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表格

搜索文档
钉钉VS飞书,贴脸对打这五年
36氪· 2025-07-23 17:45
产品竞争与定位演变 - 钉钉与飞书在产品功能和营销上呈现高度同质化竞争态势 双方相继推出AI表格和多维表格等相似功能 [1][3] - 钉钉早期定位中小企业数字化需求 通过打卡报销等基础功能积累3亿用户 2020年后转向中大型企业客户 [5] - 飞书初始定位为"先进团队"协同工具 聚焦互联网科技类企业 2023年MAU达865万 商业化ARR突破2亿美元 [6][7] - 双方客户群体从错位走向重叠 飞书大客户战略与钉钉商业化目标产生直接竞争 全国9624家规上企业成为共同目标 [9] 商业化路径对比 - 钉钉采取规模优先策略 2025上半财年ARR突破2亿美元 软件订阅收入超30亿元 [13][23] - 飞书选择收入驱动模式 2022年ARR达1亿美元 2023年翻倍至2亿美元 但需裁员20%提升人效 [7][23] - 企业微信依托微信生态优势 2024年收入翻倍 但在协同办公领域产品力较弱 [22] AI战略差异 - 钉钉定位为阿里AI to B入口 计划通过通义千问等底层技术重塑协作流程 强调独立AI Agent平台属性 [15][19] - 飞书采用多模型融合策略 接入豆包DeepSeek等第三方模型 推出企业级Agent"Aily" 突出技术协同性 [19] - 多维表格成为关键战场 飞书多维表格MAU突破1000万 并试图以ISV形式接入钉钉生态 [10][19] 管理层变动影响 - 钉钉创始人无招回归后推行高压管理 考勤Python培训等举措被视作AI转型信号 [17] - 飞书保持谢欣长期主导 获得字节持续资源投入 商业化目标被延至2030年 [14][23] - 组织架构调整反映战略优先级变化 钉钉从阿里云体系转为直接向集团汇报 [14][15] 行业格局与盈利前景 - 中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率仅30% 大型企业达50% 显示B端市场开发潜力 [9] - 钉钉预计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 飞书面临更高盈利压力 企业微信暂未披露盈利时间 [23][24] - 未来竞争焦点集中在智能入口话语权 涉及AI功能深化 传统行业渗透和生态协同能力 [24]
飞书发布AI成熟度模型,全力抢滩企业级AI服务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7-11 13:59
企业级AI应用成熟度模型 - 飞书发布业界首个AI应用成熟度模型 将AI应用划分为M1至M4四个等级 分别对应概念验证、早期试用、成熟应用和完全成熟四个阶段 [1] - 在AI大模型功能同质化背景下 飞书强调准确率、理解能力和生成质量等指标才是衡量AI应用价值的真正标准 [1] 产品升级与功能亮点 - 飞书发布知识问答、AI会议、飞书Aily、飞书妙搭等多款AI产品升级版本 其中知识问答产品达到M3成熟应用标准 AI会议率先迈入M4完全成熟阶段 [3] - 知识问答产品具备"开箱即用"特点 无需企业构建知识库即可快速处理海量信息 [3] - AI会议功能升级 新增声纹识别、会议速递等创新功能 [3] - 多维表格实现全面升级 数据库容量和核心计算操作响应时间大幅提升 并融入AI能力 [3] - 飞书妙搭作为国内首款面向企业场景的AI原生系统搭建工具 以低门槛、高效率特点受到企业欢迎 [3] 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截至2025年6月 飞书在新能源汽车、现制茶饮、国货美妆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绩 成为众多知名企业首选协作管理平台 [4] - 主要竞品钉钉在发布会前夕发布AI表格产品 瞄准基于AI构建企业业务系统的市场 [4] 技术支撑与行业挑战 - 字节跳动为飞书提供资源支持 并通过豆包大模型和火山引擎等技术平台提供先进AI技术和算力支持 [4] - 飞书面临在保障数据安全前提下实现AI规模化落地 以及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的挑战 [4]
