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可豆
icon
搜索文档
中非共绘互利共赢新图景
经济日报· 2025-11-20 10:01
中非贸易合作 - 中国正抓紧与53个非洲建交国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实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刚果(布)是首个收获成果的国家[1] - 中国已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24年中非贸易规模达到2.1万亿元人民币,再创历史新高[1] - 自零关税政策启动至今年3月,中国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口额达2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2%[4] 双边贸易结构 - 中非农产品贸易成为亮点,2024年进出口额首次突破700亿元人民币,今年前5个月中国自非洲进口农产品158.3亿元人民币[2] - 咖啡、可可豆、冷冻草莓等农产品进口增长显著,同比分别增长145.7%、88.6%、82%[2] - 近一年来赞比亚大豆、尼日利亚花生等22种农产品陆续获得输华准入[2] 中国对非出口升级 - 电子产品、生活用品、机械设备等仍是出口主力,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新三样”增长势头强劲[2] - 电动汽车对非洲出口增长逾100%[2] - 中国对非出口结构持续升级,显示出强劲增长势头[2] 贸易便利化措施 - 中国海关等部门推出通关便利举措,与多个非洲国家建立检验检疫合作机制,为柑橘、咖啡豆、水产品等进口开辟绿色通道[4] - 长沙海关在湖南自贸试验区启动“非洲输华食品准入预评估制度”,有望缩短非洲农食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4] - 通过开通直航货运航班,肯尼亚鲜花采摘后约20小时即可送达中国消费者手中,运输周期大幅缩短[4] 跨境电商发展 - 非洲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约40%,网民约4.65亿人,2025年非洲在线购物消费者数量预计将达到5.19亿人[5] - 庞大的消费市场为中非跨境电商合作提供广阔空间,Kilimall等电商平台服务近千万非洲用户[5] - 中国商务部积极推动中非数字经贸交流,支持举办“非洲好物网购节”等活动[5] 中国对非投资 - 2024年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额达33.7亿美元,主要集中于建筑业、采矿业和制造业[6] - 中国对非投资更注重拓展矿产价值链,尤其聚焦冶炼、精炼等下游环节[6] -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支持非洲发展本地价值链、制造业与关键矿产深加工[6] 清洁能源合作 - 光伏发电已成为中非能源合作的重点方向,山东威海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科特迪瓦电池储能项目,总投资超过5000万欧元[7] - 项目建成后预计可为3万户家庭提供稳定电力供应,光伏发电弃电比例将从35%降至不到5%[7] - 该项目预计2025年年底并网运行,还将推动西非区域电力互联互通[8] 基础设施建设 - 中国企业在非洲各国累计参与新建和改造铁路超过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9] - 蒙内铁路大幅提升运输效率,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每日物资通行量较此前提高10倍以上[10] - 马西铁路正线全长552公里,具备每年2.2亿吨的运输能力,将促进几内亚矿产资源开发[11] 农业技术合作 - 中国杂交水稻已在20多个非洲国家推广种植,帮助当地实现稻米自给自足[12] - 第十二期农技组为几内亚比绍引进水稻品种34个,筛选出11个适应性好、产量高的杂交水稻组合[12] - 示范基地水稻单产达到每公顷8.5吨,最高单产突破每公顷10吨,推动全国水稻种植面积从6万公顷增长至10万公顷[12] 农业经贸项目 - 卢旺达—湖南辣椒种植示范项目基地引入出口级质量标准,成品进入中国各大连锁超市[13] - 2025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上,尼日利亚农业服务项目、义乌—非洲小商品采购项目等33个项目达成签约合作,总金额达401.05亿元人民币[14] - 项目不仅帮助当地居民增收,还通过大规模跨境贸易助力当地延伸产业链[13]
从可可豆到花生,“绝佳机遇”!搭乘进博会“快车”中尼合作一路生花
央视网· 2025-11-08 10:49
中尼贸易关系进展 - 中国与尼日利亚于2024年9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同构建高水平中尼命运共同体 [1] - 尼日利亚是本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宾国,其展馆与中国展馆紧邻 [1] - 两国目标是在第十届进博会前实现10亿美元贸易额的突破 [8] 市场准入与关税政策 - 2024年9月,中国对尼日利亚花生开放市场准入,并给予零关税待遇 [1] - 中国已对33个非洲国家全面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增强非洲商品价格优势 [3] 进博会的贸易促进效应 - 尼日利亚代表通过连续八年参加进博会,显著促进了其农产品如腰果、芝麻、花生在中国的知名度与订购热潮 [7] - 进博会为尼日利亚商人打开了进入中国市场的通道,提供了绝佳的商业合作机遇 [7] - 展会现场直接促成了采购商与尼日利亚产品的对接,有望签署规模宏大的协议 [1] 物流通道改善 - 通过“一带一路”合作,从非洲港口到中国市场的海运时间相比以前缩短了10至15天 [3]
(进博故事)“独行快,众行远”谚语照进现实 “四叶草”见证中尼合作行稳致远
中国新闻网· 2025-10-30 20:44
