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绒拿铁
搜索文档
从1.8亿美元罚单到2.6万家店,瑞幸想要再战华尔街
虎嗅APP· 2025-11-15 21:40
重返上市计划 - 公司首席执行官郭谨一表示正积极推动重回美国主板上市进程,但尚无明确时间表 [2] - 公司存托凭证在粉单市场交易,股价从2020年6月的1.54美元涨至最新37.8美元,涨幅高达2354.55% [2] 门店规模与扩张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门店总数达到26206家 [6] - 2024年净增门店6092家,日均新开约16.7家门店 [6]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新增门店2109家 [6] - 广东省门店总数突破4000家,成为全国首个单省门店超4000家的省份 [6] - 累计交易客户超过3.8亿人次 [3] 扩张策略与关键转折 - 2021年初宣布"0加盟费"开放加盟,向下沉市场扩张,并于当年4月推出百亿级别销售额大单品生椰拿铁 [7] - 2022年第一季度首次实现季度利润转正,联营门店成为下沉市场主力军 [7] - 2023年1月底将合伙人招募范围扩大到15个省份、80个城市,同年5月启动"带店加盟"模式 [8] - 2023年二季度达到万店目标,成为中国市场首家门店过万的连锁咖啡品牌,并首次在单季度营收上超越星巴克中国 [8] - 2023年二季度GMV口径市占率达到21.8% [8] 海外市场布局 - 2023年进入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 [9] - 2025年7月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中城和华盛顿广场公园附近开设首批2家自提店试营业 [9] - 美国市场策略强调高质量、高便利性、高性价比,集成Apple Pay和PayPal等支付平台,并推出首次用户特别折扣等促销活动 [10] - 美国门店菜单包含生椰拿铁等中国市场大单品,以及覆盆子冷酿造等本地定制创意口味产品 [10] - 布局美国市场是全球化的重要一步,可向美股投资者展示海外增长潜力 [1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12.24亿元,同比增长44.57% [14]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达17.8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88亿元增长约125.35% [14] - 2025年第二季度同店销售增长率飙升至13.4%,去年同期为-20.9% [15] - 2024财年自营门店同店销售额下降16.7%,但第四季度已从上一季度的-13.1%改善至-3.4% [14] 资本运作与股东背景 - 控股股东大钲资本在财务造假风波后持续增持并掌握控制权,于2022年初联合IDG资本等完成对创始团队股份的收购 [15] - 大钲资本正考虑对可口可乐旗下咖啡品牌Costa Coffee提出收购要约,该品牌在中国门店超300家,全球达4000家 [16][17] - 2025年4月,大钲资本董事长兼CEO黎辉接替郭谨一出任公司董事长,黎辉拥有华尔街摩根士丹利、高盛等资本运作经验 [17][18]
被上亿人围观的“顶流小狗”,击中全球年轻人
36氪· 2025-11-14 15:26
文章核心观点 - 潦草小狗作为一个新兴IP,在没有大型资本推动的情况下,通过其独特的“潦草”治愈形象和精准的情绪价值定位,成功引爆全网关注并实现跨界联名,反映了当前“情绪消费”的强劲趋势和巨大商业潜力 [1][3][27][37][38][42] IP表现与市场热度 - 潦草小狗IP在线下展览引发巨大围观,合肥首展时粉丝包围商场二层,北京展览未开始即有大量粉丝排队 [1][3] - 线上话题热度极高,抖音相关话题超过12亿,小红书有上万条笔记 [3] - 该IP获得国际艺术界认可,出现在村上隆创办的Kaikai Kiki画廊,此为该画廊首次为韩国青年艺术家举办个展且反响热烈 [4] 同类萌系IP的商业势能 - 