独家专访飞书 CEO 谢欣:Office 是一个伟大的产品,而我们想做新时代的 Office
晚点LatePost· 2025-07-10 20:30
飞书发展历程 - 起源于2016年字节跳动内部HRVP谢欣的邮件提议,最初为1200名员工打造办公工具,10人团队立项Lark [1] - 经过四年打磨于2020年对外开放,从钉钉日活1/10的产品成长为协同软件代表 [2] - 2024年7月推出AI新产品线(知识问答、AI会议纪要、Aily助手等),基于18个月底层研发投入 [3] 产品战略与定位 - 目标定位为"下一代Office",对标微软Office上万人团队规模,而非单纯追求用户量 [5][7] - 核心差异化在于改变传统工作方式,如多维表格让非技术人员构建业务系统,妙记沉淀管理层会议资产 [32][48] - 多维表格被视为Office"第四件套",领先竞品超12个月,已申请入驻钉钉/企微应用商店 [42][31] 技术投入与AI应用 - 知识问答需重建企业级搜索引擎,解决权限控制与数据敏感性问题,非简单套用豆包/DeepSeek模型 [3][59] - AI会议纪要达M4成熟度,实现声纹识别与周报自动生成,比人工总结更高效 [70] - 2023年激进推出"智能伙伴"后转向务实,强调"真能用"场景如供应链数据梳理 [65][52] 市场竞争与客户拓展 - 面临钉钉价格战(报价低50%)但坚持价值导向,认为企业更关注ROI而非成本 [28][29] - 早期聚焦新兴企业(小米/蔚来等),现转向传统大客户如制造业,但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公司渗透困难 [16][17][19] - 海外市场受限于产品形态(IM base设计),计划基于AI重构全球化产品逻辑 [24][25] 商业模式与长期主义 - 承认企业服务领域"投入大、难赚钱",不追求短期ROI,以2030年为长期目标节点 [12][13][14] - 对比微软Office商业策略:早期高定价建立壁垒,后期压价限制竞争者进入 [38] - 从字节内部工具转型为独立SaaS服务商,客户覆盖超80%新经济头部企业 [1][73] 行业观察与趋势 - 企业协作工具三巨头差异化:钉钉重规模、企微解决微信痛点、飞书重塑工作方式 [34] - AI办公落地难点在于客户数据安全认知,需区分"信息调用"与"数据训练" [71][72] - 多维表格满足企业轻量化系统搭建需求,类似Airtable但更适配中国业务场景 [45]
我们用飞书开了个选题会,一下进入现代化办公,编辑部直呼:真香
机器之心· 2025-07-10 18:49
飞书未来无限大会核心发布 - 飞书发布业界首个AI应用成熟度模型 将AI应用分为四个等级 M3和M4分别对应成熟应用和完全成熟应用[7][9] - 飞书知识问答达到M3标准 可处理940万篇文档级别的企业知识库检索[9][10] - 飞书会议达到M4标准 具备声纹识别和实时会议纪要生成能力[23][25] - 多维表格升级为全球首个支持千万级数据量的同类产品 计算速度达毫秒级[40] - 飞书开发套件包含国内首款企业AI系统搭建工具"飞书妙搭"和飞书Aily agent开发平台[45] 飞书知识问答功能 - 支持从2417个知识点中深度检索 按时间倒序整理关键信息[14] - 具备联网搜索和文件上传功能 可整合内外部信息源[18] - 所有答案标注来源并支持图文展示 防止AI幻觉[15] - 采用加密技术保障数据隐私 仅用户可见[22] 飞书会议创新 - 智能纪要能精准提取待办事项和责任人 准确率经实测可靠[25][26] - 声纹识别技术解决线上会议说话人识别难题[24] - 会议速递功能生成个性化周报 包含高频讨论事项和待办汇总[35] - 飞书妙记支持视频自动转写和翻译 半小时视频可快速处理[36][37] 多维表格升级 - 单表容量提升至1000万行 百万级数据计算保持流畅[40] - 新增"应用模式" 通过拖拽即可构建销售/人力等业务系统[42] - 透视表支持跨表分析上亿行数据 集成切片器等可视化工具[42] - 月活用户近千万 将登陆钉钉和企业微信打破生态壁垒[44] AI工具集成 - AI字段捷径将AI能力嵌入每个单元格 支持公式式调用[46] - AI节点捷径实现语音转结构化数据 自动录入系统[46] - AI Agent节点可配置大模型和工具 完成复杂任务[46] - AI侧边栏预览版支持知识问答/数据检索等丰富能力[46]