进博会促进尼日利亚对华贸易 - 尼日利亚官方希望尼日利亚能成为中国在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1] - 七届进博会见证尼日利亚企业通过该平台取得商业成功并创造国内就业机会 [2][4] - 第七届进博会上尼日利亚16家参展公司中有13家签署了商业协议 [4] 尼日利亚农产品出口机遇 - 农产品成为尼日利亚叩开中国市场的关键,特别是花生在获得输华许可后带来新机遇 [5] - 尼日利亚是全球第四大花生产地,中国的高需求量为其提供市场机会 [5] - 除花生外,尼日利亚计划通过进博会平台推广可可、椰子、面粉等其他优质农产品 [4][5] 具体贸易成果与合作协议 - 尼日利亚企业Vintage Group与中国可可豆加工公司签署一份价值超过120万美元的合约 [4] - 尼日利亚腰果通过进博会现场展示获得中国市场的认可和订购热潮 [4] - 进博会促成尼日利亚展商与格鲁吉亚商人达成芝麻贸易合作,拓展了全球商机 [6] 文化展示与双边关系深化 - 尼日利亚传统服饰“阿迪莱”在首届进博会展示,旨在传播文化并寻求合作商机 [6] - 中尼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探索在进博会期间举办双边论坛及更深入合作 [6] - 进博会被视为地球村,为尼日利亚提供了学习不同文化和推广国家的机会 [6]
从“天价”到“过剩”? 我们的巧克力会降价吗?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10-30 16:36
市场供需格局逆转 - 全球可可市场预计将在2025/2026产季正式转向供应过剩(Surplus)[4] - 市场反转是供需两端同时转向的结果,从短缺到过剩出现180度反转[7] - 需求端“需求破坏”已成定局,2024年天价成功劝退消费者和品牌,导致全球巧克力销量(按体积计算)在2025年显著下降[10] 供应端驱动因素 - 气候从厄尔尼诺转为拉尼娜现象,预计将为科特迪瓦、加纳等主产区带来更稳定降雨,有助于抑制黑豆荚病传播并提升2025/26产季可可豆产量[8] - 2024年高价刺激了农民再投资,增加了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带动了产量反弹[8] 需求端结构性变化 - 消费者因零售价格过高而减少购买,导致巧克力销量显著下降[10] - 品牌为自救永久性改变配方,减少昂贵的可可含量,增加坚果、威化、焦糖、棕榈油等便宜填充物[10] - 高价先杀死需求,当巧克力巨头们集体减少采购量,市场自然从短缺滑向过剩[12] 零售价格展望 - 尽管预计供应过剩,但巧克力零售价格在未来一年内大概率不会下降[12] - 市场价格遵循“火箭与羽毛”规律,原料涨价时零售价像火箭飙升,原料降价时零售价像羽毛慢慢落下[14] 价格刚性原因分析 - 品牌仍在清理天价库存,目前巧克力大多使用几个月前以1万美元/吨高价采购的可可原料[16] - 涨价菜单几乎从不回调,消费者已被迫接受高价,品牌没有动力主动降价[16] - 品牌将利用高售价加低成本的窗口期修复财报,弥补之前被高成本严重挤压的利润率,而非让利消费者[18] 行业参与者影响 - 品牌熬过天价期,迎来利润修复期[22] - 消费者唯一的好消息是“缩水式通胀”(巧克力偷偷变小)现象可能暂停[22] - 行业很可能已永久性进入高价巧克力时代[24]
【环球财经】多元突围与韧性生长——科特迪瓦经济转型的密码
新华社· 2025-09-04 21:51
经济表现 - 科特迪瓦以年均7%的经济增速领跑撒哈拉以南非洲 [1] - 2012至2015年GDP年均增长约9.6% [5] - 2021年至2023年年均经济增速达6.5% [17] 产业升级 - 可可豆本土加工率从33%提升至2030年100%目标 [10] - 新建阿比让可可加工厂年加工能力5万吨并配套14万吨仓储库容 [10] - 政府推进新能源和数字基础设施投资以实现产业结构多样化 [12] 农业现代化 - 贡献全球40%的可可豆产量 [7] - 采用无人机进行农药播撒及地形测量和数据收集服务 [12] - 建设14家可可加工工厂并将多家新工厂在建中 [10] 基础设施建设 - 公路总里程达8.25万公里占西非经济货币联盟50%并承担全国贸易运输量90% [16] - 阿比让港年吞吐量从120万标准集装箱提升至250万标箱 [16] - 电力资源丰富约10%电力出口至周边六国 [16] 私营经济发展 - 2023年新注册企业超过2.5万家 [17] - 移动支付牌照发放推动本土金融科技平台发展 [17] - 吸收西非区域30%的外国投资并贡献该区域40%的GDP增长 [17] 区域经济地位 - 位列非洲大陆内部贸易排名第二及西非地区第一 [13] - 作为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第二大经济体 [13] - 通过港口和交通建设打造西非区域经济枢纽 [13]
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25年8月28日)
商务部网站· 2025-08-29 06:52
中非经贸合作进展 - 中非贸易繁荣推动双方往来密切 中国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口额达396.6亿美元(同比增长10.2%) 通过零关税政策推动肯尼亚牛油果 埃塞俄比亚咖啡豆 喀麦隆可可豆等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2][3] - 产业链合作带动对非投资提质增效 中资企业在埃及 几内亚 津巴布韦投资建设氧化铝厂 钢铁厂等工业项目 中国投资使非洲本地加工率从15%提升至45% 中非贸易每年为非洲经济增长贡献1-2个百分点 [3] - 绿色发展引领新兴领域合作深化 中国新能源汽车 光伏产品在非洲市场受青睐 金融机构设立绿色产业链专项资金 实施清洁能源项目 并通过电子商务培训 数字验证平台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合作 [4] 入境消费促进措施 - 入境消费政策成效显著 上半年全国口岸入境外国人超1900万人次(同比增长30%) 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超7200家(成倍增长) 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5% [5][6] - 多措并举扩大入境消费 包括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 优化离境退税商店布局与服务 打造"购在中国"品牌活动 创新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场景 [6] 中美经贸关系动态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持续推进 中方谈判代表李成钢率团赴华盛顿会见美方官员 双方将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共同维护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7] - 中美暂停实施24%关税90天 商务部将通过强化政策支撑 加强涉企帮扶 开拓多元化市场等措施帮助外贸企业保订单拓市场 包括用好广交会等展会资源 加大信保支持 发布海外市场指南等 [8]
