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减震
icon
搜索文档
17个项目获投超千万元 明月湖硬科技为何获种子基金青睐
搜狐财经· 2025-07-17 16:28
7月17日,记者从两江协同创新区获悉,近日,重庆市科技局对2025年种子投资基金第二批拟支持项目 名单进行公示,明月湖硬科技项目"新一代减震(振)产品"和"数字低空交通服务平台"入选,获投190万 元。至此,重庆市种子投资基金(下称:种子基金)投资的46个项目中,共有17个在明月湖畔孵化。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种子基金围绕重庆市科技园区、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孵化平台等创新"策 源地"进行项目挖掘,投资硬科技项目46个,投资金额达4785万元。其中,由两江协同创新区孵化的项 目17个,占比37%,获投金额超千万元。 重庆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种子基金投资项目除了突出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还重点"关照"新质 领域成果转化项目,重点领域、重点平台项目以及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人才和团队。 何谓硬科技?为何硬科技项目受到种子基金青睐?在7月15日举行的明月湖协同创新生态大会上,中科 创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联席CEO米磊对"硬科技"的特点进行了阐释:技术硬,能推动科技 进步;精神硬,长期积累投入;志气硬,助力建设科技强国;实力硬,坚持自主创新。他总结,硬科技 是新质生产力的未来引擎。 米磊表示,金融是" ...
公司快评︱金浦钛业战略性退出钛白粉行业 资本热捧后业绩兑现才是关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12:16
每经评论员 贾运可 至于转型后的业务前景,仍需理性评估。利德东方主营橡胶管路与密封减震件等,服务于汽车、轨交等 下游行业。从产品结构上看,市场需求稳定,但同样存在行业集中度高、技术门槛中等、对宏观经济敏 感的特点。金浦钛业是否具备足够的整合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是实现真正转型的关键;毕竟,从原材 料化工跨入制造终端,不仅是逻辑的转变,更是体系的重构。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公司股票7月15日复牌后"一"字涨停,反映出市场对公司战略转型的积极预期。经 历长期亏损后,金浦钛业估值已跌至底部,而本次重组带来的主业切换,被不少投资者视作"重启按 钮"。利德东方所处的橡胶制品行业下游覆盖汽车、轨交等多个稳健板块,相较于疲弱的钛白粉行业, 具有更强的需求韧性。短期看,转型概念释放出的"想象空间"在市场中具备催化效应。 不过,情绪亢奋并不代表风险解除。新业务的接管整合仍需时间磨合,橡胶制品行业本身竞争激烈,价 格弹性有限,盈利能力能否在财务报表上快速体现,还需观察。对投资者而言,转型初期的涨停或许是 情绪修复的开始,但能否真正走上业绩反转之路,仍取决于金浦钛业在新赛道上的执行力与资源配置能 力。炒概念易,做实业难,真正的"重生" ...
赛力斯申请磁流变减震器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专利,全面模拟磁流变减震器在真实工况下的受力情况
金融界· 2025-07-15 11:38
公司专利技术 - 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磁流变减震器的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的专利 公开号为CN120313892A 申请日期为2025年04月 [1] - 专利涉及磁流变减震器的测试设备 包括支撑部件 连接部件 受力角度调节部件 顶升旋转机构和压力输出机构 [1] - 该技术通过调整受力角度模拟真实工况 可全面测试磁流变减震器的性能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2年 位于重庆市 主要从事汽车制造业 [2]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63727 9999万人民币 [2] - 公司对外投资了9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26次 [2] 公司知识产权 - 公司拥有商标信息525条 专利信息3127条 [2] - 公司拥有行政许可132个 [2]
又一重大重组!明日复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7-14 23:11
交易结构 - 公司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利德东方100%股权[2] - 交易对方为南京金浦东裕投资有限公司(91%股权)和南京恒誉泰和投资合伙企业(9%股权)[3][4] - 拟置出资产包括南京钛白、徐州钛白、金浦供应链对应的部分资产及全部负债[3]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4] 业务转型 - 公司将战略性退出钛白粉业务,主营业务变更为橡胶制品业[2][5] - 转型原因为钛白粉行业产能过剩、成本高企、需求疲软、低价竞争激烈及房地产市场低迷[5] - 公司属于硫酸法钛白粉工艺,不具备新增投资、改扩建条件,缺乏矿产资源和规模优势[5] - 交易完成后利德东方将成为全资子公司,主营橡胶管路、密封、减震、套管等产品[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42亿元,同比下滑3.62%[7] - 2024年全年净利润亏损2.54亿元,同比下滑44.77%[7]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亏损1.6亿~1.86亿元,同比下降700%~830%[7] - 2019-2025年持续亏损,2022年以来亏损额大幅增加[6][7] 交易影响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及关联交易,但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5] -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7月15日复牌[5] - 转型旨在改善资产质量,提高盈利能力,增强抗风险能力[8] - 当前市值27亿元,股价2.77元/股[8]
又一重大重组!明日复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7-14 22:48
【导读】金浦钛业战略性退出钛白粉业务 ,股票复牌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智 7月14日,金浦钛业发布公告称,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南京利德东方橡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德东 方)100%股权并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金浦钛业 表示,公司将 战略性退出钛白粉业务,主营业务将变更为橡胶制品业。 拟购买利德东方100%股权 金浦钛业股票复牌 7月14日 晚间,金浦钛业 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南京金浦东裕投资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金浦东裕 ) 、南京恒誉泰和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以下简称 恒誉泰和 ) 持有的 利德东方 100%股权并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 项目 | 交易对方 | | --- | --- | | 重大资产置换 | 南京金浦东裕投资有限公司 | | | 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 南京金浦东裕投资有限公司、南京恒誉泰和投资合伙企 | | 购买资产 | 业(有限合伙) | | 募集配套资金 | 不超过 35 名特定投资者 | 根据公告,金浦钛业拟以持有的南京钛白、徐州钛白、金浦供应链对应的部分资产及全部负债与金浦东裕持有的利德东方91%股权等值部 ...
