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模组
搜索文档
卓胜微
2025-11-01 20:41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69亿元,同比下降17.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1亿元,同比下降140.13%,整体毛利率为26.68%,同比下降13.84%[1] * 业绩下滑主要受新卓折旧、市场竞争以及产品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1]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0.65亿元,环比增长12.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33.64万元,但亏损环比大幅收窄76.84%,收窄金额达7743万元[1] * 第三季度新卓资产晶圆成本对毛利的负面影响环比二季度有所改善,预计随着新卓产能利用率提升,此负面影响将逐步减弱[1]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64.67万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由负转正,增加了约4.22亿元[2] * 前三季度研发投入6.44亿元,折旧变动金额为4.85亿元,预计全年折旧金额在7~7.5亿元之间[2] * 为保障12寸产线快速爬坡及重要模组产品交付放量需求,并保障供应链安全切换,公司增加了原材料储备,报告期末存货金额为30.1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64%[2]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是国内唯一自主拥有射频前端全品类产品能力的射频厂商[3] * 射频分立器件收入占营收约53%,射频模组营收占比约44%,预计随着LPM等重要模组产品持续市场化推进,模组产品占比将继续提升[1][2] * 以滤波器为主的接收端模组产品持续在客户端大规模量产出货,收发端的模组产品已在多家品牌客户导入并开始交付[5] * Wi-Fi 7模组、蓝牙前端模组、定制MCU等产品也已实现稳定出货,预计四季度将呈现非常好的增长[5] * 公司在射频MCU、射频SOC方面取得进展,为多家大平台客户定制射频控制中心,该产品价值量约为大几毛美金[45][46] * 公司具备从滤波器到模组到PA的整体能力,与国内其他厂商的竞争不在同一维度[18] 新卓产线建设与产能 * 公司持续布局6英寸特种特色工艺、12英寸异质硅基工艺平台及先进异构集成三大核心技术平台[6] * 截止报告期末,6英寸和12英寸两条产线保持大规模交付状态,产能利用率呈现较为明显的提升[6] * 6英寸滤波器产线依托LTK技术的产品已在客户实现量产交付,三季度产能利用率已基本接近满载[6] * 12英寸产线第一代技术平台产品已稳定出货,第二代技术平台已实现量产,同时持续研发第三代工艺,自有产线产出占比逐季度快速增长,12英寸产线单月也已实现满载,产品良率和产线良率双双达到业内较高水平[7]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Skyworks和Corning(Qorvo)的合并预计将加强其优势并缩减开支,对北美市场及三星等客户而言,供应商由两个变一个可能带来机会,因为客户仍需要多元化供应商[8] * 该合并可能加速Skyworks和Qorvo在中国市场竞争力逐步走弱的过程,两者射频业务在中国市场合计规模约为比5亿美金多不了多少[13][15] * 国内以射频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增多,可能导致过度竞争或产能过剩现象,低质量竞争对行业不利[17] * 国际头部厂商年研发投入折合人民币在50亿级别,而公司研发投入约10亿人民币,其他国内友商约30亿人民币,研发投入能力决定未来产品竞争力[17] 专利诉讼情况 * 公司与村田涉及7项专利纠纷,公司认为这些专利在申请前已存在多项现有技术,且其所依托的一项基础专利已于2025年1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无效[3] * 公司认为涉诉专利缺乏创新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存疑,不认可村田的主张,并已针对全部7项专利提起了无效宣告程序,相关审理结果预计在11月、12月陆续有结果[3][11] 未来战略与挑战 * 公司未来重心将放在射频业务之外寻找第二成长曲线,正非常努力但谨慎地寻找并购标的,目标是并购后能体现新卓价值并做出差异化产品[11][21] * 并购方向更倾向于关注具备工艺牵引能力、能结合自身工艺做出差异化高性能产品的领域,而非简单扩充产品线[21][22] * 短期内,受AI产业链竞争资源影响,大模块产品所需的基板等原材料准备及出货能力受限,此问题预计在未来半年内仍会较紧,但供应商非常支持公司[10][33] * 由于新卓产线背负折旧成本,公司毛利率预计将逐步优化并实现利润转正,但难以快速回到2021年很高的水平,明年折旧预计仍在7~8亿元[10][26][28] * 公司预计四季度业绩将比三季度好,但全年达不到去年的水平[10]
