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剪映
icon
搜索文档
网上挣钱的路子:在抖音上发布图文一天进账300+
搜狐财经· 2025-09-14 16:47
最近我一直在琢磨抖音,发现有一种做图文内容的方式,好像还挺有意思的。观察了一些账号,粉丝量噌噌地往上涨,感觉后期无论是接广告卖货,还是 做音乐推广,甚至是知识分享,应该都能走得通。 我找了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你可以看看。 ① 图片/视频素材 封面的图片,我一般是在小红书直接搜"氛围感女生",就会出来一大堆。选一张自己觉得不错的存下来,再用软件把水印处理掉就行。 它的封面风格很统一,基本都是找了张很有感觉的女生照片,然后配的文案也很能触动人。我猜,可能是现在大家工作生活都挺累的,看到这种有视觉美 感又有情感抒发的内容,就很容易停下来多看两眼,顺手就点赞评论了。 琢磨下来,我觉得这个玩法的关键就在于"素材",也就是去哪找合适的图片和文案。下面我就把我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 操作方法 我平时找素材的地方主要是小红书和抖音,用小红书多一些,感觉更方便。其实两个平台找起来都差不多。 有时候我也会在图文里插一小段视频,素材也是在小红书找的。我会去看那些做得好的账号一般发什么内容,然后搜类似的关键词,比如"高铁氛围感视 频",就能找到很多。 < Q 高铁氛围感视频 搜索 全部三 用户 商品 地点 | 综合 最新 ...
AI人才军备赛:投不投00后,是信仰问题
虎嗅APP· 2025-09-02 22:00
文章核心观点 - AI投资进入中场阶段 重点从模型转向具身智能硬件和软件应用 形成人才争夺 信仰分歧和超级机遇并存的复杂战局 [11][12][14][80] - 具身智能被视为中国掌握主导权的战略机遇 凭借完备产业链和工程化效率优势 有望成为全球唯一超级玩家 [51][52][61] - 投资逻辑发生显著分化 头部机构围绕字节系人才 00后创业者和产业老炮展开激烈争夺 形成新旧交融的下注格局 [12][27][35][45] 投资格局演变 - 京东在2025年7-8月密集投资具身智能领域 连续投资千寻智能 逐际动力 众擎机器人等五家公司 其中三家在同一天完成交易 [4][5][6] - 美团布局更早 在具身及相关产业链已投资近30家公司 京东投资被部分市场观点解读为应对竞争和提升科技标签的策略 [9][10][7] - 具身智能第一梯队公司智元机器人 宇树机器人 银河通用机器人完成数十亿元融资 估值达十亿至百亿美金级别 [13] - 头部基金包括美团龙珠 高瓴 启明 蓝驰 经纬 IDG 阿里 深创投等已成为阶段性赢家 形成新旧投资人交融格局 [13] 人才争夺战 - 字节系人才成为争夺焦点 因过去5年业务增速快 成功迭代抖音 飞书 剪映等产品 高P具备实战经验和闭环能力 [27][28][29] - 头部基金制定系统性接触计划 一家二环内基金要求每月至少约见字节核心人员一次 跟踪创业动态 [23] - 重点关注2018年前加入字节的早期员工 如爱诗科技王长虎2017年加入并参与抖音从0到1建设 履历含金量更高 [32] - 明超平 任利锋 梁琛奇 孔涛等名字成为所有头部VC网罗对象 [25][26] 代际信仰分歧 - 真格基金天生信仰00后 投资三个辍学印度00后创立的Mercor公司 成立不到两年估值达20亿美元 [36][37] - 红杉投资00后AI招聘平台 高瓴投资19岁创始人的具身公司 中国创业者出生年龄线降至2006年 [40][41] - 朱啸虎投资22岁AI营销创业者Kay Feng 她16岁创业未上大学 