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 SU7 Ultra
icon
搜索文档
新能源价格战进入死局,雷军掌舵架构部,死磕盈利难题?
36氪· 2025-10-30 08:42
公司战略与组织架构调整 - 小米汽车近期设立全新一级部门架构部,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下一代技术架构的思考定调,部门直接向雷军汇报[1] - 新部门成员均为研发部门负责人和核心骨干,其战略重要性高,核心价值是为下一代车型迭代打好地基[1] - 与行业普遍将技术规划交由二级部门推进不同,小米将技术前瞻布局提升至公司最高任务级别,重视程度在行业中罕见[3] 研发投入与成本优化 - 尽管YU7和SU7基于相同平台开发,但YU7项目有90%的零部件重新开发,背后是远超常规改款的资金与研发投入[4] - 公司2021年底宣布造车时拥有1080亿元现金余额,具备承受前期高投入的财务能力[4] - 成立架构部旨在从顶层设计阶段统筹未来多车型研发需求,避免平台内高比例重构的资源浪费,从源头降低研发与生产成本[9][12] 市场表现与技术竞争力 - 小米SU7前9个月累计销量超越比亚迪汉,成为中大型轿车市场销冠[6] - 小米YU7在30万级纯电动SUV市场销量紧追特斯拉Model Y,上市即站稳主流赛道[6] - 小米SU7 Ultra量产版打破各大赛道纪录,高投入已转化为市场和技术上的双重竞争力[6] 财务表现与盈利路径 - 公司今年二季度营收206亿元,较去年同期62亿元增长230.3%,但上半年累计亏损仍达8亿元[9] - 通过架构部统一技术基座,让多车型共享核心技术模块,为后续盈利目标的达成铺路[12] 行业背景与架构重要性 - 新能源车市价格战激烈,从底层架构发力才能支撑长期价格优势,避免陷入亏损泥潭[13] - 燃油车时代广汽丰田TNGA架构零部件通用化率突破80%,比传统平台提升近35%,单车生产成本降低12%~15%(约1.2~1.8万元)[14] - 新能源时代比亚迪e平台3.0借助CTB技术减少40%零部件、缩短35%制造周期,实现研发成本极致分摊[16] 未来架构挑战与策略 - 公司现有产品调性集中于运动性能,未来增程SUV车型需求转向空间舒适和家庭实用性,对架构灵活性提出极高要求[18] - 架构需在底盘调校、车身结构设计上具备足够灵活性,以支撑不同场景需求,实现"一架构多场景"适配[18] - 可借鉴行业差异化适配策略,将统一技术基座与车型定位深度绑定,在覆盖更多细分市场的同时守住成本与利润平衡线[21][22]
汽车行业系列深度十:自主冲击豪华市场,高端定义增量空间
民生证券· 2025-09-02 20:08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维持评级 [6] 核心观点 - 大众市场(5-15万元)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自主品牌份额达70%但增长乏力 盈利空间承压 [1][12][16] - 中高端市场(15万元以上)成为未来核心增量空间 品牌效应显著 盈利能力强 自主份额不足50% 存在超500万辆替代空间 [1][4][13] - 25万元以上豪华市场格局基本稳定 理想、华为系、小米通过电动化、智能化技术优势解构传统豪华品牌壁垒 形成头部竞争格局 [4][14][24] - 15-25万元中端市场格局分散 缺乏龙头 为传统自主车企和二线新势力重点发力领域 需通过智能化或产品设计替代合资品牌 [4][15][18] - 海外豪华品牌分层明确:超豪华品牌(法拉利、保时捷)依赖性能稀缺性和奢侈品逻辑 传统豪华品牌(BBA)依靠历史沉淀和技术标准化 孵化高端品牌(雷克萨斯、英菲尼迪)以高获得感和服务体验立足 [3][45][48] 分章节总结 中高端市场盈利空间分析 - 5-15万元市场年销量1,100-1,200万辆 年收入1.1-1.2万亿元 净利润500-600亿元 [2][13] - 15-25万元市场年销量550-600万辆 年收入1.1-1.2万亿元 净利润550-600亿元 [2][13] - 25万元以上豪华市场年销量400万辆 单车净利润2万元(BBA为3万元) 远期净利润体量800亿元 [2][13] - 15万元以上市场自主份额均低于50% 其中15-25万元市场自主份额48%(2025Q2) 25万元以上市场自主份额47.7%(2025Q2) [18][24] 海外豪华品牌建设路径 - 超豪华品牌:以赛道技术下放和限量策略维持高单价利润 如法拉利、保时捷 [3][41][43] - 传统豪华品牌:BBA通过历史沉淀、技术标准化和全球化产品矩阵占据垄断地位 [29][30][32] - 孵化高端品牌:雷克萨斯、英菲尼迪依托母体技术优化 