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仰望U9
icon
搜索文档
In India’s car labs, Chinese models are the new benchmark
MINT· 2025-11-17 08:30
MUMBAI/NEW DELHI : Walk into the vehicle development centre of any major Indian carmaker and you’ll find dozens of rival cars stripped to their bones, engineers poring over every exposed circuit, nut and wire. Such ‘benchmarking’ helps companies understand why some models work while others don’t, track technology trends, and plan their own vehicle roadmaps. Increasingly, though, the cars being subject to the microscope are Chinese, not European, Japanese or American. Once distant curiosities, models like th ...
如此“鸡肋”的日本汽车市场,比亚迪为何要死磕?
虎嗅APP· 2025-11-05 20:00
文章核心观点 - 比亚迪在2025年东京车展发布纯电K-Car概念车RACCO,此举被视为正式挑战日本本土汽车市场的标志性事件,旨在通过攻克这一全球最严苛市场来建立战略性品牌存在感并辐射整个亚太地区[6][8][20][32] 日本汽车市场特征 - 日本市场由本土品牌高度主导,进口车销量占比极低,2024年进口车销量为32.1万辆,仅占整体市场的7.3%,日系品牌市占率保持在90%以上[16] - 日本本土新车年销量处于下行通道,2022年创下近45年来最低点,2025年1月至9月新注册乘用车为292.2万辆,同比仅微增5.25%[14] - 市场萎缩与人口结构相关,日本每千人汽车保有量约为中国的2至3倍,但人口总量自2008年起持续下滑,2024年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已达29%[14] K-Car市场的特殊性与重要性 - K-Car是日本汽车市场最大的单一板块,2024年占日本本土乘用车销量的32.3%,其中本田N-BOX和铃木Spacia分别售出20.6万辆和16.6万辆,销量超过标准车型销冠丰田卡罗拉[25] - K-Car受严格法规限制,尺寸不超过3400×1480×2000毫米,燃油车排量不得超过0.66L,导致其难以与更大车型平台化且难以推广至海外[17] - K-Car享有政策倾斜,如在大城市可免于提供停车位证明,并在购置税、重量税、年检费用及保险费率上享有大幅优惠,车主每年可节省数千至数万日元[17] 比亚迪进军日本市场的挑战与现状 - 比亚迪于2022年7月正式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但销量增长缓慢,2023年仅售出1444辆,2024年为2223辆,2025年截至8月销量仅为1200余辆,在日本市场排名末位[24] - 公司进行了大量品牌投入,包括在2024年启用日本知名女演员长泽雅美担任品牌代言人,其广告在日本当年CM搜索排行榜中位列第三[23][24] - 日本市场被公司视为全球最严苛的消费环境,攻克此地有助于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重塑形象,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品牌[32] 电动K-Car的产品逻辑与优势 - 小型车是纯电动车优势最显著的领域,与中国A00级市场2023年新能源渗透率达100%类似,电动技术可显著提升小车产品力[27] - 电动化可解决燃油K-Car动力不足的痛点,现有燃油K-Car发动机马力仅为52或64马力,电动化后动力可轻松超越且扭矩表现更优,能大幅优化加速性能[28] - 电动K-Car预计能实现车辆生命周期总成本TCO下降40-50%,并且电池包置于底部可改善车辆重心,增强稳定性和抗扭特性[29] - K-Car非常适合电动化,90%的日本汽车用户平均每天行驶50公里或更少,现有电动K-Car续航已超180公里,能满足用户需求[29] 比亚迪的全球战略意图 - 推出RACCO电动K-Car被视为对日本车企的“本土攻势”,其意义超越日本市场本身,旨在产生“在日本本土击败日本品牌”的全球性效应[32][33] - 公司采取基于中国市场通用车型出口和海外定制产品的双重策略,在亚太市场实施“跳岛战术”,在泰国、印尼、澳大利亚等多地销量持续增长,向日本车企施压[33] - 若能通过日本市场的检验,将助力比亚迪在亚太其他重点市场(如泰国、印尼,目前销冠车型均来自丰田)提升品牌影响力[32]
一家研发投入等于三大车企之和!比亚迪如何做到断层式领先
