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鹏图灵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智能驾驶:奇点已至
2025-09-02 22:41
智能驾驶:奇点已至 20250902 摘要 智能驾驶商业化面临挑战,单纯收费模式受限,但作为新兴技术具备可 行性。高阶智能驾驶能力将成为车企竞争关键,无法实现者或被淘汰。 智能驾驶核心在于算法、算力和数据。车企聚焦算法,采用大模型如 VRA,华为和蔚来则选择世界模型。硬件上,大算力是算法迭代支撑, 需自研芯片适配模型,下一代智能驾驶需达 1,000TOPS 级别。 智能驾驶商业化方向包括智驾评权和 Robotaxi。智驾评权将从高端车 型下放至全民刚需,Robotaxi 方面,特斯拉预计 2026 年实现小批量运 营,小鹏亦有相关计划,市场空间巨大。 VRA 技术通过视频传感器收集信息,生成语言描述,输入大脑体系进行 决策。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分别采用蒸馏先行强化兜底和强化主导深流 跟随的方法实现 VRA。 车企在算力芯片方面仍以海外厂商为主,国内逐步推进自主研发,如华 为、小鹏图灵芯片等。理想自研芯片预计 2026 年上车,国内车企正布 局算力到算法的闭环能力。 中国政府支持智能驾驶发展,北京等地已实施 L3 级别自动驾驶相关法规。 国家层面将进一步定义和规范自动驾驶能力及试点区域。 智能驾驶商业化路径包括支 ...
小鹏汽车高管解读Q2财报:汽车颜值也将成为目标
新浪科技· 2025-08-19 23:08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182.7亿元,同比增长125.3%,环比增长15.6% [1] - 净亏损4.8亿元,同比收窄62.5%,环比收窄27.3% [1] - 非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净亏损3.9亿元,同比收窄68%,环比收窄9.3% [1] 产品战略与定价 - 产品价格区间覆盖10-50万元,计划通过产品布局、科技溢价、情绪溢价和品牌溢价提升平均售价 [3] - 即将发布30万元级P7车型和40万元级X9超电版本 [3] - 2026-2027年将推出多款30万元以上全新车型 [3] 技术研发优势 - Ultra车型算力达2250 TOPS,远超同行旗舰车型100-700 TOPS水平 [5] - VLA模型规模达同行10倍,运行帧率为同行两倍 [5] - 本月启动VLA初始版本灰度推送,预计年底版本体验显著提升 [5] - 2026年量产车型将实现与L4 RoboTaxi同源模型,智驾能力预计领先行业数十倍 [5][6] 合作伙伴关系 - 与大众汽车合作扩展至燃油车和插电混动车型电子电气架构 [6] - 2024年第一季度起已确认G9平台知识产权授权收入和电子电气架构合作收入 [7] - 下半年合作收入预计增长,新增第三项经常性收入来源 [7] 自动驾驶布局 - 2026年启动RoboTaxi试点运营,采用无地图模式且无区域限制 [8] - Ultra车型无需硬件冗余即可通过OTA升级获得L4级能力 [7][8] - RoboTaxi运营初期自主运营,测试通过后开放合作伙伴参与商业化 [8]
中国车载芯片自主化进程提速,从“25%”到“100%”
新浪财经· 2025-06-24 15:02
中国汽车芯片国产化进程 - 中国汽车企业加速车载芯片国产化进程,目标2027年实现100%本土化 [1] - 电动化与智能化趋势推动车企打破"卡脖子"困境,对全球芯片格局影响显著 [1] 车载芯片分类与现状 - 整车需搭载数百颗芯片,覆盖感知、控制、通信、执行等多个维度 [5] - 芯片分为五类:主控类、通信类、功率类、传感器类及功能安全类 [6] - 中国厂商在主控与通信类产品取得突破,其他类别仍处起步阶段 [6] 国产芯片技术进展 - MCU领域:东软载波、杰发科技、华大半导体推出车规AEC-Q100认证产品,频率32MHz至300MHz,支持ASIL-B功能安全等级 [8] - 通信芯片:星舆科技、芯翼信息等实现国产CAN、以太网PHY芯片小规模量产,基于40nm及以上制程 [8] - 高算力SoC芯片:地平线征程5采用16nm工艺,集成16TOPS AI算力,已在长安、理想等车型部署 [9] 车企自研与合作模式 - 小鹏自研AI芯片图灵,基于7nm工艺,算力超500TOPS,目标对标英伟达Orin X [10] - 吉利亿咖通与黑芝麻联合开发智能驾驶平台,广汽与芯擎科技合作座舱芯片定义 [14] - 比亚迪全栈自研功率器件、BMS芯片等核心模块 [15] 技术挑战与未来方向 - 国产芯片在自动驾驶SoC、图像处理ISP等领域与国际供应商存在代际差距 [9] - 高端SoC依赖EDA工具、IP授权与先进制程,封测需满足AEC-Q100等车规标准 [16] - 验证周期长达18-24个月,需模拟极限温度、震动等复杂工况 [16]
小鹏汽车-W(09868.HK):新车销量强劲 毛利率略超预期
格隆汇· 2025-05-25 09:45
