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机器人

搜索文档
募资24.7亿港元,优必选再次配股“补血”
国际金融报· 2025-07-22 20:04
股价波动 - 7月22日公司股价跌幅达5.71%至85.1港元 前一交易日则大涨5.25% [1] 近期重大事件 - 中标觅亿汽车科技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创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最大单笔订单纪录 [2] - 宣布配股融资计划 以每股82港元配售3015.545万股新H股 较前收盘价折让9.14% [2] - 配股募资净额24.1亿港元 将用于业务运营发展及偿还金融机构借款 [2] 融资历史 - 上市以来已完成四次配股 累计募资19.58亿港元(含本次) [3] - 前三次配股资金已全部用完 第四次配股资金已使用4.95亿港元 剩余3.82亿港元 [3] - 港股市场年内配售融资总额达1592.33亿元 同比激增395.73% [2] 行业动态 - 具身智能赛道融资活跃 前5个月融资额232亿元已超2024年全年 [4] - 7月21日单日有三家机器人公司(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宣布获新一轮融资 [4] - 协作机器人公司越疆科技7月15日宣布折价配股募资10.22亿港元 [3] 商业进展 - 天工行者机器人获百台订单 2025年预计交付超300台 [5] - Walker S2成为全球首款自主换电人形机器人 计划年内交付500台工业机器人 [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3.7%至13.05亿元 毛利增至3.74亿元 [4] - 年度亏损收窄至11.6亿元(2023年为12.65亿元) [4] 产品矩阵 - 消费级产品包括家庭/教育机器人 [4] - 商用产品涵盖人形机器人/智能搬运/导航/清洁/辅助行走/陪伴机器人等 [4]
2025年中国AI医疗器械行业产业链图谱、产业环境、市场规模及未来趋势研判: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AI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数量日益增多[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30 09:15
行业概况 - AI医疗器械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诊疗、监测或优化医疗流程的工具,分为医学影像分析、辅助诊断系统、手术机器人、健康监测设备、药物研发工具和个性化治疗系统六大类 [2] - 2024年我国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94.61亿元,较2020年的2.92亿元实现显著增长,预计2025年将达242.3亿元 [1][12] - 技术通过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提升医疗效率与精准度,广泛应用于疾病筛查、治疗方案制定等领域 [2]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原材料及软硬件供应环节,包括钢材、塑料、芯片、传感器、5G、云计算、大数据等 [4] - 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代表企业包括联影智能、推想医疗、数坤科技等 [4] - 下游应用领域涵盖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第三方实验室、养老院、家庭用户等 [4] 技术环境 - AI芯片市场规模2024年达1412亿元,同比增长17.1%,为AI医疗器械智能化升级提供支撑 [6] - 机器视觉市场规模2024年达207.17亿元,同比增长11.9%,实现对医疗影像的高精度检测和识别 [8] 社会环境 - 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催生对AI医疗器械的强烈需求 [10] - AI医疗器械可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满足个性化、定制化服务需求 [10] 产业现状 - 2023年AI医疗器械三类产品获批数量达48个,同比增长50%,截至2024年6月已有92款第三类AI医学影像产品获批上市 [14] - 行业迈入商业化初期阶段,产品上市加速,应用场景持续创新 [14] 企业格局 - 联影智能凭借全产业链布局和全球化优势位居榜首,2024年营业收入103亿元 [16][20] - 推想医疗和数坤科技分列二、三位,分别在肺部AI影像诊断和心血管AI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16] - 华大智造2024年营业收入30.13亿元,同比变化率3.48% [18] 未来趋势 - 技术创新力度增强,AI医学影像、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等领域增长强劲 [22] - 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争夺细分领域市场份额 [23] - 国际化发展加速,企业通过海外技术引入、国际合作拓展全球市场 [24][25]
测血糖不用扎指尖、机器人走上手术台,一批医疗创新成果亮相丰台
新京报· 2025-06-26 15:57