智通财经· 2025-11-04 18:1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66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创同期新高 [1]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437.5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31%,远超同期233.3亿元的净利润 [1] - 公司研发投入规模领先A股第二名中国建筑近200亿元,并超过吉利控股、上汽集团、奇瑞汽车三家头部车企研发费用之和 [1] 研发投入与技术实力 - 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200亿元人民币,2011至2025年间有14年研发投入超过当年净利润 [4] - 2025年在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超级e平台兆瓦闪充等核心技术领域持续突破 [4] - 搭载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累计销量突破170万辆,国内市场占比达91.3%,基于日均1亿公里的辅助驾驶数据闭环承诺"智能泊车场景安全兜底" [4] 市场销售与全球化 - 截至2025年10月,公司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跨越1400万辆里程碑 [4] - 2025年10月单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约44.17万辆,刷新年内纪录,推动1-10月累计销量突破370万辆 [4] - 2025年10月出口约8.4万辆,同比激增155.5%,前10月累计出口78.1万辆 [4] - 海外市场增长受益于土耳其、巴西、欧洲等地需求提升,以及自建滚装船运力改善和巴西乘用车工厂落成投产 [5] 产品布局与战略 - 在东京车展以"ONE BYD"为主题,首次设置乘用车与商用车双展台,展现本土化创新能力 [5] - 针对日本市场全球首发定制化纯电K-Car车型K-EV BYD RACCO及首款插电式混动车型海狮06DM-i [5] - 计划2027年前在日本形成7至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的产品布局 [5] - 商用车领域全球首发纯电卡车T35与小型纯电动巴士J6 living car概念车,纯电卡车T35计划2026年在日本上市 [6] 行业趋势与公司策略 - 新能源汽车行业正从"电动化"向"智能化"深度转型 [6] - 公司形成"研发投入-技术突破-市场反馈-再研发"的良性循环,持续高研发投入是对抗行业变革的核心策略 [6]
比亚迪出海日本:没有从零开始的机会,而是从负数开始
雷峰网· 2025-10-30 19:06
公司近期动态 - 公司在2025年东京车展全球首发专为日本市场打造的纯电K-Car微型车RACCO [8] - 新车RACCO车身尺寸为3395mm/1475mm/1800mm,精准契合日本K-Car法规上限,采用高车身与双侧滑门设计,配备刀片电池,提供两种续航版本,计划2026年夏秋上市 [10][11] - 公司同步推出"纯电+混动"双线策略,正式引入在日本市场的首款插电式混动车型海狮06DM-i [8] - 除新车型外,公司还展出元PLUS、海豚、海豹等热门纯电车型及百万级高端品牌仰望的超跑U9 [12] - 新车RACCO被日本微型车之王铃木汽车的社长铃木俊宏视为"巨大威胁" [12] 日本市场战略与进展 - 公司进入日本市场遵循"电池-商用车-乘用车"的清晰品牌进阶脉络 [14] - 2022年7月公司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推出多款畅销纯电车型,目前已在日本建立66家销售据点 [18] - 2025年1-9月,公司在日本纯电累计销量达2899台,超越丰田,同比增长超66%,增长主要得益于4月上市的海狮07,其首月贡献品牌近60%销量 [18] - 公司计划2027年前在日本形成7至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的布局 [18] - 推出RACCO旨在切入日本K-Car这一核心市场,2024年日本K-Car销量达156万辆,占市场总量的35% [19][21] 国际化能力与技术自信 - 公司早年凭借扎实技术应对跨国专利纠纷,2005年在日本胜诉索尼、在美国力克三洋 [4][5] - 公司现已成为日本产业生态的重要参与者,国际车企丰田采用其三电核心技术,铃木汽车车型搭载其电池 [16] - 自2015年进入日本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以来,公司凭借J6、J7、K8三款纯电动巴士产品,成为日本电动巴士品类市占率第一品牌 [17] - 公司纯电动巴士已覆盖日本从北到南众多主要城市,亚太地区已有1300多台比亚迪电动大巴运行,足迹遍布日、欧、韩、美等核心汽车市场 [18] 市场挑战与进入壁垒 - 日本汽车市场准入门槛极高,2024年总销量442万辆中本土品牌占比超过95%,外国品牌份额仅5% [23] - 日本境内没有一家外国品牌设立的整车工厂,显示出市场独特的封闭性 [23] - 日本新能源市场开拓困难,截至2025年9月,新能源渗透率仅为2.8%,纯电市场渗透率1.7%,面临消费者认知培育和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制约 [23] - 公司进入新市场甚至需要从参与标准制定开始,难度被形容为"从负数开始" [25]
20 年磨一剑!比亚迪东京车展放大招,海外市场要发力了!
