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ics

搜索文档
长城证券:通信行业深度报告——高阶智驾+机器人双轮驱动,激光雷达有望开启放量时代
搜狐财经· 2025-06-16 22:36
技术原理与分类 - 测距方式主要包括飞行时间(ToF)和调频连续波(FMCW),ToF是当前中长距车载主流方案,技术成熟且成本低,FMCW在测距、测速、抗干扰性等方面具优势但系统复杂成本高 [4] - 扫描方式分为机械式、混合固态(如MEMS、转镜式)和固态(如OPA、Flash),固态化趋势显著,更可靠经济且易通过车规级标准 [4] - ToF与FMCW在室外测距均可实现100-250米,ToF是中长距主流选择,FMCW性能更优但成本高,未来可能形成并存格局 [29] 下游市场应用 - 传感器融合方案(激光雷达+摄像头)目标物追踪准确度达75%,比纯视觉方案高20个百分点 [1] - 2023年机器人占激光雷达下游应用68.2%,2030年中国机器人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达2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7.9% [2]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特斯拉Optimus计划量产5000台,智元、广汽等厂商明确量产计划 [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5.26亿美元,2029年预计达36.32亿美元 [2] - 2026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达431.8亿元,芯片化、固态化技术推动成本下降 [12] - 2024年中国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渗透率突破55.7%,2025年预计升至65%,L3级功能开始规模化落地 [4] 成本与搭载量 - 车载激光雷达价格从2023年35-40万元下探至2024年30-35万元,2025年零跑B10车型12.98万元搭载 [5] - L3级需1颗前视+2-3颗补盲雷达,L4级可能搭载10颗(如广汽埃安车型),推动需求增长 [5] - 速腾聚创MX激光雷达突破200美元价格门槛,车载激光雷达均价从2023年4300元降至2024Q1的2600元 [3][64] 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市场中禾赛科技(33%)、速腾聚创(24%)、华为(19%)、图达通合计占88%份额 [5] - 禾赛科技2025Q1营收5.3亿元(+46.3%),预计全年交付120-150万台,机器人领域交付近20万台 [3] - 华为2025年1月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份额34.4%,ADS 4.0搭载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 [6] 技术发展趋势 - 头部厂商通过自研SoC芯片、光学集成等技术降本,固态化方案占比提升 [5] - 905nm和1550nm波长为主流,满足IEC 60825-1:2014的Class 1安全等级要求 [59] - 多传感器融合成为主流趋势,激光雷达弥补纯视觉方案在复杂环境下的感知短板 [42]
预告︱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近期相关活动预告
机器人圈· 2025-06-16 18:32
政策与行业趋势 - 2023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十六大部委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1] - 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并明确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1] - 机器人产业正极大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1] 行业活动预告 - 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将于2025年7月22-24日在齐齐哈尔市举办,由《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主办[2] - 2025年第6届自然语言处理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NLPAI 2025)将于2025年6月13-16日在重庆邮电大学举办,由四川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主办[2] - 2025年中国焊接产业论坛将于2025年6月15-17日在浙江省嘉兴市举办,聚焦机器人与智能化焊接技术及应用[2] - 第三届机电一体化与智能系统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25年6月16日在英国牛津举办,由亚利桑那大学、奥克兰大学等多所国际高校联合主办[3] - 杭州人形机器人大会将于2025年6月20日在杭州大会展中心8号馆举办[3] - 第四届控制工程与机器人技术国际研讨会(ISCER 2025)将于2025年6月23-25日在深圳市举办,由南方科技大学主办[3] - 2025中国AI算力大会将于2025年6月26日在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万丽酒店举办,由北京智一科技有限公司主办[4] 行业动态与研究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已出炉,行业表现分化明显[5] - 人形机器人量产爆发导致价格战,产业面临重构[5] - 越疆科技从"破格上市"到市值翻三倍,领跑港股机器人赛道[5] - 2024上半年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承压,但机器人与AI融合带来新机遇[5] - 清华大学赵明国教授团队正加速复现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动作[6] - Uber Eats将在日本推出机器人送货服务[6] - 国际前沿研究包括螳螂虾仿真机器人、3D打印软机器人手、cm级四足机器人等创新技术[6] 学术与技术进展 - 孙立宁院士提出微纳感知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5] - 浙江大学熊蓉教授探讨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挑战与进展[5] - 仿生机器人技术取得新突破,通过模仿松鼠跨越复杂地形的智慧提升性能[5] - 潘云鹤院士探讨人工智能的行为智能和产品智能发展方向[6] - 院士报告指出机构智能技术正推动"变形金刚"从屏幕走进现实[6]
