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量补价
icon
搜索文档
大唐发电(601991):季度电量同比微增 燃料成本优化彰显盈利弹性
新浪财经· 2025-11-02 14:27
事件:公司发布2025 年三季报,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93.45 亿元,同比-1.82%;实现归母净 利润67.12 亿元,同比+51.48%;其中,2025年Q3 公司实现营收321.52 亿元,同比-1.62%,实现归母净 利润21.33 亿元,同比+61.18%。 煤机季度电量同比改善,以量补价缓解营收压力。根据公司发布的经营数据,2025 年Q1-3 公司及其子 公司累计完成上网电量2062.41 亿千瓦时,同比+2.02%;其中2025 年Q3 完成上网电量822.48 亿千瓦 时,同比+3.13%。 分类型看,2025 年Q3 公司煤机业务实现上网电量为555.34 亿千瓦时,同比+0.53%,叠加水风光等电源 类型电量同比攀升,带动Q3 上网电量同比增速提高。电价方面,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平均上网电价为 430.19 元/兆瓦时(含税),同比下降约4.32%,以量补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营收压力。 燃料成本低位带动盈利大增,控费成效明显提振业绩。2025 年Q3,公司营收同比-1.62%,但同期营业 成本同比-10.34%,我们推测主要系煤价同比低位导致公司火电业务燃料成本优势明 ...
扬农化工(600486):三季度销售增势良好 业绩持稳
新浪财经· 2025-11-01 20:29
事件 扬农化工发布2025 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91.56 亿元,同比增长14.23%;实现归母净利润10.55 亿 元,同比增长2.88%。按照4.05 亿股总股本计算,实现每股收益2.62 元,每股经营现金流5.24 元。其中 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23 亿元,同比增长26.15%;实现归母净利润2.50 亿元,同比下滑5.01%;单 季度实现每股收益0.62 元。 公司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22.4%,较去年下滑1.7 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毛利率19.6%,同比下滑3.9 个百 分点,环比下滑2.9 个百分点。 今年第三季度费用端中,研发费用为1.11 亿元,同比增加约0.29 亿元;而管理费用同比减少约0.33 亿元 至1.11 亿元。此外,公司信用减值损失约534 万,较去年同期增加3329 万元,对净利润影响负面。 盈利预测与估值 综合考虑公司产品价格变化、项目进度,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16.2、19.3 亿 元(前值为14.7、17.8、20.4 亿元),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农药景气下行、产品价格下跌、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新项目进度及盈利情况低 ...
华鲁恒升(600426):三季度业绩同比小幅下降,以量补价降低业绩压力
招商证券· 2025-10-30 18:38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三季度业绩同比小幅下降,但通过以量补价策略有效降低了业绩压力 [1] - 尽管主要产品销售均价同比下跌,但荆州和德州基地新项目投产放量带动销量增长,减缓了业绩下滑 [7] - 公司高效推进新项目投产,规划新项目有望打开未来成长空间,维持强劲增长预期 [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552亿元,同比下降646%,归母净利润2374亿元,同比下降2214% [1]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收入7789亿元,同比下降507%,环比下降254%,归母净利润805亿元,同比下降238%,环比下降661% [1] - 2025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1838%,同比下降163个百分点 [7] 产品销售与成本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新材料相关产品、化学肥料、有机胺系列产品、醋酸及衍生品销售均价同比分别下跌176%、180%、64%、188% [7] - 同期新能源新材料相关产品、化学肥料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38%、354%,实现以量补价 [7] - 第三季度上述产品销售均价环比分别下跌086%、295%、454%、874%,但销量环比分别增长269%、127%、829%、005% [7] - 第三季度动力煤、原料煤、纯苯、丙烯市场均价环比小幅上涨 [7] 项目进展与未来规划 - 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建成投产,年产20万吨二元酸项目于9月顺利投产 [7] - 荆州基地年产20万吨BDO、16万吨NMP及3万吨PBAT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部分装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7] - 