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 - 2025Q1实现销量9 4万辆 同环比+330 8 +2 7 [1] - 总收入158 1亿元 同环比+141 5 -1 8 [1] - 单车收入15 3万元 同环比-39 8 -4 7 [1] - 毛利率15 6 同环比+2 7 +1 2pct [1] - 净亏损6 6亿元 同环比减亏7 5 7 3亿元 [1] 新车型市场表现 - Mona M03及P7+合计占一季度总销量75 5 其中M03占50 1 P7+占25 4 [2] - M03低定价导致单车收入下滑 但规模效应显著提升毛利率 [2] - P7+新智驾方案去除两颗激光雷达实现大幅降本 汽车业务毛利率环比提升0 5pct [2] - 2025Q2交付指引10 2-10 8万辆创历史新高 [2] 产品线更新与规划 - G6 G9已完成改款 预计二季度单车收入及毛利率进一步上升 [2] - M03 Max版本5月底上市 智驾版将增强竞争力 [3] - 新P7外观设计亮眼 有望与P7+形成差异化 [3] - G7即将上市 预计2025年总销量55万辆 同比+190 [3] 技术研发进展 - 自研小鹏图灵芯片等效算力是主流车端AI芯片3-7倍 专为L4设计 [3] - 芯片拥有40核处理器 单颗可跑300亿参数本地模型 [3] - 二季度芯片上车后将有效降低成本 后续部署至第五代机器人 [3] 财务预测调整 - 上调2025-2027年营业收入至959 1172 1355亿元 [4]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4 28 47亿元 [4]
小鹏汽车-W(09868):新车销量强劲,毛利率略超预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24 19: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新车周期开启,对外合作及内部改革进度超预期,盈利能力大幅增强,机器人及飞行汽车业务也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上调25 - 27年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5月23日收盘价82.05港币,恒生中国企业指数8557.64,52周最高/最低为106.00/25.50港币,H股市值1561.86亿港币,流通H股1554.85百万股,汇率(人民币/港币)1.0886 [1] 投资要点 - 2025Q1实现销量9.4万辆,同/环比+330.8/+2.7%;总收入158.1亿元,同/环比+141.5/-1.8%;单车收入为15.3万元,同/环比-39.8/-4.7%;毛利率15.6%,同/环比+2.7/+1.2pct;净亏损6.6亿元,同/环比减亏7.5/7.3亿元 [4]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0,676|40,866|95,873|117,239|135,464| |同比增长率(%)|14|33|135|22|1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376|-5,790|439|2,830|4,675| |同比增长率(%)|-14|44|108|545|65| |每股收益(元/股)|-5.46|-3.05|0.23|1.49|2.46| |净资产收益率(%)|-28.33|-17.13|1.44|9.12|13.44| |市销率|4.69|3.52|1.50|1.23|1.06| |市净率|4.0|4.6|4.9|4.4|3.9| [5] 公司亮点 - Mona M03及P7+推出带领公司度过行业淡季,2025Q1分别实现销量4.7万辆、2.4万辆,两车型合计占一季度总销量75.5%,带动一季度销量环比提升;2025Q2交付指引10.2 - 10.8万辆,预计随G6、G9等车型改款,二季度单车收入及毛利率将进一步上升 [6] - 新车型周期已开启,G6、G9完成改款,M03 Max版本5月底上市,新P7亮相,G7上市在即,预计2025年公司将实现55万辆总销量,同比+190% [6] - 自研芯片二季度上车,小鹏图灵芯片等效算力是当前主流车端AI芯片的3 - 7倍,预计上车后将有效降低小鹏车型成本,下一步将部署在其第五代机器人上 [6] 