通过高获得感服务和区域深耕策略突破 [33][36][38] 自主品牌壁垒构建 - 品牌力分为保险属性(品质稳定性)和社会属性(身份溢价) 高销量和高端产品定位是关键 [49][50] - 理想通过产品形态变革(如理想ONE)实现错位竞争 华为和小米借助消费电子品牌基础直接颠覆市场 [51][52] - 后来者需通过产品力越级领先(如外观、智能化、性能)实现差异化突破 否则难以超越头部格局 [52] 自主车企竞争格局 - 25万元以上市场:理想份额9.8%(2025Q2) 华为系问界份额9.6% BBA份额降至24.2% [24] - 15-25万元市场:大众、比亚迪领先 但格局分散 头部车企份额均低于10% [18][21] - 推荐标的:中高端新势力(小米、理想、小鹏) 高端子品牌传统车企(吉利、长城、比亚迪) 华为合作车企(赛力斯、上汽、长安) [5]
科技大事件 丨 苹果回应首次在中国关停直营店;美团承诺绝不下场与商家竞争
搜狐财经· 2025-08-01 19:45
苹果新动向 - 苹果将关闭大连百年城直营店 这是国内首家关停的苹果直营店 关闭原因是购物中心内多家零售商已离开 包括Coach、Kenzo等品牌 [1] - 苹果在中国市场持续扩张 8月16日将在深圳开设第三家直营店 今年1月已在合肥开设首家零售店 目前中国区拥有超过50家Apple Store [1] - 苹果严厉反驳美国司法部反垄断诉讼 逐条批驳236项指控 提出九项核心抗辩理由 包括保护知识产权、未损害市场竞争等 [2] - 苹果正与摩根大通洽谈Apple Card合作 可能取代高盛 谈判始于去年年初 近期进程加快 但尚未签署正式协议 [3][4] - 苹果因Siri升级延迟面临证券欺诈集体诉讼 罗森律师事务所正在征集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购买苹果股票的投资者 [5] - 苹果近期斥资8.82亿美元收购湾区办公地产 包括3.65亿美元收购Mathilda园区 3.5亿美元收购两栋建筑 1.6亿美元收购Tantau大楼 [6] 科技大事件 - 美团推出"浣熊食堂"品牌 商家曝光量上涨164% 订单量上涨60% 承诺绝不自营 只做基础设施建设 [7][8] - 国产手机厂商测试10000mAh电池新机 厚度不到8.5mm 已进入NPI阶段 疑似为荣耀Power 3 [9] - 华为鸿蒙OS铁路12306功能上线 覆盖购票、改签等场景 已基本覆盖全量用户 [11] - 2025款长安马自达3昂克赛拉上市 售价8.99万元起 新增云控选装包 车身尺寸4662×1797×1445mm [12] - 小米SU7 Ultra现身法拉利工厂 用于测试及开发下一代纯电平台 法拉利或年底公布首款纯电车型 [12]
早报|9999 元起,华为 Pura80 Ultra 发布/马云回应阿里「大公司病」/胖东来:员工年假不少于 40 天
搜狐财经· 2025-06-12 09:42
华为Pura80系列发布 - 华为Pura80 Ultra起售价9999元,配置为16GB+512GB [7] - Pura80 Ultra搭载「一底双镜」长焦技术,包含3.7倍和9.4倍双光学焦段 [4] - Pura80 Pro/Pro+/Ultra均配备5000万像素一英寸超高动态摄像头 [5] - 全系配备红枫原色镜头,Pro/Pro+采用「单色釉」配色灵感 [4][5] - Pura80系列延续三角形后摄Deco设计,底座增加纹理细节 [4] 华为智能穿戴设备表现 - 2025年Q1华为腕戴设备出货1000万台,市场份额21.9%居全球第一 [14] - 中国市场出货740万台,份额42%领先 [15] - 华为智能穿戴全球累计出货量突破2亿台 [16] - 同期发布华为WATCH 5智能手表,支持5G独立通信和血氧秒级监测 [5] 车企供应链政策调整 - 小米、比亚迪等十余家车企宣布供应商账期统一缩至60天内 [6] - 该政策响应《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2025年实施要求 [6] - 工信部同步推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反内卷集中整治 [6] 小米汽车与科技产品动态 - 小米SU7 Ultra以7分04秒957刷新纽北量产电动车圈速记录 [8][10] - SU7 Ultra纽北限量版售价81.49万元,竞速套装10万元 [10][11] - 小米AI智能眼镜预计6月发售,采用高通AR1+恒玄2700双芯片 [25][26] - 硬件成本约1281元,主打低功耗与视频拍摄功能 [26] 小鹏汽车新品发布 - 小鹏G7预售23.58万元起,搭载2200TOPS算力芯片 [37][38] - 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支持本地VLA+VLM模型 [38] - 配备87英寸AR-HUD和702km续航能力 [37][38] 可穿戴设备市场数据 - 2025年Q1全球腕戴出货4557万台,同比增长10.5% [14] - 小米出货870万台居第二,份额19% [14] - 苹果出货700万台排名第三,三星340万台列第四 [14] 字节跳动AI产品更新 - 豆包大模型1.6在GPQA测试达81.5分,数学能力提升12.3分 [29] - Seedance 1.0 pro视频生成模型登顶Artificial Analysis榜单 [31] - 语音播客模型实现真人级对话生成效果 [33] 影石创新与XREAL动态 - 影石创新科创板上市首日市值709.77亿元,募资19.38亿元 [17][18] - 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67.2%,2024年营收超越GoPro [18] - XREAL发布Project Aura AR眼镜,视场角达70° [20][22] 其他科技公司动态 - 红魔发布9.06英寸电竞平板3 PRO,安兔兔跑分334万 [45] - 任天堂Switch 2开售4天销量破350万台 [46][48] - 胖东来员工年均收入10万元,年假40天以上 [48]
浪人早报 | 荣耀称有信心重返前三、自动驾驶版ModelY下月交付、iPhone17标准版屏幕曝光…
新浪科技· 2025-05-30 09:20
荣耀重返市场前三计划 - 荣耀新管理团队首次亮相 强调以上市为契机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透明度 将适时启动上市流程 [2] - 上半年中国市场遇挑战但海外表现良好 销售与服务总裁王班预计下半年业绩回升 目标重返行业前三 [2] 特斯拉自动驾驶进展 - 特斯拉在奥斯汀公共道路测试无人驾驶Model Y 迄今零事故 计划下月首次向消费者交付自动驾驶版Model Y [3] iPhone 17屏幕升级 - iPhone 17标准版屏幕增至6.27英寸 iPhone 17 Air配备6.55英寸屏幕 全系支持120Hz刷新率 [4] - 新机将搭载2400万像素自拍摄像头及A19芯片 [4] 宇树科技更名 - 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更名为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与合同不受影响 公司称属常规运营变更 [5][6] 理想汽车Q1财报 - Q1营收259.3亿元同比增1.1% 净利润10.2亿元同比降20% 交付量92864辆同比增16% [7] - Q2营收指引325-338亿元 低于市场预期 [7] 哪吒汽车品牌争议 - 上海总部logo被拆除 此前传闻设计费达5亿元 前CEO澄清2018年喷泉标设计费不足100万元 [8] 字节内部AI工具管控 - 字节拟分批禁用第三方AI开发工具 改用自研编程助手 后补充说明符合安全要求的工具经审批仍可用 [9] 小米汽车参展计划 - 粤港澳车展将展示小米YU7首秀及SU7系列 限量赠送车展限定矿泉水和六一儿童节特别款 [10] 苹果App Store生态数据 - 美国App Store五年内生态规模从1420亿增至4060亿美元 超90%交易未向苹果支付佣金 [11] 智能驾驶政策支持 - 人民网评论指出中国智能驾驶技术加速落地 需通过法规政策保障数据安全 推动技术有序发展 [12]
小米卢伟冰谈 SU7 竞争力:市面上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丨一分钟财报
晚点LatePost· 2025-05-28 22:41
核心观点 - 小米汽车业务在一季度表现强劲,SU7高销量带动收入增长,毛利率超过竞争对手[3][4] - 公司管理层认为产品力是盈利的关键,SU7至今未有直接竞争对手,保持了定价权[5][9] - YU7亮相后市场反应热烈,预约咨询量是SU7同期的3倍,显示产品持续力[6] - 汽车周边产品贡献额外收入,渠道效率显著高于传统车企[9] 财务表现 - 一季度汽车业务收入达181亿元,环比增长10.8%[3] - 创新业务亏损收窄至5亿元,环比减少2亿元[4] - 汽车业务毛利率23.2%,高于理想(19.7%)和比亚迪(20.07%)[4] - 汽车周边产品带来约5亿元收入[9] 产品表现 - SU7一季度交付7.6万台,环比增长8.9%[3] - SU7 Ultra截至5月26日锁单量超2.3万台[5] - SU7上市14个月未有直接竞争对手,保持定价权[5] - YU7技术发布后预约咨询量是SU7同期的3倍[6] 运营效率 - 渠道效率达传统汽车公司的2-3倍[9] - 内部管理效率和费用率表现优异[9] - SU7上市后未降价,上市权益逐步退坡[9] 未来关注点 - 7月上市的YU7对SU7的潜在影响[5] - YU7标配激光雷达对盈利与定价策略的影响[5] - 高速致死事故和Ultra挖孔前舱盖争议的潜在财务影响[5]