智能医工产业创新成果展示 - 天坛智能医工产业园展示了一批医疗领域创新成果,包括手术机器人、无创血糖仪、AI热疗仪、手术导航机器人等 [1] - 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智能医工创新发展论坛"暨丰台区第二届智能医工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举办,设数智脑健康基地、数智医学研发基地、数智中医药基地、数智口腔基地四大展区 [1] - 数十项创新成果亮相,其中手术机器人占据多席,涉及脑血管介入术、前列腺穿刺术、自主式口腔种植术等领域 [1] 手术机器人技术突破 - 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解决了医生受辐射损伤的临床痛点,医生可在手术间外通过操作手柄控制机械臂完成手术 [1] - 该机器人取得我国首张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已在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完成临床验证 [1] 无创血糖检测技术 - 无创血糖仪采用代谢热整合法技术,通过多传感器集成实现血糖无创检测 [1] - 检测结果与静脉血一致性达94.5%,相比传统指尖采血检测具有无痛感和更高准确性 [1] 丰台区医工产业发展 - 丰台区组建了医药大健康产业专班,200多位顶尖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 [2] - 建立医药大健康创新服务中心,引入天坛国际脑健康中心、西门子医疗首个开放式医工转化平台等企业和机构 [2] - 已推动一批创新产品实现临床应用 [2]
伽奈维医疗:引领肿瘤微创治疗的“中国方案”
每日商报· 2025-06-19 06:27
肿瘤介入治疗行业趋势 - 智能技术的突破与应用正在颠覆传统以放化疗和手术为主的肿瘤治疗方式 介入治疗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4] - 微创介入治疗在治疗效率、准确性、卫生经济学原则与人文关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4] - 肿瘤介入治疗是指在影像引导下经皮或经自然腔道进行微创治疗的技术总称 [4] 伽奈维医疗核心技术 - 聚焦智能肿瘤介入和常见病多发病趋势性治疗两大方向 布局全诊疗流程包括穿刺活检、智能辅助定位、能量消融等环节 [5] - 突破国外垄断的脉冲电场消融技术 研发复合陡脉冲治疗系统 整合低频/高频脉冲电场消融和射频热消融模式 减少癌细胞转移风险 [5] - 复合陡脉冲治疗系统获美国FDA 510(K)认证 成为中国首家全球第二家获此认证的肿瘤脉冲电场消融系统 [6] - 该设备还获得中国NMPA认证和欧洲CE认证 标志国产高端医疗器械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6] 产品商业化进展 - 活检针产品线已实现全系列落地转化 包括全自动活检针、半自动活检针、骨髓抽吸针等 均获FDA和CE认证 [7] - 产品出口全球50余个国家 覆盖欧美市场 [7] - 研发穿刺导航机器人"牵星"系统 已获十余项发明专利 核心技术全部自研 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并降低操作难度 [9] 研发战略与投入 - 每年将营收30%以上投入研发 研发团队从不足五人扩展至百余人 [8] - 目标是对标甚至超越进口产品 从肿瘤射频消融治疗起步逐步拓展至其他技术板块 [8] - 八年前即布局智能穿刺定位手术机器人 赋能活检和消融产品的精准治疗 [8] 行业地位与愿景 - 在国内肿瘤微创治疗领域已跻身头部梯队 [9] - 致力于推出"国内没有、国际领先"的创新产品 解决医疗行业痛点 [9]
青岛加速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 打造北方创新高地重要研制中心
环球网· 2025-06-11 16:26
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 - 青岛市将人形机器人列为创新型"10+1"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细分赛道 全力打造北方地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和重要研发制造中心 [1] - 乐聚智家(青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夸父"机器人具备讲解 浇花 跑步等多样技能 灵活性与智能化水平高 可执行复杂任务并支持功能定制 已在青岛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展示中心上岗 [1] - 乐聚智家已在青岛布局家庭机器人研发中心与生产基地 聚焦家庭服务 线下导购 智慧康养等场景开展技术研发转化 [1] 医疗领域机器人技术突破 - 山东卓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全球首台AI经皮穿刺手术导航机器人 穿刺精度达亚毫米级 通过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认证 [2] - 该机器人采用3D结构光扫描技术 精准测算穿刺路径和深度 显著降低支气管 近血管等复杂位点手术风险 [2] - 公司正推进AI技术与手术机器人融合 拓展肿瘤微创 脊柱微创和神外微创等多场景应用 [2] 产业链协同与技术优势 - 青岛市已构建"大小脑 本体 零部件 场景应用"全覆盖的产业链条 [2] - 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谐波减速器 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具备高性能 个性化定制与价格优势 