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云服务(AWS)
搜索文档
亚马逊大裁员,揭示了AI时代残酷的现实
36氪· 2025-11-07 15:40
裁员规模与结构 - 亚马逊近期宣布裁员1.4万人,占其全球35万名企业员工的4%,相当于每10名办公室职员中有1人面临失业[4] - 此次裁员是继2022年底裁员2.7万人后的最大规模调整[4] - 裁员覆盖人力资源、物流、支付、电子游戏、运营、设备与服务及亚马逊云服务等部门,具有明确的战略指向性[4] 管理层表态与战略目标 - 亚马逊CEO安迪·贾西否认裁员出于财务考量或与AI直接相关,强调是为了保持组织精简、结构扁平和高效运转的文化问题[6] - 自2021年接任以来,贾西将"降本增效"作为管理核心,旨在将亚马逊重新定位为"全球最大的初创公司"[9] - 贾西在内部会议中多次强调公司应把更多工作交给AI完成,指出AI将导致部分自动化、重复性岗位被裁撤[10] AI竞争背景与业绩压力 - 亚马逊在AI竞赛中被认为落后于竞争对手,第二季度AWS营收达3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5%,但明显落后于微软Azure的39%和谷歌云的32%[7] - AWS是亚马逊最核心的利润来源及参与全球AI竞争的主战场,公司需通过节省人力成本强化AI基础设施投资[7] - 2025年亚马逊股价是纳指七姊妹中表现最差的,管理层面临保持利润增长及证明AI优势的双重压力[9] 行业裁员趋势与自动化影响 - 多家科技公司同步裁员:英特尔裁员2.1万(近20%)、谷歌裁撤平台与设备团队、Meta裁员约600人、IBM计划年底前裁掉数千人(若按4%计算约1.08万人)[11][13] -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指出,亚马逊一旦找到盈利的自动化方法,其他公司可能效仿,其仓配体系自动化可能影响零售物流行业数百万人就业[14] - 研究显示AI对岗位冲击因类型而异:计算机图形设计师需求下降33%、摄影师下降28%、内容写作者下降28%,而需创意和沟通的岗位(如网红营销专员)需求增长18.3%[24] 自动化技术进展与局限性 - 亚马逊已开发Kiva、Hercules、Pegasus等十余种机器人,覆盖货架搬运、包裹分拣、商品拾取等环节,提升订单处理速度30-40%,降低运营成本约20%[17] - 机械臂在抓取形态各异商品时仍存在困难,实现全环节"端到端"自动化至少还需十年[18] - 尽管推进自动化,亚马逊同期启动节假日招聘,新增25万名季节性员工,并计划投资40亿美元扩大配送网络,反映自动化能力尚不足以完全替代人力[15][16] 组织效率与科技依赖趋势 - 公司追求"人效"而非规模,层级越高受AI冲击越小:高层领导岗位需求仅下降1.7%,一线员工需求下降9%[25] - 科技巨头新增营收所需员工数持续下降:苹果从3000亿到4000亿美元营收仅增加1.7万名员工,微软最近一次新增千亿美元营收仅需7000人[26] - 行业趋势表明,拥抱先进生产力已成为企业生存的必选项,而非选择题[26]
亚马逊大裁员,揭示了AI时代残酷的现实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07 12:11
亚马逊裁员与AI战略 - 亚马逊近期宣布裁员1.4万人,占其全球35万名企业员工的4%,相当于每10名办公室职员中有1人面临失业[5] - 此次裁员覆盖人力资源、物流、支付、电子游戏、运营、设备与服务以及亚马逊云服务等多个部门,具有明确的战略指向性[5] - 公司CEO安迪·贾西否认裁员直接源于AI,称其出于文化问题,旨在保持组织精简、结构扁平和高效率运转[8] - 亚马逊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被认为一度落后于竞争对手,其AWS业务第二季度营收3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5%,明显落后于微软Azure的39%和谷歌云的32%[9] - 裁员被视为降本增效以赢得AI竞争的策略,通过节省人力成本转化为对AI基础设施的投资,强化云服务领域的护城河[9] - 亚马逊已开发1000多种生成式AI服务和应用,公司高管强调应将更多工作交给AI完成,自动化、重复性及常规任务岗位将被裁撤[11] 行业自动化趋势与影响 - 多家科技公司进行裁员并加大AI投入,如英特尔裁员2.1万(近20%),谷歌裁撤平台与设备团队数百人,Meta对AI业务进行大规模重组裁员约600人[13] - IBM宣布在年底前裁掉数千名员工,按其在全球27万名员工计算,若裁员比例为1%至4%,受影响员工人数在2700名至1.08万名之间[15] -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指出,亚马逊一旦找到能盈利的自动化方法,其他公司将纷纷效仿,其自动化仓配体系可能影响零售物流行业数百万人的就业[16] - 