萌系IP展现出强大商业拉动能力,Chiikawa联名使名创优品上海店8天销售额达800万元 [8] - 其他IP如loopy、Labubu也表现出色,Labubu甚至成为爱马仕包的搭配品,反向拉动奢侈品销量 [8] IP起源与背景 - 潦草小狗IP由韩国艺术家YEYE创作,其原型是她收养的小狗Moonge,IP故事源于艺术家与宠物之间的真实情感经历 [14][16][18][20][21][22] - 该IP在中国爆火受到作家余华的“隐性助推”,因其形象与余华相似而被网友玩梗,余华本人也欣然接受此设定 [10][12] 目标用户群体突破 - 与传统萌系IP主要吸引女性和儿童不同,潦草小狗的受众包括男性、老人和小孩,打破了用户性别和年龄的刻板印象 [25] IP成功的关键策略 - 打造“情绪货币”,其“潦草”特质与年轻人的自嘲文化高度契合,成为一种自然、亲切的生活态度象征,成为量身定做的情绪产品 [27][29][30] - 积极与大牌进行跨界联名,瑞幸咖啡推出限时联名产品丝绒拿铁后引爆热搜,德芙也随后推出联名,IP方幸会潮玩已全面代理艺术家在中国的业务 [32][35][37] 情绪消费行业趋势 - 情绪消费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决策的新热点,Z世代更愿意为能带来情感慰藉的快乐体验买单 [38][40] - 品牌联名活动频繁,2024年1月至4月,奈雪的茶、瑞幸咖啡、库迪咖啡联名次数分别达26次、23次和21次 [38] - 全球IP授权商品市场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中国IP授权市场在2024年规模达1689亿元,同比增长40%,成为全球第四大市场 [42]
出海案例分享:瑞幸“杀”入新加坡,但不靠9块9!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07 12:11
瑞幸出海新加坡的战略背景 - 2023年瑞幸咖啡进入新加坡市场,但并未采用国内“9块9一杯”的价格战策略,而是采取了一套差异化的精细化战略[2] - 瑞幸在中国市场已占据近40%的咖啡供应链,拥有显著的规模经济和供应链成本优势,但国内市场增长触顶,出海成为必然选择[4] - 2023年中国对海外零售和服务业的投资激增,蜜雪冰城、喜茶、霸王茶姬、比亚迪等品牌均在东南亚扩张,瑞幸选择新加坡作为第一站是深思熟虑的结果[4] 新加坡市场战略罗盘分析 - 新加坡是一个成熟且高难度的咖啡市场,星巴克及本土品牌已根深蒂固,市场集中度高,消费者挑剔[7] - 面对“市场吸引力高但进入难度也高”的市场,企业有成本领先和创新引领两条路径,瑞幸放弃了成本领先策略,选择了创新引领[7][9] 品类创新:生椰拿铁降维打击 - 瑞幸通过引入在国内年销过亿杯的“超级大单品”生椰拿铁和丝绒拿铁进行品类创新,而非直接对标星巴克的经典产品[11] - “椰奶+咖啡”品类在新加坡主流市场此前是空白,瑞幸借此开辟了新细分赛道,创造增量客户而非争夺存量客户[11] 精明定价策略 - 瑞幸在新加坡的定价策略非常精明,其普通拿铁和美式咖啡等同质化单品定价低于星巴克10%-20%,而有特色的创新单品定价高于星巴克平均售价10%-20%[14] - 该策略传递了具有性价比但非廉价货的信号,客单价达到约5-7新币,远高于国内9块9的价格,帮助品牌获得更健康的利润空间[14] 用户生成内容营销 - 瑞幸在新加坡抛弃了国内高举高打的明星代言模式,转而采用用户生成内容策略,将营销费用用于“请用户喝第一杯”和鼓励社交媒体分享[18] - 该策略通过用户在Facebook、Instagram和小红书等平台打卡分享,实现了更真实、成本更低、传播更广的效果[18][20] - 品牌还与NBA火箭队、芝麻街英语等开展联名营销,更符合本地用户对体育赛事和社区活动的偏好[18] 瑞幸出海的战略启示 - 瑞幸案例表明,中国品牌可将国内的供应链成本优势在海外转化为更高利润率的优势,而非低价的枷锁[22] - 品牌应避免陷入对手的主场,利用在国内验证过的“超级单品”开辟新战场,实现创新降维[22] - 在营销上可采用更轻量的UGC模式撬动本地市场,实现“花小钱,办大事”[22]
瑞幸闯入星巴克腹地
经济日报· 2025-08-10 05:52