公司计划投资3039亿元建设气化平台升级改造项目,以增强未来成长性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39亿元、3797亿元、4401亿元 [7]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53元、179元、207元 [7] - 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7倍、14倍、12倍 [7] 财务数据预测 - 预测2025年营业总收入为32199亿元,同比下降6%,2026年、2027年预计同比增长14%、12%至36628亿元、40867亿元 [2] - 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3239亿元,同比下降17%,2026年、2027年预计同比增长17%、16%至3797亿元、4401亿元 [2] - 预测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187%逐步回升至2027年的177% [14]
江瀚新材(603281):主营产品价格下行拖累业绩,硅烷价格或已触底:——江瀚新材(603281):2025年三季报点评
国海证券· 2025-10-29 16:1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江瀚新材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1][10]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主营产品功能性硅烷价格下行是拖累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的主要原因,但指出产品价格可能已触底,行业回暖可能性增大,公司作为行业领先企业有望充分受益,看好其长期发展 [2][5][6][9] 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5亿元,同比下降16.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2亿元,同比下降29.50% [5][6]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80亿元,同比下降9.40%,环比上升5.89%;实现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下降22.85%,环比下降1.63% [5]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28.37%,同比下降5.75个百分点;第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29.29%,同比下降5.4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14个百分点 [5][6][8] 业绩下滑原因分析 - 业绩下滑主要受功能性硅烷产品价格同比下降影响,前三季度功能性硅烷销售均价为15970.19元/吨,同比下降13.74% [6] - 2025年第三季度,功能性硅烷销量为3.12万吨,同比增加2080吨,环比增加3125吨,但销售均价为15229元/吨,同比下降2255元/吨,环比下降658元/吨,呈现“以量补价”但价格拖累盈利的特征 [7] 行业现状与前景 - 功能性硅烷行业自2022年下半年进入下行区间,2025年上半年受政策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产品价格进一步下降 [9] - 行业价格已击穿部分企业盈亏平衡点,业内多家企业陷入亏损甚至停产 [9]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主流功能性硅烷产品价格较2025年10月14日低点出现反弹,KH550、KH560、KH570国内价格分别上涨2000元/吨、5000元/吨、6000元/吨,行业回暖可能性增大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50亿元、25.64亿元、31.84亿元 [10][12]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8亿元、5.71亿元、7.19亿元 [10][12] - 对应2025-2027年的市盈率分别为23倍、17倍、13倍 [10][12]
农商行龙头“交卷”!这项指标下滑,北向资金转向,什么情况?
券商中国· 2025-10-28 23:27
农商行龙头三季报出炉! 10月28日晚,重庆农商行(即"渝农商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财报显示,今年1—9月该行实现营业收 入216.58亿元,同比微增0.67%;实现归母净利润106.94亿元,同比增长3.74%。 但与此同时,受市场行情及推广商户客群影响,该行非利息净收入同比降幅逐季扩大,对全行营收形成拖累。 前三季度,该行非息收入同比下滑20.9%,降幅居上市银行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年初以来,北向资金连续减持重庆农商行A股股份,前三季度净减持规模约1.65亿股,其中第 三季度净减持1.11亿股。到9月末,北向资金在该行的合计持股占比已经由年初的3.81%降至2.36%。 加速"扩表" 作为国内首家"A+H"股上市农商行,今年以来,重庆农商行资产规模扩张步伐显著加快。截至9月末,该行资 产总额约1.66万亿元,较年初增加9.3%。 对比可以发现,今年前三季度该行总资产增速创近四年同期新高。此前,该行2022年1—9月、2023年1—9月、 2024年1—9月总资产增速分别约5.1%、7.07%和5.3%。 其中,今年9月末,重庆农商行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接近7780亿元,较年初增长8.92%,增 ...