披露重组预案,金浦钛业7月15日起复牌
北京商报· 2025-07-14 20:41
预案显示,金浦钛业拟以持有的截至评估基准日的南京钛白、徐州钛白、金浦供应链对应的部分资产 (全部资产扣除截至该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除拟置出标的外的主体应付拟置出标的或金浦东裕的 往来余额)及全部负债与金浦东裕持有的利德东方91%股权等值部分进行置换。 金浦钛业表示,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重组上市。近年来,公司积极 谋求转型,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的主营业务将发生重大变化。本次交易前,公司主营业务为钛白粉生 产及销售,主要产品是金红石型钛白粉、锐钛型钛白粉;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将战略性退出钛白粉行 业,利德东方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将变更为橡胶制品业,主要产品为橡胶管路、密 封、减震、套管等橡胶制品。 另外,金浦钛业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金浦东裕购买上述资产置换的差额部分;向恒誉泰和 购买其持有的利德东方9%股权。 北京商报讯(记者马换换王蔓蕾)7月14日晚间,金浦钛业(000545)披露重组预案,公司股票将于7月15 日开市起复牌。 此外,金浦钛业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本次交易中 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 ...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开源证券海洋经济迎来新机遇,关注北交所化工材料利通科技、科隆新材等
开源证券· 2025-07-06 22:13
报告核心观点 国内海洋经济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机遇,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有多个海洋经济标的有望受益,本周该行业下跌2.49%,部分化工品价格有涨跌变化,且多家公司有相关公告发布 [3][4] 国内海洋经济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 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指出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11]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105438亿元,同比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8%,15个海洋产业增加值43733亿元,同比增长7.5% [11] - 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有多个海洋经济标的,利通科技、科隆新材、吉林碳谷相关产品涉及海上风电、船舶制造、油气开采等领域 [13] 本周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下跌2.49% - 本周北证50报收1415.04点,周涨跌幅为 -1.71%,沪深300和创业板指周涨跌幅分别为 +1.54%、+1.50% [16] - 本周开源北交所五大行业表现分化,化工新材行业涨跌幅为 -2.49% [19] - 开源北交所化工新材二级行业除纺织制造行业上涨1.48%外,其余均下跌 [20] - 本周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涨跌幅居前个股为民士达(+7.15%)、康普化学(+1.02%)等 [21] 化工品价格走势 - 近一周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0.8%(美元/桶),MDI价格下跌1.5%(元/吨) [27] - 近一周TDI价格上涨4.3%(元/吨),天然橡胶价格持平(元/吨) [32] - 近一周丁苯橡胶下跌0.8%(元/吨),聚乙烯下跌1.2%(元/吨) [36] - 近一周聚丙烯价格下跌1.8%(元/吨),ABS价格下跌0.5%(元/吨) [39] - 近一周PA66价格持平(元/吨),PA6价格下跌3.5%(元/吨) [40] - 近一周涤纶长丝价格下跌2.1%(元/吨),草甘膦价格持平(元/吨) [48] 公司公告:瑞华技术许可的甲基苯乙烯装置成功开车 - 瑞华技术许可国恩化学的5万吨甲基苯乙烯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产品纯度达99.75%以上 [50] - 齐鲁华信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138,763,865股为基数,每10股派0.8元现金 [50] - 宁新新材拟终止部分募投项目,将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50] - 科隆新材、佳先股份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分别为每10股派3元、1.8元现金 [50] - 截至6月30日,安达科技回购股份1,039,600股,占总股本0.17%,已支付总金额5,474,050.70元 [50]
