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链二元酸

搜索文档
宁玉强:生物制造产业核心领域现状和趋势研判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15 23:16
生物制造产业概述 - 生物制造是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先进生产方式,利用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等技术规模化生产目标产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能源等领域[5] - 全球已有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制定生物制造发展路线图,中国通过政策支持推动产业发展,未来三年产业规模增速将保持两位数以上[3] - 2024年全球生物制造产业规模达12190亿美元(+7.4%),预计2030年突破2万亿美元(CAGR 8.4%);中国2024年规模1.01万亿元(+15.4%),2030年将达2.5万亿元(CAGR 16.8%)[9] 产业链分析 上游 - 生物质原料形成"植物基+动物基+微生物基+合成生物基"四元体系,资源利用率提升40%[8] - 生物反应器智能化升级推动规模化发展,新型气升式发酵罐产能提升30%,能耗降低25%[8] 中游 - 生物制药领域:双特异性抗体/ADC药物管线数量年均增长65%,单抗研发周期缩短至8年[8] - 生物基材料领域:聚乳酸包装渗透率15%,PHA生物塑料农用地膜市占率28%,合成生物学使PHA成本降至传统工艺60%[8] 下游 - 医疗领域:生物3D打印个性化植入物毛利率达75%[9] - 农业领域:微生物肥料使玉米产量提升12%,化肥用量减少30%[9] - 工业互联网平台使生物发酵控制精度达0.1%,产品批次一致性99.8%[9] 细分领域现状 生物制药 - CRISPR-Cas9技术使地中海贫血症年治疗成本从120万降至35万[12] - 工程化酵母菌株生产胰岛素单位产量提升300%[12] - AI药物设计使PD-1抑制剂抗体亲和力提升4倍[12] 生物食品 - 代谢工程使益生菌产酸能力提升5倍,发酵乳货架期延长至90天[12] - 3D生物打印培养肉脂肪细胞占比达85%[12] 生物化工 - 定向进化脂肪酶使生物柴油转化率98%[13] - 蓝藻固碳路径将CO2转甲醇效率提升40%[13] 农业生物 - 全基因组技术使水稻抗倒伏品种选育周期缩至2年,产量潜力+15%[13] - 微生物组测序指导施肥使氮磷利用率+25%,化肥用量-40%[13] 生物基材料 - 基因改造大肠杆菌生产PHA成本降至2.8万元/吨,海洋养殖网箱替代率30%[13] 生物能源 - 纤维素酶解技术使秸秆乙醇转化率75%[14] - 微藻培养实现产油量40吨/公顷[14] 未来趋势 技术驱动 - CRISPR-Cas12a使底盘细胞改造效率+200%[18] - AI将抗体药物设计周期缩短50%,数字孪生实现0.05%精度控制[18] 产业生态 - 粤港澳大湾区"AI+生物制造"平台带动产业集群产值超300亿[17] - 长三角中试平台技术转移效率+60%[17] 产品创新 - CAR-T细胞疗法使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58%[18] - 菌丝体建筑材料保温性能+30%[18] 资本布局 - 合成生物学甜味剂企业估值突破10亿美元[19] - 菌丝体材料量产项目获亿元融资,碳足迹-60%[19]
1个亿,力挽狂澜?ST宁科拟实施年产11.09万吨生物发酵产品技改项目,布局长链二元酸、氨基酸等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6-24 16:25
项目概况 - 宁夏中科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计划建设年产11万900吨生物发酵产品技改项目,总投资10008.90万元,建设周期9个月,预计2025年7月开工[2] - 项目利用现有厂区387309.18m²土地,其中120982.04m²为现有生产线改造,新增建筑面积9211.50m²[2] - 技改内容包括4条柔性生产线:年产18000吨长链二元酸、5100吨生物发酵功能性产品、63000吨生物食品、24800吨氨基酸产品[2][3][4][5][6] 生产线细节 - 长链二元酸生产线:年产10000吨十碳二元酸、1000吨十一碳二元酸、2000吨十三碳二元酸、2000吨十四碳二元酸,以及十五/十六/十八碳二元酸各1000吨[3] - 生物发酵功能性产品线:年产800吨D-手性肌醇、300吨辅酶Q10、4000吨DHA藻油[4] - 生物食品生产线:年产3000吨丙酸钙、60000吨L-苹果酸[5] - 氨基酸产品线:涵盖L-精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各3000-5000吨,以及羟脯氨酸/组氨酸盐酸盐/脯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等[6] 