广汇物流20251024
2025-10-27 08:31
纪要涉及的公司 * 广汇物流[1] 公司整体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20.51亿元,同比下降20%[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18亿元,同比下降24.55%[2]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6.3亿元,同比下降18%[2]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384万元,同比下降63%[2] * 公司总资产214.93亿元,净资产73.06亿元,资产负债率63.75%,较年初下降近2个百分点[3] * 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9.04亿元,同比下降18%[3] 能源物流板块表现 * 前三季度能源物流板块营收16.59亿元,占总收入82%,同比下降7%[2][4] * 前三季度能源物流板块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下降约47%[2][4] * 板块平均毛利率保持在35%,净利润率达到15%[4] * 红淖铁路总运量2,108万吨,同比增长38%,占疆煤外运总量30%[2][4] * 始发运量920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4] * 过货运量1,188万吨,同比增长约98%[4][5] 运价调整计划与影响 * 乌铁局已逐步收回下浮优惠,除半焦和原煤制备集装箱保留10%-16%优惠外,其余优惠已全面恢复[6] * 9月中旬全面恢复过货运价,每吨增加收入10.7元,增加净利润9.1元[2][6] * 始发运价计划从0.225元/吨公里恢复至0.25元/吨公里,并视情况调整韵达费[2][6] * 公司曾为客户提供每吨40元的运费优惠[12] 房地产板块表现 * 前三季度房地产板块营收3.8亿元,同比下降50%[2][7] * 前三季度房地产板块归母净利润11.46亿元[2][7] * 未销售存货成本约20亿元,主要位于成都天府新区(16亿)、广西桂林和乌鲁木齐[2][7] * 存货中商业存货13亿元,住宅及公寓存货7亿元,公司正加大力度去化尾盘[7] 第四季度业绩展望 * 预计第四季度能源物流板块整体运量达1,000万吨左右[8] * 预计过货将增加约5,000万元净利润[2][8] * 预计始发每吨增加7元左右净利润[2][8] * 地产板块业绩不确定性较大,但预计不会有大的减值损失[2][9]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已于10月14日提交正式摘帽申请,预计10月底完成摘帽,目前无任何障碍[4][10] * 公司通过阶段性价格优惠策略,实现了以量补价、量价互补的效果,在市场上具有显著优势[4][11] * 10月份开始始发量显著改善,与过货量比例达1:1,预计第四季度始发量将超过过货量,主要因能源方面带来增量贡献[13] * 公司认为当前资产负债率属行业惯例,负债中包含房地产项目的合同负债,随着项目交付将自然从负债端去除[14]
猪肉“旺季不旺”陷入困境 期现价格齐跌养殖端全面亏损
第一财经· 2025-10-13 19:25
猪肉价格表现 - 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511于10月13日收盘报11125元/吨,当日下跌2.88%,续创历史新低,年内累计下跌21%,较去年高点下跌逾40% [2] - 猪肉现货价格已跌破11元/公斤,报10.92元/公斤,较十一节前下跌1.26元/公斤,环比下跌18.08%,同比下跌39.43% [2][3] - 自7月初价格高点15.3元/公斤测算,累计跌幅达28.6% [4] 供需基本面分析 - 供应端能繁母猪存栏量依然高企,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4062万头,较上月增加26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2%,已逼近绿色区域临界值 [3] - 生产性能提升叠加产能充裕,对应明年上半年之前生猪出栏压力仍然不小 [3] - 需求端消费提振乏力,中秋国庆双节消费需求已释放,猪肉将迎来短暂消费淡季 [4] 政策调控与产能去化 - 国家在5-9月召开数次生猪会议,调控政策持续加码,要求合理淘汰能繁母猪,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 [3] - 政策明确头部25家猪企需在2026年1月底前合计减产能繁母猪100万头 [3] - 能繁母猪规模若能降低至3950万头左右,有望对猪价改善形成积极影响 [5] - 当前行业处在产能出清的前期阶段,尚未进入大规模、实质性去化 [4] 上市猪企业经营策略与表现 - 上市猪企在9月提升出栏量以实现“以量补价” [2] - 