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氟化钨
搜索文档
中信建投:AI方向泡沫了吗?
智通财经· 2025-11-10 06:53
黄金投资逻辑 - 美联储降息预期与美元信用弱化趋势支撑黄金中长期投资逻辑 [1] - 柬埔寨等国增储黄金进一步强化全球去美元化趋势 [1] - 多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上升 [2] - 短期及中期看好黄金,建议逢低加仓 [3] AI产业链上游机会 - 存储芯片领域三大原厂已暂停DDR5产品报价,可能导致供应链短期紧张,报价恢复可能推迟至11月中旬 [2] - 存储芯片供不应求,后端封测企业获追加订单,多家厂商计划提价,涨幅预计自高个位数至两位数百分比不等 [2] - 关键半导体材料六氟化钨面临大幅涨价,供应商计划自明年起将供应价格上调70%至90% [2] - 算力需求推动储能产业增长,预计将带动锂电池需求在明年实现超过30%的增长 [2] AI产业链下游与应用端 - 政策着力推动人工智能创新与制造业应用实现“智能产业化”与“产业智能化”的双向赋能 [3] - 需强化技术供给,提升AI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并深化AI技术在工业场景的落地渗透 [3] 行业配置观点 - 重点关注黄金以及AI算力上下游产业链,包括有色、储能、电池、化工材料、AI应用等方向估值相对较低标的 [3]
南大光电:子公司南大光电(乌兰察布)有限公司目前主要从事三氟化氮的生产、销售,六氟化钨项目已终止实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7 21:01
项目状态 - 公司控股子公司南大光电(乌兰察布)有限公司已终止六氟化钨项目的实施 [1] - 该六氟化钨项目原计划总投资额为1.5亿人民币,设计年产能为500吨 [1] - 公司目前未从事六氟化钨的生产和销售业务 [1] 公司业务 - 控股子公司南大光电(乌兰察布)有限公司目前主要业务为三氟化氮的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名称已由乌兰察布南大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变更为南大光电(乌兰察布)有限公司 [1]
全球半导体产业,陷入材料资源困局
虎嗅APP· 2025-11-06 21:17
核心观点 - 全球半导体产业面临多品类关键原材料的结构性短缺,供需失衡、政策调控与技术壁垒交织,正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 [4][5] - 短缺并非简单的周期波动,而是资源禀赋、技术壁垒、政策博弈等多重力量共振下的结构性拐点,标志产业从“摩尔定律”狂飙进入“后摩尔时代” [24] - 原材料“缺货”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产业链成本飙升、技术迭代节奏放缓,并加速全球供应链向区域化自主重构 [21][22][23] 核心半导体材料的供需困局 - 美国面临“缺镓”困境,中国出口管制后欧洲镓价飙升40%以上,美国储量不足中国1/40且严重依赖中国进口 [7][8][9] - AI算力驱动磷化铟严重短缺,光通信领域应用占比52%,全球年需求200万片但国内头部企业产能仅15万片/年,扩产周期长达2-3年 [10][11][12] - 锗价创14年新高,鹿特丹现货价格达4999美元/千克,较2023年初涨幅超350%,中国出口管制与低轨卫星、AI算力需求爆发导致供需缺口扩大 [13] - 六氟化钨将涨价70%-90%,因中国对钨实施出口许可后钨价翻倍,上游成本传导至芯片制造关键材料 [14][15] - AI服务器需求驱动高端载板材料缺货,高端玻璃布等技术门槛高且由日韩台企业垄断,AI服务器对高端载板需求同比增幅超50% [16][17] 缺料背后原因 - 政策端各国将半导体材料纳入“国家安全资产”,中国对镓、锗、铟实施出口管制,美国出台《稀有金属战略储备法案》暂停国内锗矿开采 [18][19] - 供给端镓、铟、锗等金属无独立矿,寄生在铝、锌冶炼流程中,产能扩张周期长(新建电解铝产能需1年+配套镓产线12个月)无法匹配AI算力半年翻番的需求增速 [19][20] - 需求端AI、5G、低轨卫星等领域集体爆发,1.6T/3.2T光模块迭代推动磷化铟需求从线性增长转向指数级增长 [20] 缺货潮的连锁影响 - 产业链成本飙升,六氟化钨涨价直接增加DRAM与3D NAND生产成本,最终传导至手机、电脑等终端产品由消费者承担 [22] - 下游产业技术迭代放缓,磷化铟短缺拖累1.6T光模块量产进度,高端玻璃布缺货制约ABF载板供应并延缓7nm以下芯片商用进程 [22] - 全球供应链重构加速区域化自主,中国强化稀有金属产业链整合,美国联合日韩建立供应链联盟,可能导致供应链分裂为“中国材料圈”与“欧美技术圈” [23]
历史新高!钨价年内翻番,受益股名单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19:11