一年做出250万美元年度经常性收入 [42] - 某颜色命名GP要求只推1995年后出生创业者 并必须成为前5个会谈者 有员工因推荐90前遭批评 [42] - IDG显得审慎 更偏爱行业老炮和履历完整性 但其90后基金曾投出B站(市值近1300亿)和脸萌(换得字节1%股份) [44][45][43] 具身智能投资机遇 - 中国凭借全球最完备产业链优势 在算法 硬件 制造与供应链深度融合上具备独有优势 [52] - 经纬王华东穿越周期 在电动车浪潮投中理想小鹏后 2023年底同时投资宇树 智元和银河通用机器人 [53][54][55] - 银河通用估值从不到10亿人民币一年半后超10亿美金 智元和宇树估值接近150亿 [56] - 高瓴2021年底投资MiniMax后坚定智能革命转向物理实体的判断 以产业链覆盖方式布局机器人本体 关节 视觉及大小脑 [59] - 蓝驰押注中国供应链工程化效率 投资智元 银河通用和它石智航等公司 美国公司承认中国迭代速度更快 [61][62] - 2025年DeepSeek爆发和宇树机器人春晚亮相激活科技自信 新钱涌入使第一梯队持续被抬价 [66][67] - 徐新投资星海图 深圳四字基金所有具身项目启动港股申报 资本时代彻底到来 [69][70][71] 机构内部博弈 - 蓝驰曹巍捕获智元 朱天宇拿下它石智航 金沙江朱啸虎公开不看好具身 但张予彤主导投资星海图等清华系项目 [73] - 红杉2020年投资宇树机器人因"估值合理" 但未对具身赛道真正重仓 目前处于尴尬时间点估值高企而商业化未完全显现 [74] - 红杉历史上具有纠偏能力 在字节A轮失手后B轮补枪 拼多多C轮入场弥补B轮错过 付出估值代价可忽略不计 [76][77] 应用投资现状 - Manus上线让应用成为一级市场最大风口 90后投资人关注AI时代下一个抖音 Office或微信 [13] - 应用战场尚未明朗 Manus GenSpark YouWare等公司背后新一代投资人已就位 但果实未成熟评判为时过早 [83][84]
字节跳动再失大将,豆包大模型视觉研究负责人冯佳时离职
搜狐财经· 2025-08-27 13:06
核心高管变动 - 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视觉基础研究团队负责人冯佳时确认离职 此前公司曾于六月辟谣该消息[1] - 冯佳时师从AI顶尖学者颜水成 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助理教授 拥有超过400篇学术论文 谷歌学术引用量达6.9万次[3][11] - 其主导推动视频多模态大模型Sa2VA和自回归视频生成模型VideoWorld等创新研究[11] 研发团队架构 - 豆包大模型团队核心成员包括视觉基础研究负责人冯佳时 AML和Foundation团队负责人项亮 大语言模型研究负责人王明轩[6][8][10] - 项亮同时为《推荐系统实践》作者及Resys China推荐系统社区创始人[8] - 王明轩专注于模型超级对齐、可解释性及合成数据等研究方向[10] 人才流动情况 - 自去年12月以来 字节大模型团队连续流失多位核心人才 包括剪映产品负责人张逍然 TikTok算法负责人陈志杰 火山引擎AI应用产品线骆怡航[13] - 公司通过全球招聘弥补人才缺口 以数千万年薪招募原阿里通义大模型技术团队关键成员[13] - 近期新增高管包括经纬创投合伙人熊飞(加入飞书团队)及谷歌DeepMind研究副总裁吴永辉(担任Seed基础研究负责人)[13] 行业竞争态势 - AI大模型领域人才争夺战持续加剧[19] - 字节跳动在面临人才流失挑战的同时 仍积极通过招募顶级人才维持行业领先地位[13][19]
美图,一个AI版的化妆品公司?
