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封装光学(CPO)

搜索文档
市场窄幅震荡,沪指微跌
东莞证券· 2025-07-03 07:32
核心观点 - 周三A股市场窄幅震荡沪指微跌,后续关注国内政策、中美关税和美联储降息,7月政治局会议是重要观察窗口,板块建议关注金融、机械设备、大消费和TMT等 [4][6]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454.79点,跌0.09%;深证成指收盘10412.63点,跌0.61%;沪深300收盘3943.68点,涨0.02%;创业板收盘2123.72点,跌1.13%;科创50收盘982.64点,跌1.22%;北证50收盘1439.15点,跌1.23% [2] 板块排名 - 申万行业表现前五为钢铁(3.37%)、煤炭(1.99%)、建筑材料(1.42%)、农林牧渔(0.84%)、银行(0.75%);后五为电子(-2.01%)、通信(-1.96%)、国防军工(-1.94%)、计算机(-1.64%)、美容护理(-1.09%) [3] - 概念板块表现前五为低辐射玻璃(Low - E,4.24%)、硅能源(4.19%)、特钢概念(3.25%)、可燃冰(2.93%)、代糖概念(2.30%);后五为脑机接口(-2.60%)、EDR概念(-2.47%)、太赫兹(-2.38%)、共封装光学(CPO,-2.29%)、光刻机(-2.22%) [3] 后市展望 - 早盘市场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海洋经济、光伏、代糖概念股表现好,芯片股调整;午后指数震荡,个股跌多涨少超3200只个股下跌 [4] - 海洋经济概念股全线爆发,海工装备概念股强势领涨,因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 [5]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38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891亿 [6] - 海外市场美联储主席表示多数委员预计今年晚些时候降息,当前美国经济稳健,9月或重启降息;国内6月PMI数据显示制造业景气回升,经济有韧性 [6] - 7月中报预告、快报将发布,业绩对个股表现影响显著,市场关注焦点转向国内政策、中美关税和美联储降息 [6]
硅光子革命蓄势待发,“光时代”即将到来! AI算力产业链踏向新一轮“牛市曲线”
智通财经网· 2025-07-01 20:48
硅光子技术革命核心观点 - 硅光子技术将引发AI算力产业链的"硅光子革命",推动CPO与光学I/O技术从实验室加速渗透至应用端,强化AI芯片、HBM及以太网交换机等设备的"长期牛市叙事"逻辑[1] - 该技术通过光信号替代电信号实现高速数据传输,解决传统电子芯片性能瓶颈,在AI算力需求激增背景下具有巨大潜力[6] - 两条技术路线中,光学I/O将成为主流,预计2033年市场规模达26亿美元(2028-2033年CAGR 80%),是CPO市场规模的9倍[11][19] 技术路线分析 CPO技术 - 主要解决交换机ASIC接口功耗问题,英伟达计划2025-2026年推出集成该技术的Quantum-X/Spectrum-X交换机[1] - 相比传统光模块,可使GPU/CPU部署数量增加3倍[2] - 2023年市场规模3800万美元,预计2033年达2.87亿美元[19] 光学I/O技术 - 定位为计算芯片间的片外总线,单个数据中心需求量为CPO的2-7倍[5][11] - 2028年市场规模预计1.37亿美元,2033年爆发至23亿美元(占整体市场88%)[11][19] - 将延伸至光子神经网络和量子光子技术领域[2] 主要受益公司 英伟达 - 率先将硅光子技术融入Spectrum-X/Quantum-X交换机,投资Ayar Labs完善生态[20] - Blackwell系列芯片销售预期创纪录,推理系统被视为最大营收来源[7] - 硅光子技术将成为数据中心方案关键卖点[20] 台积电 - 主导硅光子芯片制造,推出COUPE平台吸引英伟达/AMD/苹果合作[21] - 将推出标准化工艺平台,强化在光通信芯片制造的垄断地位[24] - 先进封装技术(CoWoS/InFO)支持CPO与光学I/O融合[15] 博通 - 开发CPO交换芯片方案整合Tomahawk系列,通过并购Brocade积累光互连技术[24] - 下一代交换平台集成硅光子接口,预计带动高端芯片出货大增[27] 市场增长预测 - 全球光通信数据中心互连市场2028-2033年CAGR超80%,2033年达25亿美元[5] - 光学I/O市场2022-2028年CAGR 24%,2028-2033年加速至80%+[19] - 异构计算推动CPO与光学I/O最终在先进封装体系共存[15]
