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界面材料

搜索文档
中石科技:基本实现3C行业头部客户全覆盖
金融界· 2025-07-30 12:06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高导热石墨产品、导热界面材料、热管、均热板、热模组、EMI屏蔽材料、胶粘剂材料、密封材料等 [1] - 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等领域 [1] 客户覆盖情况 - 公司基本实现3C行业头部客户全覆盖 [1] - 长期服务于北美大客户、三星、微软、谷歌、亚马逊、H客户、荣耀、大疆等国内外主要消费电子客户 [1]
iTherM2025 消费电子|材料、模组与散热系统全揭秘(12月03-05日 深圳)
DT新材料· 2025-07-23 00:03
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 - iTherM2025将于2025年12月03-0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和深圳市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旨在打造热管理产业链一站式价值对接服务平台 [1] - 活动将设立消费电子专区,集中展示主流与前沿的热管理材料、结构方案与封装模块,聚焦热控创新最前线的消费电子领域 [3] - 同期活动包括材料主题展示、数据中心服务器热管理、消费电子热管理、新能源热管理等20+场活动 [28] 消费电子热管理技术趋势 - 智能手机热管理方案呈现多样化:主流安卓手机多采用均热板+硅脂组合,苹果目前仍使用合成石墨膜+硅脂,但iPhone17系列可能首次引入蒸汽室冷却 [5][6] - 各品牌旗舰机型热管理方案创新:三星Galaxy S25 VC液冷板面积扩大40%,华硕ROG Phone 9 Pro采用外置风扇+半导体制冷,红魔10 Pro混合方案降温达18℃ [6] - 消费电子热管理正向更广泛终端扩展,包括人形机器人、无人机等新兴领域,面临轻薄柔性、高绝缘等新需求 [20] 热管理材料技术发展 - 合成石墨膜正逐渐替代天然石墨,通过增加厚度或多层结构提高热通量,具有纵向导热性强、易于加工特性 [7] - 石墨烯散热膜因柔性好、导热性强而应用增加,适用于折叠设备 [9] - 热管及均热板技术:PC主要使用热管,智能手机采用超薄热管或二维均热板,通过液汽相变实现快速均温 [12][14][16] - 导热界面材料(TIM)种类多样,包括导热垫(0.8-3W/m·K)、硅脂(0.4-6W/m·K)、凝胶(2-5W/m·K)等,应用于不同散热场景 [18][19] 行业代表企业 - 石墨材料领域:中石科技、深圳垒石、思泉新材、碳元科技等 [7][9] - 石墨烯领域:墨瑞科技、中科悦达、富烯科技、汉烯科技等 [11] - 热管/均热板领域:飞荣达、立讯精密、威铂驰、长盈精密等 [18] - TIM材料领域:汉高、霍尼韦尔、陶氏、富士高分子等 [20] 新兴应用领域 - 人形机器人热管理面临高密度伺服电机、AI芯片等热源集成挑战,研发重点包括轻薄柔性石墨、液冷驱动模组等 [20] - 无人机领域需解决SoC芯片、高倍率电池升温问题,探索低粘度液冷介质、双面均热层结构等创新方案 [20]
苏州天脉:7月14日接受机构调研,上海证券、中金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7-21 20:13
智能手机散热产品应用 - 传统4G手机采用"导热界面材料+石墨膜"组合散热方案 [2] - 5G手机及中高性能4G手机采用"导热界面材料+石墨膜+热管/均温板"或"导热界面材料+热管/均温板"组合方案 [2] 生产基地布局规划 - 当前生产基地分布在苏州、浙江嵊州(租赁)及越南北宁(租赁) [2] - 嵊州天脉2024年购置54亩土地建设自有厂房 目前处于建设中 [2] - 拟在苏州甪直购置100亩土地建设智能制造基地 短期不会显著影响业绩 [2] 股权激励计划 - 上市前已对高管及核心员工实施股权激励 并参与IPO战略配售 [3] - 未来将根据经营状况适时推出新股权激励计划以完善长效激励机制 [3] 北美客户供应链进展 - 目前处于向北美客户送样测试阶段 能否进入供应链存在不确定性 [4]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Q1主营收入2.5亿元(同比+5.72%) 归母净利润5439.88万元(同比-3.67%) [6] - 毛利率44.19% 负债率9.92% 财务费用-68.81万元 [6]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4.14亿元 融券净流入16.28万元 [6] 2025年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较2024年增长约10% 受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5]
苏州天脉(301626)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21 17:54
公司业务发展 - 2007年成立,初期专注导热界面材料,经十余年发展成优势产品,高导热等系列产品用于中高端市场 [2] - 2010年消费电子发展带动散热需求,2012年自主开发人工合成石墨材料并推向市场 [2] - 2014年、2017年分别着手热管、均温板技术研发储备,积累工艺、人才与市场资源 [2][3] 智能手机散热产品应用 - 传统4G手机用“导热界面材料+石墨膜”组合散热,5G及中高性能4G手机用“导热界面材料+石墨膜+热管/均温板”或“导热界面材料+热管/均温板”组合 [3] 生产基地情况 - 当前生产基地位于苏州、浙江嵊州(租赁厂房)及越南北宁(租赁厂房),嵊州天脉2024年购置54亩土地建自有厂房,尚在建设中 [3] - 拟购置100亩土地建设苏州天脉导热散热产品智能制造甪直基地建设项目,短期内对业绩无重大影响 [3] 股权激励计划 - 上市前已向高管及核心员工实施股权激励,他们也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战略配售,未来适宜时机将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3] 北美客户供应链进展 - 处于向北美客户送样测试阶段,能否进入供应链不确定 [4] 2025年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度营业收入较2024年增长10%左右,受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4]