商业洞察· 2025-10-30 17:23
2025东京车展亮相 - 公司在2025东京车展全球首发了为日本市场定制的纯电动车K-EV BYD RACCO [1][2] - 公司展示了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海狮06DM-i,明确了“纯电+混动”双线并行的产品布局策略 [1] - 公司以“ONE BYD”为主题,设置了乘用车和商用车双展台,展示了元PLUS、海豚及仰望U9等热门车型 [2] 日本市场战略与布局 - 2025年是公司进入日本市场20周年,计划在2027年前于日本市场布局7至8款车型 [2] - 公司在日本已有66家销售据点,销售渠道正处于稳步扩张阶段 [3] - 公司在日本电动巴士市场已取得市占率第一的地位,并展出了纯电卡车T35等多款商用车型 [3][5] 海外业务发展模式 - 公司的海外布局始于2015年深耕日本商用车市场,并于2022年进军乘用车领域,目前正采取双线发力策略 [4] - 海外市场策略强调贴合本土需求,通过定制化设计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来稳固市场地位 [4] - 公司的业务已覆盖亚太地区20多个国家,横跨多个领域,海外市场被视为核心增长极而不仅仅是市场补充 [4][6]
比亚迪亮相2025东京车展 全球率先发布K-EV
经济观察网· 2025-10-30 13:26
公司战略与市场拓展 - 公司在2025日本移动出行展上以“ONE BYD”为核心主题,宣布将在日本市场构建“纯电+混动”双线产品策略,并拓展乘用车与商用车并行的完整生态[1] - 公司为日本市场全球率先发布定制化K-EV BYD RACCO,并同步推出其在日本市场的首款插电式混动车型海狮06DM-i,丰富了产品矩阵[1][3] - 公司计划在2027年前于日本市场形成7至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的布局,目前已在日本建立66家销售据点,渠道网络稳步拓展[3] - 2025年是公司进入日本市场20周年,其乘用车和商用车产品首次联合参展,未来将继续全力投入日本市场,深化服务体系[5] 乘用车产品线 - 公司乘用车展台展出了全新升级的元PLUS、海豚、海豹等热门纯电车型,以及百万级高端品牌仰望的超跑U9[1] - 自2022年7月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以来,公司已推出元PLUS、海豚、海豹、海狮07等多款畅销纯电车型[3] 商用车产品线 - 公司商用车展台全球率先发布纯电卡车T35及小型纯电动巴士J6living car概念车,并展示了中型纯电动巴士J7和大型纯电动巴士K8[3] - 纯电卡车T35计划于2026年在日本上市,该车型根据日本法规和尺寸定制化设计,搭载刀片电池,并计划于2025年11月13日在中国大陆上市[3] - 自2015年进入日本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以来,公司凭借J6、J7、K8三款纯电动巴士产品,成为日本电动巴士品类市占率领先品牌,其巴士广泛运营于日本各地公交系统[3]
比亚迪在日本首发K-EV,计划形成7-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布局
贝壳财经· 2025-10-30 10:35
公司战略与市场布局 - 2025年是公司进入日本市场第20年 乘用车与商用车产品首次联合参展东京车展 [1] - 公司未来将继续全力投入日本市场 并计划在2027年前在日本市场形成7至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的布局 [1] - 公司在车展上同步推出针对日本市场的“纯电+混动”双线产品策略 [2] 新产品发布与展示 - 公司在车展全球首发了为日本市场量身定制的K-EV BYD RACCO车型 [2][4] - 公司正式向日本市场引入首款插电式混动车型海狮06DM-i [2] - 乘用车展台展示了全新升级的元PLUS、海豚、海豹等纯电车型及仰望品牌超跑U9 [4] - 商用车展台全球首发纯电卡车T35及小型纯电动巴士J6 living car概念车 并展示了中型巴士J7和大型巴士K8 [5] - 纯电卡车T35计划于2026年在日本上市 该产品根据日本法规和尺寸要求定制化设计并搭载刀片电池 [6] 市场地位与历史成就 - 自2015年进入日本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以来 公司凭借J6、J7、K8三款纯电动巴士产品 成为日本电动巴士品类市占率第一的品牌 [7] - 公司新能源纯电动巴士目前广泛运营于日本从北海道至冲绳的各地公交系统 [7]
只有一家中国车企参展的世界级车展,有多魔幻?