公司背景 - 宁夏中科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13亿元,主营生物基材料、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等业务[8] - 2024年公司营收3.45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5.39亿元,子公司中科新材营收1.24亿元,净利润亏损2.44亿元[9] - 长链二元酸业务2024年营收1.22亿元,营业成本2.13亿元,毛利率-74.85%[10] - 2025年Q1营业总收入9382.16万元,同比增长74.08%,归母净利润亏损6407.66万元[11] 行业动态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等四大领域[12]
6月12日早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6-12 18:09
银轮股份 - 拟与伟创电气、科达利实业等合资设立苏州依智灵巧驱动科技公司 投资1000万元 持股20% 目标为整合具身智能机器人零部件领域技术及市场资源 [1] - 主营业务为热交换器、汽车空调等热管理产品及后处理排气系统 所属汽车零部件行业底盘与发动机系统子板块 [1] 智明达 - 控股股东王勇拟询价转让503万股股份 占总股本3% 受让方6个月内禁售 [1] - 主营业务为定制化嵌入式模块及解决方案 所属军工电子Ⅲ子行业 [2][3] ST宁科 - 控股子公司拟投资1亿元实施生物发酵技改项目 改造周期9个月 新增长链二元酸等四大产品系列产能 [3] - 主营长链二元酸及煤质活性炭 所属其他化学制品子行业 [4][5] 福建金森 - 董事长应飚辞职 待选举新董事长后生效 [5] - 主营森林培育及木材销售 所属林业Ⅲ子行业 [6][7] 康弘药业 - 子公司松龄血脉康胶囊获准开展功能性室性早搏临床试验 该产品为独家品种 原适应症为高血压及高脂血症 [7] - 主营生物药、化学药及医疗器械 所属其他生物制品子行业 [8] 睿智医药 - 拟以6000万元转让生和堂32.59%股权 交易完成后不再持股 [9] - 主营医药研发外包服务 所属医疗研发外包子行业 [9] 美利云 - 股东中冶纸业集团被申请破产重整 其持股11.38%且全部冻结 50%质押 [9] - 主营数据中心、光伏及造纸 所属IT服务Ⅲ子行业 [9] 蒙草生态 - 拟定增募资14.95亿元 投向三北治沙、生态景观及种业创新项目 [9] - 主营生态修复及种业科技 所属园林工程子行业 [10] 艾可蓝 - 大股东ZHU QING拟减持不超3%股份 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10] - 主营发动机尾气处理产品 所属其他汽车零部件子行业 [11] 超捷股份 - 3股东拟合计减持3.73%股份 其中宋毅博拟减持2.38% [11] - 主营高强度紧固件 所属其他汽车零部件子行业 [11] 海特生物 - 董事严洁拟减持0.14%股份 [12] - 主营生物药及CRO服务 所属医疗研发外包子行业 [12] 新国都 - 高管韦余红、姚骏拟合计减持50.19万股 占总股本0.0885% [12] - 主营支付服务及设备 所属其他计算机设备子行业 [13] 智光电气 - 副董事长芮冬阳拟减持0.3885%股份 [13] - 主营数字能源产品 所属电网自动化设备子行业 [14] *ST金比 - 控股股东拟向元一成物转让13.3%股份 转让价7.34元/股 合计3.46亿元 原实控人放弃39.95%表决权 元一成物将成新控股股东 [14] - 主营母婴消费品 所属非运动服装子行业 [15][16] 凯中精密 - 获全球头部新能源电池厂商汇流排产品定点 生命周期销售额预计7亿元 2025年底量产 [16] - 主营精密零组件 所属电机Ⅲ子行业 [17][18] 德方纳米 - 董事唐文华拟减持0.048%股份 [18] - 主营锂电池材料 所属电池化学品子行业 [19][20] ST红太阳 - 6月13日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红太阳" [20] - 主营农药及化肥 所属农药子行业 [21][22] 国安达 - 董事及高管拟合计减持0.5594%股份 [22] - 主营自动灭火装置 所属其他专用设备子行业 [23][24] 兰石重装 - 子公司拟9998.21万元收购青岛装备100%股权 增强核能装备交付能力 [24] - 主营能源及新能源装备 所属能源及重型设备子行业 [24] 青岛银行 - 青岛国信集团拟增持至不超19.99%股权 需银监核准 [25]
ST宁科:拟投资1亿元实施年产11万900吨生物发酵产品技改项目
快讯· 2025-06-11 19:15