合并利润表(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报告日期|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30,676|40,866|95,873|117,239|135,464| |主营业务收入|30,676|40,866|95,873|117,239|135,464| |营业总支出|42,060|48,348|95,494|113,532|129,563| |营业成本|30,225|35,021|79,461|95,008|109,650| |营业开支|5,277|6,457|16,034|18,524|19,913| |营业利润|-11,384|-7,482|379|3,707|5,901| |净利息支出|-991|-1,031|-68|-263|-399| |权益性投资损益|0|0|0|0|0| |其他非经营性损益|-30|386|-100|-500|-1,000| |非经常项目前利润|-10,423|-6,065|346|3,470|5,300| |非经常项目损益|29|234|170|-140|200| |除税前利润|-10,394|-5,831|516|3,330|5,500| |所得税|37|-70|77|499|825| |少数股东损益|0|0|0|0|0| |持续经营净利润|-10,431|-5,761|439|2,831|4,675| |非持续经营净利润|0|0|0|0|0| |优先股利及其他调整项|0|0|0|0|0| |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10,376|-5,790|439|2,830|4,675| |EPS(最新股本摊薄)|-5.46|-3.05|0.23|1.49|2.46| [7]
小鹏汽车现金储备达453亿 ,净增超33亿元
36氪· 2025-05-22 12:43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58.1亿元,同比增长141.5% [1] - 一季度交付94008台,同比增长330.8% [1] - 截至一季度末现金储备达452.8亿元,较2024年末净增超33亿元 [1] - 普通股股东应占净亏损6.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3.7亿元和2024年第四季度的13.3亿元明显收窄 [2] 业绩展望 - 二季度预期交付10.2万-10.8万辆,同比增长237.7%-257.5% [1] - 二季度预期营收175亿-187亿元,同比增长115.7%-130.5% [1] 技术研发 - 小鹏图灵芯片2024年一次流片成功,算力是主流车端AI芯片3-7倍 [1] - 二季度部分车型进入生产环节,三季度放量 [1] - 2025年物理世界基座大模型将全面应用于AI汽车领域 [1] - 正在研发更大规模的云端和端侧模型,未来向L3和L4级别技术发展 [1] - 目标2026年推出面向工业和商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 [1] 芯片技术 - 自研图灵芯片定义为全球首颗同时应用于AI汽车、AI机器人、以及飞行汽车的多功能芯片 [1] - 专为AI大模型设计,能够支撑L4自动驾驶 [1] - 算力效能可达"一颗顶三颗"当前主流芯片,大约700TOPS左右,与英伟达最新Thor芯片接近 [1]
股通汽车ETF、港股汽车ETF上涨,小鹏汽车涨超5%,比亚迪AH股早盘均创历史新高
格隆汇· 2025-05-22 10:36
汽车板块市场表现 - 小鹏汽车股价涨超5%,Q1业绩及Q2指引均超预期,毛利率连续七个季度提高 [1] - 比亚迪AH股早盘均创历史新高,A股盘中涨1.39%报405.56元,港股涨1.95%报471.6港元,总市值超1.25万亿元 [1] - 多只汽车相关ETF上涨,华夏基金港股通汽车ETF涨1.47%,广发基金港股汽车ETF涨1.20% [1][2] 小鹏汽车业绩与规划 - Q1营收158.1亿元,同比增长141.5%,超市场预估的156.3亿元 [5] - Q1归属股东经调整净亏损4.3亿元,同比收窄69.8% [5] - 预计Q2营收175-187亿元,同比增长115.7%-130.5%,预计交付量10.2-10.8万辆,同比增长237.7%-257.5% [5] - 6月将启动小鹏G7预热发布,Q3推出30万元级别豪华运动轿跑P7,Q4发布基于鲲鹏混动平台的大型SUV [5] - 图灵芯片算力是主流车端AI芯片的3-7倍,Q2部分车型进入生产环节,Q3将更大范围放量 [5] 比亚迪动态 - 4月销售智驾车型213325辆,国内占比达71% [5] - 在柏林推出低成本电动汽车"海豚"Surf,售价22990-24990欧元,6月底前提供折扣 [6] - 紧凑型汽车被视为欧洲电气化的下一个前沿阵地,市场潜力巨大 [6] 行业数据 - 4月全国汽车销量259万辆,同比增加9.8%,1-4月累计销量1006万辆,同比增长10.8% [7] - 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22.6万辆,同比增长44.3%,渗透率达47.3% [7] - 1-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30万辆,同比增长46.2%,渗透率42.7% [7] - 4月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1.4,同比减少17.1%,环比减少9.6% [7] 行业趋势 - 车企新车型持续发布,居民购车需求释放,汽车市场热度延续 [6] -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保持较高水平,政策刺激效果显现,销量有望继续攀升 [6] - 建议关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产业链相关企业,以及智能驾驶领域有技术积累的企业 [7]
