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

搜索文档
重大资产重组!4000亿算力航母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1 08:13
交易方案核心 - 海光信息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成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后首单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 也是算力板块近年罕见整合[1][10] - 交易完成后中科曙光终止上市 其全部资产、负债及业务由海光信息承继 合并后公司预计仍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5][21] - 换股比例设定为1:0.5525 海光信息需发行约8.08亿股 合并后总市值或超4000亿元 有望成为国产算力领域"航母级"企业[17][21] 定价机制设计 - 海光信息换股价定为143.46元/股 中科曙光换股价79.26元/股(较基准价溢价10%) 异议股东行权价设定为换股价的78%-95% 形成"柔性引导"[13][14] - 现金选择权价格61.9元/股(中科曙光)和收购请求权价格136.13元/股(海光信息)均按定价基准日前一日收盘价设定 低于换股价[13] - 预案明确提示行权可能导致利益受损 包括丧失股价上涨机会等 业内人士认为该设计旨在减轻企业现金支出压力[3][4][15] 股权架构变化 - 合并后将形成"中科院系+成都国资+员工持股+市场化投资者"多元格局 中科院系股东合计持股20.6% 成都国资持股15.91%[17][19][20] - 主要股东包括海富天鼎(10.12%)、成都产投(6.75%)、员工持股平台蓝海轻舟(5.7%)等 拟通过定增稀释后仍保持重要地位[17][19] - 董事长人选受关注 可能由中科院提名具有产学研背景人士 董事会席位或在中科院系、成都国资和市场化机构间均衡分配[6][21] 市场反应与财务表现 - 复牌首日中科曙光一字涨停报68.09元 海光信息收涨4.3%报141.98元 成交额87.3亿 换手率6.87%[2][3] - 海光信息2024年预计营收91.6亿(+52.4%) 净利润19.3亿(+52.9%) 2025年营收指引138亿(+50.5%) 净利31.2亿(+61.6%)[3] - 毛利率从2023年59.67%提升至2024Q1的61.19% ROE由2023年7.11%增长至2024Q1的2.47%(季度数据)[3] 战略协同效应 - 合并实现芯片设计(海光)+服务器整机(中科曙光)+云计算全产业链覆盖 技术协同强化生态优势[10][21] - 中科曙光原为海光信息第一大股东(持股27.96%) 重组后产业链互补 将显著提升存续公司资产总额及经营规模[10][21] - 华创证券类比英伟达收购Mellanox案例 认为整合将增强端到端解决方案能力 提升产业链竞争力[21]
海光信息拟吸并中科曙光 资产合计670亿实现强链补链
长江商报· 2025-05-27 07:31
交易概况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筹划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 成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改后首单上市公司间吸收合并交易 [2][3] - 交易方式为海光信息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 并募集配套资金 [3] - 两家公司于5月26日起停牌 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 [3] 公司财务表现 - 海光信息2024年营收91.62亿元(+52.4%) 净利润19.31亿元(+52.87%) 扣非净利润18.16亿元(+59.79%) [4] - 中科曙光2024年营收131.48亿元(-8.4%) 净利润19.11亿元(+4.1%) 扣非净利润13.72亿元(+7.34%) [7] - 2025年Q1海光信息营收24亿元(+50.76%) 净利润5.06亿元(+75.33%) [8] - 2025年Q1中科曙光营收25.86亿元(+4.34%) 净利润1.86亿元(+30.79%) [8] 资产与市值 - 截至2025年Q1末 海光信息资产310.06亿元 中科曙光资产359.30亿元 合并后约670亿元 [2][9] - 截至5月23日收盘 中科曙光市值905.7亿元(股价61.9元/股) 海光信息市值3164亿元(股价136.13元/股) [9] 研发与技术 - 海光信息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2.63% 产品已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等行业数据中心 [5] - 中科曙光2022-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61.67亿元 拥有3大制造基地和5大研发中心 [9] - 海光信息已研发多代高端处理器(CPU/DCU) 完成商业化落地 [4] - 中科曙光重构芯片、液冷、计算等底层技术 适配AI场景需求 [6] 行业协同效应 - 合并将构建"芯片+整机+算力服务"全链条能力 打通产业链 [7][9] - 技术协同可强化产业链整合 市场与资源优势互补 [2][7] - 智能算力需求年增65% 合并有利于把握国产算力产业发展趋势 [6][9] 公司定位 - 海光信息是国内领先的高端处理器设计企业 产品性能逐代提升 [4] - 中科曙光主营高端计算机、存储及数据中心产品 发展智能计算业务 [6]
重组新规后首单!海光信息吸收合并第一大股东中科曙光
梧桐树下V· 2025-05-25 22:34
公司重组公告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于2025年5月25日签署《吸收合并意向协议》,计划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此次重组是证监会新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实施后的首单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 [1] - 两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26日起停牌 [1] - 中科曙光为海光信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27.96% [1][2] 公司基本情况 海光信息 - 注册地天津,2022年8月12日科创板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服务器、工作站等设备中的高端处理器研发、设计和销售 [2] - 总股本23.2434亿股,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2] - 截至5月24日收盘价136.13元/股,总市值3164.12亿元 [2] - 2024年营收91.62亿元,扣非净利润18.16亿元 [2] 中科曙光 - 注册地天津,办公地北京,2014年11月6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高端计算机、存储、安全、数据中心产品研发及制造 [2] - 总股本14.632亿股,控股股东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4.6797% [2] - 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 - 截至5月24日收盘价61.90元/股,总市值905.72亿元 [2] - 2024年营收131.48亿元,扣非净利润13.72亿元 [2] 关联公司情况 - 中科曙光控股股东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还持有寒武纪15.73%股份 [3] 重组新规要点 - 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注册决定有效期延长至48个月 [4] - 提高对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监管的包容度 [5] - 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5个工作日内作出注册决定 [5] - 完善锁定期规则支持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 [5] - 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施"反向挂钩"机制 [5] 市场影响 - 该重组案例是重组新规实施后8天内推出的首个案例 [6] - 该案例的具体约定和审核尺度将对市场产生示范作用和指导意义 [6][7]
多项政策和成果集中发布,工业互联网重磅会议5月下旬举行
选股宝· 2025-04-30 14:43
工业互联网大会 -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将于5月21日至23日在苏州举办 主要内容包括开幕式、主论坛、平行论坛、产业系列活动和成果展示 [1] - 开幕式将重磅发布多项工业互联网政策和产业重要成果 [1] - 主论坛围绕工业互联网赋能新型工业化和驱动新质生产力两大主题展开 [1] - 平行论坛聚焦工业互联网的"三个高质量":体系发展高质量、应用创新高质量和产业协同高质量 [1] - 成果展示活动将全面展示工业互联网在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体系的创新成果 以及5G、人工智能、节能低碳等前沿技术的工业应用 [1] 行业概况 -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 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 [2] - 行业增长主要受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推动 5G、人工智能、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等技术快速发展扩展了应用场景 [2] - 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 预计2025年将达到5.31万亿元 [2] 历史表现 - 2023年工业互联网大会于6月15日在苏州召开 工信部副部长强调工业互联网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 [3] - 大会后弘讯科技连续2天涨停 鼎捷软件也收获20%涨停 [3] 行业格局 - 第一梯队公司包括华为、国家电网和中国电信 [6] - 第二梯队公司为三一重工、上海宝信软件和四川长虹电器 [6] - 第三梯队包括用友网络科技、太极计算机、科大讯飞和北京东方国信科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