36氪· 2025-10-30 07:33
东京车展概况 - 2025年度日本移动出行展在东京开幕,是观察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趋势的重要窗口[1] - 展会定位为“移动出行展”而非传统“汽车展”,现场氛围充满“泛出行”元素,包括公务机、游艇、两轮摩托车等[3] - K-Car是展会主场核心,几乎所有的日系车企都展示了K-Car车型,占据了日本汽车市场近40%的份额[5][17] - 展会对成熟的智能电动车展示非常少,与国内车展形成巨大反差,显示出日系车企现实与未来之间的断层[7] - 展会国际化程度不高,欧美大厂参展较少,中国车企中仅有比亚迪为代表[11] 中国车企的挑战 - 比亚迪作为唯一的中国车企,在东京全球首发了专为日本市场打造的电动K-Car Racco,这是汽车工业史上首次由中国车企为日本市场定制车型[13][15] - 比亚迪采用“钳形攻势”,低端以电动K-Car Racco精准攻击日本品牌电动化进程缓慢的软肋,高端以近3000马力的仰望U9超级跑车颠覆日本市场对中国品牌的固有认知[15][21] - 比亚迪还展示了主流SUV海狮06和T35系列电动卡车,形成全面的产品展示矩阵[23] - 除了整车企业,轻舟智行等中国公司也展示了整车零部件出海和汽车制造仿真技术[25] 日系车企的防守与革新 - 丰田集团全球首发了新一代卡罗拉概念车,采用楔形设计,基于灵活的多动力总成平台[27] - 丰田全球首发了兰德酷路泽家族全新成员“FJ”,并展示了独立的世极品牌SUV,采用独特的“前1、后2”3人座设计[29][31][33] - 雷克萨斯全球首发了LS六轮电动MPV概念车,将旗舰车型重新诠释为“豪华空间”,并展示了LS Coupe概念车和被视为LFA精神续作的Lexus Sport Concept[33][35][37] - 本田全球首发了“Honda 0 α”SUV原型车,与已有的0系列车型构成先锋阵容,并发布了搭载“BOOST模式”的小型纯电原型车Super-ONE Prototype,计划于2026年在日本上市[40][42][46] - 日产全球首发了搭载第三代e-POWER混合动力系统的第四代Elgrand MPV,并展示了来自中国合资伙伴的东风日产N7纯电轿车[49][55] - 斯巴鲁发布了Performance-E STI和Performance-B STI两款概念车,并将北美成功的“Wilderness”系列引入日本市场[58][59][61] - 马自达全球首发了MAZDA VISION X-COUPE和MAZDA VISION X-COMPACT两款概念车,其中大型轿跑概念车搭载转子发动机PHEV系统[63][65][67] K-Car的电气化趋势 - 铃木展示了Vision e-Sky概念车,预示未来K-Car SUV或跨界车型的电动化方向[69][71] - 大发展示了Midget X单座概念车和K-OPEN后轮驱动K-Car跑车概念车,展示K-Car在电动时代的形态创新和驾驶乐趣[73][75] - 本田也展示了一款极具未来感的K-Car类车型[77] 欧洲车企的参与 - 奔驰展示了CONCEPT AMG GT XX概念车,这是其在亚洲的首次亮相,基于专属的AMG.EA纯电架构平台打造[78][80] - 奔驰还带来了全新纯电版CLA和GLC进行日本首秀,其中纯电CLA是首款完全搭载自研MB.OS操作系统的车型[80][82] - 宝马展示了基于800V高压架构的全新iX3,并强调了其氢燃料电池路线,展出的iX5 Hydrogen计划于2028年开始批量生产[84][86] - 现代汽车展出了第二代Nexo燃料电池跨界车,目标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展示了其在氢能领域的领先地位[87][89] 未来出行技术展望 - 丰田专门展示了固态电池技术进展,确认了2027-2028年间推出搭载固态电池电动汽车的目标,该电池或可实现10分钟快速充电和超过1000公里续航[90][92] - 本田展示了HondaJet Elite II公务机模型和“可持续火箭”实验机,彰显其向天空和太空进发的梦想[92][95] - 雷克萨斯展示了“Catamaran”双体帆船和“JOBY”空中出行工具模型,展现了其全方位移动出行愿景[95][97]