超节点的光互联和光交换
傅里叶的猫· 2025-06-27 16:37
超节点技术概述 - 超节点通过高效互联架构显著提升大规模模型训练与推理效率,尤其在数千至上万张GPU协同场景下优势突出 [1] - 光学技术成为关键驱动力,其高效、低延迟和高可靠性特性突破传统互联方案瓶颈 [1] - 2025年起国内大模型推理需求激增,超节点通过优化token生成速度与单卡服务模型数量实现价值产出最大化 [2] 架构设计 - 单层架构为最优目标,可实现最低延迟(1微秒级)、最优成本与最高可靠性,但受交换机规模限制部分场景需采用两层架构 [4] - 国产GPU因7纳米制程限制,单卡算力仅为国际主流(如B200)的1/2至1/7,需数百个GPU通过高效互联对标NVL72超节点 [6] 发展路径 - 提高单机柜功耗:传统27千瓦机柜扩容至支持100个国产GPU,需多机柜协同实现数百GPU规模 [8] - 多机柜互联:谷歌案例显示数千GPU通过光互联组成超级系统,光缆传输距离达2000米(铜缆仅7米) [8][10] 光互联技术 - 光缆纤细特性解决铜缆堵塞风道问题,华为CloudMatrix384集群使用3000+光缆和6000+光模块 [12] - 共封装光学(CPO)将光电转换距离从几十厘米缩短至3-5厘米,博通51.2T CPO交换机集成度提升12倍 [14] - CPO节省1/3至2/3功耗,512卡全交换超节点中单位比特功耗从20pJ/bit降至7pJ/bit [16][17] 可靠性优化 - 分布式光交换(dOCS)支持故障节点动态替换,12服务器超节点可配置32卡+备份实现服务器级冗余 [18][19] - 光互联供应链更可控,光纤不依赖先进制程,国内技术差距较小 [19] 应用前景 - 超节点灵活配置4/6/8服务器规模,分散部署解决散热与土建限制 [19] - 国产GPU性能提升与光互联技术成熟将推动训练/推理场景突破,CPO与dOCS持续优化系统可靠性 [21]
政策“浇灌”下算力产业链集体走强,能“火”多久?
新华财经· 2025-06-05 22:11
算力产业链政策支持 - 国家数据局将在北京、浙江、安徽等地部署建设10个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支持培育经营主体和繁荣数据市场 [1]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重点在枢纽节点和能源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协同规划布局算力与电力项目 [1] - 工信部召开会议研究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强调要系统谋划、协同推进,强化算力供给,统筹布局通用和行业专用大模型 [2] 算力互联互通发展 - 工信部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目标到2026年建立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体系,建成国家、区域、行业算力互联互通平台 [3] - 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形成具备智能感知、实时发现、随需获取的算力互联网 [3] - 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037.3 EFLOPS,同比增长43%,2026年增至1460.3 EFLOPS较2024年翻番 [3] 算力网络建设与国产化 - 算力网络建设有助于提升国产算力卡利用率和算力租赁业务持续性 [4] - 中央和地方政策明确国产AI算力建设目标,2024年地方智算中心项目招投标数量持续增加 [4] - 多个全国产化标杆项目已跑通,未来智算中心的AI算力国产化率有望加速提升 [4] 算力技术发展趋势 - 智能算力爆发式扩张推动算间与算内网络技术重构,智算体系由单点部署向多中心协同架构演进 [3] - 智算中心内部算力集群规模跃迁,对组网规模、吞吐性能与传输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3]
英伟达市值登顶,“带火”A股CPO、算力概念股!