苏州天脉(301626):翱翔蓝天,脉动奇迹
中邮证券· 2025-07-21 16: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苏州天脉是热管理整体解决方案专家,深耕导热散热产品,2024年营业总收入9.43亿元,同比增长1.62%;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20.26% [4]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10.40亿元、12.48亿元、14.9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5亿元、2.47亿元、3.0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61倍、51倍、41倍 [9]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08.51元,总股本1.16亿股,流通股本0.26亿股,总市值126亿元,流通市值28亿元 [3] - 周内最高/最低价为127.98元/66.39元,资产负债率11.7%,市盈率53.72,第一大股东是谢毅 [3] 主营业务 导热界面材料 - 深耕行业十余年,掌握自主核心技术,成功开发系列产品应用于中高端市场,覆盖众多知名客户,逐步替代国外品牌,成为稳定收入增长来源 [5] 石墨膜 - 2012年自主开发人工合成石墨材料并推出市场,伴随消费电子市场发展,进入多家知名厂商供应链,为电子散热领域发展奠定基础 [6] 热管与均温板 - 提前布局建立竞争优势,随着消费电子产品散热需求提升,渗透率不断增加,2024年成为重要收入增长来源 [7] 产能扩张与市场前景 - 建设散热产品生产基地募投项目,建成后新增1000吨导热界面材料、1200万套散热模组和6000万只均温板(VC)的生产能力 [8] - 2021年全球热管、均温板市场规模分别约为29.72亿美元和7.04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分别达到37.76亿美元和11.9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17%和14.20% [8] - 2019年全球导热界面材料市场规模达52亿元,预测到2026年将达7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57% [8]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943|1040|1248|1498| |增长率(%)|1.62|10.32|19.95|20.0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85.43|204.59|246.99|303.53| |增长率(%)|20.26|10.33|20.73|22.89| |EPS(元/股)|1.60|1.77|2.14|2.62| |市盈率(P/E)|67.70|61.35|50.82|41.35| |市净率(P/B)|8.38|7.69|7.00|6.31| |EV/EBITDA|41.58|38.87|33.20|27.34|[12]
中石科技(300684):散热解决方案龙头 多赛道布局稳步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7-20 19:29
AI+带动产业升级 - AI+发展火爆,行业升级催生更大散热应用市场,对综合散热解决方案性能要求更高 [1] - 散热材料行业升级,出现导热石墨、导热界面材料、热管/VC均热板等优异材料 [1] - 电磁屏蔽和散热材料/器件需求持续增长,智能手机、AIPC、光模块等市场增势可观,大算力拉动散热高需求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5.7亿元,同比增长24.6%,归母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173% [1] - 2025Q1公司营收3.5亿元,同比增长16.4%,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增长105.7% [1] - 产品结构优化、降本增效大幅提升盈利能力,2024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0.95%/12.8%,同比增加5.84pct/7.08pct [1] - 2025Q1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2.92%/17.7%,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1] 研发与技术突破 - 2024年研发投入0.84亿元,同比增长5.86% [1] - P型石墨研制成功并进入小批量生产,巩固人工合成石墨全球龙头地位 [1] - 加大VC吸液芯研发投入,构建核心技术壁垒 [1] 国内外市场布局 - 海外产能交付能力提升,泰国工厂投入生产运营,完成北美大客户、三星、诺基亚等审厂认证并实现多品种量产交付 [2] - 国内加大宜兴生产基地热模组产能投资建设 [2] - 取得北美大客户导热材料供应商资格,VC核心材料在消费电子行业量产,热模组产品针对数据中心通信制定行业解决方案并实现量产交付 [2] 行业拓展与盈利预测 - 公司计划推广可复制的行业整体解决方案至消费电子、通信、数字基建、智能交通、清洁能源等高成长性行业 [2]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3.8/5亿元,对应PE分别为27/20/16倍 [2]