客户包括宇树科技等头部企业 [2] - 海克斯康智能制造技术(青岛)有限公司推出软件和激光跟踪仪 为人形机器人提供校准方案 提升运动精度和性能 相关技术已在多行业场景验证 [2] 应用场景拓展与商业化落地 - 海尔机器人公司10年来围绕工厂与家庭服务场景推出洗护 陪伴 外骨骼等多款机器人产品 [3] - 海尔智家打造"无人家务"智慧生活AI视觉家电套系 实现烤箱"食材识别 辅助烹饪" 冰箱"食材识别"等功能 [3] - 康道(青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辅助康复机器人研发 产品可助力高位截瘫患者站立行走 依托青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试点优势构建"产学研用"发展格局 [3]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建设 - 青岛市发布60余个覆盖儿童和养老服务 智慧家庭 工业制造等领域的超级场景 [3] - 启动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一场三区"建设 包括通用场景区 康复场景区 海洋场景区 目标建成国内领先的技术验证高地及首个康复 海洋场景训练场 [3]
资本押注“中国智造”!柳叶刀医疗机器人获A+轮融资,破解卡脖子难题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0 16:41
公司融资与资金用途 - 医疗手术机器人研发商柳叶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投资方为悦湖基金 距离上一轮A轮融资仅半年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跨科室国产化手术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建设、后续产品研发迭代及全球化商业布局 [1] - 此前已获中金资本、乾融控股、浦耀信晔、海邦投资、东方富海、元生创投、前海母基金融资支持 [1] 公司背景与产品线 - 公司全称深圳柳叶刀机器人有限公司 致力于为医疗机构提供全方位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解决方案 [1] - 产品覆盖关节置换、脊柱创伤、口腔种植、神经外科及血管介入等多个临床科室 构建全链路手术机器人产品及服务体系 [1] - 核心组件实现100%国产化 累计申报知识产权近400项(发明专利166项) 打破进口产品技术垄断 [3] 核心技术与产品细节 - 口腔种植导航机器人Dencore®采用三屏联动设计 具备实时跟踪和精准定位功能 已获NMPA医疗器械注册证 [5] - RobPath®髋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导航系统支持智能适配手术规划与高精度定位 获NMPA与FDA双认证 [7] - 产品矩阵包括髋膝一体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口腔种植机器人及配套导航系统 [3] 市场布局与商业化进展 - 客户群体覆盖头部三甲医院、基层县市级医院及民营专科医院 [8] - 未来将加速多款国产化手术机器人注册上市 拓展全球化布局 [8] - 口腔种植机器人因技术普及和需求增长 有望成为重要增长点 [5] 行业竞争格局 - 医疗机器人领域同业包括元化智能、天智航、精锋医疗、佗道医疗等企业 [11] - 工业机器人赛道涵盖埃斯顿自动化、节卡机器人等 服务机器人领域有亿嘉和、普渡机器人等 [11][13] - 核心零部件企业涉及绿的谐波、思岚科技等 产业链布局完整 [14][15]
湖北脑科学研究新进展:这一仪器获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第一财经· 2025-05-24 14:29
医疗器械注册证突破 - 湖北企业自主研发的经颅磁刺激仪获批国内首张精神领域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标志着在脑科学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1] - 三类医疗器械是最高风险等级,审批流程严格且临床试验要求高[5] 经颅磁刺激技术(TMS)特点 - TMS为无痛无创治疗技术,通过脉冲磁场刺激大脑神经改变膜电位,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5] - 该技术适用于抑郁症(高频磁刺激提升前额叶皮层功能)、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治疗[5] - 与功能磁共振、脑磁图等技术并称为21世纪四大脑科学技术,具有安全性高优势[5] 脑科学行业动态 - 中国脑科学大会同期发布阿米3S导航机器人、经颅聚焦超声(T-FUS)技术等最新成果[5] - 国内脑机接口企业数量超200家,代表企业包括衷华脑机(高通道侵入式电极)、品驰医疗(DBS)、脑虎科技(新材料电极)等[6] - 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32亿元(同比+18.8%),非植入式占比82%(26.3亿元),2027年预计增至55.8亿元(CAGR 20%)[6] 区域产业布局 - 湖北聚集依瑞德(多物理因子非侵入式BCI)、衷华脑机等企业,计划加速推进脑科学在医学前沿应用[6] - 该省此前已率先发布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标准,政策支持力度显著[1] 技术发展趋势 - 植入式电极芯片向高通量高灵敏方向突破,AI算法提升侵入式/非侵入式设备信号处理能力[6] - 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向产业化转型,推动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6]