温氏股份9月销售生猪332.53万头,环比增加2.45%,同比增加32.46%,销售价格为13.18元/公斤,同比降幅30.81%,销售收入同比降幅15.16% [5] - 新希望9月销售生猪139.42万头,环比增长4.22%,同比增长16.92%,销售收入同比减少23.82%,售价同比下降31.47% [5] - 牧原股份9月出栏生猪557.3万头,同比增长11.05%,环比减少20.4%,为年内单月最低出栏量,销售收入同比减少22.46% [6] - 牧原股份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规模,9月末已降至330.5万头,并提升2025年仔猪出栏量目标至1200万头-1450万头 [6] - 正邦科技9月出栏量同比上升107.64%,金新农、东瑞股份等猪企出栏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7] 行业盈利与前景展望 - 生猪养殖利润不断缩窄,外购仔猪与自繁自养的利润均已经连亏三周 [5] - 由于三季度猪价中枢价格明显低于去年,行业三季度整体收入与利润的同环比或均略有下降 [7] - 10月以来猪价阴跌为猪企四季度经营业绩蒙上阴影,机构普遍看跌猪价短期走势,因市场供应压力持续累积,终端需求暂无明显改善 [7]
多家养殖上市公司公布9月份简报 行业延续以量补价趋势
证券日报网· 2025-10-12 21:20
行业核心态势 - 生猪养殖行业呈现“以量补价”态势,头部企业通过扩大出栏规模对冲猪价下行压力 [1] - 四季度生猪市场“供强需弱”格局难改,价格或震荡下行,行业盈利将进一步分化 [1] - 具备成本优势与产业链韧性的头部企业有望穿越周期 [1] 2025年9月销售数据:量增 - 牧原股份销售商品猪557.3万头,同比增长11.05% [2] - 温氏股份销售生猪332.53万头,同比增长32.46% [2] - 新希望和巨星农牧销量增幅分别达16.92%和42.75% [2] - 正邦科技销量79.07万头,同比激增107.64%,环比增长18.07% [2] - 新五丰销量43.04万头,环比增加26.07% [2] - 唐人神销量41.09万头,同比上升28.33%,环比上升1.18% [2] 2025年9月销售数据:价减 - 牧原股份生猪销售均价12.88元/公斤,同比下跌30.94%,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2.46% [3] - 温氏股份生猪销售均价13.18元/公斤,同比下跌30.81%,收入同比下降15.16% [3] - 新希望商品猪销售均价12.89元/公斤,同比下降31.47%,销售收入同比减少23.82% [3] - 唐人神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17%,环比下降6.28% [3] 企业战略应对分化 - 牧原股份上调2025年仔猪出栏量预测区间至1200万头-1450万头,强化仔猪业务布局 [3] - 温氏股份依托肉鸡业务增长,发挥多元化经营优势 [3] - 新希望聚焦“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通过精细化管理对冲价格风险 [3] 四季度供需展望:供给端 - 农业农村部8月能繁母猪存栏4038万头,高于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预示11月至12月商品猪供应继续放大 [4] - 前期二次育肥大猪推迟出栏及10月份补栏持续,预计11月至12月130公斤以上大体重猪占比提升,增加有效供给 [4] 四季度供需展望:需求端 - 10月份处于双节与腌腊消费空档期,需求环比回落 [4] - 11月至12月西南、华中腌腊需求启动将带动需求环比改善,但冻品持续出库对鲜品形成替代,抑制涨价空间 [4] - 四季度生猪行业走势大概率呈现供需博弈状态,价格波动幅度可能相对有限,整体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 [4] 行业应对策略建议 - 建议“控产能、降成本、保现金、延链条”:严格执行“以销定产”,放缓出栏节奏 [4] - 通过提升PSY、MSY,扩大原料替代,推广智能化养殖降低成本 [4] - 暂停新建产能资本开支,加快存货周转保证现金流 [4] - 加大屠宰与深加工占比,探索“公司+农户”轻资产模式 [4] - 利用生猪期货、期权及政策性保险进行风险管理,锁定利润、降低亏损 [4] - 加强疫病防控,保障生猪成活率和健康水平 [5] - 通过延伸产业链,发展生猪深加工业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盈利渠道 [5]
猪价加速下跌 上市猪企多“以量补价” 悲观情绪蔓延短期猪价弱势难改
新华财经· 2025-10-10 05:33