中石科技(300684) - 2025年6月25日-6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6 18:20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热管理解决方案全球领导者,以技术研发为主导,提供电子设备可靠性综合解决方案 [2] - 主要产品包括高导热石墨产品、导热界面材料等,应用于消费电子、数字基建等行业 [2] - 在无锡、宜兴、泰国等地建有产业基地,在北京、上海等地设有研发基地,在美国设工程中心,在海外设分支机构或销售团队 [3] 问答环节 财务与政策 - 2025 年第一季度新项目上量、新产品导入,国内外大客户市场份额提升,产品结构优化、降本增效,利润率提升 [3] - 产品出口主要通过国内保税区交付结算及销售至东南亚,出口美国产品收入占整体营收不到 1%,加征关税影响小 [4] 生产基地 - 泰国生产基地 2023 年定增项目,已投产运营,通过关键体系认证和主要头部客户审厂认证,实现多品种量产交付,今年加速海外产能扩产 [5][6] - 2025 年拟用 2 亿元募集资金对宜兴子公司增资,投向高效散热模组建设项目,已实现热管等产品在多行业客户量产交付 [10] 产品与市场 - 智能手机散热主流为石墨与均热板组合方案,公司在人工合成石墨领域领先,加快 VC 吸液芯研发和量产 [7] - 柔性石墨等产品可用于折叠屏手机,自主研发的可折叠柔性石墨均热组件获全球专利认证 [8] - 数据中心领域,一体化 VC 模组获国内外头部客户认证量产,服务器领域产品进入头部厂商产业链,推进液冷散热模组客户导入 [9] 业务发展 - 已获小鹏、北汽等重要客户供应商资格,部分项目获开发定点及批量供货,为智能汽车提供散热解决方案 [11] - 关注人形机器人行业,加大高性能散热和电磁屏蔽技术研发投入,坚持大客户战略 [11] - 外延并购围绕主营业务,考虑有技术优势、能与现有业务协同的标的 [11] - 2025 年消费电子基本盘因 AI 终端发展和新项目放量持续增长,数据中心通信等新业务将放量带来新动能 [11]
中石科技(300684) - 2025年5月27日-5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30 16:54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热管理解决方案全球领导者,提供电子设备可靠性综合解决方案 [2] - 主要产品包括高导热石墨产品、导热界面材料等,应用于消费电子等行业 [2] - 在多地建有产业和研发基地,在美国设工程中心,海外设分支机构或销售团队 [3] 业绩情况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3.49 亿元,同比增长 16.41%;归母净利润 6173 万元,同比增长 105.70% [3] 成长动能 - 消费电子基本盘因大客户散热材料需求增加、新项目放量和份额提升持续增长 [4] - 数据中心通信、服务器、智能汽车等新业务将逐步放量 [4] 核心竞争优势 - 产品结构多样,形成以人工合成石墨为核心的产品矩阵 [5] - 研发能力强劲,掌握多项核心技术,产品有技术及工艺壁垒 [5] - 以服务大客户为导向,与头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6] - 持续全球化布局,开启“双循环”发展方向 [6] 政策影响 - 公司直接出口美国产品收入占整体营收不到 1%,加征关税影响小 [7] - 建成以泰国为中心的海外生产基地,加速扩产,构建国际化体系 [7] 国产替代 - 成功研发高性能导热、屏蔽材料,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进国产替代 [8] - 凭借技术和服务优势,拥有优质客户资源,拓展新客户提升份额 [8] 智能手机散热 - 均热板(VC)+石墨组合成主流散热方案 [9] - 公司在人工合成石墨领域保持龙头地位,提升模切组件份额 [9] - 加快 VC 吸液芯研发和量产,构建核心技术壁垒 [9] 折叠屏手机应用 - 柔性石墨等产品可用于折叠屏手机,可折叠柔性石墨均热组件获全球专利认证 [10] - 可折叠柔性石墨均热组件导热性能好,价值量更高,公司技术领先 [10] 导热界面材料 - 围绕导热界面材料(TIM)自主研发,产品线丰富 [10] - 推进 TIM 材料在多领域大客户终端设备导入,2024 年获北美大客户供应商资格 [10] AIDC 领域应用 - 推进行业解决方案及产品在算力设备端应用,打造增长曲线 [11] - 一体化 VC 模组获国内外头部客户认证并量产,热模组等产品批量供货 [11] 生产基地情况 - 泰国生产基地 2023 年定增项目,已投产,通过关键体系认证,完成头部客户审厂认证并量产交付 [12][13] - 2024 年宜兴生产基地热管等产品量产交付,2025 年拟用 2 亿元增资投向高效散热模组建设项目 [13]
德邦科技:IC封装材料多产品布局,LIPO助力智能终端持续成长-20250429
中邮证券· 2025-04-29 20: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复苏带动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营收稳健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1.67亿元,同比+25.19%,归母净利润9,742.91万元,同比-5.36% [4][5] - 2025Q1公司业绩强劲,实现营收3.16亿元,同比+55.71%,归母净利润2,714.32万元,同比+96.91%,主要得益于行业景气度回升和苏州泰吉诺并表 [6] - 公司在IC封装材料多产品布局,紧跟行业趋势,丰富产品线,实现国产化替代 [7] - 公司推出的光敏树脂材料助力智能终端持续成长,已为小米手机量产供货,新型封装材料在多家智能终端厂商实现批量交付 [8]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15.17/19.27/23.49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5/2.1/2.