飞书叫好又叫座
乱翻书· 2025-07-09 19:18
市场定位与战略转变 - 飞书早期因强调一体化协作和效率优先的产品理念,在国内市场曲高和寡,客户主要集中在数字化程度高的互联网和创意型公司,这类企业占比小 [1] - 2021年公司调整战略,提出"先进企业先用飞书"口号,放弃纯DAU路线,聚焦优质客户,通过机场LOGO墙广告强化品牌形象 [3] - 战略转变效果显著,客户行业从互联网拓展至新能源、消费制造、餐饮零售等领域,典型客户包括胖东来、霸王茶姬等 [3] - 在AI创业领域形成垄断性优势,中国几乎所有AI创业公司(大模型研发、自动驾驶等)均采用飞书 [3] 产品竞争力与多维表格突破 - 多维表格成为核心差异化产品,其介于文本与数据库之间的特性兼具结构化和易用性优势,支持嵌套、引用、关联等高级功能 [7] - 多维表格实现业务深度渗透,日本永旺超市用其替代价值1亿日元的定制系统,管理9000家店铺和1200名试吃员 [9] - 技术性能全球领先:单表容量达1000万行(较去年提升10倍),2万行加载速度从7.4秒优化至0.94秒,5万行仅需1秒(竞品需20秒) [9] - 引入AI agent增强工作流,使表格从数据载体升级为智能化起点 [10] AI战略与落地实践 - 采用务实AI发展路径,推出业界首个AI应用成熟度模型(M1-M4),当前仅发布知识问答、智能会议纪要等有限但成熟的功能 [17][22] - 智能会议纪要达M4级别,支持会中实时总结、文档发送、待办生成,准确性与逻辑概括能力突出 [17] - 知识问答达M3水准,通过调用聊天记录、会议纪要等日常数据生成回答,形成"用得越多越好用"的正反馈系统 [18] - 坚持"协作即沉淀,沉淀即智能"闭环逻辑,通过高频使用积累数据资产,使AI从"实习生"逐步转正 [20] 行业趋势与竞争壁垒 - 企业级AI应用更看重稳定性而非技术先进性,需解决权限控制、流程整合等实际问题,过度宣传易被实际使用戳穿 [12][13] - 当前竞争焦点从"速度"转向"落地能力",飞书通过"用得起来、留得下来、能跑起来"策略建立壁垒 [14][20] - 客户迁移呈现单向性:大量案例显示企业从其他产品切换至飞书,反向迁移极少 [5] - 产品扩展逻辑验证:向套件中添加单品(如妙记升级)比单品切入套件更易成功 [18]
本来今天标题想炸裂一下,飞书没让我用,但确实很炸裂。
数字生命卡兹克· 2025-07-09 13:16
飞书大会核心更新 - 飞书Aily作为企业级Agent平台,可接入内部知识库、任务系统和项目进度,解决企业定制化需求和数据安全问题 [10][11][12] - 飞书妙搭实现非技术岗位自主开发插件和系统,通过对话即可搭建业务工作台 [21][22][24] - 多维表格应用模式可将数据转化为完整后台系统,支持权限管理和数据联动 [38][40][44] - 多维表格新增专业BI分析组件和工作流AI生成能力,支持Agent节点 [51][53][56] - 多维表格独立并支持钉钉和企业微信平台 [59] 飞书产品生态 - 多维表格已成为公司核心基建,替代传统ERP、CRM等系统 [1][30][32] - 飞书承载企业全流程管理和协同体系,包括自动化任务和数据分析 [5][31][33] - AI能力持续升级,包括知识问答、会议功能达到M4级别 [6][7] 行业影响 - 数据成为AI时代核心资产,垂直Agent依托行业数据积累构建优势 [10] - 工具持续降低使用门槛,使BI、系统搭建等能力普及化 [57] - 跨平台开放策略推动产品价值最大化 [59][60] 用户案例 - 极兔武汉转运中心通过飞书妙搭搭建智能业务工作台 [24] - 公司使用多维表格管理内容数据、项目进度和博主刊例等 [31] - 飞书展示客户关系管理和销售分析等应用模板 [43][45]
速递|95后字节多维表格AI产品负责人离职二次创业AI硬件,已获顶级机构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7-03 13:52