小米卢伟冰谈 SU7 竞争力:市面上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丨一分钟财报
晚点Auto· 2025-05-27 23:44
小米汽车业务表现 - 2024年前3个月小米交付7 6万台新车 环比增长8 9% 带动汽车业务收入达181亿元 环比增长10 8% 超过小鹏汽车 [2] - 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亏损收窄至5亿元 较上一季度减少2亿元 毛利率提升至23 2% 超过理想(19 7%)和比亚迪(20 07%) [2] - SU7 Ultra最新锁单量超过2 3万台 汽车周边产品一季度贡献约5亿元收入 [4][5] 产品力与市场表现 - SU7上市后未降价 上市权益逐步退坡 售价更高的SU7 Ultra开始交付 [4] - YU7技术发布后预约咨询量超SU7同期 留资用户达SU7的3倍 [5] - 管理层强调产品力持续性 SU7上市14个月后仍无直接竞品 保持定价权优势 [5][6] 运营效率与战略 - 内部管理效率为传统车企2-3倍 渠道与费用控制优势显著 [4] - 高速事故导致4月宣发暂停 SU7锁单量曾出现下滑但后续恢复 [5] - 行业关注7月上市的YU7对SU7的潜在替代效应 及激光雷达配置对盈利模式影响 [5]
雷军,错了吗?
混沌学园· 2025-05-21 16:44
雷军微博恢复健身打卡与小米公关策略 - 雷军在小米SU7车祸事件后进入40天公关静默期,期间降低微博更新频率并取消十五周年庆典活动[1][5] - 车祸事件发生在3月29日安徽铜陵高速,造成三名大学生遇难,事发前一天雷军刚纪念小米汽车一周年[5] - 雷军上周恢复健身打卡和长微博更新,被视为风波平息的信号[4][6][7] 雷军的个人IP与流量运营 - 雷军是社交平台最活跃的互联网车企CEO,今年已发布45次健身打卡[9] - 截至5月16日,雷军在抖音拥有4547万粉丝,微博2659.4万粉丝,B站547.3万粉丝,小红书449.2万粉丝[9] - 雷军个人IP包含多个出圈梗如"Are you OK"、与周鸿祎约架、与董明珠打赌等[9] 小米面临的舆论挑战 - SU7 Ultra车型因引擎盖涉嫌虚假宣传引发退款风波,补偿方案未获部分车主接受[6] - 雷军设置微博100天关注才能评论功能引发热议,公司解释为防水军措施[5] - 内部演讲透露公司对公众期待超出预期感到惊讶,承认造车比造手机更复杂[11] 小米的营销策略选择 - 雷军个人IP与品牌强绑定,公司短期内难以找到更符合调性的替代代言人[12] - 相比过去三位塌房明星代言人,雷军被视为风险最小的品牌形象代表[12] - 京东案例显示个人IP绑定策略存在周期性调整可能[11][12] 电动车行业营销特点 - 微博仍是电动车厂商竞争舆论的主要阵地[5] - 互联网公司需要持续与年轻用户建立连接,库克中国行是典型案例[12] - 行业面临流量红利与舆论风险并存的挑战[10]
雷军时隔月余首度发声: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猿大侠· 2025-05-12 12:05
雷军个人动态与公司状态 - 雷军于5月10日恢复健身打卡,这是自小米SU7事故后首次公开表态,此前暂停社交媒体互动一个多月 [1] - 雷军表示过去一个多月是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时间,情绪长期低落,取消部分会议和出差计划 [1] - 近期通过用户留言获得信心,状态开始逐步恢复 [1] 小米SU7 Ultra功能更新与用户沟通 - 公司暂停了"排位模式"功能更新推送,因未充分征询用户意见,预计4-8周推出新版本 [3] - 公司将建立更完善的用户意见收集机制,加强功能更新前的沟通 [3] - 已升级的少量用户将在下个版本中解决问题 [3] 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争议处理 - 公司提供限时改配服务,未交付订单可改回铝制前舱盖 [7] - 选配碳纤维版本的锁单用户将获赠2万积分 [7][9] - 碳纤维版本使用面积1.73㎡,整车减重1.3kg [7] 产品性能与赛道表现 - SU7 Ultra碳纤维版本在多个赛道刷新纪录:浙赛1'32"616(最速四门量产车)、上赛2'09"944(最速量产车) [11] - 公司正在挑战纽北赛道成绩 [11] - 碳纤维版本采用热压罐工艺,一套模具一天仅生产一个合格产品 [10] 产品设计与用户选择 - 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最初不在量产计划中,后因用户需求增加该选项 [4][5] - 该设计具备气流导出和辅助散热功能 [6] - 原厂版本提供5年或10万公里质保,工艺和质量远超第三方改装件 [10]