瑞幸咖啡进军美国市场 - 公司在美国纽约同时开设两家门店,分别位于第六大道和百老汇街,均属于市中心繁华区域,其中一家距离星巴克门店不足百米 [1] - 开业推出APP点单1.99美元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排队下载APP,沿用中国"线上点单+到店自取"模式,接入Apple Pay、PayPal等本地支付方式 [1] - 菜单包含欧美主流品类和中国爆款饮品如生椰拿铁、丝绒拿铁、瑞纳冰等 [1] 瑞幸的市场策略与表现 - 开店前在纽约热门地段投放快闪活动,组织社交媒体打卡任务,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 [2] - 2024年在中国市场总门店数、单季营收、年营收均超越星巴克,成为头部品牌 [2] - 自2023年起先后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开设门店,此次进军美国标志全球化布局加速 [2] 星巴克的市场挑战 - 星巴克中国市场份额从2017年超40%下滑至2024年14%,同期中国咖啡市场年均增速达15% [2] - 公司首次在中国大范围降价,部分冰饮平均降幅5元人民币,考虑引入战略投资者推动增长 [3] - "第三空间"概念吸引力下降,高定价难以与性价比品牌抗衡,消费心理转向功能性和便利性 [3] 美国市场竞争格局 - 美国拥有500多个咖啡连锁品牌,星巴克占据约40%市场份额,门店超1.7万家 [4] - 瑞幸营收与星巴克差距显著,市值仅为后者十分之一,处于成长阶段 [4] - 公司将纽约第二家门店编号为"00002",暗示更大扩张计划 [4] 行业竞争本质 - 咖啡行业竞争不仅是饮品,更是理念、节奏、品牌和生活方式的竞争 [4] - 没有任何品牌能一招制胜或永远失去机会,关键在于读懂未来消费者需求 [4][5]
瑞幸进军星巴克老家:$1.99的生椰拿铁能卷赢美国吗?
36氪· 2025-07-23 10:45
瑞幸进军美国市场策略 - 公司在美国纽约开设首批门店,选址靠近纽约大学及市中心,与星巴克形成直接竞争[1] - 采用"互联网组合拳"模式进入美国市场,包括全数字化点单、社交媒体营销及供应链优势[3][5] - 产品定价策略为生椰拿铁1.99美元(含优惠券),原价区间4-7美元/杯,低于星巴克但高于麦当劳[17][31] 产品本地化与消费者反馈 - 菜单保留中国爆款产品(生椰拿铁、丝绒拿铁)同时新增"梦幻草莓"等果味特调适应美国口味[9] - 采用"咖啡饮料化"策略,产品结构与Dunkin' Donuts相似度高于星巴克[11][13] - 消费者评价呈现两极分化:TikTok用户认可产品清爽度,Reddit用户批评无现金支付政策[7][26][28] 供应链与成本控制 - 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节省成本:直采咖啡豆占比中国进口巴西豆40%,节省5%-10%成本[20] - 自建烘焙工厂消除第三方溢价10%-20%,该模式已被星巴克在中国效仿[22] - 模块化运营体系实现杯量增长60%情况下员工仅增加33%,人均产出持续提升[25] 数字化运营模式 - 坚持无收银台模式,中国80%订单来自自有平台,美国延续全线上点单引发争议[23][26] - 数字化管理系统覆盖订单、监控、物料全流程,员工仅需完成最后组装环节[25] - 联名营销策略延续至海外市场(如多邻国),强化品牌记忆点[25] 市场扩张与竞争定位 - 2024年明确海外扩张战略,已布局新加坡、马来西亚为美国市场铺垫[15] - 通过快闪巴士营销和社交媒体测评建立"高性价比"品牌认知[17] - 差异化定位:产品力对标星巴克但价格低20-30%,品类丰富度优于Dunkin' Donuts[34] 品牌发展现状 - 中国门店超2万家,2023年营收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市场第一[37] - 纽约开业阶段通过优惠券策略培养用户习惯,消费者复购意愿较强[33][35] - 资本市场信心逐步恢复,但美国市场长期竞争力仍需观察开店速度[37][39]
瑞幸杀入美国市场,劲敌不是星巴克
创业邦· 2025-07-08 11:23
