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药
icon
搜索文档
南农晨读 | 碧水青峦
南方农村报· 2025-08-19 12:05
农业产业化 - 广州迷城家庭农场从荒地发展为年收入超百万、带动300多农户的省级示范农场 [9][10] - 云城区通过发展南药、花卉特色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提升 [36][37][38] - 贵州省黔东南州将蓝莓、百香果等特产空运至佛山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41][42][43] 新茶饮行业 - 新茶饮供应链的"生命线"由原料品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能力构成三角支撑体系 [18][19] - 中国农科院首席科学家尹军峰推动新式茶饮行业首个全国性团体标准《现制茶饮料》落地 [17][18] 区域经济合作 - 岭南衣专馆作为"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重点展示窗口连接粤新两地时尚产业 [30][31][32][33] - 云城区通过"媒体+"赋能花卉产业全链路发展 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实施 [21][22][23][24][25][26] 渔业发展 - 湛江市遂溪县江洪渔港于8月16日正式开海 开启新一轮耕海牧渔 [3][4][5]
产村融合绘就农旅新“丰”光!云浮云城区乡村振兴“多点开花”
南方农村报· 2025-08-18 13:01
南药产业发展 - 云城区已建成18个千亩以上标准化南药种植示范基地[9] - 加工提质创新区引进20多个医药项目 成为广东最大南药种苗繁育基地和加工产业聚集地[10] - 银田公司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 带动65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 实现户均年增收2.76万元 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2万元[18] - 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年产优质南药种苗3000多万株 南药种植面积达10.53万亩 辐射带动周边种植100多万亩[25] 花卉产业建设 - 爱丽孚公司推行"土地流转入股"模式 农户除每年每亩800元保底收益外 还可分享10%销售利润[37] - 公司发展300亩花卉种植基地 年产鲜切花1700万支[38] - 创新"订单种植托管"模式 预计每年可辐射2000亩花卉种植 带动200多人就业 农户年收入有望达8万元[42] - 省级花卉产业园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亿元以上 年纳税900万元以上 直接带动就业约300人[46] 农旅融合推进 - 构建"植、产、学、研、医、游"深度融合的大健康产业链 推动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和休闲观光基地发展[52] - 爱丽孚规划打造菊花主题亲子乐园 融入卡丁车、露营等多元业态 预计每日可接待数百人次[61] - 建成南药文化驿站、甘薯产业研学馆等节点设施 腰古镇城头村跻身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65] - 银田岭南特色药用植物园等4个基地获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66] 历史文化资源开发 - 水东村保存588座明清古建筑 打造理学旅游精品路线 今年春节、清明假期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73][76] - 发展无公害蔬果种植产业 建成超400亩蔬菜基地 亩产蔬菜稳定在5000斤以上 年总产值达800万元[83] - 小聂跑法公司构建"公司+农户"模式 助推水东村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7万元[87] - "运动休闲农业"模式吸引近千名跑步爱好者 拉动周边民宿、餐饮和农产品消费[89]
做好土特产文章!“绿养郁南”名优土特产评选驱动品牌升级
南方农村报· 2025-07-15 12:02
活动概况 - 2025年"绿养郁南"名优土特产评选活动专家评审会于7月11日在郁南县电子商务园举办 [2] - 活动旨在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产品,推动"绿养郁南"区域公用品牌应用与推广 [3][4] - 评选活动设置了征集启动、动员申报、镇级初审、专家评审、名单审核、结果公示、命名表彰和宣传展示共7个阶段 [13][14] 参与情况 - 吸引了全县15个镇的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超百家经营主体踊跃申报 [12] - 评选对象涵盖郁南县辖区内农产品、食品和农副产品等品类 [13] - 最终将择优评选出30个名优土特产,授予2025年"绿养郁南"名优土特产称号 [15][16] 郁南农业产业现状 - 郁南县地处粤西,生态资源禀赋优越,是广东省重要的农产品产区 [6][7] - 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郁南无核黄皮"为龙头,优质稻米、砂糖桔、肉桂、竹笋、南药等特色农产品蓬勃发展 [8][9] - 郁南被誉为"中国无核黄皮之乡",郁南无核黄皮以其果大、肉厚、味美、无核的特点成为黄皮中的珍品 [21][23] 产业发展举措 - 郁南以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动郁南无核黄皮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郁南黄皮"百亿产业" [25][26] - 开发出包括黄皮饮料、黄皮饼、黄皮干等在内的30余款深加工产品,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 [26][27] - 围绕黄皮单品开发了黄皮酒、黄皮果醋、黄皮软糖、果脯蜜饯等系列产品,深挖其经济价值和健康价值 [31][32] 专家建议 - 在鲜果预冷分级、冷链运输,果汁护色、风味保持以及副产物活性成分的高效提取利用等方面可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强产品的科技支撑 [35][36][37][38][39][40][41] - 建议郁南农产品在品牌战略上持续发力,打造更具差异化、更富郁南本土文化内涵的品牌故事和形象 [44][45][46] 活动意义 - 是对郁南本土名优土特产的一次"阅兵",更是以评促建、以选促兴,推动郁南农业产业迈向标准化、品牌化征程的关键一步 [48][49] - 集中展示了郁南"土特产"的魅力与潜力,将进一步打响"绿养郁南"区域公用品牌,强化其引领作用 [50][51][52]
“橡胶林就是我的实验室”
人民网· 2025-07-04 12:33
橡胶产业科研进展 - 橡胶学博士谢黎黎扎根粤西12年,将橡胶林作为天然实验室,研究方向涵盖新品种推广、割胶技术革新、复合栽培模式等[2] - 创新建立橡胶全周期育苗技术体系,打破"冬季不芽接"传统,建成年产能200万株的全国最大橡胶育苗基地之一[3] - 研发超低频割胶技术并成为主推技术,缓解胶工短缺问题并提高胶工收入[3] - 主导建立2000亩特种胶园示范基地,生产的特种胶成功试制31个规格航空轮胎,其中2个实现装机试飞[4] 南药产业发展 - 建立16种南药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年育苗能力达1000万株,保障垦区南药种源需求[5] - 推广"橡胶+南药""光伏+南药"立体种植模式,在6万多亩胶园实现"林上产胶、林下生金"[5] - 与化州市共建化橘红检测实验室,打造番石榴种植基地带动2万多农户发展[5] 科技创新成果 - 《耐寒抗风高产橡胶树品种培育及其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7] - 提出"四个聚焦"发展战略:种业振兴、科技创新、垦地融合、人才培育[7] - 重点突破特种胶生产、智能割胶、南药机械化、种苗信息化等核心技术瓶颈[7]
云浮:绿美满城 青山生金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26 16:05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 - 云浮市森林覆盖率达68 65%,2023年以来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面积75万亩,植树近300万株,远超过去10年总和 [1][3] - 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率(AQI)达97 5%,创"十四五"规划以来最好水平,PM2 5浓度创2014年有监测记录以来新低 [1][3] - 西江云浮段水质连续多年保持Ⅱ类标准,国考、省考断面优良比例连续多年保持100% [1][3] 城乡绿化与基础设施升级 - 1582公里高速、国省道完成绿化提质升级,建设54公里碧道和60公里森林步道 [4] - 47条总长938公里的美丽乡村风貌带、精品带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初步建成,1 95万栋农房完成风貌改造 [4] - 建立4个古树复壮示范点,抢救复壮115株濒危古树,新建3个古树公园并安装154株古树视频监控 [5] 生态经济与产业转化 - 新兴县连续5次入选全国康养百强县榜单,2021年起连续3年位列广东省首位,依托硫氢化物温泉和禅文化发展康养旅游 [7] - 郁南黄皮产业耕耘20年实现价值提升,欣茂风电场年产值约9000万元,带动就业约5000人,"风电+文旅"模式潜力显著 [7] - 国家储备林项目收储林地超6万亩,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600余万元,282万亩公益林带动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发展 [7][8] 生态价值与区域发展 - 粤北及粤西地区贡献全省68%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云浮罗定市"山地生态修复与产业替代型"模式成为广东生态服务价值净增长典型 [1][8] - 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2024年同比增长6 2%,引导农民栽植经济树种46 4万余株,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成交132宗,总额5200万元 [8] - 云浮南药种植面积135万亩,品种数量和规模均为全省之最,形成特色经济产出与富民效益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