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氟化钨

搜索文档
和远气体(002971) - 002971和远气体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6
2025-07-16 10:03
战略布局与产业优势 - 以宜昌、潜江化工园资源为依托打造全产业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通过供气和尾气回收模式降低成本,形成园区化竞争力 [2][3] - 潜江电子特气产业园部分产品已量产稳产,部分进入稳产阶段;宜昌产业园主产线稳定运行,部分产品试生产顺利,力争下半年稳产并启动认证 [3] 技术研发与产能规模 - 拥有气体分离等核心技术,产品对标国际企业,覆盖多领域,投资超1亿元建设研发检测中心 [3] - 潜江产业园达产后年产值预计12 - 15亿元(2025 - 2027年释放),宜昌产业园一期达产后年产值预计25 - 40亿元(2025 - 2028年释放) [3] 市场拓展与客户导入 - 光伏领域已完成头部企业导入,半导体/面板领域加速产品认证,新兴领域布局产业气体需求 [3] - 与兴福电子合资成立公司布局电子大宗气体赛道 [3] 政策与行业 - 契合国家战略,融入产业集群,受地方政府支持,产品规划契合新兴产业需求 [4] - 中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逐年增长,电子特气需求快速扩容 [4] - 多渠道融资保障现金流,实控人定增项目落地后资产负债率将降至70%以内 [4] 风险提示 - 项目投产进度受技术和安全审核影响,半导体认证周期长,产能放量可能滞后,产品市场价格波动 [4] - 项目进展介绍和业绩预测以公司信息披露为准,投资者需理性判断,注意风险 [4]
和远气体分析师会议-20250612
洞见研报· 2025-06-12 22: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和远气体,所属行业是化学制品,接待时间为2025年6月12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李吉鹏、财务总监赵晓风、独立董事王小宁、证券事务代表崔若晴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类型包括机构相关人员、网络投资者、其它 [20] 主要内容资料 - 公司不涉及乙烷、丁烷生产,主要生产硅基、氟基、碳氢系列电子特气 [24] - 公司在宜昌产业园规划的氟基产品有高纯三氟化氮、六氟化钨、六氟丁二烯等电子特气,三氟化氮、六氟化钨已试生产,三季度将开始验证和导入工作 [24] - 潜江产业园已建成产能产值约12 - 15亿元,宜昌产业园一期已建成产能产值约25 - 40亿元,数据仅供参考 [25] - 定增事项正常推进,正在落实资金方案 [25] - 公司会根据证券法律法规、2024 - 2026股东回报规划及当期经营情况综合考虑分红计划 [25] - 公司与众多硅碳负极企业有沟通接触,二期硅烷项目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建设进度,计划明年投产 [25] - 公司氟基电子特气主要用于半导体、面板企业生产 [25] - 宜昌产业园二期规划15000吨电子级硅烷、硅烷储存与充装设施以及电子特气前驱体项目,硅烷储存与充装设施已建成,会根据一期情况调整二期进度 [26]
和远气体(002971) - 002971和远气体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2
2025-06-12 17:10
公司业务范围 - 不涉及乙烷、丁烷生产,主要生产硅基、氟基、碳氢系列电子特气 [2] 产品生产情况 - 宜昌产业园规划的氟基产品有高纯三氟化氮、六氟化钨、六氟丁二烯等电子特气,三氟化氮、六氟化钨已试生产,三季度开始验证和导入工作 [2][3] 产业园产能产值 - 潜江产业园已建成产能产值约 12 - 15 亿元,宜昌产业园一期已建成产能产值约 25 - 40 亿元 [3] 定增与分红 - 定增事项正常推进,正落实资金方案 [3] - 公司会综合考虑分红计划,以公开披露信息为准 [3] 产品供货与合作 - 与众多硅碳负极企业有沟通接触,二期硅烷项目明年投产 [3] - 氟基电子特气用于半导体、面板企业生产 [3] 二期建设规划 - 宜昌产业园二期规划 15000 吨电子级硅烷、硅烷储存与充装设施以及电子特气前驱体项目,硅烷储存与充装设施已建成,会根据一期情况和市场需求调整进度 [3][4]
中船特气收盘下跌1.07%,滚动市盈率49.32倍,总市值147.39亿元
金融界· 2025-05-23 19:50