智能机器人十大发展趋势
机器人圈· 2025-06-16 18:32
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将于2025年6月11日在南京发布智能机器人十大发展趋势 [1] - 大会涵盖顶流期刊征文、展览展示、商务合作等板块 其中商务合作包括高曝光展示位和宣传推广机会 [1][4]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表现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亮点公布 行业竞争格局显现分化 [5] - 5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年报显示行业洗牌加剧 部分企业面临经营压力 [5] - 2024上半年53家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承压 但AI技术融合带来新机遇 [6] 人形机器人发展动态 - 人形机器人领域迎来量产爆发期 市场价格战加剧产业重构 [6] - 越疆科技实现港股"破格上市"后市值增长三倍 领跑机器人赛道 [6] - 中国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技术突破显著 西木科技提出创新研究角度 [6][6] 前沿技术突破 - 仿生机器人技术取得新进展 通过模仿松鼠运动模式提升复杂地形适应能力 [6] - 国际领域出现螳螂虾仿真机器人、可扩展压电机器人等新型装置 [6] - 折纸制造技术成功应用于cm级四足机器人 昆虫级变形机器人研制取得突破 [6] 学术研究进展 - 孙立宁院士提出微纳感知技术对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创新赋能作用 [5] - 浙江大学熊蓉教授分析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面临的技术挑战 [5] - 潘云鹤院士阐述人工智能行为智能与产品智能的协同发展路径 [6]
名额有限|2023泰州智能装备产业(北京)推介会
机器人圈· 2025-06-16 18:32
详细会议介绍参看往期文章: (点击蓝字跳转) 报名开启|顶流期刊征+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盛会将至! 展览展示|抢位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高曝光商务合作虚位以待,共赴解锁新机遇 征文通知|投稿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年底可见刊 为推进泰州智能装备产业链持续壮大、产业链关键环节掌控力持续增强,拟在北京举办 2025 泰州智能装备 产业(北京)推介会暨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检验检测认证分会成立仪式 。具体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 主办单位: 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 大会接受各项商务合作,欢迎垂询具体合作形式。 张老师:13305713232(微信同号) 谷老师:18355423366(微信同号)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检验检测认证分会会员企业 投融资企业代表 金融资本 央媒 及 行业媒体人员 人数: 以上 约 120 人左右 四、活动日程 | 五、会议报名 | | --- | 扫描二维码,进行会议报名 泰州市科学技术局、泰兴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江苏省泰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检验检测认证分会 二、时间和地 ...
【Nat. Commun.】新型3D打印软体机器人突破速度与强度极限
机器人圈· 2025-06-16 18:32
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 大会接受各项商务合作,欢迎垂询具体合作形式。 张老师:13305713232(微信同号) 谷老师:18355423366(微信同号) 详细会议介绍参看往期文章: (点击蓝字跳转) 报名开启|顶流期刊征+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盛会将至! 展览展示|抢位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高曝光商务合作虚位以待,共赴解锁新机遇 征文通知|投稿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年底可见刊 软体机器人凭借弹性材料(如硅胶、水凝胶)在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上优势显著,能穿越复杂地形(如废墟、陡 坡)。然而,其结构强度弱和运动轨迹低效(依赖开放曲线路径)两大缺陷,导致速度慢、摩擦大,严重限制实 际应用。传统气动驱动虽能实现爬行,却难以兼顾速度与精度。如何让软体机器人"刚柔并济"? 近日,美国 塔夫 茨大学 等 研究团队 以" Arc-heating actuated active-morphing insect robots "为题 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发表了相关研究, 为微型机器人的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文章简析 平直段 (支撑相):足部贴地后拖,减少地面 ...