字节跳动高管离职创业情况 - 近期字节跳动多位高管离职创业,主要集中在AI领域,包括AI硬件、具身智能、AI视频、AI音乐、AIGC游戏应用等方向 [1] - 王翛作为字节跳动多维表格AI产品负责人离职投身AI硬件创业,新项目已获得顶级投资机构确认投资 [1][2] - 其他离职创业高管包括:孔涛(机器人团队负责人)创业具身智能、王长虎(字节视觉技术负责人)创业AI视频获超4亿人民币融资、程実(飞书产品副总裁)创业人形机器人获数亿元融资等 [1] 创业项目融资情况 - 爱诗科技(AI视频)获超4亿人民币融资,投资方包括靖亚资本、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等 [1] - 加速进化(人形机器人)获数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彼岸时代、iCANX基金等 [1] - 回响科技(AIGC模型平台)获近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BAI等 [1] - 沐言智语(AI播客)获3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明势创投等 [1] - 比特智路(AI网络优化)获数百万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真格基金等 [1] 字节跳动内部人事变动 - 近期字节跳动内部频现人事波动,包括Seed团队大语言模型负责人乔木被开除、视觉多模态负责人杨建朝即将离职 [3] - Flow团队调整较大,猫箱原负责人梁琛奇离职,职位由原星绘负责人接任,星绘团队整体并入豆包产品体系 [3] - Flow团队多位高P已在接触投资人,显示可能将有更多高管离职 [3] AI创业市场现状 - AI硬件创业面临产品周期长、供应链复杂、用户教育与生态构建压力大的挑战 [2] - 当前AI硬件市场仍处早期混沌阶段,大多数产品停留在技术展示或形态试错层面,尚未出现爆品 [2] - 市场空白与机会并存,高风险与高回报同在 [2] 成功创业案例 - 前剪映商业化负责人陈冕创业设计类Agent"Lovart",一年内完成四轮融资,成为AI创投圈现象级项目 [4] - 梁琛奇虽未推出新产品,已获资本市场高度追捧 [4]
扣子加多维表格,可以干死80%的创业公司
虎嗅· 2025-05-29 09:44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AI行业普遍接受度大幅提升,导致中小企业AI咨询订单量激增但成单率低,80%咨询为技术白嫖[5] - 大公司入场打破信息差,抖音、视频号等平台普及AI工具教学,企业主更倾向使用大厂标准化产品(如扣子、dify)而非创业公司解决方案[6][7] - 巨头通过资金、流量和技术优势降维打击创业公司,例如字节豆包快速复制ListenHub产品,Google推出Flow+Veo 3+Imagen 4覆盖全内容生产链[10][21][24] 创业公司生存困境 - 技术壁垒被平台化工具瓦解,小公司仅能依靠垂直数据、私域场景和服务深度等巨头难以覆盖的缝隙领域[26] - 大公司拥有显著成本优势,例如字节20人技术团队两年投入2000万进行代码重构,相当于多数创业公司两年人力总预算[16][19] - 标准化AI工具(如多维表格+扣子)已解决80%中小企业需求,私有化部署和数据安全等差异化卖点说服力下降[8][28] 差异化生存策略 - 聚焦模型互补领域,解决基座模型难以触达的细分场景,例如中小企业无力梳理的SOP实施问题[27][29] - 承接大厂不愿涉及的"脏活累活",包括硬件适配(浏览器/显示器问题)、落地培训等非技术性服务[30] - 利用大厂工具生态红利,如通过扣子搭建智能体实现单月20万利润,或切入银发经济等超细分市场[31][34] 创业方法论 - 核心价值应定位在解决"情感成本、决策风险、合规陷阱"等非技术痛点,而非技术炫技[36][37] - 避免红海竞争,通过持续细分市场找到"收入规模小、流程杂乱"但巨头忽略的领域[33] - 优先验证现金流而非规模扩张,将技术转化为服务能力,关注客户真实付费意愿[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