一季度销量增3.3倍后,何小鹏透露未来三大增长曲线
南方都市报· 2025-05-21 23:31
财务表现与销量增长 - 第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3.3倍至9.4万台,营收同比增长1.4倍至158亿元,取得新势力销量第一 [2] - 预计第二季度总交付量约为102000至108000辆,同比上升237.7%~257.5% [2] 产品规划与新品周期 - 第二季度将完成5个车型的年款升级或增配,第三季度推出两款全新车型(小鹏G7和30万级别豪华运动轿跑) [2] - 第四季度鲲鹏超级电动车型进入量产,实现"一车双能",预计将显著提升销量 [2] - 5月28日发布MONA M03 Max满血版本,首次将图灵AI辅助驾驶普及到15万级产品 [5] - 2026年推出MONA系列更多车型,针对年轻用户,主打高颜值和强智能化 [5] 海外市场扩张 - 第一季度海外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70%,在中国中高端新能源出口排名第一 [3] - 新增超过40家海外门店,开拓英国、印尼等关键市场 [3] - 未来三年海外业务将持续高速扩张,成为销量利润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3] AI与自动驾驶技术 - 2025年物理世界基座大模型将在AI汽车领域全面应用,构建代际领先优势 [4] - 全栈自研体系涵盖鹰眼纯视觉方案、图灵大算力自研芯片、云端超大规模基座模型等 [4] - 图灵芯片有效算力相当于行业主流芯片的3至7倍,第三季度将更大范围放量 [4] - 从"L2+"辅助驾驶迈向L3、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目标实现断代式领先 [4] 机器人业务 - 人形机器人Iron在2024年上海车展首秀,内部协作模式调用公司七成同源能力 [5] - 目标2026年推出面向工业和商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搭载图灵AI芯片提升端侧算力 [6] 与大众汽车合作 - 合作进展迅速,基于G9平台和联合开发EEA架构的车型将从明年初推向市场 [6]
小鹏汽车:图灵芯片车型三季度度更大范围放量 下一步将部署在第五代机器人
快讯· 2025-05-21 21:42
小鹏汽车2025年Q1财报电话会 图灵芯片进展 - 小鹏图灵芯片在2024年一次流片成功,算力是当前主流车端AI芯片的3-7倍 [1] - 二季度将有部分车型进入生产环节,三季度图灵芯片车型将更大范围放量 [1] - 下一步图灵芯片将部署在第五代机器人上,大幅提高机器人的端侧算力 [1]
汽车公司的尽头是AI?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12 00:25
公司战略转型 - 法拉第未来将股票代码从"FFIE"改为"FFAI",强调AI车生态是核心战略[3] - 力帆科技更名为千里科技,全面拥抱"AI+车"战略并成为吉利全域AI战略的一部分[3] - 小鹏汽车重新定义为全球AI汽车公司,目标10年内年销100万台AI汽车[6] - 理想汽车宣布转型为AI企业,认为AI是未来竞争核心[6] - 特斯拉在2023年底已重新定义为AI/机器人公司[6] AI重塑汽车业方向 - 智能驾驶是车企AI战略最聚焦领域:理想汽车采用VLA模型推动自动驾驶,小鹏汽车发布AI鹰眼视觉方案和定制AI芯片,吉利成立估值33亿元的智驾合资公司并发布"千里浩瀚"解决方案[8] - 智能座舱:FF研发新一代AI车载交互系统,吉利银河E8提供15大AI功能[10][11] - 机器人和飞行汽车:小鹏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Iron,计划2025年预售飞行汽车[11] - 特斯拉计划将人形机器人Optimus投入工厂应用,2026年目标产量5万-10万台[14] - 吉利提出全域AI理念,覆盖车辆智能架构、能源管理等领域[14] 资本市场反应 - 汽车行业平均市盈率25.85倍,而AI公司可达40倍甚至百倍[16] - Anthropic完成35亿美元E轮融资,估值615亿美元[17] - OpenAI前首席科学家初创公司估值或超300亿美元[19] - 力帆科技更名后股价短期上涨33%但很快回落[19] - FF更名当天股价上涨9.85%但随后回落[19] - 市场认为车企AI转型需长期坚持和清晰战略,小鹏规划10年转型期,理想设立三阶段目标[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