36氪出海·关注|有人破产有人上市,智能割草机器人赛道进入硬仗期
36氪· 2025-06-16 18:09
行业概况 - 智能割草机器人是庭院机器人中的热点品类,主要服务欧美家庭的庭院需求,包括泳池清洁、割草、除雪等类型 [3] - 2024年全球智能割草机器人销量约为38.35万台,市场规模达61亿元人民币,渗透率不足2%,潜在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人民币 [3] - 2022-2023年企业批量进入智能割草机器人赛道,国产电动工具巨头和头部机器人厂商积极投入 [3] 市场表现 - 2024年全球约有2.5亿块庭院,家庭平均每月修剪草坪2-3次,高昂人力成本推动自动化替代需求 [3] - 追觅智能割草机器人出货量突破10万台,九号公司割草机器人收入8.61亿元,科沃斯海外收入增长186.7%,松灵机器人销量达3万台 [4] - 乐动机器人2025年以来销量超15000台,近期递表港交所 [2] 技术特点 - 智能割草机器人普遍采用"无边界"设计,通过RTK卫星定位、视觉、激光雷达等技术实现环境感知 [6] - 室外环境复杂导致研发成本高,核心部件如电机电池、导航系统、传感器占据成本大头 [7] - 部分产品价格已下探至数百美元,行业出现"内卷"苗头 [7] 竞争格局 - 头部厂商包括宝时得、九号公司、科沃斯、松灵机器人等,部分初创企业如汉阳科技、来牟科技获得融资 [5] - 安克创新、正浩创新等曾中途退出,但安克创新旗下品牌eufy今年再次进军该市场 [6] - 森合创新宣布解散,河森堡科技申请破产,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 [2][5] 销售渠道 - 传统园林工具销售渠道以线下为主,线上需长期投入广告和品牌运营 [8] - 众筹是常用上市渠道,Kickstarter上已完成16个智能割草机器人项目,其中8个众筹金额超百万美元 [6] - 销售旺季从3月开始,7月亚马逊会员日达高峰,9月后进入淡季 [8] 行业挑战 - 量产交付面临考验,部分众筹项目出现未完成交付或产品不稳定问题 [6] - 企业需具备资金、技术、团队能力,完整出货并形成规模需至少1亿人民币资金 [7] - 渠道和售后能力是长期挑战,需搭建本土化退换货和维修网络 [8]
“电子孙子”、“爬山搭子”,一大波养老机器人来袭
南方都市报· 2025-06-16 16:59
展会概况 - 2025上海老博会以"科技赋能银发生活"为主题,围绕养老、康复医疗、辅助器具三大主题开设六大展示区,包括养老服务、康复医疗、辅助器具、生活护理、宜居建筑、健康管理 [1] - 共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 [1] - 累计参观人数近8万人,较去年增幅近四成,创下历史新高 [1] 养老机器人市场 - 2024年我国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约79亿元,未来五年将以15%左右的复合增长率快速成长,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达159亿元 [2] - 养老机器人主要分为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和陪伴机器人三类 [2] - 大头阿亮推出全国首款智能养老机器人,具备居家安全监控、老人陪伴、子女远程沟通功能,机构版侧重查房巡视场景 [2] - 麦迪科技展出人形护理机器人,可协助拿取物品、克隆子女声音、提供娱乐功能,与优必选合作开发 [3] - 万物心联推出桌面陪伴机器人,具备情绪识别功能,计划嵌入自研大模型并实现声音克隆 [3] 外骨骼机器人发展 - 外骨骼机器人可辅助行动障碍者或增强健康人群运动能力,近期因景区登山场景应用热度攀升 [4] - 爱布科技展出成人版EA-II和儿童版BAMBINI外骨骼,主要针对下肢功能障碍患者如脑卒中、脊髓损伤等 [5] - 优龙机器人从医疗康复拓展至外骨骼登山机器人,可辅助偏瘫患者步态矫正 [5] - 行业接受度提升,相关视频传播加速市场认知 [4] 政策支持 - 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围绕失能失智照护、情感陪护等场景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攻关 [6] - 政策明确在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等场景进行不少于6个月的应用验证,推动产品迭代升级 [6]
快讯|武汉出台人形机器人产业新政;成都今日启动首批智能机器人实景验证活动;两部门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场景应用试点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6 16:17
武汉人形机器人产业新政 - 武汉市发布《武汉市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和配套政策,目标打造全国人形机器人专用传感示范地、场景应用优选地、智能制造集聚地 [1] - 武汉已建成国内规模最大、场景最丰富、机器人款式最多的创新中心,未来将强化其产业集聚效应 [1] - 政策支持建设概念验证、中试和共享制造平台,最高资助1000万元;对大模型研发和算力使用分别最高补贴500万元,数据集建设最高奖励200万元 [1] 成都智能机器人实景验证活动 - 成都市启动首批智能机器人实景验证活动,10家企业参与交通指挥、智慧教育、文旅服务等五大领域场景测试 [2][4] - 成都市机器人产业协会强调场景验证对产业创新的重要性,并开放本地场景供全国及全球企业测试优化产品 [4] 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 - 工信部与民政部联合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2025-2027年),分阶段推进技术攻关和场景应用 [5][7] - 试点聚焦四大方向: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缓解家庭照护压力、弥补机构人力缺口、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7] - 政策遵循"政府引导、需求牵引、分步实施、持续迭代"原则,推动机器人技术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 [7] 人形机器人企业融资动态 - 北京智在无界完成数千万元融资(联想之星领投),资金用于人形机器人通用大模型研发与产业化验证 [9] - 公司创始团队来自北大及智源研究院,在强化学习、多模态等领域具备技术积累 [9] - 深圳留形科技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弘毅投资等参投),资金用于核心零部件生产及市场拓展 [10][12] - 留形科技专注机器人空间感知与记忆技术,创始团队源自香港大学MaRS实验室,技术顾问为大疆前科学家 [12] 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名录 - 工业机器人:埃斯顿、埃夫特、非夕科技等12家 [17]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亿嘉和、普渡机器人、机器姬等7家 [17] - 医疗机器人:元化智能、天智航、精锋医疗等12家 [17] - 人形机器人:优必选、宇树、逐际动力等20家 [17] - 具身智能企业:跨维智能、银河通用、科大讯飞等16家 [17] - 核心零部件企业:绿的谐波、思岚科技、蓝点触控等23家 [18][19]