动力更强,玩法更多 三电机、四电机车型盘点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28 14:15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盘点了当前市场上采用三电机或四电机驱动系统的高端新能源车型 [1] - 多电机配置(三电机或四电机)旨在提升车辆的动力性能、操控灵活性和特定功能(如原地掉头) [1][5][28] 腾势N9 - 指导价为38.98万元至44.98万元,全系搭载三电机系统,百公里加速时间为3.9秒,极速为230km/h [1] - 定位大型豪华SUV,车身尺寸为5258×2030×1830mm,轴距3125mm,乘员舱空间面积达6.41平方米 [3] - 综合功率达680千瓦,综合扭矩超900牛米,支持后轮双电机独立转向,转弯半径仅4.62米,具备圆规掉头等功能 [5] - 内饰配备AR-HUD抬头显示、13.2英寸仪表屏与副驾屏以及17.3英寸中控屏 [5] 领克900 - 指导价为28.99万元至39.69万元,顶配车型搭载三电机,百公里加速时间为4.3秒,极速为240km/h [7][9] - 定位大型六座SUV,车身尺寸为5240×1999×1810mm,轴距3160mm,车内面积6.16平方米 [12] - 顶配版峰值功率650千瓦,最大扭矩1248牛米,配备52.38kWh三元锂电池 [14] - 内饰配备30寸6K分辨率中控屏、12.66寸液晶仪表及后排30寸6K娱乐屏 [14] 小米SU7 Ultra - 指导价为52.99万元,搭载三电机系统,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2.1秒,极速达350km/h [14][16] - 最大马力1548马力,扭矩1770牛米,0-200km/h加速时间为5.86秒 [16] - 车身尺寸为5115mm×1970mm×1465mm,轴距3000mm,配备赛道级散热与制动系统 [16] - 搭载宁德时代麒麟II高功率电池包,最大放电功率1330kW,CLTC续航630公里,10%-80%充电需11分钟 [16] 仰望品牌(U7/U8L/U9) - 仰望U8L指导价为128万元,搭载四电机系统,百公里加速时间为3.5秒,极速200km/h [17][19] - 车身尺寸为5400×2049×1921mm,轴距3250mm,配备易四方、云辇-P技术及后轮转向系统 [21] - 四电机峰值功率1200马力,综合扭矩1520牛米,CLTC纯电续航200km,综合续航1160km [24] - 内饰采用中轴对称设计,配备23.6寸液晶仪表、12.8寸中控屏及23.6寸副驾屏,第二排为零重力座椅 [23] 奔驰G580 - 指导价为217万元,搭载四台独立控制的轮边电机,百公里加速时间为4.9秒,极速170km/h [24][26] - 电机最大功率587马力,峰值扭矩1164牛米,电池容量116千瓦时,CLTC续航570公里 [28] - 车身尺寸为4624×1931×1986mm,轴距2890mm,最大涉水深度850毫米,最大爬坡度45度 [26][28] - 提供G-Turn原地掉头和G-Steering灵活转向等越野功能 [28]
首款中国超跑仰望U9入驻《跑车浪漫旅7》 此前刷新全球汽车极速纪录
凤凰网· 2025-10-24 14:47
公司动态 - 公司旗下仰望U9作为首款中国超跑入驻《跑车浪漫旅7》[1] - 仰望U9 Xtreme以6:59.157的成绩登陆纽北官方圈速榜单,刷新量产电车圈速纪录[1] - 仰望U9 Xtreme在极速测试中以496.22km/h刷新全球汽车极速纪录,成为首款超越燃油车极速的纯电超跑[1] - 该车型全球限量30台[1] 行业认可 - 《跑车浪漫旅7》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赛车模拟游戏之一,并于2025年7月入选2026年名古屋亚运会电竞项目名单[1] - 该游戏曾获2022年TGA最佳体育/竞技游戏及IGN年度最佳竞速游戏,2023年入围TGA最佳VR/AR游戏提名,并荣获第26届DICE年度赛车游戏奖[2] - 游戏于2025年6月宣布收录小米SU7 Ultra电动汽车,成为系列首款中国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