市场表现 - 11月5日金属钨板块尾盘拉升,中钨高新强势涨停,章源钨业、翔鹭钨业、厦门钨业、锡业股份、洛阳钼业等多股跟涨 [1] - 中钨高新年内股价涨幅达171.99%,洛阳钼业、章源钨业、翔鹭钨业年内涨幅分别为138.20%、110.05%、92.91% [4] 价格动态 - 近期钨市场再度开启涨势,主要钨品价格全线创下历史新高,钨粉最新报价达71万元/吨,仲钨酸铵报价46.2万元/吨,黑钨精矿和白钨精矿分别报31.2万元/吨和31.1万元/吨,较上个交易日每吨均上涨2000元 [1] - 与年初价格相比,钨主要品种价格涨幅全线翻倍,黑钨精矿、仲钨酸铵、钨粉年初至今累计涨幅分别为118.18%、118.96%、124.68% [1] - 钨价飙升已向产业链下游传导,韩国六氟化钨供应商计划自明年起向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半导体制造商供应价格上调70%-90% [2] 供需格局 - 2025年全国钨精矿第一批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5.8万吨,较2024年同期减少4000吨,同比下降6.45% [2] - 供给端收紧,矿山开采指标青黄不接,市场流通持续收紧,矿端持货商捂盘惜售,加剧市场紧张 [3] - 需求端因光伏、汽车等产量显著增加,钨消费随之提升 [2] - 商务部发布《2026—2027年度钨、锑、白银出口国营贸易企业申报条件及申报程序》,钨出口需求有望逐步放开 [3] 公司业绩 - 相关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中钨高新营业收入127.55亿元,同比增长13.39%,归母净利润8.46亿元,同比增长18.26% [2] - 翔鹭钨业、洛阳钼业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59.65%和72.61% [2] - 章源钨业、广晟有色、厦门钨业三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29.71%、146.30%、27.05% [4] 行业属性与前景 - 钨因熔点高、硬度高、密度高、导热性良好等特性,被誉为"工业牙齿",广泛应用于汽车、军工、航天航空、机械加工等领域 [2] - 基于稀缺性和重要战略用途,中国、美国、欧盟均将钨生产纳入"关键矿产清单" [2] - 机构认为钨市场供需格局持续向好,短期供给端挺价情绪较强,下游需求表现韧性,中长期政策收紧预期较强,托底钨市场 [3]
凯美特气(002549.SZ):公司及子公司暂不生产六氟化钨
格隆汇· 2025-11-05 16:08
公司业务澄清 - 公司及子公司目前不生产六氟化钨产品 [1] - 公司未开展与六氟化钨相关的任何业务 [1]
凯美特气:公司及子公司暂不生产六氟化钨,未开展该产品相关业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16:04
公司业务澄清 - 公司及子公司目前暂不生产六氟化钨产品 [1] - 公司及子公司未开展六氟化钨相关业务 [1] 市场信息与投资者关注 - 市场消息提及公司岳阳基地涉及六氟化钨产能规划 [3] - 投资者关注公司是否具备六氟化钨生产技术储备 [3] - 投资者询问公司未来是否有明确的六氟化钨投产时间表或客户对接工作 [3]
南大光电(300346.SZ):未从事六氟化钨的生产、销售
格隆汇· 2025-10-31 20:25
公司业务澄清 - 南大光电目前未从事六氟化钨的生产业务 [1] - 南大光电目前未从事六氟化钨的销售业务 [1]
【早报】深夜,美联储降息、鲍威尔重磅发声;规模510亿元,央企战新基金启动
财联社· 2025-10-30 07:14
宏观政策与外交动态 - 中美两国元首将于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举行会晤,就中美关系战略性、长远性问题及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深入沟通 [1][2][4] - 中国正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坚定不移扩大金融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欢迎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投资兴业 [3][4] - 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75%-4.00%,为连续第二次会议降息,并宣布将于12月1日结束资产负债表缩减 [4] -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通知,旨在进一步便利外汇资金结算,支持外贸稳定发展 [8] 产业政策与基金支持 - 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启动,首期规模510亿元,重点支持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未来能源等产业 [4][5] - 商务部等5部门印发《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加强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城市商业体系中的应用 [5] - 北京证监局等六部门出台《北京市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实施意见》,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5] 公司业绩表现 - 贵州茅台第三季度净利润192.24亿元,同比增长0.48% [4][7] - 工业富联前三季度净利润224.87亿元,同比增长49%,AI服务器、交换机等高增长产品表现突出 [7] - 新易盛前三季度净利润63.27亿元,同比增长284% [7] - 天孚通信前三季度净利润14.65亿元,同比增长50.07% [7] - 美的集团前三季度净利润378.83亿元,同比增长19.51% [9] - 中国石化第三季度净利润83亿元,同比增长3.5%,正持续开展股份回购 [7] - 天齐锂业前三季度净利润1.8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7] - 