36氪· 2025-08-21 19:23
核心观点 - AI功能推动美图从工具型应用转型为高毛利率订阅服务商 结合情绪消费与科技叙事 实现业绩与股价激增 [1][2][3][6][8] 业务转型与财务表现 - 连续9年亏损后 2022年通过订阅服务首次盈利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12.3%) 调整后净利润4.67亿元(同比增长71.3%) [6][8] - 影像与设计产品收入占比74.2% 远超广告业务23.8% 付费订阅用户1540万人(同比增长42%) 渗透率5.5% [8] - MAU达2.80亿 其中海外市场9800万(同比增长15.3%) [8] 盈利模式优势 - 毛利率达73.6% 高于微软68% 净利率20.8% 主因低成本订阅模式(月费15元)与有限技术投入 [3][12][14] - 研发费用占比24.7% 低于寒武纪等地平线公司 资本开支仅3103万元 [13][14] - 商业模式类似美妆行业 依靠情绪价值溢价而非技术性能竞争 [4][10][15] 行业竞争与风险 - 面临字节系(醒图/剪映)及社交媒体内置功能的激烈竞争 产品同质化严重 [18][21] - 依赖爆款AI功能(如AI变装/画质修复)推动增长 但缺乏类似腾讯音乐的生态护城河 [20][21] - 高毛利率可能被营销费用侵蚀 参考雅诗兰黛营销费用占比84%毛利润的案例 [18][21]
【竞争格局】中国视频剪辑软件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及未来前景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21 10:16
行业概述 - 视频剪辑软件是对视频源进行非线性编辑的多媒体制作软件 通过对图片、背景音乐、特效、场景等素材与视频进行重混合、切割、合并和二次编码 生成具有不同表现力的新视频[4][6] - 软件根据功能和复杂程度分为专业级(如Adobe Premiere Pro、Final Cut Pro)和家庭级(如Windows Movie Maker、iMovie) 分别适用于专业影视制作和家庭个人用户[6] - 应用领域涵盖电影制作、家庭视频制作、网络视频分享等场景[6] 市场规模 - 2019年中国视频剪辑软件行业市场规模为220亿元 2024年增长至52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8.8%[4][8]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互联网和数字媒体快速发展、短视频和直播行业爆发、用户对高质量视频内容需求增加以及技术升级提升制作效率[4][8] - 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4][8] 政策环境 - 2022年12月《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 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支持创作更多网络微短剧 塑造激励青少年的故事[7] - 2025年2月《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提出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创新性发展 满足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7] - 政策有利于扩大视频剪辑软件在微短剧领域的应用 提高行业需求量[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软件开发工具、视频编码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8] - 中游为视频剪辑软件的生产制造环节[8] - 下游应用领域涵盖影视制作、电商视频制作、新媒体视频制作等行业[8] 竞争格局 - 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 主要移动端产品包括剪映(深圳市脸萌科技)、快影(北京快手科技)、InShot/YouCut(海外科技公司)、VideoShow/Filmigo(上海影卓信息科技)、FilmoraGo(万兴科技集团)以及VivaVideo/InShot(杭州小影创新科技)[19] - 商业模式主要包括免费+广告、订阅模式以及免费+订阅组合模式[19] - 市场覆盖范围从中国大陆扩展至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19] 技术趋势 - AI技术推动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包括人脸识别、物体追踪、场景分割等精准高效视频处理能力[9] - 云计算技术普及推动视频剪辑软件向云端迁移 提高处理效率和可扩展性[9] - 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AI技术持续升级拓宽市场应用范围[9] 产品发展 - 移动设备普及和跨平台使用需求增加 推动软件注重跨平台兼容性 实现不同操作系统和设备无缝运行及数据同步[9] - 行业向多元化领域拓展 从传统影视、广告延伸至游戏、动漫、教育等新兴领域[10] - 多元化发展带来更广阔市场空间 促进软件创新和升级[10]