卓胜微三季度营收环比增长超12%,经营韧性显现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20:21
10月30日,卓胜微(300782)正式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第三季度营收实现环比双位数 增长,现金流显著改善,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三季度业绩稳健回升,经营质量持续改善 伴随行业淡旺季的转换,需求景气度有所提升,公司的经营情况逐渐向好。2025年第三季度,卓胜微实 现营业收入10.65亿元,较第二季度的9.48亿元,实现环比增长12.34%,释放出业务复苏的积极信号, 单季营收呈现稳健回升态势。毛利方面,第三季度,芯卓自产晶圆成本对毛利的影响相比第二季度有所 改善,预计随着芯卓产能利用率的提升,自产晶圆成本对整体毛利率的负面影响将逐步减弱。 与此同时,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5564.6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15.19%,现金流改善 成效尤为亮眼。这一数据直观反映出卓胜微在回款管理、资金使用效率上的显著提升,为后续研发投入 与产能建设筑牢了资金保障。 除此之外,卓胜微总资产达147.26亿元,较年初增长3.46%。总体来看,公司资产规模稳步扩张,财务 结构健康,为业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战略转型成效显著,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业绩增长的背后,离不开高强度研发的支撑。卓胜微前三季 ...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射频模组行业产业链全景、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消费电子稳盘托底,工业物联网等新兴场景增量领跑[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3 09:07
行业定义与分类 - 射频模组是集成射频前端电路、调制解调器、天线接口等功能的模块化电子组件,核心功能是实现无线信号的发射与接收[2] - 按集成方式可分为DiFEM、LFEM、FEMiD、PAMiD等,按功能可分为功率放大模块、混频模块、频率合成器模块等,按应用场景可分为消费电子类、工业控制类、通信设备类等[3] - 按频率范围可分为低频、中频、高频射频模块,按应用领域还可分为移动通信、卫星通信、雷达射频模块等[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射频模组市场规模达330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370亿元,呈现强劲增长势头[1][8] - 工业物联网领域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2024年设备连接数突破28亿台,同比增长45%[1][6] - 车载射频模块2024年市场规模达70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80亿元,2030年增至120亿元,2022–2030年复合增长率18.6%[1][7] 下游应用结构 - 智能手机以约35%份额稳居核心地位,但受市场饱和影响增速趋缓,增长动能主要源自5G换机周期对射频前端价值量的提升[5] - 汽车电子以18%占比成为增速最快细分领域,工业物联网以22%占比在智慧农业、工业传感器等场景催生需求[5] - 通信基站领域占比15%,因5G建设周期阶段性调整增速放缓,医疗健康等新兴赛道以10%占比崭露头角[5] 智能手机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达1.41亿部,同比下滑3.9%,用户平均换机周期延长至近33个月,较2020年拉长近40%[6] - 年出货量仍稳定维持在亿级规模,为射频模组产业提供持续稳定的市场基本盘[1][6] 工业互联网发展 - 2024年核心产业规模达1.5万亿元,带动经济增长近3.5万亿元,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工业设备数量超过1亿台(套)[6] - 预计到2027年工业物联网连接数将增至45亿个,推动工业级射频模块需求稳步攀升[6] 车载射频模块 -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对高精度射频感知需求显著提升,车联网技术从4G向5G-V2X演进,驱动通信传输与多传感器融合性能升级[7] - 应用覆盖卫星通信、信息娱乐、车联网(V2X)及高精度定位等多个功能领域[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涵盖半导体材料、制造设备及芯片设计企业,提供晶圆、基带芯片、射频芯片等关键原材料[4] - 中游模组厂商通过集成功率放大器、滤波器、射频开关等器件完成模组化设计与生产[5] - 