亚马逊在宣布裁员的同时启动节假日旺季招聘,计划在美国仓储与物流网络新增25万名季节性员工,并投资超过40亿美元以在2026年底将配送网络规模扩大两倍[17] AI技术应用现状与挑战 - 亚马逊已成为全球仓储自动化领域的绝对领导者,拥有Kiva、Hercules、Pegasus、Proteus、Cardinal、Sparrow等多种机器人,极大地提升了运营效率(订单处理速度提升30-40%)并降低了运营成本(约20%)[18] - 机械臂在抓取形态各异、包装反光或柔软的商品时仍存在困难,机器人行动有时笨拙,需要大量数据训练以适应新任务,实现覆盖所有环节的“端到端”自动化至少还需要十年时间[19] - 公司追求“人效”而非人多,组织依靠智能而非层级,过去“干得久就安全”、“公司大就稳”的逻辑正在被改写[21] AI对就业市场的具体影响 - 根据对近1.8亿份全球招聘信息的分析,AI并非造成大规模失业的主因,其影响在不同类型岗位上表现不同:执行类工作在下降,决策类工作相对安全,层级越高受冲击越小[22] - 计算机图形设计师(包括3D艺术家、VFX艺术家等)招聘需求下降33%,摄影师下降28%,内容写作者(包括文案、编辑、技术写作等)下降28%,这些岗位连续两年下降表明受到实质性冲击[24] - 平面设计师和产品设计师因工作涉及大量客户沟通和迭代,表现好于基准线,网红营销专员招聘需求增长18.3%,连续两年增长[24][26] - 管理岗位市场需求整体下降8%,但高层领导(总监/副总裁/C级高管)仅下降1.7%,中层管理(经理)下降5.7%,一线员工(不带团队的基层员工)下降9%[26] - 对效果负责的工种不易被AI取代,执行简单工作的岗位容易被替代,未来工作需要侧重于沟通决策、承担责任或执行复杂任务[27] 科技巨头的人力效率演变 - 苹果在2011年实现首个1000亿美元营收时员工数为6万名,后续新增1000亿美元营收所需新增员工数减半至3.2万,最近一次从3000亿到4000亿美元营收仅增加约1.7万名员工[28] - 微软实现1000亿和2000亿美元营收里程碑时分别需要新增12.4万和9.7万名员工,而最近一次新增1000亿美元营收仅需7000人[28] - 科技巨头创造高营收越来越依赖科技而非堆砌人力,拥抱先进生产力成为必选题[28]
亚马逊云服务中断导致许多网站瘫痪
商务部网站· 2025-11-06 00:54
事件概述 - 亚马逊云服务部门AWS于10月20日发生服务中断[1] - 中断导致依赖其云基础设施的多款热门应用程序和全球许多公司出现连接问题[1] 受影响的服务与公司 - 亚马逊公司自身的购物网站也受到此次中断影响[1] - 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和交易应用程序Robinhood服务受影响[1] - 英国金融机构如劳埃德银行和苏格兰银行的服务受影响[1] - 电信服务提供商沃达丰和英国电信的服务受影响[1] - 英国政府机构如税务、支付和海关管理局网站服务受影响[1] 事件背景与影响范围 - 此次AWS中断是自去年CrowdStrike故障以来首次发生的重大互联网中断[1] - 去年的CrowdStrike故障曾导致全球医院、银行和机场的技术系统陷入瘫痪[1] - AWS为企业、政府和个人提供按需计算能力、数据存储和其他数字服务[1]
“大空头”做空英伟达和Palantir;苹果计划明年上半年推出1000美元以下Mac电脑丨全球科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08:01
英伟达与德国电信的AI基础设施合作 - 英伟达与德国电信将联合投资10亿欧元(12亿美元)在德国慕尼黑建设数据中心,旨在加强欧洲AI基础设施 [1] - 该项目计划部署多达1万块GPU,预计使德国AI计算能力提升约50%,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开始运营 [1] - 此举被视为欧洲最大规模的AI基础设施投资之一,是欧洲发展本土AI生态系统以与美国竞争的重要举措 [1] 市场对AI板块的做空行为 - 对冲基金经理Michael Burry在第三季度建立了针对英伟达和Palantir的巨额头寸看跌期权 [2] - Palantir看跌期权名义价值达9.12亿美元,英伟达看跌期权名义价值为1.86亿美元,两者合计占其投资组合权重的80% [2] - 此做空行为导致Palantir股价下跌近8%,英伟达股价下跌近4%,市场解读为对AI股估值泡沫的担忧 [2] 苹果公司的低价产品战略 - 