公司股价与估值 - 5月23日收盘价27.84元,下跌1.07%,总市值147.39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49.32倍,低于行业平均53.53倍但接近行业中值49.92倍 [1] - 市净率2.63倍,低于行业平均4.15倍和行业中值3.42倍 [3] 机构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共有9家机构持仓,其中8家为其他机构,1家为基金 [1] - 机构合计持股6219.94万股,持股市值17.76亿元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电子特种气体及三氟甲磺酸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主要产品包括三氟化氮、六氟化钨、无机类气体、混合类气体、氟碳类气体等 [2] 研发实力与荣誉 - 累计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5项,技术发明奖2项,省部级以上奖项20余项 [2] - 拥有专利318件,其中发明专利162件,国际专利3件 [2] - 三氟化氮产品被评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2] - 获得"河北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河北省科技小巨人"等多项荣誉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16亿元,同比增长17.08% [2] - 净利润8667.35万元,同比下降5.52% [2] - 销售毛利率28.80% [2] 行业对比 - 在电子化学品行业中PE排名第16位 [1] - 行业总市值平均102.42亿元,中值85.26亿元 [3] - 可比公司PE范围从濮阳惠成22.78倍到雅克科技28.62倍 [3]
中国刚掐断稀土供应,美国人才绝望发现,另一软肋也在中国手中
搜狐财经· 2025-05-11 00:11
中国稀有金属出口管制影响 - 2025年2月中国对25种稀有金属实施出口管制 直接冲击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 [1] - 美国F-35战机因稀土短缺停产14个月 每架需消耗0.5吨中国稀土 导弹和坦克生产也受严重影响 [3][6] - 中国通过稀土战略使美国雷达和探测设备失效 氮化镓短缺导致导弹系统连WiFi功能都无法运行 [6] 钨资源的全球战略地位 - 钨被称为"工业瑰宝" 在航空航天 军事装备和医疗器械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8][10] - 2022年全球钨储量380万吨 中国占比60.53%(230万吨) 2023年全球储量增至440万吨(+15.79%)中国占比52.27% [14][19][21] - 2022年全球钨产量8.4万吨 中国占84.52%(7.1万吨) 远超越南(5.71%)和俄罗斯(2.74%) [17][19] 中国在钨产业链的支配地位 - 中国不仅出口钨矿原料(矿砂 精矿)还出口下游产品如三氧化钨 钨酸等 2024年对美国出口仲钨酸铵等关键产品 [23][25] - 美国70%钨需求依赖进口 主要依赖中国供应 其余通过7家加工企业回收补充 [27] - 2024年美国钨矿进口量下降9%至1.5万吨 显示供应链紧张 [50] 美国摆脱依赖的挑战 - 美国与澳大利亚签订钨精矿供应合同 试图多元化供应链但面临资源分布不均和技术瓶颈 [33][35] - 钨矿开采需完整技术链 中国已形成成熟体系 美国短期难以突破技术障碍 [37][39][41] - 建立新供应链需巨额资金和时间 预计短期内中国仍将保持市场主导地位 [43][44] 钨资源的未来趋势 - 钨正从工业原料升级为全球战略资源 其战略价值可能在未来几十年显著提升 [46][48] - 全球科技发展推动钨需求增长 资源分配格局变化将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博弈 [46]
昊华科技20250508
2025-05-08 23:31
纪要涉及的公司 昊华科技、中化蓝天、锦西院、黎明院、海化院、西北院、曙光院、西南院、新光药业、中船特器、霍尼韦尔、比亚迪、京唐首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重组影响**:2024 年收购中化蓝天,促进业务发展,高端氟材料板块产业链更完整,气体业务与电子化学品板块协同;2024 年底总资产 301.51 亿元,归母净资产 171.19 亿元,营业收入 139.66 亿元,净利润 11.05 亿元;2025 年一季度营收 31.57 亿元,同比增 10.96%,净利润 2.14 亿元,同比增 21.57% [3] 2. **氟化工板块表现**:制冷剂价格高位,对利润增长贡献显著;PTFE、含氟橡胶及 PVDF 竞争加剧,锂电材料业务亏损,拉低整体利润;与同行相比,产品结构更具可持续性 [2][5] 3. **各业务板块收入与毛利率** - **普碳化学品与制冷剂**:2025 年一季度普碳化学品收入约 9 亿,制冷剂收入约 6 亿;制冷剂业务毛利率近 95%,占蓝天公司收入约 47%,一季度平均毛利率 43.4%,比去年四季度提升 16 个百分点 [2][8] - **锂电和氟聚合物**:2025 年一季度拖累业绩,毛利贡献分别为 -11%和 -5.5%,合计拖累盈利近 16% [2][9] - **氟精细产品**:占公司收入约 15%,毛利贡献占比达 17%左右 [10] - **联营及参股企业**:投资收益对公司利润有显著保障作用 [2][11] 4. **特品业务情况** - **整体**:2024 年业绩下滑,2025 年一季度订单不理想,但国防预算充足,预计未来改善 [2][13] - **不同企业**:锦西院 1 - 4 月同比增长 65%,毛利增长 32%;黎明院特品收入占比约 25%,4 月环比增加 70%,毛利增加 41% [16] 5. **明星产品进展** - **海化院涂料**:一季度增幅超 30%,总部成立市场发展中心拓展航空和船舶领域市场 [18] - **黎明院**:聚氨酯材料及双氧水工程技术随电动汽车需求增长取得突破,比亚迪等高端客户贡献显著 [18] - **西北院**:航空密封材料及橡胶制品、集成电路方面有拓展,新投产芯片抛光垫生产线带来显著毛利贡献 [18] - **曙光院**:航空轮胎生产线试运行,与国内航司合作装机试飞,预计 2025 年三季度或上半年有小批量订单 [18][19] 6. **电子化学品和特种气体领域** - **现状**:业务稳定增长,洛阳基地优化运营,盐滩基地 6000 吨项目预计 2025 年下半年或年底试生产,带来成本优势 [4][20] - **未来规划**:扩展业务,包括重组并购,开发高层材料和含氟半导体材料,扩大聚氨酯材料中游和下游制品规模 [28] 7. **碳减排业务**:依托西南院变压吸附技术,有市场潜力,收入、毛利及利润逐年增长;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新光药业在手订单约 39 亿多元,去年销售收入约 18 亿元;西南院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催化剂生产有优势 [21][22][23] 8. **未来发展计划**:聚焦 3 + 1 核心业务,高端制造发展航空航天应用,碳减排提升技术水平与市场份额,优化产品结构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稳健增长 [2][6][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中昊晨光院 2025 年一季度因大修和成本增加亏损,拖累中化蓝天整体业绩 [12] 2. 2025 年国防预算开支占 GDP 份额提高至 7%左右,对特品业务是积极信号,公司存货增加表明订单需求存在,但结算进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17] 3. 特种化学品领域竞争激烈,但昊华科技凭借技术、运营、政策理解和央企实力,短期内难以被取代 [24][25] 4. 2025 年一季度电子气体硫化物和硫碳产量达上百吨,与三氟化氮客户配套良好;中化蓝天主要工业电子气体总量较去年增长 [26] 5. 2024 年电子化学品业务收入约 8 亿元,同比增 4%,毛利 1.9 亿元,同比增 9.16%,净利润增幅 3%;2025 年一季度收入 2.26 亿元,同比增 23%,毛利 5200 万元,同比增 27%,净利润增幅 74.95%,接近 2500 万元 [27] 6. 中化蓝天加入增强昊华科技实力,45 亿募集资金加快项目建设投产,促进锂电业务降成本及提升毛利率,公司推进二期股权激励方案 [4][29]
中金有色 | 钨的新时代之一:钨价中枢有望系统性上行,中国钨业龙头配置价值凸显
中金有色研究· 2024-10-01 23:32
全球钨供需格局 - 全球钨供需或将长期维持紧缺,钨价中枢有望迎来系统性上行 [1] - 2023-2027年全球原钨供给预计从7.80万吨增至8.63万吨,CAGR +2.6% [2] - 2023-2027年全球原钨消费预计从9.08万吨增至10.45万吨,CAGR +3.6% [2] - 光伏钨丝消费量预计从794吨增至5025吨,CAGR高达+59% [2] 供给侧分析 - 2023年中国钨储量和产量全球占比分别为52%和81%,对全球供应具有较大影响力 [10] - 中国钨储采比从1995年46年降至2023年37年,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56年 [9] - 中国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从2013年8.9万吨增至2023年11.1万吨,年均增速2.23% [16] - 2024年第一批钨精矿指标6.2万吨,同比-2%,为近年来首次收缩 [16] 需求侧分析 硬质合金需求 - 硬质合金占中国钨消费量56%,其中切削工具占比51% [30] - 新能源车"三电系统"加工对高端数控刀具需求较大 [33] - 2022-2025年国内数控刀片需求预计从5.7亿片增至8.1亿片,CAGR +12% [35] 光伏钨丝需求 - 2023年光伏钨丝已占中国钨消费1%,是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 [43] - 钨丝金刚线线径可达28-30微米,优于碳钢丝的33-34微米 [43] - 预计2022-2027年光伏钨丝渗透率从10%提升至70% [47] 其他新兴需求 - 六氟化钨在集成电路制造中应用广泛,预计2021-2025年中国需求从1100吨增至4500吨 [51] - 3D NAND层数增加有望使六氟化钨使用量提升 [51] 价格趋势 - 2024年9月中国钨精矿价格达13.60万元/吨,全年累计上涨12% [67] - 全球钨显性库存处于历史低位,中国APT生产商库存仅1200吨 [73] - 海外矿山开发需要更高激励价格,成本上行压力凸显 [75] 中国钨企发展 资源布局 - 中钨高新拟注入柿竹园钨矿,可增加年产7000吨钨精矿产能 [92] - 厦门钨业推进油麻坡钨矿项目,预计贡献3200吨/年产能 [95] - 章源钨业拥有10个探矿权矿区,保有钨资源储量9.46万吨 [95] 产能扩张 - 厦门钨业计划将钨粉产能扩产60%,硬质合金产能扩产63% [99] - 中钨高新建设微钻项目,远期形成年产2亿支微钻产能 [99] - 厦门钨业推进1000亿米光伏用钨丝项目,产能将翻倍 [99] 行业集中度 - 2023年中国前五大钨企合计钨精矿产量占比47% [81] - APT、钨粉、硬质合金环节CR5分别达56%、72%、46%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