西部黄金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68%,受益于黄金价格上涨和销量增加 [10] - 山东黄金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2%,受益于黄金价格上涨和销售量增加 [10] - 中国稀土前三季度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195% [10] - 首开股份前三季度净亏损31.05亿元 [11] - 大有能源前三季度净亏损11.22亿元,因产品售价下降导致营收和利润减少 [9] 行业与市场动态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专家认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0% [6] - 中国已构建完整的锂产品供应体系 [5] - 国际金价近期出现较大幅度震荡回落,但推动金价走强的驱动因素并未减退 [6] - 美股纳指涨0.55%,英伟达涨约3%,总市值站上5万亿美元;苹果总市值首次超4万亿美元 [12] - WTI 12月原油期货涨0.55%至60.48美元/桶,布伦特12月原油期货涨0.81%至64.92美元/桶 [13] - COMEX黄金期货跌1.04%至3941.7美元/盎司 [14] - 微软第一财季营收776.7亿美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277.47亿美元,同比增长12% [15] 科技与AI产业链 - AI服务器存储需求远超预期,三星、SK海力士和铠侠的SSD生产线满负荷运转,部分型号交付时间已排至明年下半年 [15] - AI服务器市场规模稳定快速增长,单台AI服务器中的企业级SSD价值是通用服务器的3倍以上 [16] - 自25Q2起DRAM和NAND Flash存储产品合约价有望筑底回升,企业级存储产品需求持续高企 [16] - 韩国六氟化钨供应商因钨价飙升,计划从明年开始将供应价格上调70%至90% [17] - 2020年六氟化钨全球总需求约4620吨,预计2025年增长至8901吨,年均增速达14% [17] - 宇树科技宣布即将发布新品,或为四足机器人 [5] 公司重大事件 - 药明康德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公司股份 [7] - 东尼电子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股票简称将变更为ST东尼 [7] - 汇洲智能2019、2020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股票简称变更为"ST汇洲" [10] - 北大医药董事长、总裁徐晰人被刑事拘留,暂时无法履职 [9] - 国科军工全资子公司签订4.66亿元军贸产品发动机装药年度订货合同,预计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8] - 杭氧股份获中信金融资产举牌,持股比例达5% [11] - 中国联通下属公司参与出资央企战新基金 [11]
全球半导体材料风暴来袭,六氟化钨价格最高涨90%
搜狐财经· 2025-10-30 02:11
行业核心事件 - 全球半导体行业关键原材料六氟化钨的供应价格预计在2025年初最高上调90%[1] - 此次价格剧烈波动由上游钨原料价格暴涨引发,中国国内钨矿价格在2025年初至9月初暴涨约95%,达到每吨28万元人民币[3] - 钨原料占六氟化钨总成本约60%,成本结构决定六氟化钨对钨价变化极其敏感,此次暴涨反映供应结构的根本性变化[5] 关键材料与应用 - 六氟化钨是芯片制造中不可或缺的特种气体,主要用于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晶圆表面沉积高纯度钨薄膜[7] - 钨薄膜负责填充芯片内部数以亿计的通孔和互连线,连接晶体管并传递电信号,因其高电导率和抗电迁移性被选用[7][8] - 全球半导体行业年消耗六氟化钨7000至8000吨,是逻辑芯片、DRAM内存和3D NAND闪存生产的关键材料[8] 中国供应链地位 - 中国在全球钨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全球超过80%的钨矿开采集中在中国[10] - 中国六氟化钨国产替代率已超过65%,电子特气产业正在崛起[10] - 中船特气是全球六氟化钨核心供应商,年产能2000吨,全球覆盖率高达70.31%,产品纯度达6N级别(99.9999%),客户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台积电等头部晶圆厂[10] 主要市场参与者 - 除中船特气外,南大光电占据国内六氟化钨市场约25%份额,昊华科技年产能600吨,和远气体建设了年产500吨的生产装置[12] - 上游钨资源由厦门钨业、章源钨业、中钨高新等企业控制,厦门钨业作为龙头,钨精矿年产能达1.2万吨[12] - 巨化股份约占全球六氟化钨市场20%,华谊集团约占15%,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已占据重要位置[14] 行业影响与动态 - 韩国政府决定自2025年起对国内生产无水氟化氢等半导体关键原料的企业提供为期两年补贴,以应对供应链风险[12] -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越来越关注供应链安全,晶圆厂开始重新评估对单一地区或供应商的依赖程度,思考供应链韧性和多元化策略[14] - 具备技术壁垒和规模化优势的中国电子特气龙头企业,有望在此轮全球供应链调整中获得更多发展机会[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