瑞幸进军美国市场 - 瑞幸咖啡于2024年6月30日在美国纽约开设首批门店,分别位于百老汇大道755号(靠近纽约大学)和第六大道800号(帝国大厦商圈),目标客群为年轻学生和商务人群[6] - 第六大道门店距离星巴克仅100米,步行1分钟可达,具有象征意义[8] - 采用互联网营销策略,通过快闪活动预热,注册APP可获免费咖啡,社交分享可得限定礼品[8] - 产品定价与星巴克接近(3.45-7.95美元/杯),未延续国内"9.9元"低价策略[8][9] 美国咖啡市场现状 - 2024年美国咖啡市场规模达280亿美元,人均年消费量上千杯,市场竞争激烈[12] - 美国有超过500个咖啡连锁品牌,星巴克为市场领导者[12] - 预计2033年美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392亿美元,2025-2033年复合增长率3.36%[19] 瑞幸面临的挑战 - 需讲出新咖啡故事吸引多样化消费者,包括留学生以外的群体[14] - 美国门店经营成本高,广告模式不同,需探索本土化运营[15] - 供应链本土化面临严格监管要求,食品企业合规性挑战大[15] - 财务造假事件负面影响仍存,需持续修复品牌形象[16] 中国咖啡品牌出海策略 - 审慎派(瑞幸):新加坡2年开51家店,2025年加码美国等市场[18] - 快速派(库迪):2023年8月起在东南亚、日本、加拿大快速扩张[18] - 试水派(挪瓦):先布局中国澳门,计划拓展新加坡、墨尔本[18] - 东南亚市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作为试验田,但单个国家规模不足10亿美元[19] 出海优势与关键点 - 国内成熟供应链管理能力和全球原材料基地资源为国际业务奠定基础[21] - 擅长互联网数字化营销和极致效率运营[22] - 需实现全面本土化运营,企业文化、支付系统等需入乡随俗[23] - 不同品牌选择差异化定价策略(瑞幸走质价比,库迪坚持性价比)[23]
瑞幸杀入美国市场,赴美开店瑞幸想干嘛?
搜狐财经· 2025-07-05 08:10
瑞幸进军美国市场战略分析 一、市场进入与门店布局 - 公司首批两家门店选址纽约曼哈顿核心区域:百老汇755号(邻近纽约大学及联合广场)和第六大道800号(紧邻帝国大厦及百货商场)[3][4] - 门店定位明确:百老汇店瞄准国际学生尤其是中国留学生群体,第六大道店直面星巴克竞争(距离不足100米)[3][4] - 饮品定价区间为3.45-7.95美元(约合人民币24.7-57元),其中美式4.45美元、拿铁5.75美元、生椰拿铁6.45美元,羽衣果蔬饮品为最高价7.95美元[3] 二、美国咖啡市场潜力 - 2024年美国咖啡市场规模达280亿美元,预计2033年将增长至392亿美元,2025-2033年复合年增长率3.69%[5] - 美国消费者咖啡年人均消费量超千杯,市场教育成本低且消费习惯成熟[9] 三、战略动机分析 - 国内咖啡市场竞争白热化,价格战与营销战加剧迫使企业寻求海外增长点[7] - 美国市场具备双重优势:成熟的咖啡文化基础+对新口味的高接受度(如生椰拿铁等爆品可复制)[9] - 纽约门店具有品牌象征意义:通过进入全球咖啡文化核心地带提升国际影响力,为后续全球扩张铺路[9] 四、差异化竞争策略 - 避开纯低价路线:美国运营成本高企限制价格战空间,需转向产品创新[11] - 发挥本土化爆品研发优势:参考国内生椰拿铁、酱香拿铁等成功案例开发适配美国市场的创新饮品[9] - 前期品牌预热:2023年已通过NBA赛事广告投放提升知名度[5]
57元一杯,瑞幸开去美国
盐财经· 2025-07-03 18:20
瑞幸咖啡进军美国市场 - 瑞幸咖啡于6月30日正式进入美国市场,在纽约开设两家门店,分别位于第六大道和百老汇大道[4] - 公司采用低价策略吸引新用户,推出1.99美元任意饮品券等促销活动,整体定价比星巴克低约20%[5] - 开业当天门店客流旺盛,周边产品被抢购一空[6] - 美国市场被视为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部分,将积累本地化运营经验[6] 瑞幸的全球扩张与本地化策略 - 公司全球门店突破2.4万家,99%位于中国,此前仅进入东南亚市场[7] - 在纽约门店推出3.45-7.95美元的价格区间,引入生椰拿铁等中国特色饮品[9] - 采用智能化设备和本地主流支付方式,实现"线上点单+到店自取"模式[9] - 通过快闪车地推活动和网红营销造势,利用当地活动提升曝光度[9] 瑞幸的海外发展历程 - 2023年首站进入新加坡,采用直营模式作为东南亚总部[10] - 2024年底进入马来西亚,采用大加盟模式[11] - 