苹果计划于明年上半年推出一款售价低于1000美元的低成本Mac电脑,主要面向学生、商务人士和普通用户 [3] - 该产品将使用较低端组件,旨在吸引Chromebook及入门级Windows电脑用户,功能侧重于网页浏览、文档处理等轻度应用 [3] - 此举被视为公司应对全球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寻求新增长点的战略转向 [3] 亚马逊的商业模式保护与基础设施投资 - 亚马逊向AI初创公司Perplexity发出停止侵权函,指控其AI浏览器Comet违反服务条款,采用欺诈手段代表用户购物 [4] - 亚马逊认为自动化购物助手会降低购物体验、引入隐私漏洞,并可能削弱其广告与商品推荐业务的商业价值 [4] - 同时,亚马逊启动首个全资海底光缆项目Fastnet,连接美国与爱尔兰,总传输能力超过每秒320太比特,以应对云计算和AI领域对AWS日益增长的需求 [5][6]
摆脱微软依赖:OpenAI与亚马逊云服务达成380亿美元算力采购协议
环球网· 2025-11-04 10:45
合作核心信息 - OpenAI与亚马逊云服务签署总额高达380亿美元的算力资源采购协议[1] - 此次合作被视为公司减少对微软依赖、构建多元化技术生态的重要战略举措[1] 协议执行细节 - OpenAI将立即启动在AWS基础设施上的工作负载部署[2] - 初期将依托美国地区数十万台英伟达高性能GPU构建算力集群[2] - 公司计划在未来数年内持续扩大资源规模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模型训练与推理需求[2] 公司战略背景 - OpenAI是估值已突破5000亿美元的AI独角兽,此前长期与微软保持深度合作[2] - 微软是公司核心投资者并通过Azure云平台为其提供算力支持[2] - 与AWS签约被业界视为OpenAI"去单一化"的关键信号[2] 技术应用与行业影响 - 初期部署的英伟达GPU集群将重点支持公司多模态大模型研发及实时推理服务[2] - 后续扩容计划暗示了公司对AI技术商业化落地的雄心[2] - 随着自动驾驶、机器人、医疗诊断等高算力需求场景拓展,全球AI产业对基础设施依赖度将持续攀升[2] - 此次合作或成为行业资源整合的新范式[2]
OpenAI与亚马逊达成380亿美元算力合作协议,首次携手云服务领域领导者!从使用英伟达芯片起步,亚马逊股价收盘上涨 4%
搜狐财经· 2025-11-04 09:23
合作核心内容 - OpenAI与亚马逊云服务签署价值380亿美元的算力资源采购协议[2] - 协议标志着OpenAI首次与云基础设施领导者合作,表明其不再依赖微软[2] - 合作初期将在美国地区使用数十万台英伟达图形处理器,并计划未来几年扩大规模[2] 合作执行细节 - OpenAI将立即开始在AWS基础设施上运行工作负载[2] - 第一阶段利用AWS现有数据中心,后续亚马逊将为OpenAI搭建专属基础设施[2] - AWS计算与机器学习服务副总裁确认部分独立算力资源现已可用且OpenAI已开始使用[2] - 未来七年内OpenAI可根据需求通过AWS进一步扩大算力规模,但2026年后具体计划未定[5] 合作背景与战略意义 - 此前OpenAI与微软保持独家云服务合作,微软累计投资达130亿美元[3] - 微软对OpenAI新算力需求的“优先认购权”已于上周到期,使OpenAI能更广泛地与其他云服务商合作[3] - OpenAI首席执行官表示与AWS合作将强化算力生态系统,为下一个人工智能时代提供动力[3] - 作为估值最高的私有人工智能公司,此次合作是OpenAI为最终上市做准备的步骤之一[8] 技术实施与模型应用 - 协议初期明确规定使用英伟达芯片,包括两款热门的Blackwell系列型号,未来可能纳入更多类型芯片[5] - 基础设施将同时支持推理(如为ChatGPT实时响应提供算力)和下一代前沿模型训练两大场景[5] - OpenAI的基础模型已可通过AWS的Bedrock服务获取,Peloton、汤森路透等公司已在AWS平台上使用OpenAI模型[7] 市场与财务影响 - 宣布协议当天,亚马逊股价收盘上涨4%[2] - 亚马逊上周财报显示AWS部门营收同比增长超20%,但微软和谷歌云业务增速更快,分别达到40%和34%[4] - OpenAI近期已宣布与英伟达、博通、甲骨文、谷歌等公司达成总价值约1.4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协议[2] 其他相关合作与投资 - OpenAI上周重申承诺,将额外采购2500亿美元的微软Azure云服务[4] - 亚马逊已向OpenAI竞争对手Anthropic投资数十亿美元,并正在建设价值11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园区专为承载Anthropic工作负载[4]