金融界· 2025-06-04 19:07
英伟达市值与业绩表现 - 英伟达股价大涨2.8%至141.22美元/股,市值升至约3.45万亿美元,超越微软重夺全球市值第一 [1] - 4月上旬至今累计反弹幅度接近50%,第一财季营收同比增长69%至440.62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 [2] - 旗下GPU产品受到亚马逊、谷歌、微软、OpenAI、甲骨文、特斯拉等科技巨头追捧 [2] AI算力产业链影响 - 英伟达股价上涨提升市场对CPO光模块需求预期,带动A股CPO板块冲高 [3] - 中际旭创为英伟达交换机提供800G、1.6T等高端光模块,市占率全球第一 [3] - 新易盛、天孚通信与英伟达供应链关系密切,6月4日相关公司股价涨幅显著:太辰光涨14.88%,新易盛涨超7%,中际旭创涨超6%,天孚通信涨超4% [3] 光模块行业前景 - 预计2025年高速光模块需求具备充分支撑,AI加速光模块迭代速率,缩短代系间周期 [3] - 硅光子共封装光学(CPO)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4600万美元增至2030年8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37% [4] - 全球互联网云厂持续加大AI投入,算力领域成为投资确定性高、有韧性的赛道 [4] 算力概念股表现 - 6月4日鼎通科技、瑞可达、兆龙互连、长飞光纤等算力概念股集体上涨 [4] - 行业龙头优势稳固,头部厂商业绩持续高增,未来估值有望合理回归 [3]
【午报】创业板指震荡走高涨超1%,大消费板块反复活跃,AI硬件方向展开反弹
新浪财经· 2025-06-04 12:15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7270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34亿,全市场超3900只个股上涨 [1] - 沪指涨0.43%,深成指涨0.91%,创业板指涨1.22%,创业板指领涨 [1] - 早盘涨停数量为49家(不包括ST及未开板新股),炸板率为34%,连板股数量为15家 [1] 板块热点 大消费 - 食品饮料方向领涨,盐津铺子涨近7%创历史新高,香飘飘、嘉美包装、乐惠国际涨停 [3] - 太平洋证券看好Q2板块在基数不高基础上迎来较快增长,长期关注情绪消费、质价比、健康化趋势 [4] - 重庆啤酒总裁对2025年啤酒行业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稳增长政策将改善发展环境 [12] CPO/算力 - 英伟达股价上涨近3%至141.22美元,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 [1][17] - Yole预测CPO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4600万美元飙升至2030年8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37% [3] - 太辰光、斯瑞新材、德科立涨超10%,联特科技、新易盛等涨幅居前 [1][18] 固态电池 - 科恒股份、诺德股份、龙蟠科技、传艺科技涨停,领湃科技、灵鸽科技跟涨 [4] - 固态电池有望2027年前启动装车验证,2030年实现量产,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30年出货量超65GWh [8] 稀土 - 广晟有色涨停,九菱科技涨9.45%,惠城环保涨8.82% [9] - 大摩研报指出人形机器人革命或催生8000亿美元稀土需求,单台需0.9公斤稀土金属 [10] 其他活跃板块 数字货币 - 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立法,御银股份5连板,金时科技、中科金财跟涨 [26][27] 体育产业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带动文旅消费,共创草坪3连板,金陵体育2连板 [33][34] 核电 - Meta签署20年核能采购协议用于数据中心,顺钠股份、万里石涨停 [35][36] 军工 - 兴业证券看好航空发动机、信息化产品需求,风范股份、新光光电涨幅居前 [37][38] 政策动态 - 深圳提出探索深港交易所会员互联互通,支持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展外币银行卡业务 [43] - 上海推动基础设施REITs扩容,首次发行项目估值原则上不低于10亿元 [43]
Marvell(纪要):AI 业务未来将占总收入的一半
海豚投研· 2025-05-30 17:36
Marvell 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核心信息 - 总营收19亿美元,略超市场预期的18.8亿美元(+0.89%),同比增长4.3% [1] - 数据中心收入14.4亿美元(占总营收76%),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76% [7] - GAAP毛利率50.3%,同比提升4.8个百分点,Non-GAAP毛利率59%-60%指引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3.33亿美元,股票回购3.4亿美元(上季度2亿美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数据中心 - 主要增长引擎:AI相关收入占新业务"大部分",定制XPU项目进展顺利 [16] - 技术布局:量产A0以太网控制芯片,3纳米工艺产品预计2026年投产 [16][18] - 合作动态:与英伟达合作NVLink Fusion技术,开发HBM和CPO技术优化AI加速器 [9][10] 企业网络与运营商基础设施 - 合计收入3.06亿美元(企业网络1.68亿+运营商1.38亿),环比增长14% [11] - 运营商业务收入1.38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92.8% [1] - 预计下季度合计收入环比增长5%左右 [11] 消费电子与汽车工业 - 消费电子收入6300万美元,环比下降29%,下季度预计环比增长50% [12][13] - 汽车工业收入7600万美元,环比下降12%,下季度指引持平 [14][15] - 出售汽车以太网业务获25亿美元现金,预计2025年完成交割 [6] 未来展望与战略 - 下季度营收指引20亿美元(±5%),Non-GAAP每股收益0.62-0.72美元 [2][3] - 定制AI芯片将成为新增长点,6月17日举办专项投资者活动 [17] - 3纳米XPU项目非独家,客户可能采用多供应商策略 [18][19] - 资本配置:持续股票回购,上季度股息支付5200万美元 [1]
深度解读黄仁勋GTC演讲:全方位“为推理优化”,“买越多、省越多”,英伟达才是最便宜!