公司投资计划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中科新材拟对现有长链二元酸生产线实施技改项目,计划投资总额1亿元 [1] - 项目名称为年产11万900吨生物发酵产品技改项目 [1] 项目规模 - 技改项目将形成年产11万900吨生物发酵产品的生产能力 [1]
蛋白纤维迈入人工智能定制时代,合成生物学初创公司种子轮融资670万美元
synbio新材料· 2025-05-05 21:00
公司融资与背景 - 英国合成生物学公司Solena Materials宣布完成670万美元种子融资 资金将用于大规模生产蛋白质纤维 [1] - 本轮融资由大卫·哈丁爵士以及SynBioVen和德国合成生物学公司Insempra共同参与 [1] - 2022年公司成立时曾获得Insempra 360万欧元种子前融资 [2] 核心技术 - 利用人工智能在分子层面定制设计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序列 通过工程微生物进行生产 [1][2] - 技术可优化纤维的外观、手感和拉伸强度等性能特征 适用于时尚、运动服装和技术纺织品 [2] - 与重组蛛丝蛋白不同 该公司的蛋白质从零开始设计 具有更简单、更具成本效益和高度可扩展性的生产方法 [2] 技术优势 - 计算设计与纤维形态快速评估相结合 充分利用现有纺织技术 直接促进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3] - 蛋白质基纤维将取代石化衍生材料 开发可生物降解、功能性的新一代材料 [3] 发展规划 - 计划从帝国理工学院白城深度科技园区的I-HUB大楼搬迁至更大工厂 同时保持与学院的密切联系 [2] - 将与知名时尚品牌合作 扩大新型纺织纤维的生产规模 [2] 行业动态 - 凯赛生物一季度营收7.76亿元 同比增长13.3% 长链二元酸产品持续放量 [5] - 总投资1亿元的年产2万吨竹粉生物基降解材料及产品项目正在推进 [5]
大涨35.21%!凯赛生物,长链二元酸持续放量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5-05 18:0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13.3% [1] - 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上升30.1%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上升31.4% [1] - 研发投入6055.06万元,同比增长35.21%,占营业收入比例7.81%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748.94万元,同比下降59.36% [2] - 基本每股收益0.23元/股,同比增长27.78%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8%,同比增加0.24个百分点 [2] - 总资产246.90亿元,同比增长29.80%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75.64亿元,同比增长52.64% [2] 业绩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主要系长链二元酸持续放量,销售收入及销售毛利增长 [2]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29.58亿元,同比上升39.91% [3] - 2024年营业利润5.52亿元,同比上升21.41%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同比上升33.41% [3] 产品与产能 - 主要产品包括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生物基聚酰胺等 [3] - 截至2024年底各类生物基材料总产能近30万吨 [3] - 生物法长链二元酸(DC10~DC18)产能11.5万吨/年 [3] - 戊二胺产能5万吨/年 [3] - 乌苏材料产能10万吨/年生物基聚酰胺 [3] - 乌苏技术产能2万吨/年生物基长链聚酰胺 [3] - 万吨级生物基哌啶于2024年底投产并开始形成销售 [3] 行业竞争格局 - 以英威达为代表的传统化学法长链二元酸自2015年底逐步退出市场 [3] - 生物制造方法生产的长链二元酸因经济性及环保优势主导市场 [3] - 公司为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的全球主导供应商 [3] 产品应用领域 - 长链二元酸(LCDA)下游用途广泛,如癸二酸用于聚酰胺610、医药行业等 [2] - 月桂二酸(DC12)用于聚酰胺612、高级香料、润滑油等 [2] - 长链二元酸在合成医药中间体等领域有广阔用途 [2]
凯赛生物一季度营收7.76亿元,同比上升13.3%!长链二元酸产品持续放量
synbio新材料· 2025-04-30 17:30
