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斯拉FSD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自动驾驶出租车即将迎来里程碑时刻! 从凤凰城到第五大道:Waymo准备驶入“世界之都”纽约
智通财经网· 2025-07-09 15:22
Waymo自动驾驶出租车进展 - Waymo首批自动驾驶出租车抵达纽约市 在人类安全驾驶员监督下开始收集城市测绘与高精地图数据 这是进军美国最大网约车市场的第一步 [1] - 公司已向纽约市交通管理局申请完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许可 计划分三阶段推进:配备人类监控员测试→安装监测器测试→最终实现无监督完全自动驾驶 [1] - 纽约州现行法律要求自动驾驶车辆必须配备驾驶员 因此无法提供与其他城市相同的无人驾驶服务 但公司正倡导修改州法律 [2] - Waymo已在洛杉矶、旧金山、凤凰城和奥斯汀正式提供付费且无人类驾驶员的完全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2] Waymo与特斯拉技术对比 - Waymo采用第六代自动驾驶系统 配备多雷达、激光雷达和摄像头 能在各种天气条件下提供高精度感知 [3] - 特斯拉FSD系统仍需驾驶员随时接管 目前仅在监管宽松的得州奥斯汀小规模测试"有安全员"的Robotaxi [4] - Waymo每周提供25万次完全无人付费乘车服务 覆盖四城主干道和高速 而特斯拉尚未获得任何城市批准进行公开无安全员的付费运营 [3][4] - 截至2024年 Waymo每周提供超15万次付费行程 自动驾驶车队每周行驶超100万英里 已在多个城市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运营 [3] 特斯拉Robotaxi发展现状 - 特斯拉在得州奥斯汀正式推出具备安全监督员的Robotaxi服务 首批投入约10台Model Y作为无人驾驶出租车 [6] - 马斯克表示将以10-20辆Robotaxi启动小规模测试 搭载新版"无监督"FSD系统 首批使用Model Y而非明年量产的CyberCab [6] - 特斯拉完成首次从工厂到客户家中的Model Y全自动驾驶交付 旨在展示其自动驾驶技术领先性 [5] 市场预期与估值 - 摩根士丹利维持特斯拉"增持"评级 目标价410美元 看好FSD普及、Robotaxi网络和Optimus机器人业务 [6][7] - ARK投资预计2030年全球无人驾驶出租车市场规模达10万亿美元 特斯拉可能占据50%份额约5000万辆 [7] - 凯茜·伍德预测特斯拉股价五年内达2600美元 认为Robotaxi业务将占公司整体估值的90% [7]
头部Robotaxi专家小范围交流
2025-07-01 08:4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自动驾驶行业 - **公司**:特斯拉、vivo、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Pony、小鹏、理想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自动驾驶主流方案**:当前主流采用局部端到端两阶段模型,前端感知和预测利用 CNN 结合 LLM 增强环境理解,规划控制侧重基于规则的方法保障安全,旨在平衡复杂度与可靠性[1][2] 2. **特斯拉技术路径优劣势** - **优势**:响应速度快,车载系统响应及时;处理复杂场景能力强,一段式操作解决多模块联合问题表现出色[3] - **劣势**:训练过程复杂,监督难以构造;数据采集与标注困难,训练时比局部端到端方法面临更大挑战[3] 3. **国内 L4 级别自动驾驶系统优势**:在驾驶舒适性、复杂路况安全性及急弯场景路径规划方面优于特斯拉,国内公司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提升感知能力,更适应国内复杂交通环境[1][6] 4. **L4 级别自动驾驶系统硬件需求** - **激光雷达**:是刚需,在夜间和恶劣天气下能有效识别物体形状,避免纯视觉方案的感知缺陷,但数据量庞大,对算力需求较高[1][9] - **芯片**:实现 L4 功能对芯片算力要求高,英伟达芯片性能和稳定性优异,国产芯片在尖峰性能、平均性能和生态支持上与英伟达有差距,但美国制裁推动国产替代,可显著降低成本,如地平线芯片可节省 80%成本[1][12] 5. **限制车队规模扩大的因素**:单车成本高(目前约 80 万,大规模量产需降至 30 万以内)、监管限制(只能部署在特定区域)、人力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缺乏专业云控驾驶员及后台服务器支持)[16] 6. **政府相关政策和要求** - **Robotaxi 运营**:需先在特定区域测试收集数据,提供给政府获批准后开放区域运行[17] - **自动驾驶牌照发放**:政府每年限定牌照数量,申请者提交公用指标数据初步筛选,通过仿真软件模拟场景监控自动驾驶能力,结合两者结果决定发放对象,牌照数量逐渐递增[18] 7. **世界模型**:在自动驾驶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同车企之间存在差异,整体框架包括动态障碍物重建和静态环境重建,但细节差距大,如小鹏、理想等采用 3D 高斯等高精度方法,其他企业可能采用游戏引擎方式模拟[20] 