赚钱小副业:五分钟搞懂AI视频玩法每月多挣3000元
搜狐财经· 2025-08-20 09:24
AI视频内容制作流程 - 当前AI驱动的"回答我"视频内容正在成为流量热点 制作流程可进行模块化拆解以实现快速掌握和独立出品[1] 信息获取渠道 - 副业探索需注重信息渠道有效性 免费高质量内容平台如顺为网创公众号因逻辑清晰和可操作性强 已帮助不少人获得稳定副业收入[3] 文案提取技术 - 通过抖音平台以"回答我"为关键词搜索高热度视频 使用轻抖小程序粘贴分享链接即可自动完成文案提取[4] 音频处理技术 - 声音克隆通过noiz平台实现 上传抖音原视频后平台自动分离分析音频 同意协议后即可完成克隆[6] - 将提取的文案进行AI润色后提交至克隆声音模型 生成新的配音文件以实现内容二次原创[7] 视觉动作模仿 - Viggle平台实现静态图片动作模仿 左侧上传动作源视频右侧上传驱动对象图片 点击生成即可完成[7] 视频合成技术 - 使用剪映完成最终视频整合 导入Viggle生成视频后通过智能抠像功能替换背景 对齐AI生成音频与画面后微调导出[7] 内容优化建议 - AI合成音频语调单一 建议在关键句或情绪转折点混合使用原视频声音片段以提升观看体验[8] - 教程仅提供方法论 不保证变现效果 需通过个人实践检验执行能力和资源差异[8]
研判2025!中国视频剪辑软件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未来趋势:短视频行业的蓬勃发展,为视频剪辑软件带来广阔的需求量[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9 09:17
行业概述 - 视频剪辑软件是对视频源进行非线性编辑的软件 通过对加入的图片 背景音乐 特效 场景等素材与视频进行重混合 生成具有不同表现力的新视频 广泛应用于电影制作 家庭视频制作 网络视频分享等领域[3] - 根据功能和复杂程度分为专业级软件如Adobe Premiere Pro Final Cut Pro和家庭级软件如Windows Movie Maker iMovie[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19年中国视频剪辑软件行业市场规模为220亿元 2024年增长至52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18.8%[1][14]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互联网和数字媒体快速发展 视频内容需求爆发式增长 以及短视频和直播行业快速发展[1][14]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主要包括软件开发工具 视频编码技术 图像处理技术等[8] - 中游是视频剪辑软件的生产制造[8]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影视制作 电商视频制作 新媒体视频制作等行业[8] 下游应用领域动态 - 影视制作是核心应用领域之一 用于对拍摄素材进行剪辑 调色和特效处理[10] - 2023年中国生产故事影片数量同比上涨108.4% 但2024年下降22.7%至612部 主要因2023年有68%电影为早年立项集中上映导致2024年供给质量下滑[10] - 短视频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以上 2024年达3451.7亿元 同比上涨8.6% 催生对剪辑师巨大需求[12] 政策环境 - 2022年12月《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 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支持创作更多网络微短剧[5][7] - 2025年2月《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创新性发展[5][7] - 政策发布有利于扩大视频剪辑软件在微短剧中使用 提高行业需求量[5] 竞争格局 - 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 涌现大量视频剪辑软件如剪映 快影 InShot YouCut VideoShow FilmoraGo[16] - 各大厂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16] 主要企业分析 - 深圳市脸萌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剪映2019年5月上线 2024年10月以3712万下载量位居全球第二 12月剪映和CapCut总收入正接近百亿元人民币 全球月活用户超8亿[17][19] -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快影于2018年上线 集成AI技术可撰写改写视频文案并生成视频[20] - 杭州影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拥有InShot和YouCut等移动端软件 面向全球市场采用订阅和免费+广告模式[17] - 万兴科技集团公司拥有FilmoraGo和Beatly等移动端视频创作软件 面向全球市场采用订阅和免费+广告模式[17] 技术发展趋势 - AI技术不断进步将实现更高程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如人脸识别 物体追踪 场景分割等技术提升带来更多应用场景[22] - 云计算技术普及推动视频剪辑软件向云端迁移 提高处理效率和可扩展性[22] - 移动设备普及和跨平台使用需求增加 视频剪辑软件将更加注重跨平台兼容性 实现不同操作系统和设备无缝运行及数据同步共享[23] 市场多元化发展 - 未来将逐步实现多元化发展 不仅涉及影视 广告等传统领域 还将拓展到游戏 动漫 教育等新兴领域[25]
