合作模式不同于其他车企[14] - 首款车型计划2026年上市[14] - 广汽传祺"传祺向往"系列将搭载华为乾崑智驾[14] Shein增长强劲 - Shein执行主席称公司增长依然强劲[15] - 投资供应链进步和物流以提升效率和交付速度[15] - 此前多次被报道降低IPO估值[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