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37倍、26倍、21倍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39.04元,总股本1.42亿股,流通股本0.89亿股,总市值56亿元,流通市值35亿元 [3] - 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47.28 / 23.37元,资产负债率22.2%,市盈率56.58,第一大股东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3] 个股表现 - 展示了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个股表现情况 [2] 事件 - 4月18日,公司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1.67亿元,同比+25.19%;归母净利润9,742.91万元,同比-5.36%;扣非归母净利润8,365.70万元,同比-4.56% [4] - 4月25日,公司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5Q1公司实现营收3.16亿元,同比+55.71%;归母净利润2,714.32万元,同比+96.91%;扣非归母净利润2,664.37万元,同比+138.42% [4] 投资要点 - 行业复苏,公司营收稳健增长,2024年各业务板块营收均有增长,集成电路、智能终端、高端装备板块毛利率上升,新能源板块毛利率降低,综合毛利率略有降低,因投入增加,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5] - 2025Q1业绩强劲,行业景气度回升和苏州泰吉诺并表推动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增长 [6] - 公司在IC封装材料多产品布局,紧跟行业趋势,丰富产品线,实现国产化替代,与客户深度合作满足前沿需求 [7] - 公司推出的光敏树脂材料助力智能终端持续成长,依托“以点带面”战略拓展市场,新型封装材料已批量交付,细分领域市占率提升 [8]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 年度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增长率(%) | EBITDA(百万元)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 | 增长率(%) | EPS(元/股) | 市盈率(P/E) | 市净率(P/B) | EV/EBITD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4A | 1167 | 25.19 | 148.82 | 97.43 | -5.36 | 0.68 | 57.00 | 2.42 | 32.52 | | 2025E | 1517 | 30.05 | 273.89 | 149.50 | 53.45 | 1.05 | 37.14 | 2.33 | 19.62 | | 2026E | 1927 | 26.99 | 372.71 | 212.42 | 42.08 | 1.49 | 26.14 | 2.20 | 14.12 | | 2027E | 2349 | 21.91 | 440.86 | 261.38 | 23.05 | 1.84 | 21.25 | 2.06 | 12.09 | [12]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财务报表(百万元)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主要财务比率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1167 | 1517 | 1927 | 2349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25.2% | 30.1% | 27.0% | 21.9% | | 营业成本 | 845 | 1088 | 1354 | 1622 | 营业利润增长率 | -12.8% | 55.5% | 47.7% | 22.6% | | 税金及附加 | 9 | 11 | 15 | 18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 | -5.4% | 53.4% | 42.1% | 23.0% | | 销售费用 | 73 | 91 | 112 | 141 | 毛利率 | 27.5% | 28.3% | 29.7% | 31.0% | | 管理费用 | 97 | 118 | 145 | 174 | 净利率 | 8.4% | 9.9% | 11.0% | 11.1% | | 研发费用 | 67 | 83 | 96 | 122 | ROE | 4.2% | 6.3% | 8.4% | 9.7% | | 财务费用 | -9 | -9 | -4 | -7 | ROIC | 3.2% | 5.5% | 7.8% | 9.0% | | 资产减值损失 | 0 | -1 | -1 | -4 | 资产负债率 | 22.2% | 23.0% | 25.7% | 26.6% | | 营业利润 | 104 | 162 | 240 | 294 | 流动比率 | 3.20 | 3.06 | 2.73 | 2.66 | | 营业外收入 | 7 | 5 | 1 | 1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5.57 | 6.05 | 5.84 | 5.86 | | 营业外支出 | 0 | 0 | 0 | 0 | 存货周转率 | 5.03 | 5.30 | 5.11 | 5.12 | | 利润总额 | 111 | 168 | 240 | 295 | 总资产周转率 | 0.41 | 0.50 | 0.59 | 0.66 | | 所得税 | 13 | 20 | 31 | 35 | 每股收益(元) | 0.68 | 1.05 | 1.49 | 1.84 | | 净利润 | 98 | 148 | 210 | 259 | 每股净资产(元) | 16.13 | 16.79 | 17.74 | 18.92 | | 归母净利润 | 97 | 150 | 212 | 261 | PE | 57.00 | 37.14 | 26.14 | 21.25 | | 每股收益(元) | 0.68 | 1.05 | 1.49 | 1.84 | PB | 2.42 | 2.33 | 2.20 | 2.06 | | 资产负债表 | | | | | | | | | | | 货币资金 | 510 | 302 | 411 | 345 | | | | | |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279 | 279 | 279 | 279 | | | | | |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 | 314 | 460 | 549 | 687 | | | | | | | 预付款项 | 15 | 17 | 22 | 26 | | | | | | | 存货 | 164 | 247 | 284 | 350 | | | | | | | 流动资产合计 | 1860 | 1952 | 2173 | 2388 | | | | | | | 固定资产 | 670 | 788 | 878 | 944 | | | | | | | 在建工程 | 192 | 170 | 154 | 143 | | | | | | | 无形资产 | 133 | 129 | 125 | 121 | | | | | | | 非流动资产合计 | 1109 | 1170 | 1238 | 1289 | | | | | | | 资产总计 | 2970 | 3121 | 3411 | 3677 | | | | | | | 短期借款 | 114 | 114 | 114 | 114 | | | | | |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 337 | 383 | 509 | 590 | | | | | | | 其他流动负债 | 130 | 141 | 172 | 193 | | | | | | | 流动负债合计 | 582 | 639 | 795 | 897 | | | | | | | 其他 | 78 | 80 | 80 | 80 | | | | | | | 非流动负债合计 | 78 | 80 | 80 | 80 | | | | | | | 负债合计 | 659 | 719 | 875 | 977 | | | | | | | 股本 | 142 | 142 | 142 | 142 | | | | | | | 资本公积金 | 1840 | 1840 | 1840 | 1840 | | | | | | | 未分配利润 | 329 | 402 | 506 | 633 | | | | | | | 少数股东权益 | 16 | 14 | 12 | 10 | | | | | | | 其他 | -17 | 4 | 36 | 75 | | | | | |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2310 | 2403 | 2536 | 2700 | | | | | |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 2970 | 3121 | 3411 | 3677 | | | | | | | 现金流量表 | | | | | | | | | | | 净利润 | 98 | 148 | 210 | 259 | | | | | | | 折旧和摊销 | 59 | 116 | 136 | 153 | | | | | | | 营运资本变动 | 235 | -296 | 42 | -187 | | | | | | | 其他 | -13 | -6 | -5 | 0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 379 | -40 | 383 | 225 | | | | | | | 资本开支 | -197 | -200 | -204 | -205 | | | | | | | 其他 | 17 | 89 | 11 | 12 | | | | | |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 -180 | -110 | -193 | -193 | | | | | | | 股权融资 | 0 | 0 | 0 | 0 | | | | | | | 债务融资 | 43 | 0 | 0 | 0 | | | | | | | 其他 | -130 | -59 | -80 | -98 | | | | | |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 -87 | -59 | -80 | -98 | | | | |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112 | -209 | 109 | -66 | | | | | | [15]
德邦科技(688035):IC封装材料多产品布局,LIPO助力智能终端持续成长