下游连接通信设备制造商和智能终端厂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物联网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5] 竞争格局 - 全球超过70%份额由高通、博通、Qorvo、Skyworks和村田等国际巨头主导,尤其在5G高端模组、毫米波通信及高集成度产品领域形成技术和专利垄断[9] - 本土企业形成以卓胜微、唯捷创芯、飞骧科技等为代表的第一梯队,国产化率从2020年的8%提升至2024年的32%[9][10] - 卓胜微5Gn77/n79频段模组进入全球头部手机供应链,其他企业如臻镭科技、铖昌科技在细分领域持续发力[9] 重点企业布局 - 卓胜微以Fab-Lite模式构建全品类射频前端生态,覆盖智能手机至汽车电子领域[10] - 唯捷创芯聚焦高集成度L-PAMiD模组与车规级射频前端,深度绑定主流手机及汽车厂商[10] - 慧智微通过可重构技术实现5G模组性能突破,推动Phase8LL-PAMiD国产化[10] - 飞骧科技以5GPA技术超越国际巨头,车载通信模组实现批量供货[10] - 昂瑞微基于CMOS工艺打造低成本线性功率放大器,5G高集成度模组性能达国际水平[10] - 国博电子依托化合物半导体技术,在防务与民用T/R组件领域形成领先优势[10] 技术发展趋势 - 行业向太赫兹通信、AI动态调谐及GaN材料等高端领域突破,提升产品性能与能效[11] - AI算法深度融入射频前端设计,动态频段选择、数字预失真(DPD)等技术显著降低功耗[12] - 卫星通信与低轨星座建设催生Ka/V频段射频器件需求,为6G时代"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奠定基础[12] 应用场景拓展 - 汽车电子与工业互联网成为核心增长极,L3级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带动77GHz毫米波雷达模组需求年增35%[13] - 工业互联网领域射频器件与边缘计算结合,推动设备预测性维护市场快速扩张[13] - 长三角、珠三角形成"设计-制造-封测"区域协同生态,本地供应链韧性显著增强[13] 国产化与全球化 - 本土企业通过Fab-Lite模式整合资源,L-PAMiD等高端模组量产打破国际垄断[14] - 昂瑞微基于CMOS工艺的4GPA成本较GaAs降低30%,在中低端市场快速渗透[14] - 头部企业加速国际化布局,通过并购海外团队、参与3GPP标准制定规避专利风险,产品进入三星、荣耀等全球供应链[14]
唯捷创芯公布国际专利申请:“射频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搜狐财经· 2025-08-30 05:49
专利技术进展 - 公司公布国际专利申请"射频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专利申请号PCT/CN2024/136957 国际公布日为2025年8月28日 [1] 研发投入与产出 - 今年以来公布国际专利申请18个 较去年同期增加80% [3]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03亿元 同比减少8.75% [3]
卓胜微上半年营收17.03亿元 射频前端突破与产线优化助力长期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9:5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0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7亿元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2.5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0% [3] 产品结构优化 - 射频模组收入占比提升至44.35%,较上年同期的36.34%显著增长 [2] - 全国产供应链L-PAMiD通过部分主流客户验证并进入量产交付阶段,集成公司自产MAX-SAW滤波器 [2] - WiFi7前端模组实现规模化量产,蓝牙前端模组及UWB芯片完成客户端验证 [2] 技术研发与产能建设 - 研发投入4.07亿元,累计获得专利200项(国内发明专利92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上半年新增专利申请62项 [3] - 12英寸产线达5000片/月产能规模,产品良率与产线良率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3] - 6英寸滤波器产线实现双工器、多工器及模组产品规模量产 [3] 战略布局与增长驱动 - 采用Fab-Lite模式实现研发与产能精准协同,持续推进芯卓半导体产业化项目建设 [3] - 新兴市场布局覆盖AIoT、汽车电子、卫星通信及AI终端领域 [2][3] - 产品结构优化与技术突破为盈利能力回升奠定基础 [1]
卓胜微(300782):短期盈利能力承压 L-PAMID产品进入量产交付阶段