震安科技: 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及注销相关募集资金专户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4 00:27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2021年3月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2.8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520.11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2.797989亿元,资金于2021年3月18日全部到位[2] - 募集资金专项账户管理严格,公司与平安银行昆明分行、民生证券签订三方监管协议,未发生违规情况[3] - 截至2025年7月3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6078.707787万元(含理财收益及利息收入)[4] 募投项目执行情况 - "新建智能化减震及隔震制品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已于2023年6月30日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铺底流动资金7670.24万元用于原材料采购[4] - 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2485199698亿元,占募集资金净额的80.27%,节余资金6078.707787万元(占比21.73%)[4] - 节余原因包括:严格成本控制、订单策略调整(优先结算条件好的项目)、生产布局优化(集中昆明工厂生产)以及现金管理收益[5] 资金使用计划 - 拟将节余募集资金6078.707787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日常经营及业务发展[1][5] - 该事项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因节余金额超募集资金净额10%且高于1000万元)[2][4] - 资金划转后将注销募集资金专户,后续质保金等尾款由自有资金支付[5][6] 决策程序与影响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及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已审议通过该议案[6][7] - 保荐机构民生证券出具无异议核查意见,认为程序符合监管要求[7] - 该举措可增强公司流动资金储备,支持研发投入与抗风险能力,未改变募集资金原定用途[6]
聚焦欧洲市场蓝海 跨境电商积极赋能汽配外贸企业出海
广州日报· 2025-07-03 21:49
欧洲汽配市场机遇 - 当前是汽配行业加速布局欧洲市场的黄金窗口期,超过500位汽摩配卖家、制造商及跨境电商生态合作伙伴参与广州的欧洲市场拓展活动[1] - 中国是全球唯一能出口"万国车型"全品类配件的国家,制造丰富度超过德国[1] - 2024年欧洲汽车售后市场线上销售规模达数百亿欧元,年增长率超15%[1] - 欧洲买家专业且黏性强,利润率高于美国市场,部分公司在该市场保持两位数增长[1] 跨境电商平台表现 - 外观件、底盘件、发动机系统等核心配件是出海主力[1] - 过去三年中国卖家在德国站销售的头灯总成增长超3倍,英国站尾灯总成增长9倍[1] - 德国市场减震器与支柱销量激增10倍[1] - 中国制造的充电桩在eBay德国站销量较三年前飙升超600%[1] 行业参与者变化 - 新卖家增加明显,更多制造型企业入驻,原主要为贸易商[2] - 贸易商向产业端延伸,制造商借助跨境电商向市场端发展[2] - 工厂型卖家在垂直类目、产品价格、研发和品牌化方面有优势[2] - 贸易型卖家在供应链选择和运营策略方面占优[2] 平台支持与区域优势 - eBay将推出流量加码、补贴激励、大数据选品等支持措施[2] - 平台提供从选品、合规、运营到物流的定制化培训[2] - 大湾区地理位置优越,汽配出海运输及退运返修方便[2] - 广深周边电子产业强大,产品附加值高,卖家精细化运营和商业敏感度高[2]
美国高关税之下,中国汽配出口商加速转战欧洲︱外贸妙谈
第一财经· 2025-07-03 20:52
中国汽配企业转战欧洲市场 - 广州一诺跨境电商公司欧洲业务月均增长20%以上,上半年整体出口同比增长30% [1] - eBay数据显示中国卖家在德国站头灯总成销量3年增长超3倍,英国站尾灯增长9倍,德国减震器销量激增10倍 [2] - 中国卖家充电桩在eBay德国站销量较三年前飙升超6倍,千斤顶增长超3倍,套筒工具翻番 [2] 欧洲市场机遇分析 - 2024年欧洲汽车售后市场线上销售规模达数百亿欧元,年增长率超15% [2] - 欧洲车龄长、保有量大,已进入电商解决需求的阶段,当前中企市占率低存在翻倍空间 [2] - 德国和英国消费者接受高客单价产品,重视售后服务,中企供应链优势明显 [3] 企业竞争策略调整 - 深圳军灿电商在欧洲市场维持20%以上增速,通过高客单价产品和售后服务抢占份额 [3] - 中国汽配制造技术与欧洲品牌"不存在差距",跨境电商生态助力超车可能 [3] - 企业动态调整美国市场产品结构,大件占比从80%转向开发小件以应对关税风险 [5] 贸易环境变化影响 - 美国关税导致海运价格上涨,企业通过1%-10%阶梯式涨价消化成本压力 [6] - 亚马逊售美中国商品中位数价格上涨2.6%,超美国核心商品通胀率 [6] - 前5个月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长7.7%,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60% [7] 市场拓展挑战 - 欧洲需应对多国差异化合规要求,认证门槛高于美国 [4] - 欧盟拟取消150欧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将收取进口费用 [4] - 企业需加强本地化数据收集,针对不同地区主流车型细分运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