生猪价格表现 - 国庆中秋长假后首个交易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重挫近6% 创上市以来新低至12000元/吨下方 [2] - 10月生猪期货加权价格月度跌幅达7.9% 9月累跌8.4%为今年1月以来最大月度跌幅 7月和8月则分别上涨3.01%和下跌3.28% [3] - 牧原股份9月商品猪价格为12.88元/公斤 较8月的13.51元/公斤下降 [4] 供应压力分析 - 9月中小规模养殖主体压栏集中释放 叠加部分地区疫情抛售 导致猪价加速下跌 [3] - 10月重点省份养殖企业计划出栏量1339.33万头 较9月实际出栏量环比提升5.48% [5][6] - 主要上市猪企9月生猪销量同环比普遍增加 温氏股份销量332.53万头环比增2.45%同比增32.46% 正邦科技销量79.07万头环比升18.07%同比升107.64% 新希望销量139.42万头环比增4.22%同比增16.92% [4] 企业销售策略 - 面对猪价下跌 上市猪企普遍采取"以量补价"策略 尽管销售均价出现4.66%至8.03%不等的跌幅 但多数企业销售收入环比小幅增加 [4] - 牧原股份9月商品猪销售量降至557.3万头 销售收入降至90.66亿元 出现量价收入齐降局面 8月数据分别为700.1万头、118.50亿元 [4] 需求端情况 - 双节后旅游消费降温 居民家庭需求跟进偏弱 生猪消费出现惯性回落 [7] - 双节生猪及猪肉消费不及预期 重点企业屠宰量创近年同期高点但鲜销率明显低于去年同期 [7] - 节后猪肉鲜品分割品需求减弱 下游拿货积极性欠佳 预计10月价格整体处于偏低水平且月均价环比变化不大 [7] 市场情绪与预期 - 能繁母猪存栏仍处高位 产能去化缓慢 绝大部分省份猪价已跌破12元/公斤 市场看空情绪浓厚 [8] - 行业基本进入亏损阶段 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亏损更严重 企业拼成本拼现金流 市场对未来预期较差 现货价格反弹压力较大 [8] - 分析预计未来三个月猪价或继续承压 短期继续偏弱 [8][9] 远期供需展望 - 头部企业配合降重要求导致三季度出栏加快 有望提前释放供应 或带来近月合约预期偏差 [9] - 考虑到仔猪价格持续下跌及反内卷要求 行业产能有望加速去化 远月供需大概率趋于改善 [9] - 当前集中出栏生猪多为春季前后补栏仔猪 随着库存下降 中小规模主体可出栏生猪将减少 [9]
生猪:十年复盘
2025-09-28 22:57
**行业与公司** 生猪养殖行业 牧原股份 温氏股份 雏鹰农牧 正邦科技 天邦食品 新希望 新五丰 天康生物 傲农生物[1][2][3][4][5][6][7][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发展阶段** - 萌芽期(2012-2016年):市场认知不足 研究性价比低 行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仅有雏鹰农牧等少数公司受关注 牧原股份2014年上市后开始受关注[4][6][7] - 成长期(2014-2016年):牧原股份 温氏股份等纯养殖公司上市 饲料企业如双胞胎 天邦 正邦转型养殖 产业链和投资逻辑形成 股价与猪价呈现高度同步性和同向性("二同"特征)[3][7] - 成熟期(2016年至今):行业成为大板块 龙头公司表现突出 2015年牛市中生猪股票展现防御属性 2021-2023年行业进入成熟期内卷加剧 企业通过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维持竞争力[2][7][8][16][17] **投资逻辑与策略** - 投资逻辑核心为周期和成长 周期方面行业内卷化加剧 交易行为趋向左侧甚至终结导阶段 成长方面表现为"复制"已有模式[3] - 早期股价受猪价直接影响 后期投资者通过预判价格变化提前布局 如2018年第四季度至2019年第一季度产能减少预期推动股价上涨[2][9] - 2021年9月推荐布局基于产能去化趋势判断 逆向思维在对猪价悲观时布局[5][15] - 当前投资策略注重"位置破万卷" 在市场竞争激烈时选择位置较低时投资 2025年市场波动性较小 稳字当头成为主要策略[20] **企业成长关键因素** - 周期把握能力是关键 牧原股份通过关注能繁母猪等核心变量提高预判能力 在产能减少时提前布局[2][10] - 低成本是成长逻辑核心 直接影响ROE 出栏量带来增长(以量补价) 牧原股份在猪价下跌期间通过低成本扩张保持盈利[13][14] - 行业具有半规模 半工业化 半标准化特点 前端生产环节偏向规模经济 养殖端偏向规模不经济 扩张中保持低于行业平均成本是关键[19] **政策与事件影响** - 环保政策2017年初严格执行 加速行业整合 大量小型养殖场关停 大型企业通过优化产能配置提升效率并扩大市场份额[2][12] - 非洲猪瘟导致供给减少 改变供需关系 促使投资者学习基于数据分析和周期判断的方法 如通过能繁母猪数量变化预测价格走势[2][11] **龙头企业发展趋势** - 牧原股份通过低成本扩张策略树立行业模板 后续企业如正邦 天邦等试图复制"牧原第二"模式[18] - 当前龙头公司从低成本扩张转向周期价值 价值成为关键词 需注重周期性价值创造确保长期稳定增长[5][21] **其他重要内容** - 2015年牛市中生猪股票迅速反弹并展现防御属性[8] - 某养猪公司市值一度超过万科达到约2700亿[9] - 行业竞争加剧 企业需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