凯赛生物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13.3% [2][3] - 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上升30.1% [2][3] - 扣非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上升31.4% [2][3] - 研发投入6055.06万元,同比增长35.21%,占营业收入比例7.81% [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748.94万元,同比下降59.36% [3] - 基本每股收益0.23元/股,同比增长27.78% [3] - 总资产246.90亿元,同比增长29.80%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75.64亿元,同比增长52.64% [3]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净利润增长主要系长链二元酸持续放量,销售收入及销售毛利增长 [4]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29.58亿元,同比增长39.91%,营业利润5.52亿元,同比增长21.41% [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9亿元,同比增长33.41% [6] 长链二元酸行业与产品 - 长链二元酸(LCDA)指碳链上含十个以上碳原子的脂肪族二元羧酸 [5] - 不同碳原子数的二元酸下游用途不同:十碳癸二酸用于聚酰胺610、医药等行业;十二碳DC12用于聚酰胺612、高级香料等 [5] - 生物制造法长链二元酸因经济性及环保优势逐步主导市场,替代传统化学法产品 [5] - 公司为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的全球主导供应商 [5] 产能布局 - 现有生物法长链二元酸(DC10~DC18)产能11.5万吨/年 [7] - 戊二胺产能5万吨/年 [7] - 乌苏材料产能10万吨/年生物基聚酰胺 [7] - 乌苏技术产能2万吨/年生物基长链聚酰胺 [7] - 万吨级生物基哌啶于2024年底投产并开始销售 [7]
凯赛生物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公司 凯赛生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务表现**:2024 年营收 29.58 亿元,同比增长 39.91%;毛利 9.24 亿元,同比增长 51.83%;净利润 4.89 亿元,同比增长 33.41%;扣非净利润 4.65 亿元,同比增长 51.6%。2025 年一季度营收 7.76 亿元,创单季新高,同比增长 13.33%;净利润 1.37 亿元,同比增长 30.11%。总资产和净资产因定向增发大幅增长,2025 年一季度末总资产 246.9 亿,较上年末增长 29.8%;净资产 175.64 亿,较上年末增长 52.64%[2][3][5] - **海外市场与贸易战影响**:2024 年海外收入占比约 40%,因主要产品不在中美贸易战负面清单且美国市场占比小,贸易战影响有限。一季度毛利率良好,癸二酸生产销售推动提升[2][6] - **合作进展**:与招商局集团合作加速,在公路桥梁和建筑领域找到大规模应用并开展试点,重点推广建筑模板等应用,在六个区域试点并推动材料认证;与宁德时代成立合资公司安徽凯显时代,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及材料开发,多个项目同步验证,预计 2025 年下半年部分产能实现[2][7][8][9] - **项目投产与销售**:万吨级生基派定项目 2024 年底投产,2025 年启动销售,客户认可,应用于硫化剂等领域,国内市场有望年底加速生产并占较大份额[2][12][13] - **研发与技术应用**:投资分子之心布局 AI 领域,用于蛋白质结构预测等,控制生物转化过程;建设合成生物高通量研发平台,今年投入使用提升研发效率;开发长链二元酸新品种,有扩产计划[4][15][16][17] - **产品毛利率与成本**:Q1 毛利率环比 Q4 提升约 5 个百分点,因癸二酸开工量高;癸二酸与传统长链二元酸有毛利率差距,公司有信心提高;聚酰胺满负荷生产可大幅降本[18][19][26] - **市场需求与产能规划**:传统长链氨基甲酸项目销量饱和,将增加新品种并扩展产能;长链羧酸及其衍生产品市场需求大于产能,有扩产计划;生物基聚醛胺项目产能利用率低,规划较大[20][21][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电池壳中动力电池金属材料占比约 70%,热固型材料占比约 30%,凯赛生物热塑性可回收解决方案受国外客户欢迎,有减重等优势且阻燃性能突出[10] - 合资项目与招商局在合肥的合资公司设备采买基本完成,土建招标中,计划 2025 年投产;改性和复材成型工厂计划年底全面投产,产能和聚酰胺消耗量投产后明确[11][14] - 公司开发两套秸秆利用技术,为长期产业化做准备;2025 年完成生物基聚酰胺采购协议变更手续,联合起草行业标准认证文件[27][28] - 长链二元酸与下游客户保持稳定关系,正开发新应用领域;长碳链尼龙聚酰胺需合纤改性,部分客户端已商业化订单,其余在验证阶段[29]