新加坡开业时推出0.99新币首杯优惠,价格区间6-8.5新币[1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海外门店共65家(新加坡57家,马来西亚8家)[12] 瑞幸与星巴克的竞争格局 - 瑞幸全球门店24097家,中国24032家;星巴克中国7758家[16][17] - 星巴克在美国拥有17122家门店,中美门店占全球61%[17] - 瑞幸2025年一季度营收88.65亿元,同比增长41.2%,营业利润7.37亿元[17] - 星巴克中国2024财年营收下降1.4%,同店销售额下滑14%[17] 星巴克中国业务调整 - 公司考虑出售中国业务少数股权,估值可能超10亿美元[18] - 2025年一季度中国营收7.397亿美元,同比增长5%[18] - 近期下调多款饮品价格,平均降幅5元[20] - 计划将中国门店从8000家扩至2万家(相当于瑞幸规模)[20][21]
瑞幸美国门店试营业,最高一杯57元
搜狐财经· 2025-07-03 10:14
瑞幸咖啡美国市场拓展 - 公司于当地时间6月30日在纽约曼哈顿开设首批两家快取店,分别位于百老汇大道755号和第六大道800号,营业时间为周一至周日上午7点至晚上9点 [2] - 美国门店延续国内"APP点单+门店自提"模式,支持Apple Pay、PayPal等本地支付方式,采用无收银员自动取餐 [2] - 菜单包含44款商品,定价区间3.45-7.95美元(约合人民币24.74-57元),既保留生椰拿铁等国内爆款,又新增风味冷萃、生咖系列及梦幻草莓等瑞纳冰创新口味 [2] 定价策略分析 - 美国市场核心单品定价与星巴克基本持平:美式4.45美元(低星巴克6.3%),拿铁5.75美元(高星巴克3.4%) [5] - 对比Dunkin'溢价显著:美式价格达Dunkin'的1.78倍(4.45 vs 2.5美元),拿铁溢价64%(5.75 vs 3.5美元) [6] - 实施阶梯式优惠策略:开业前0.99美元任饮券(有效期至2034年),开业后发放1.99美元任饮券和五折券等长期优惠 [6][7] 成本结构与竞争环境 - 高定价主因包括:纽约核心商圈租金压力、供应链本土化成本提升、美国人工时薪标准远超国内 [7] - 与竞品营销差异:星巴克/Dunkin'会员折扣价差小,而瑞幸通过大幅价差(如原价4.45美元美式实际支付1.99美元)快速获客 [6][7] - 当前价格带定位:更接近星巴克中高端区间(4-6美元),显著高于Dunkin'主流2.5-4美元区间 [4][6]
瑞幸美国开店,最贵单品卖57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15:14
瑞幸咖啡进军美国市场 - 瑞幸咖啡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开设首批两家门店,分别位于百老汇大道755号和第六大道800号 [1] - 瑞幸美国门店饮品价格区间为3.45美元至7.95美元(约合人民币24.7元至57元),其中美式咖啡4.45美元(约31.9元),拿铁5.75美元(约41.2元),生椰拿铁和丝绒拿铁6.45美元(约46.2元),最贵的羽衣果蔬饮品7.95美元(约57元) [1] - 瑞幸在美国的定价与星巴克相近,美国星巴克大杯美式4.65美元,大杯拿铁5.65美元 [2] 星巴克中国市场动态 - 星巴克中国6月10日宣布对三大品类数十款产品推出"心动价",平均价格降幅约5元,单杯饮品最低售价23元,这是星巴克进入中国25年来首次主动降价 [2] - 星巴克中国业务近期传出股权或将易主的消息 [1] 咖啡行业竞争格局 - 瑞幸咖啡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数量已超过星巴克,尽管进入中国市场比星巴克晚了近二十年 [2] - 分析师认为瑞幸的快速扩张能力是星巴克必须谨慎对待的威胁 [2] - 星巴克近期在美国市场经历低迷,统治力有所减弱,已聘请凯茜·史密斯担任新任CFO以重振品牌 [2] 公司战略 - 瑞幸咖啡CEO郭谨一表示美国作为全球最大咖啡消费市场,是公司全球化布局中的重要战略市场 [2] - 瑞幸选择在美国市场扩张的时机被认为"生逢其时",正值星巴克在美国市场表现不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