新浪财经· 2025-08-28 08:42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7.04亿元,同比下降25.42%,归母净利润亏损1.47亿元,同比下降141.59% [1] - 第二季度营收9.48亿元,环比增长25.43%,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01亿元,环比下降116% [1] - 上半年毛利率下降13.4个百分点至28.75%,其中第二季度毛利率为26.95%,同比降14.4个百分点,环比降4.1个百分点 [1]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7.5%至4.07亿元,研发费率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至23.86% [1] 产品线表现 - 射频分立器件收入8.99亿元,同比下降29.01%,占总收入53%,毛利率下降15.0个百分点至28.25% [1] - 射频模组收入7.56亿元,同比下降21.79%,占总收入44%,毛利率下降12.0个百分点至28.74% [1] 产能与成本 - 芯卓产线产能爬坡初期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单片实际成本异常,影响上半年毛利率和盈利能力 [2] - 目前12英寸线已实现稳定生产,产能规模达5000片/月,随着产品上量和效率提升,预计毛利率将企稳回升 [2] 产品进展 - L-PAMiD产品系列实现全国产供应链,集成自产MAX-SAW滤波器,已通过部分主流客户验证并进入量产交付阶段 [2] - WiFi7模组产品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并保持稳定出货,公司正布局短距通信感知一体SoC芯片技术体系,拓展IoT、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应用场景 [2] 业绩预测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44亿元、7.49亿元和9.55亿元 [3] - 对应2025年8月26日股价的PE分别为102倍、60倍和47倍 [3]
卓胜微(300782):毛利率或已基本触底
新浪财经· 2025-08-24 14:42
财务表现 - 1H25营收17.04亿元,同比下降25.42%,归母净利润亏损1.47亿元,同比下降141.59% [1] - 2Q25营收9.48亿元,同比下降13.43%但环比增长25.43%,归母净利润亏损1.01亿元,同比下降164.35%且环比下降116.14% [1] - 2Q25毛利率26.95%,环比下降4.06个百分点,主因市场竞争及芯卓产线折旧增加 [1] 产品结构 - 1H25射频分立器件收入8.99亿元,同比下降29.01%,射频模组收入7.56亿元,同比下降21.79% [1] - 射频模组收入占比提升至44.35%,同比增加10.31个百分点,反映高端产品突破 [1] - 射频分立器件毛利率28.25%,同比下降15.00个百分点,射频模组毛利率28.74%,同比下降11.97个百分点 [1] 产能与运营 - 芯卓12英寸产线稼动率处于爬坡阶段,产线折旧对成本影响较大,但利用率攀升将推动毛利率回升 [1] - 截至2Q25末存货27.57亿元,存货周转天数391天,较1Q25末435天下降,处于健康水平 [1] 产品进展 - 自有产线量产LDiFEM、DiFEM、WiFi模组、LPAMiD等系列产品,已导入多家品牌客户并持续放量 [1] - 第一代自产射频开关和低噪声放大器稳定产出,第二代技术平台逐步量产,自有产线产品占比逐季快速提升 [2] - L-PAMiD产品进入量产交付阶段,预计下半年进一步起量,WiFi7模组实现规模化量产并稳定出货 [2] - 车规超宽带UWB芯片等新制式无线连接产品进入规模量产交付,将带来增量 [2] 行业环境与展望 - 全球手机市场需求整体平淡,射频产品市场竞争格局激烈 [2] - 公司通过新品放量保持营收相对稳定,并依托芯卓平台推进高度定制化、差异化产品量产以提升竞争优势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下调25-27年营收预测至43.24亿元、49.99亿元、58.68亿元,较前值下调13.4%、14.6%、12.9% [3] - 下调25-27年归母净利预测至0.52亿元、4.86亿元、9.91亿元,较前值下调88.0%、46.7%、28.8% [3] - 给予公司12.5倍25年PS估值,目标价101.00元,维持买入评级,溢价基于公司作为国内射频芯片龙头的成长性 [3]
卓胜微: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21:1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04亿元,同比下降25.42%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47亿元,同比下滑141.59%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7亿元,同比转正增长189.01% [3] - 毛利率下降至28.75%,主要受12英寸产线转固后产能利用率不足及市场竞争影响 [31] 业务结构进展 - 射频前端模组收入占比提升至44.35%,较上年度的36.34%显著增长 [24] - 自有产线产品占比逐季度快速提升,12英寸产线产能达5000片/月 [28] - L-PAMiD模组实现全国产供应链突破,进入量产交付阶段 [29][30] - WiFi7模组实现规模化量产,车规UWB芯片进入量产阶段 [30] 技术研发与专利 - 累计取得200项专利,其中国内发明专利92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 [24] - 2025年上半年新申请专利62项,含发明专利43项 [24] - 涉及村田制作所5项专利纠纷,涉案金额约170万元,已提起专利无效请求 [31] 产线建设与产能 - 6英寸滤波器产线实现双工器/四工器/六工器及模组产品规模量产 [27] - 12英寸射频芯片产线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第二代技术平台实现量产 [28] - 先进封装产线实现技术落地到规模出货的闭环 [29]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2025年同比增长11.2%,达6971亿美元 [11] - 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3856.4亿美元,出口1595亿美元,贸易逆差显著 [11] - 射频前端行业向高度集成化、低功耗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20][21] - 国产化替代需求迫切,带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全产业链发展 [23] 产品战略布局 - 构建"异质+异构"技术路线,覆盖RF CMOS、SOI、SiGe、GaAs等多工艺 [26][32] - 短距通信感知系统产品布局BLE、星闪SLE、UWB等新兴技术标准 [30] - 产品应用从智能手机拓展至汽车电子、物联网、AI端侧等多元场景 [19][22] 资源平台优势 - Fab-Lite模式实现设计、制造、封测全环节自主可控 [8][9][36] - 6英寸/12英寸产线协同提升定制化能力与供应链韧性 [27][28][35] - 自动化生产与精细化管理提升晶圆利用率与良率 [36]
郑州举办未来独角兽企业融资路演活动 共绘创新发展新蓝图
搜狐财经· 2025-06-19 00:32
活动概况 - 2025独角兽企业创新发展大会系列活动之一"未来独角兽企业融资路演"在郑州举办,由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长城战略咨询协办 [1] - 活动吸引13家高成长企业和30余家投资机构参与,涵盖半导体材料、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硬科技领域 [3] - 点评投资机构包括中原前海股权投资基金、启迪之星(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丰源投资(Falcon Invest)等 [3] 郑州发展优势 - 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基础坚实、科技创新优势显著,2024年多项经济指标在全国万亿级规模城市中位居前列 [3] - 郑州正加快建设"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郑州都市圈,逐步成为"开放之城""产业之城""科创之城" [3] 参与企业亮点 半导体与电子 - 河南东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是半导体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客户包括台积电 [5] - 芯视佳半导体聚焦微显示领域,在深圳、上海有研发基地 [7] - 中科驭数是国内DPU芯片成熟厂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等场景 [8] - 升新科技解决射频模组卡脖子问题,客户包括OPPO等 [8] 新能源与储能 - 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业务涵盖制氢、储运、加氢站,镁基固态储氢技术领先 [5] - 河南中科清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覆盖深低温技术,正在建设35吨/天氢液化装备 [5]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 - 索云AI通过自主研发的Agentic Workflow Engine(AWE引擎)将企业行业知识图谱、业务流程逻辑与决策模式转化为智能体技术资产 [8] - 杭州汇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机器视觉平台为工业机器视觉基础底座,获各行业头部企业认可并批量使用 [5] - 奥克福负压爬壁机器人可用于替代人工,解决多种接触式作业场景,产品去年上市以来已实现1000多万产值 [8] 新材料与医疗 - 合一新材料在液冷领域领先,喷淋细分领域专利权世界第一 [8] - 华视诺维专注眼科精准诊疗,药械一体化解决方案国内首创 [8]