汽车行业周报:FSD落地加速智驾升级
爱建证券· 2025-03-04 09: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汽车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各子板块均下跌,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多车企披露2月销量 [4] - 特斯拉FSD入华,小鹏小米智驾接力,自动驾驶前景广阔,2025 - 2027年迎来自动驾驶拐点 [9][10] - 看好自主整车智能化、电动智能核心技术自主供应链、汽零供应链围绕具身智能展业及电动智能自主品牌加速发展扩容汽车检测等方向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周专题:FSD落地加速智驾升级 - 特斯拉FSD入华,小鹏小米智驾接力,自动驾驶消息频出,市场前景广阔 [9] - 2025 - 2027年迎来自动驾驶拐点,中国未来或成全球最大自动驾驶市场 [10] - 特斯拉FSD入华技术、市场、供应链层面有不同影响,国内激活率是关键 [11] - 小鹏汽车自动驾驶技术领先,2025款G6发布有望助力销量,预计2024Q4营收143亿元 [12][13] 本周市场回顾 汽车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板块排名24/31 - 本周汽车板块报收7,068.1点,下跌2.72%,跑输沪深300指数0.5个pct,板块排名24/31,各子板块均下跌 [4][16] - 截至2月28日收盘,汽车行业PE(TTM)为32.15倍,PB(MRQ)为2.56倍,均环比下降 [19] 智能电动化转型提速,自主核心部件迎窗口 - 本周申万、恒生汽车板块涨幅前5个股为林泰新材、明阳科技等,跌幅前5个股为超达装备、隆盛科技等 [21] - 关注个股本周表现不一,小鹏汽车涨10.99%,凌云股份跌12.24%等 [24] 多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 - 赛力斯拟115亿元购买华为持有的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10%股权 [25] - 宁波方正、海泰科、豪能股份等有对外投资、增资等动作 [26][28][29] - 豪恩汽电收到智能驾驶摄像系统产品定点信,预估总营业额约4.08亿元 [31] - 精进电动、上声电子等多家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营收、利润有不同表现 [32][33] 行业跟踪 节后复工叠加需求回暖,本周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 - 2月1 - 23日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同比+18%,今年以来累计零售271.8万辆,同比-4% [40] - 2月部分车企已披露数据,比亚迪销量表现领先,1月综合库存系数1.40处于警戒线以下 [46][47] - 1月国内汽车出口47.0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15.0万辆,延续良好态势 [49] - 本周铝、冷轧薄板等价格环比有涨有跌 [51] 固态电池装车潮启,智驾技术部署落地 - 国家多部门及香港特区有充电基础设施、OTA升级等相关政策发布 [59] - 2025款小鹏G6、小米SU7 Ultra等有新进展,多家车企在固态电池、智驾技术方面有动作 [60][62] 新能源车上市规划 - 小米YU7、特斯拉焕新Model Y等车企有新能源车上市规划 [65] 新能源车公共充电桩数量 - 截至2025年1月,全国充电桩3760010个,区域性充电桩广东、上海、北京数量较多 [66] 投资建议 - 乘用车方面,看好自主整车智能化加速突破,建议关注小鹏汽车、小米集团 [4] - 零部件方面,看好电动智能核心技术自主供应链及围绕具身智能展业,建议关注科博达、凌云股份等 [4] - 汽车服务方面,看好电动智能自主品牌加速发展扩容汽车检测,建议关注中国汽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