Cipher Mining、Iren飙升,币圈“血流成河”之际,比特币矿商却“因AI暴涨”
搜狐财经· 2025-11-04 09:15
行业转型趋势 - 比特币矿企正凭借其现成的电力基础设施迅速转型为AI算力供应商,其股价表现已与加密货币市场脱钩 [1] - 挖矿经济持续恶化推动转型,比特币减半将矿工奖励从6.25个削减至3.125个,网络难度上升和交易费用不足进一步挤压利润率 [3] - 向AI/HPC转型成为极具吸引力的出路,资本市场正以远高于传统矿企的估值倍数奖励这些聚焦AI业务的数据中心运营商 [4] 公司与科技巨头的合作 - 比特币矿商Iren与微软达成一项价值970亿美元、为期五年的云服务协议,将使用英伟达Blackwell系列GPU提供算力 [1] - Cipher Mining与亚马逊云服务签订一份为期五年、价值550亿美元的协议,为其提供300兆瓦的电力容量 [1] - 合作消息立即引爆市场,Iren股价大涨11.5%,Cipher Mining股价飙升22%,均创下新高 [1] 市场表现与估值逻辑转变 - 比特币矿企的股价正越来越多地反映其在高性能计算和AI领域的前景,而非挖矿业务本身 [5] - 追踪上市比特币矿企的基金今年已飙升超过150%,远超同期比特币约14%的涨幅 [6] - 截至10月31日,Iren的股价在2025年内已暴涨519%,Cipher Mining的股价也翻了超过四倍 [6] - 投资者几乎完全基于HPC/AI的机会对这些公司进行估值,实际涉及比特币和比特币挖矿的对话比例不到10% [6] 核心竞争力与行业优势 - 比特币矿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立即供电"的能力,拥有已获批准的电网连接和大规模电力供应能力 [7] - 美国比特币矿企拥有约6.3吉瓦的已运营站点、2.5吉瓦的在建产能以及8.6吉瓦已获得电网接入许可的开发项目 [7] - 将矿场站点改造为AI数据中心的建设周期约为18至24个月,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7] - 到2028年,美国数据中心开发者将面临约5至15吉瓦的电力短缺,"获取电力"已成为项目延期的首要原因 [7]
降息大消息!多位美联储官员密集发声
搜狐财经· 2025-11-04 08:34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纳指涨0.46%,标普500指数涨0.17%,道指跌0.48% [1] - 亚马逊股价收涨4%,创历史新高 [1][2] - 英伟达股价收涨2.17%,市值重新站上5万亿美元 [3] - 特斯拉股价涨2.59% [3]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0.26% [3] 亚马逊与OpenAI合作 - 亚马逊云服务(AWS)与OpenAI签署了一份为期7年、价值3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00亿元)的算力租赁合同 [2] - 协议涉及的购买承诺达到380亿美元,OpenAI立即开始使用亚马逊的算力资源 [2] - 亚马逊算力集群中已拥有数十万颗最先进的英伟达芯片,并具备扩展到数千万颗芯片的能力 [2] OpenAI发展规划 - OpenAI掌门奥特曼提出计划开发30吉瓦的算力资源,预计将花费1.4万亿美元 [2] - 未来该AI巨头还计划每周增加1吉瓦算力 [2] 英伟达与特斯拉动态 - Loop Capital将英伟达目标价由250美元上调至350美元,为华尔街最高目标价,预测市值将达到8.5万亿美元 [3] - 特斯拉10月新车注册量在瑞典暴跌89%,在丹麦下降86%,在挪威下降50% [3] - 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较2024年前九个月下降28.5% [3] 美联储官员政策观点 - 美联储理事库克表示12月有可能降息,但将取决于后续新出炉的信息 [1] - 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呼吁进行更激进的降息,主张如果经济数据符合预期,美联储应再次降息50个基点 [1][5] - 美联储官员古尔斯比认为12月降息的门槛高于10月,对降息持更高门槛 [1][6] - 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戴利称对12月再次降息的可能性应保持开放态度 [6] 美国政府停摆影响 - 美国政府处于停摆状态,导致包括月度非农就业报告在内的多项关键经济数据推迟发布 [1] - 联邦政府停摆导致关键经济数据无法发布,当前经济形势缺乏明确性 [6]
降息大消息!美联储官员密集发声!