卓胜微(300782):短期盈利能力承压,拟通过定增扩充产能
国信证券· 2025-04-02 14: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卓胜微收入同比增长2%但盈利能力承压,拟通过定增扩充产能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44.87亿元(YoY +2.48%),归母净利润4.02亿元(YoY -64.20%),扣非归母净利润3.64亿元(YoY -66.80%),毛利率降7.0pct至39.49%,研发费用9.97亿元(YoY +58.53%),研发费率提7.9pct至22.22% [2] - 4Q24营收11.19亿元(YoY -14.18%,QoQ +3.4%),归母净利润 -0.24亿元(YoY -108%,QoQ -133%),毛利率36.39%(YoY -6.6pct,QoQ -0.8pct),单季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0.92亿元 [2]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09/10.48/12.76亿元,对应2025年3月31日股价的PE分别为60/41/34x [4] 产品线情况 - 2024年射频分立器件收入25.09亿元(YoY -7.57%),占比56%,毛利率降5.1pct至42.18%;射频模组收入18.87亿元(YoY +18.58%),占比由2023年的36%提至42%,毛利率降9.5pct至36.27% [3] 产能情况 - 6英寸滤波器晶圆生产线产品品类全面布局,具备双工器/四工器等分立器件规模量产能力,集成自产滤波器的模组产品导入多家品牌客户并放量 [3] - 12英寸晶圆生产线月产能达5千片,L - PAMiF等相关模组产品采用自产IPD滤波器,第一代工艺生产线量产,第二代工艺开发进展顺利 [3] 融资计划 - 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资不超35亿元,30亿元用于射频芯片制造扩产项目,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4]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378|4,487|5,356|6,644|7,875| |(+/-%)|19.1%|2.5%|19.4%|24.0%|18.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122|402|709|1048|1276| |(+/-%)|5.0%|-64.2%|76.5%|47.8%|21.7%| |每股收益(元)|2.10|0.75|1.33|1.96|2.39| |EBIT Margin|27.2%|11.6%|15.3%|17.9%|18.8%| |净资产收益率(ROE)|11.4%|3.9%|6.6%|8.9%|10.0%| |市盈率(PE)|38.1|106.6|60.4|40.9|33.6| |EV/EBITDA|31.3|43.0|31.8|21.5|18.2| |市净率(PB)|4.36|4.20|3.96|3.66|3.34| [5] 财务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百万元)|1008|1411|1232|1217|2584| |应收款项(百万元)|552|621|741|919|1089| |存货净额(百万元)|1493|2521|2199|2572|2843|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3269|5016|4726|5396|7328| |固定资产(百万元)|5602|8238|9095|9127|8533| |资产总计(百万元)|10958|14233|14797|15497|16832| |负债合计(百万元)|1154|4032|3982|3774|4004| |股东权益(百万元)|9803|10199|10812|11718|12821| |营业收入(百万元)|4378|4487|5356|6644|7875| |营业成本(百万元)|2345|2715|3304|4077|4775| |研发费用(百万元)|629|997|964|1063|1260|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122|402|709|1048|1276|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894|80|1713|1561|2095|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2292| - 1812| - 1503| - 1004| - 503| |融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94|2407| - 388| - 572| - 225| |现金净变动(百万元)| - 494|677| - 179| - 15|1367|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