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募股权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PE必死,并购难存,产业整合基金才是王道!
搜狐财经· 2025-06-06 16:22
传统PE基金的投资逻辑 - 传统PE投资核心收益来源于每股收益成长和PE倍数增长 每股收益成长源于行业及项目自身成长 PE倍数增长源于二级市场高估值及上市公司稀缺性 [1] - 部分PE基金成功案例依赖于对上市要求的深刻理解 尤其在成长行业中投资龙头企业可提高成功概率 [3] - 传统PE基金整体收益存疑 公开业绩显示单体基金或有正收益但整体表现糟糕 如硅谷天堂、九鼎等新三板挂牌基金估值方法受质疑 天图资本香港上市后业绩暴跌反映行业盈利困境 [4] 传统PE行业困境 - 行业逻辑崩塌源于上市公司稀缺性下降及二级市场估值下滑 前端投资难度加大 行业成长性不足导致投资判断能力要求提升 而传统PE人员普遍缺乏相应能力 [5] - 投前投后改革效果有限 投资能力提升缓慢 投后管理受限于标的公司治理结构 复星集团等产业巨头实践显示赋能效果不佳 [6] - 募资端面临LP撤资及新投资者谨慎情绪 商业模式核心矛盾暴露 依赖管理费而非真实投资能力 募资滞后效应延缓行业转型 [7][8] 并购基金实践与问题 - 传统PE尝试并购市场遭遇瓶颈 投资能力不足导致与上市公司合作失败 如硅谷天堂并购基金无实质进展 部分机构控股上市公司后业绩暴雷 [9] - 上市公司主导的并购基金实质为市值管理工具 如爱尔眼科通过基金缓冲收购对业绩影响 山高环能产业整合案例显示产业专家参与是关键 [11][12] - 独立并购基金模式失效 上市公司多元化并购能力不足 多数中国上市公司依赖行业机遇 缺乏跨领域整合能力 [13] 产业PE基金发展方向 - 未来投资需聚焦贝塔趋势判断与阿尔法能力 VC类基金应关注高成长性而非套利 淘汰阶段性套利思维 [14][16] - 产业整合型基金将成主流 通过低价收购成熟资产 提升管理技术及杠杆放大收益 要求深度行业理解与资源整合能力 [18][19][20] - 中国市场将分化 前沿科技领域保留少量专业VC 传统行业PE逐步消亡 投资人才需具备实体经验及细分领域认知 [21][23]
证监会发声:更大力度支持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第一财经· 2025-06-05 14:31
资本市场改革方向 - 深化资本市场科技金融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3] - 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作用,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1][3] - 坚持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错位发展,优化差异化安排覆盖不同类型科技企业融资需求 [5]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 持续推进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5] - 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推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案例落地 [4][5] 私募股权基金发展 - 引导私募股权基金优化长周期考核机制,契合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特点 [6] - 支持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发展,推动基金份额转让业务试点转常规 [6] - 扩大基金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票试点,促进"募投管退"良性循环 [6] 投资者保护机制 - 加强科创企业科技创新属性与投资风险信息披露,完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 [8] - 支持企业发行人及相关方依法开展对投资者先行赔付承诺与履行工作 [8] - 协力推动特别代表人诉讼常态化工作机制,提升12386服务平台管理水平 [8] 市场诚信建设 - 修改完善《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理办法》,充实诚信档案数据库系统 [10] - 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打击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虚假等行为 [10] - 提升中介服务机构核查把关作用,增强市场透明度和从业人员职业操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