证券时报· 2025-11-04 08:18
美股市场表现 - 当地时间11月3日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纳斯达克指数上涨0.46%至23834.72点,标普500指数上涨0.17%至6851.97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0.48%至47336.68点 [1][2] - 大型科技股走势分化,美光科技上涨近5%,亚马逊上涨4%创历史新高,特斯拉和英伟达上涨超2%,谷歌上涨近1%,而英特尔、奈飞、Meta下跌超1%,微软和苹果小幅下跌 [4] - 热门中概股涨跌互现,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微涨0.26%,新氧大涨超19%,腾讯音乐涨超3%,蔚来和知乎涨超2%,好未来跌4%,爱奇艺和霸王茶姬等跌超2% [5] 亚马逊与OpenAI合作 - 亚马逊云服务与OpenAI签署为期7年、价值380亿美元的算力供应合同,约合人民币2700亿元,OpenAI将立即开始使用亚马逊的算力资源 [1][4] - 亚马逊算力集群已拥有数十万颗最先进的英伟达芯片,并具备扩展到数千万颗芯片的能力 [4] - 该合作协议推动亚马逊股价当日收涨4%,刷新历史纪录 [1][4] 英伟达与特斯拉动态 - 英伟达股价上涨2.17%,市值重新站上5万亿美元,Loop Capital将其目标价从250美元上调至350美元,为华尔街最高目标价,隐含市值预期达8.5万亿美元 [5] - 特斯拉在欧洲市场面临严峻挑战,10月新车注册量在瑞典暴跌89%,在丹麦下降86%,在挪威下降50% [5] - 特斯拉在欧洲销量下滑主因包括车型阵容老化、产品线单一、竞争对手加速推出新款电动车,以及CEO马斯克的政治立场影响品牌形象,截至9月其欧洲销量较2024年前九个月下降28.5% [5] 美联储官员政策观点 - 美联储理事库克表示12月有可能降息,但将取决于后续经济数据,并强调每次会议都是可能采取行动的会议 [2][7] - 美联储理事米兰呼吁进行更激进降息,认为货币政策过于紧缩,主张若数据符合预期应再次降息50个基点 [2][7] - 芝加哥联储行长古尔斯比认为12月降息的门槛高于10月,对通胀走势仍有顾虑,旧金山联储行长戴利对再次降息持开放态度 [2][8] OpenAI算力发展计划 - OpenAI掌门人奥特曼提出开发30吉瓦算力资源的计划,预计耗资1.4万亿美元,未来目标为每周增加1吉瓦算力 [4]
大行评级丨高盛:上调亚马逊目标价至290美元 对其长期表现保持建设性观点
格隆汇APP· 2025-11-03 11:17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高盛重申对亚马逊“买入”评级,目标价由275美元上调至290美元 [1] 市场关注点与长期前景 - 预期市场焦点将从亚马逊云服务在AI领域的定位,转向未来数季对消费者环境的更严格检视 [1] - 长期看好公司,对其长期表现保持建设性观点 [1] - 认为公司能在多年间实现营收复合增长与营业利润率扩张,同时持续投资长期增长计划 [1] 核心业务驱动力 - 电商盈利持续受惠于更高效物流网络下的更高销量,以及单位服务成本下降 [1] - 广告业务在高盈利规模下持续扩张 [1] - AWS受惠于企业客户需求结构性转变,生成式AI工作负载加速上线带来长期成长推动力 [1] 中长期变量 - 公司能否建立更稳定及定期的资本反馈机制成为中长期变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