妈,请不要再用AI给我发消息了
虎嗅· 2025-08-16 13:59
AI在情感沟通中的应用现状 - AI生成内容已广泛应用于节日祝福、情感支持等场景,如百度可生成祝福语、新年头像和贺卡[11],剪映提供新年祝福MV模板[13] - 部分用户接受亲人使用AI表达情感支持,认为"出发点是好的"[4][9],类似接受群发祝福短信的心态[15] - 厂商以春节问候为场景推出AI生成功能,旨在促活用户社群[10] 用户对AI沟通的争议反应 - 支持方认为AI帮助不擅长表达的人群完善情感传递[16],反对方批评其缺乏真诚[22][26] - 亲密关系中使用AI代笔引发强烈抵触,如未编辑的AI道歉短信[17]和直接转发AI分手建议[23] - 争议焦点在于情感表达主体从人变为技术,改变了"人味"和"真诚"的定义[40] AI对情感表达方式的深层影响 - 技术媒介使情感表达逐渐标准化,如现成模板和自动生成内容[35] - AI将情感劳动进一步外包,用户仅需提供prompt而非真实情感[36] - 接收方难以辨别文字中的真实情感比例,产生认知失调[39] - 现代社会情感表达本就依赖技术媒介,AI是这一趋势的延伸[33][34] 行业应用与用户心理 - Gemini产品采用"AI代笔"思路制作奥运广告[6],但实际应用中存在代际差异[8] - 用户矛盾心理体现在:理解技术便利性,但仍期待个性化表达[41][42] - 行业需平衡技术效率与情感真实性,当前AI代理沟通尚未被完全接受[31]
妈,请不要再用 AI 给我发消息了
36氪· 2025-08-16 13:21
AI在人际沟通中的应用现状 - 用户对亲人使用AI生成支持短信感到困惑 但评论区普遍表示理解 认为出发点是好的[1][3] - Gemini产品在奥运会广告中展示父亲用AI替女儿给运动员偶像写信 引发替笔行为是否妥当的讨论[5] - 百度推出AI生成新年祝福语 头像和贺卡功能 剪映提供新年祝福MV模板 厂商以节日问候为场景促活用户社群[8][11][12] 用户对AI沟通的三种典型反应 - 心情一:认可心意 认为不擅长表达的人群借助AI完善文字是合理选择 类似接受群发祝福的社交礼仪[8][14] - 心情二:日常亲密关系中使用AI引发不适 案例显示未编辑的AI道歉短信暴露技术痕迹 造成被冒犯感[15][18][20] - 心情三:强烈反对情感沟通外包 认为用AI处理分手建议等重大决策暴露情绪不成熟和沟通失效[21][23][24] AI沟通引发的核心争议 - 技术改变情感表达方式 文字完美度提升但稀释了"人味" 用户难以判断内容背后的真实情感投入[27][29] - 情感劳动被技术解构 道歉/祝福等行为变成可外包的prompt指令 引发对表达主体转移的担忧[29][30] - 争议本质在于是否接受技术重塑"真诚"定义 类似群发短信的认知分歧 用户最终需要确认信息代表发送者本意[31]
腾讯、字节、小红书、网易云音乐、B站都盯上播客生意
国际金融报· 2025-08-08 21:15
平台流量扶持与内容创新 - 小红书将在2025年8月至9月对播客内容进行流量扶持,发布15-20分钟横屏视频并带话题标签可获5万至30万流量曝光 [1] - 小红书2023年推出1小时深度视频播客企划,2024年要求主播在小宇宙粉丝超1000,2025年降低参与门槛至15-20分钟视频 [9] - B站推出"视频播客出圈计划",提供10亿级冷启动流量、AI创作工具及免费录制场地,一季度用户观看时长从69亿分钟增至259亿分钟(+270%) [9] 行业竞争格局 - 小宇宙2024年新增46196个播客节目和484134个单集,吸引鲁豫、杨天真等名人入驻 [4] - 喜马拉雅、荔枝等传统音频平台与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流媒体均布局播客,新兴应用如汽水儿、快艇涌现 [4] - 抖音、B站、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视频平台试水播客,视频化成为中文播客趋势 [4] AI技术赋能播客创作 - B站开发代号H的AI工具,6分钟内生成千字播客视频,未来目标缩短至3分钟 [10] - 字节跳动火山引擎推出豆包·语音播客模型,实现文本到双人对话播客的秒级转化,并集成至扣子空间等平台 [11] - 腾讯混元发布AI播客功能,支持文本/网页/文档转双人对谈音频,8月底将上线腾讯新闻AI播客 [11] 科技公司战略意图 - 字节跳动和腾讯通过AI工具降低创作门槛,标准化内容生产,绑定分发渠道,推动播客流水线化 [12] - 科技公司布局AI播客工具旨在抢占内容生产基础设施的生态控制权,而非仅争夺用户耳朵时间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