8. **L4 级别公司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大量测试和仿真技术解决常见问题,利用数据孪生构建仿真环境,发现并解决问题,更新算法并积累数据,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效率[2][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PNC 未用更多模型驱动的原因**:训练和推理过程中的数据问题,自回归会使未见过的数据偏差累积,未见过的数据可能导致危险行为[4][5] 2. **政府仿真软件及评价指标**:以北京交管局为例,使用基于国外的通用平台软件添加各种随机场景评估,评价体系不复杂,国内厂家能做类似软件[19] 3. **生成数据与大语言模型的关系**:生成数据基于已训练好的大语言模型框架,可提供优质数据,减少对真实数据的依赖[23] 4. **人员招聘来源**:从百度、美国公司、Vivo 等企业挖掘高端人才,应届生主要来自清华、北航、北邮、中科大、中科院和浙大等高校[25] 5. **国内与海外引进人才对比**:国内人才数学基础扎实,项目执行和攻坚能力强;海外引进人才眼界高,有新奇想法,工作规范[26][27] 6. **自动驾驶领域未来技术迭代**:短期无太大技术变革,重点是将大语言模型融入自动驾驶系统,若实现将带来巨大飞跃[28]
前华为车BU王军挂帅,AI四小龙印奇操盘:吉利智驾的“天才局”
新华财经· 2025-06-29 15:41
公司高管变动 - 千里科技聘任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为公司联席总裁 [2] - 公司已形成由印奇(AI算法)、陈奇(硬件)、王军(科技业务)组成的"黄金三角"管理团队 [2][4] - 王军具有通信技术+智能汽车的复合背景,与公司"AI+车"战略高度契合 [4] 技术布局与竞争力 - "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实现技术闭环:算法(印奇)、硬件(双Thor芯片)、生态整合(王军) [4] - 系统采用纯视觉/激光雷达多技术路线并行,2023年成为国内首批NOA沙盒试点企业 [7] - 完成127项极端环境测试:-40℃至50℃温度范围、8000米海拔,泊车精度达厘米级 [7] - 技术指标领先:AEB刹停速度135km/h超行业平均,隧道障碍识别响应速度快2.7倍 [7] 市场表现与行业影响 - 公告后两个交易日股价累计上涨7.12%,近一年市值从130亿元飙升至400亿元(涨幅200%) [5] - 摩根士丹利研报称其"实现AI公司与OEM闭环打通",ADAS供应商将扩产支持15万元以下L2+车型 [8] - 行业预测五年内形成华为、吉利、特斯拉三强主导的智能驾驶供应商格局 [6] 吉利生态体系优势 - 拥有750万辆L2级智驾车辆(中国车企第一),累计真实行驶数据达百亿公里 [8] - 自研AI-Drive大模型每小时生成"万公里级"复杂工况,训练效率提升30倍 [8] - 星睿智算中心2.0算力达23.5EFLOPS(中国车企首位),支持万卡级别运算 [8] - "天地一体化"战略:30颗在轨卫星覆盖全球90%区域,可提前72小时预判自然灾害 [6][7] 行业定位与战略愿景 - 公司从传统车企转型为智能驾驶技术领导者,被类比为汽车行业的"iPhone时刻" [6][9] - 全球唯一实现"架构-算法-算力-数据"全链条自研的车企,构建完整技术生态 [8][9] - "千里浩瀚"系统L3级量产落地能力推动吉利跻身智驾第一梯队 [6]
比亚迪与神州租车达成合作,零跑董事长辟谣去世传闻 | 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1 06:44
比亚迪与神州租车合作 - 比亚迪与神州租车签署2025年暑期车辆采购协议,深化4月首次合作成果 [1] - 首批采购的比亚迪秦PLUS DM-i及方程豹豹8在五一假期市场反馈良好 [1] - 合作涵盖车辆采购运营、营销品牌联动、车联网技术协同等多领域 [1] - 此举提升比亚迪在租赁市场的占有率,推动电动车行业生态系统建设 [1] 零跑汽车董事长辟谣传闻 - 零跑董事长朱江明通过视频辟谣网络流传的去世传闻 [2]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财报表现超预期,反映电动车市场竞争力 [2] - 事件增强市场对零跑持续健康发展的信心,凸显企业形象管理重要性 [2] 保时捷中国因虚假折价被罚 - 保时捷中国因虚假折价销售高尔夫球车包被罚款5万元 [3] - 2024年10月21日至11月4日期间宣称限时优惠918元,但原价6119元从未实际销售 [3] - 事件可能影响品牌形象,凸显高端市场对透明度和诚信的重视 [3] 特斯拉优化FSD提醒机制 - 特斯拉在FSD V13.2.9中改进司机注意力监控机制,减少频繁提醒 [4][5] - 优化针对硬件4.0车辆,此前车主抱怨调整空调等操作会触发敏感提醒 [4] - 改进提升用户体验,强化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标杆地位 [5] 丰田工业或接受丰田汽车收购 - 丰田工业计划接受丰田汽车收购要约,估值约420亿美元 [6] - 交易若达成将增强丰田章男对丰田汽车的影响力(当前持股不足1%) [6] - 丰田工业目前持有丰田汽车9.1%股权,收购或提升集团资源整合效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