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用器具
icon
搜索文档
7月CPI环比转涨0.4%,核心CPI创年内新高,扩内需政策效应显现
搜狐财经· 2025-08-10 21:12
国内经济运行积极变化 - 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同比持平 [1]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至-0.2%,同比下降3.6% [1] - 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市场供求关系逐步改善 [1] 消费领域价格回升 - 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 [3] - 服务价格推动CPI环比上涨,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7.9%、9.1%、6.9%和4.4%,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1个百分点 [3] - 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2%,家用器具、通信工具、交通工具价格分别环比上涨2.2%、0.0%、0.3% [3] - 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由连续5个月以上的下降转为持平 [3] 工业品价格企稳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降幅收窄,为3月份以来首次出现这一变化 [4] - 煤炭、钢材、光伏、水泥和锂电等行业价格环比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1.9个、1.5个、0.8个、0.3个和0.1个百分点,合计对PPI环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0.14个百分点 [4] - 焦煤、螺纹钢、多晶硅、碳酸锂等商品价格进入强势上涨阶段 [4]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3.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8% [4] - 烧碱价格上涨3.6%,玻璃制造价格降幅比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 [4]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上涨13.1%,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5.3% [4]
消费挑大梁,投资遇瓶颈?下半年经济怎么走?
搜狐财经· 2025-07-20 13:02
中国经济2025年上半年表现 - 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达5.3%,一季度5.4%,二季度5.2%,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3]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显示制造业持续活跃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0%,6月略放缓至4.8%,但仍体现消费韧性 [3] - 进出口总额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显示外贸保持稳定 [3] - 社融规模增量累计22.83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 [3] 行业动态与挑战 - 光伏、水泥等行业面临价格内卷压力,正在经历调整期 [4] - 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1.2%,连续四个月收缩,对经济形成拖累 [5] - 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产品价格持续下行,而高科技产品价格上行,显示经济转型特征 [7] - 民间投资扣除房地产后增长5.1%,显示非房地产领域投资仍有活力 [6] 消费与投资表现 - 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达52%,二季度提升至52.3%,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 [5] - 6月社零增速4.8%为近四个月新低,耐用消费品补贴效应可能减弱 [5] -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8%,低于去年同期,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二季度有所回落 [5] - 新质生产力领域、城市更新、民生补短板等领域存在投资潜力 [6] 价格走势分析 - 6月CPI同比微涨0.1%,结束连续4个月下降,但环比仍降0.1%,复苏基础不稳固 [7] - 6月PPI同比下降3.6%,创2023年8月以来新低,传统行业价格压力显著 [7] - 能源、汽车、家用器具等价格回升,显示部分领域需求改善 [7] 下半年展望 - 房地产销售、投资、价格再度下行,对消费、投资和财政形成压力 [10] - 政策聚焦城市空间优化、房地产新模式、城中村改造等领域 [10] - 城镇化转向存量提质,制造业和消费转型进入关键期 [10] - 暑期旅游、毕业季消费可能带动服务价格上行,食品价格下行空间收窄 [8]
国泰海通|宏观:通胀低位:利率下行仍有空间——2025年5月物价数据点评
通胀现状 - 5月通胀保持低位徘徊 CPI和核心CPI同比剪刀差进一步走扩 [1] - 食品动能季节性回落 国际油价输入性影响造成拖累 服务价格保持韧性 [1] - PPI回升受多方压制 包括国际大宗商品下跌 基建开工不旺 出口小幅回落 [1][4] CPI分析 - 食品供需改善导致环比价格季节性回落 鲜菜跌幅较多 鲜果涨幅较大 水产品季节性上涨 [2] - 交通通信价格下降是拖累CPI主因 核心CPI环比回落至0 0% 同比微升至0 6% [3] - 端午假期旅游价格保持涨势 服装上新环比涨幅超季节性 购物节导致家用器具明显下跌 [3] PPI压制因素 - 国际大宗商品下跌带来输入性影响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大幅下跌 [5] - 多雨天气影响开工旺季 煤炭需求回落 采掘及基建建材价格明显走弱 [5] - 5月出口环比动能回落 关税影响逐渐显现 加剧供需错配 [6] 私人部门表现 - 私人部门风险偏好冲高回落 两融交易占比和沪金溢价已低于4月关税加征前水平 [6] - 端午假期消费延续以价换量特征 人均消费较2019年同期连续下跌 [6] - 贸易摩擦缓和未明显改善资产负债表修复进度 通胀回升关键取决于内部因素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