凯赛生物,29.58亿元!多个生物基项目取得显著进展!逐步搭建产业生态
synbio新材料· 2025-04-22 16:12
凯赛生物2024年年度报告核心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29.58亿元,同比增长39.91% [1][3] - 营业利润5.52亿元,同比增长21.41% [1] - 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同比增长33.41% [1][3] - 扣非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增长51.60%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21亿元,同比增长44.16% [3] - 研发投入2.33亿元,同比增长23.38%,占营收比例7.89% [3] 研发与产品进展 - 长链二元酸产品全球市场主导地位巩固,销量创历史新高 [3] - 生物法癸二酸成为化学法替代典型案例 [3] - 万吨级生物基哌啶2024年底投产并形成销售 [3] - 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Bio-PPA CFRT)获商业订单 [3][7] - 重点研发领域包括绿色二元酸、生物基聚酰胺等6大方向 [3] 战略合作与资本运作 - 通过定增引入招商局集团,募资59.15亿元 [4] - 与招商局集团合作搭建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链生态 [5][6] - 招商凯赛(合肥)复合材料公司已设立,加速项目建设 [5] - 目标打造双碳时代的生物基基石材料 [6] 下游应用拓展 - 成立安徽凯酰时代公司,开发生物基复合材料电池壳体等交通领域产品 [7] - 成立合肥氢禾公司,拓展生物基聚酰胺在氢气储存等领域的应用 [7] - 重点开拓新能源装备、现代物流、绿色建筑等应用场景 [7] 未来发展计划 - 推进8大学科高通量研发平台建设 [7] -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性价比和技术领先优势 [7]
凯赛生物2024年净利增长33.41% 与招商局集团合作全面展开
证券时报网· 2025-04-22 14:41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58亿元,同比增长39.9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9亿元,同比增长33.41% [2]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含税) [2] - 研发费用2.33亿元,同比增长23.38%,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89% [5] 产品与技术进展 - 长链二元酸产品保持全球主导地位,生物法癸二酸销售显著增长 [2] - 万吨级生物基哌啶于2024年底顺利投产并开始形成销售 [2][3] - 生物基聚酰胺改性及连续纤维复合材料(Bio-PPA CFRT)成型工艺取得突破,获得商业订单 [2][3] - 在绿色二元酸、生物基长链聚酰胺、高温聚酰胺等研发项目上取得显著进展 [5] 产能与市场拓展 - 年产4万吨生物法癸二酸项目开工率及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3] - 合肥生物基聚酰胺改性和Bio-PPA CFRT工厂正在建设中 [5] - 与下游头部产业组建合资公司并开展建设运营 [5] 战略合作与资本运作 - 通过定向增发引入招商局集团,完成59.15亿元资金募集 [3] - 与招商局集团、合肥市政府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合成生物材料产业集群 [4] - 招商凯赛(合肥)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和安徽凯酰时代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相继成立 [4] - 计划将生物基聚酰胺及其复合材料开发为双碳时代的基石材料 [4] 2025年业务规划 - 重点开发生物基聚酰胺市场,建设合肥工厂 [5] - 加大研发投入,建设高通量研发平台 [5] - 开发长链二元酸新品种及衍生产品 [5] - 开发生物废弃物高值化应用技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