硬AI· 2025-03-19 14:03
英伟达GTC 2025技术创新与行业影响 核心观点 - 英伟达通过推理Token扩展、推理堆栈与Dynamo技术、共封装光学(CPO)等创新显著降低AI总拥有成本,巩固其在全球AI生态系统的领先地位 [2][5] - 三条扩展定律(预训练、后训练、推理时)协同作用推动AI模型能力持续提升 [8][10] - 硬件性能提升与成本下降形成"杰文斯悖论"效应:成本降低刺激需求增长而非抑制 [10][12] 推理Token扩展 - 现有模型Token数超100万亿,推理模型Token量达20倍,计算量高出150倍 [12] - 测试阶段需数十万Token/查询,每月数亿次查询;后训练阶段单个模型需处理数万亿Token [13] - 代理能力AI推动多模型协同工作,解决复杂问题 [13] 黄仁勋数学规则 - 第一条规则:FLOPs数据以2:4稀疏度计,实际密集性能为公布值的2倍(如H100 FP16密集性能1979.81 TFLOPs) [15] - 第二条规则:带宽按双向计量(如NVLink5报1.8TB/s=900GB/s发送+900GB/s接收) [16] - 第三条规则:GPU数量按封装中芯片数计(如NVL144含72个封装×2芯片) [16] GPU与系统路线图 Blackwell Ultra B300 - FP4 FLOPs密度较B200提升超50%,内存容量升至288GB/封装(8×12-Hi HBM3E),带宽维持8TB/s [20] - 采用CoWoS-L封装技术,16个GPU封装组成B300 NVL16系统 [21][22] - 引入CX-8 NIC(800G吞吐量),比CX-7提升一倍 [22] Rubin系列 - 采用台积电3nm工艺,50 PFLOPs密集FP4性能(较B300提升3倍) [25][26] - 关键改进:I/O芯片释放20%-30%面积、1800W TDP、128×128张量核systolic array [27][28] - HBM4容量288GB(8×12-Hi),带宽13TB/s(总线2048位,6.5Gbps针速) [32] Rubin Ultra - 性能翻倍至100 PFLOPs密集FP4,HBM4E容量1024GB(16×16层32Gb DRAM) [36] - 系统总高速存储365TB,Vera CPU配1.2TB LPDDR [37] - 采用Kyber机架架构,NVL576配置含144封装×4芯片=576计算芯片 [39][44] 推理堆栈与Dynamo技术 - Smart Router实现多GPU负载均衡,避免预加载/解码阶段瓶颈 [56][58] - GPU Planner动态调整资源分配,支持MoE模型负载均衡 [59][60] - NCCL小消息传输延迟降低4倍,NIXL引擎实现GPU-NIC直连(免CPU中转) [61][62] - NVMe KV-Cache卸载管理器提升56.3%缓存命中率,释放预加载节点容量 [65] CPO技术突破 - 功耗显著降低:400k GB200 NVL72集群总功耗节省12%,收发器功耗占比从10%降至1% [75] - 网络扁平化:三层→两层拓扑,Quantum X-800 CPO交换机提供144×800G端口 [76] - 长期潜力:提升GPU扩展网络基数,支持超576 GPU的规模化部署 [77] 成本效益与行业地位 - Blackwell较Hopper性能提升68倍,成本降87%;Rubin预计性能提升900倍,成本降99.97% [69] - 技术迭代速度使竞争对手难以追赶,形成平台优势 [79][80] - CPO、机架设计等创新持续扩大与竞争对手差距 [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