锦秋基金完成对因克斯投资 | Jinqiu Spotlight
锦秋集· 2025-06-16 14:59
公司融资情况 - 锦秋基金已完成对南京因克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资 [3] - 公司在2024年10月完成首轮天使轮融资后,连续完成两轮新融资,投资方包括锦秋基金、德石投资、深创投集团、复星创富等,天使轮投资方绿洲资本、水木创投、拉尔夫创投持续追加 [6] - 公司在约半年时间内累计完成3轮融资,融资金额达亿元 [7] 公司核心业务与产品 - 公司致力于为具身和人形机器人提供关节模组、灵巧手、通信模组、智能电池等核心零部件及系统性硬件解决方案 [8] - 关节模组在机器人成本中占比超过50%,直接影响机器人的运动能力、负载能力、动作精度等关键性能 [9] - 公司已形成涵盖行星模组和谐波模组的完整产品矩阵,覆盖不同本体尺寸、全身各部位关节需求 [12] - 公司推出首款灵巧手产品EC-DexHand-5F,拥有20个主动自由度,重量仅0.85kg,采用独创的独立超小关节模组方案 [18] - 公司还推出通信模组和智能电池产品,通信模组支持2000Hz通信频率,智能电池针对人形机器人负载突变性优化设计 [19] 公司技术与生产优势 - 公司具备全栈零部件自主研发设计能力,包括驱动器、减速器、电机、编码器等核心零部件,并在减速器结构设计、电机设计及工艺、驱动控制算法等方面拥有独家技术积累 [13] - 公司自建2000平米机加工与装配生产线,配备全套机加工设备,实现包括齿轮在内的所有零部件自主加工,形成研发-生产-测试一体化平台 [13] - 公司从设计到生产全链条自主化,拥有极高研发效率,在产品性能和迭代速度上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17] 市场表现与客户认可 - 2024年公司在具身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关节模组出货量超万台,2025年出货量同比增长达10倍 [11] - 公司产品赢得行业内90%以上客户的高度认可,在2025年4月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赛事中,超过半数参赛机器人使用其关节模组,两支冠亚军队伍机器人全身关节均来自因克斯 [11] - 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也受认可,美国企业Physical Intelligence的机械臂使用其关节 [11]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关节模组的一体化和模块化是大势所趋,公司作为"送水人"角色将持续增值,底层硬件模块化能显著降低机器人开发门槛,加速应用场景落地 [4] - 公司判断具身智能将分阶段以不同产品形态在不同场景分批落地,从展示互动逐步发展到特定场景"可干活",最终具备通用环境下的移动与操作能力 [21] - 公司未来将推出更多零部件产品,形成动力系统、末端执行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一系列系统级解决方案,为下游整机企业提供一站式硬件赋能 [20]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激增,“全市场唯一百亿规模”机器人ETF(562500)近10日“吸金”4.12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13:09
机器人ETF市场表现 - 机器人ETF(562500)今日截至10:36上涨0.12%,持仓股中科力尔领涨4.75%,景业智能上涨2.58%,信邦智能上涨1.57% [1] - 机器人ETF盘中成交金额超1.5亿元,居可比基金首位,市场流动性佳 [1] - 最新资金净流出4201万元,但近10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4.12亿元,居可比基金首位 [1] - 最新规模达129.94亿元,年内增长88.57亿元;份额达158.38亿份,年内增长105.15亿份,新增规模与份额均居可比基金首位 [1] 工业机器人行业数据 - 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0.61%,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大增35.5% [2] - 1-5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6.3%,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21170亿元,同比增长1.4% [2] - 5月制造业PMI为49.5%,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2.5% [2]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 - 人形机器人行业2023年快速升温,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技术路线聚焦行星滚柱丝杠、六维力传感器等核心部件 [2] - 国产厂商凭借成本优势及汽车/工业机器人领域技术积累,有望主导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并推动成本下降 [2] 机器人ETF产品特征 - 机器人ETF(562500)为全市场唯一规模超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覆盖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全产业链 [3] - 提供场外联接基金(A类018344/C类018345),便于多样化配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