从科幻到现实,青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如何突围
齐鲁晚报网· 2025-05-15 15:39
行业动态 - 2025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发展大会启幕 会上发布《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2025年行动方案》并成立高端智库和产业发展联盟 同时发起百亿基金 [1] - 青岛将人形机器人作为创新型"10+1"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的细分赛道之一 具身智能上下游企业正加速聚集 [5] - 青岛算力总规模超过4800P 已培育50余个大模型产品 其中4款通过国家备案 [6] - 青岛市启动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一场三区"建设 包括通用场景区 康复场景区和海洋场景区 [12] -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人才政策 每年市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和科技示范工程向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倾斜 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和1000万元支持 [13] 公司进展 - 乐聚机器人"夸父"能够灵活双腿行走 精准执行手部动作 进行自然流畅对话 已应用于展厅解说 线下导购 流水线工人等多种场景 [2] - 乐聚机器人与海尔合作推出国内首款专为家庭场景设计的服务通用人形机器人 能够完成洗衣 浇花 插花 晾衣服等家务任务 [3] - 海尔家庭服务机器人已形成4大场景下的多种解决方案 包括洗护机器人 陪伴机器人 外骨骼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 [3] - 卓业医疗自主研发AI经皮穿刺手术导航机器人 是世界首台3D结构光肿瘤微创手术机器人 可实现亚毫米级精准移动 [4] - 优必选Walker S进阶版在汽车工厂中通过多模态感知技术识别零部件并完成高精度装配 [4] - 国华智能装备在人形机器人关节设计上实现国产替代 目前与小米合作研发人形机器人机械臂 [7] - 丰光精密开发的特微型谐波减速器为国内首创 目前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供应商提供精密结构件 [7] 技术突破 - 人工智能大模型爆发式发展为具身机器人带来新想象空间 通过大规模数据采集和神经网络训练让机器人掌握更多隐性知识 [6] - 青岛拥有一批领先的电机 减速器 传感器 关节模组等关键部件企业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占有70%以上市场份额 [7] - 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 山东科技大学 青岛大学等高校已有一定专利布局 海尔 海信分别筹建山东省服务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山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 [8] 应用场景 - 新发布具身智能超级场景覆盖民政 智慧家庭 工业制造 智慧城轨等8个超级场景60多个细分场景 [12] - 乐聚智家尝试与养老机构探讨合作 "夸父"正在接受送水 送饭 送药等任务训练 [4] - 工信部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三方面应用场景:服务特种领域需求 打造制造业典型场景 加快民生及重点行业推广 [10]
苏州再次发出全球招商令——共赴高水平对外开放春日之约
新华日报· 2025-04-27 07:26
苏州,再次发出全球招商令! 4月26日,2025苏州全球招商大会开幕,面向全球投资者创业者抛出橄榄枝。会场内,1000多名新 老朋友齐聚一堂,其中外资嘉宾涵盖42个国家和地区,另有超过50个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及境外商协会前 来助阵。他们怀揣信心、怀揣期盼,与苏州共谋发展、共赢未来,携手推动更多国际创新资源通过这扇 开放之门走进中国。 "期待与全球伙伴共攀科技创新高峰、共逐产业创新浪潮、共享开放创新机遇。我们将进一步提升 投资贸易、市场准入、工作生活便利度,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助力开拓国际国内市 场。"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说。 始终与世界"双向奔赴" 这是苏州第二年高规格举办全球招商大会。坚持办会的背后,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苏州开放的大 门将越开越大,始终与世界"双向奔赴"。 敞开大门谋发展,是苏州招商引资的"招牌动作"。2016年以来,苏州持续举办全市性的跨国公司交 流活动,邀请跨国公司高管和商协会代表实地考察苏州,推动了一批优质外资项目签约落地。从"中新 合作"典范苏州工业园区到"国际咖啡产业之都"昆山,从"德企之乡"太仓到长三角"日资高地"苏州高新 区,开放已成为苏州鲜明的城市特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