中邮证券· 2025-04-29 19: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复苏带动公司营收稳健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1.67亿元,同比+25.19%,各业务板块均有增长,但新能源板块毛利率降低致综合毛利率略降,归母净利润同比-5.36% [5] - 2025Q1业绩强劲,营收3.16亿元,同比+55.71%,归母净利润2714.32万元,同比+96.91%,主要因行业景气度回升和苏州泰吉诺并表 [6] - 公司在IC封装材料多产品布局,紧跟行业趋势丰富产品线,实现部分先进封装材料国产化替代并小批量交付 [7] - 公司推出的光敏树脂材料助力智能终端持续成长,已为小米手机量产供货,新型封装材料在多家智能终端厂商完成认证并批量交付 [8]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15.17/19.27/23.49亿元,归母净利润1.5/2.1/2.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7倍、26倍、21倍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39.04元,总股本1.42亿股,流通股本0.89亿股,总市值56亿元,流通市值35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47.28 / 23.37元,资产负债率22.2%,市盈率56.58,第一大股东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3] 业绩情况 - 2024年年度报告:营收11.67亿元,同比+25.19%;归母净利润9742.91万元,同比-5.36%;扣非归母净利润8365.70万元,同比-4.56% [4] -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营收3.16亿元,同比+55.71%;归母净利润2714.32万元,同比+96.91%;扣非归母净利润2664.37万元,同比+138.42% [4] 各业务板块营收及毛利率 - 2024年新能源/智能终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板块分别实现营收6.85/2.59/1.35/0.86亿元,同比+17.05%/+47.08%/+40.75%/+21.04%,毛利率分别为15.23%/48.86%/40.1%/41.67%,同比-6.07/+4.17/+1.36/+1.43pcts [5]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 指标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1167 | 1517 | 1927 | 2349 | | 增长率(%) | 25.19 | 30.05 | 26.99 | 21.91 | | EBITDA(百万元) | 148.82 | 273.89 | 372.71 | 440.86 |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 | 97.43 | 149.50 | 212.42 | 261.38 | | 增长率(%) | -5.36 | 53.45 | 42.08 | 23.05 | | EPS(元/股) | 0.68 | 1.05 | 1.49 | 1.84 | | 市盈率(P/E) | 57.00 | 37.14 | 26.14 | 21.25 | | 市净率(P/B) | 2.42 | 2.33 | 2.20 | 2.06 | | EV/EBITDA | 32.52 | 19.62 | 14.12 | 12.09 | [12]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财务报表(百万元)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主要财务比率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1167 | 1517 | 1927 | 2349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25.2% | 30.1% | 27.0% | 21.9% | | 营业成本 | 845 | 1088 | 1354 | 1622 | 营业利润增长率 | -12.8% | 55.5% | 47.7% | 22.6% | | 税金及附加 | 9 | 11 | 15 | 18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 | -5.4% | 53.4% | 42.1% | 23.0% | | 销售费用 | 73 | 91 | 112 | 141 | 毛利率 | 27.5% | 28.3% | 29.7% | 31.0% | | 管理费用 | 97 | 118 | 145 | 174 | 净利率 | 8.4% | 9.9% | 11.0% | 11.1% | | 研发费用 | 67 | 83 | 96 | 122 | ROE | 4.2% | 6.3% | 8.4% | 9.7% | | 财务费用 | -9 | -9 | -4 | -7 | ROIC | 3.2% | 5.5% | 7.8% | 9.0% | | 资产减值损失 | 0 | -1 | -1 | -4 | 资产负债率 | 22.2% | 23.0% | 25.7% | 26.6% | | 营业利润 | 104 | 162 | 240 | 294 | 流动比率 | 3.20 | 3.06 | 2.73 | 2.66 | | 营业外收入 | 7 | 5 | 1 | 1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5.57 | 6.05 | 5.84 | 5.86 | | 营业外支出 | 0 | 0 | 0 | 0 | 存货周转率 | 5.03 | 5.30 | 5.11 | 5.12 | | 利润总额 | 111 | 168 | 240 | 295 | 总资产周转率 | 0.41 | 0.50 | 0.59 | 0.66 | | 所得税 | 13 | 20 | 31 | 35 | 每股收益(元) | 0.68 | 1.05 | 1.49 | 1.84 | | 净利润 | 98 | 148 | 210 | 259 | 每股净资产 | 16.13 | 16.79 | 17.74 | 18.92 | | 归母净利润 | 97 | 150 | 212 | 261 | PE | 57.00 | 37.14 | 26.14 | 21.25 | | 每股收益(元) | 0.68 | 1.05 | 1.49 | 1.84 | PB | 2.42 | 2.33 | 2.20 | 2.06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