商务部:中方贸易谈判代表将赴华盛顿会见美方相关官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7:51
中美经贸谈判进展 -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率团于8月24-27日访问加拿大主持中加经贸联委会 随后赴美国华盛顿会见美方相关官员 [1] - 中方愿与美方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共同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1] 中非经贸合作核心成果 - 2024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提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 一年来持续深化经贸领域合作 [1] - 中方支持非洲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签署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定 [1] - 2024年1-7月中国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口额达396.6亿美元 同比增长10.2% [2] - 肯尼亚牛油果 埃塞俄比亚阿拉比卡咖啡豆 喀麦隆可可豆等特色产品通过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 [2] 中非产业链与投资合作 - 中国企业依托境外经贸合作区打造中非产业合作增长圈 形成农产品加工 家电 物流 新能源等领域产业集聚 [2] - 中资企业在埃及 几内亚 津巴布韦等国投资建设氧化铝厂 钢铁厂等基础设施 [2] - 中国投资使非洲本地加工率从15%提升至45% 中非贸易每年为非洲经济贡献1-2个百分点增长 [2] 新兴领域合作发展 - 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品在非洲市场受到青睐 金融机构设立绿色产业链专项资金 [3] - 中国企业实施大批非洲清洁能源项目 通过电子商务云上大讲堂和贸易数字化验证平台培养数字人才 [3] - 商务部将继续推动十大伙伴行动落地 实现中非经济融合发展联动和成果共享 [3]
商务部:前7个月中国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口额同比增长10.2%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17:13
贸易繁荣 - 中国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口额达396.6亿美元,同比增长10.2% [1] - 中方支持非洲最不发达国家享受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1] - 非洲特色产品如肯尼亚牛油果、埃塞俄比亚咖啡豆、喀麦隆可可豆通过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 [1] 产业链合作 - 中资企业在埃及、几内亚、津巴布韦投资建设氧化铝厂、钢铁厂等工业项目 [2] - 中非合作推动非洲本地加工率从15%提升至45% [2] - 中非贸易每年为非洲经济增长贡献1-2个百分点 [2] 绿色发展 - 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品在非洲市场受到青睐 [2] - 中国金融机构设立绿色产业链专项资金支持非洲清洁能源项目 [2] - 中非合作推动电子商务培训和数字验证平台建设 [2]
赞比亚专家批美国滥征关税:阻碍非洲发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2 21:03
核心观点 - 美国滥征关税将阻碍非洲国家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主要影响原料出口依赖型经济体的竞争力和盈利空间[1][3][5] 关税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非洲国家主要出口原料 包括加纳和科特迪瓦的可可豆 埃塞俄比亚 肯尼亚和乌干达的咖啡豆[1] - 关税提高导致出口产品价格上升 使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1] 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 非洲企业难以在激烈竞争环境中保持足够的盈利空间和竞争力[3][5] - 为维持经营 企业不得不采取裁员措施[3][5] 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 美国滥征关税造成就业岗位减少[5] - 赞比亚有不少企业原本主要依靠向美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维持运营[5]
非洲农产品迎来中国零关税
经济日报· 2025-08-17 05:48
中国扩大对非洲零关税政策 - 中方宣布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 [1] - 此前已对33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实行100%零关税 [1] - 政策覆盖肯尼亚茶叶、牛油果等农产品 [1][2] 肯尼亚农产品出口表现 - 牛油果:2025年Q1中国进口6892.5吨(价值9000万元),占肯尼亚总产量40% [1] - 茶叶:2025年Q1中国进口量同比飙升175.2%,肯尼亚计划2030年对华出口规模扩大4倍 [2] - 牛油果首次出口中国被当地视为"重大胜利",创造就业机会 [1] 埃塞俄比亚咖啡产业 - 2024年对华咖啡出口额1.02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77.67% [2] - 高原风味形成差异化优势,采收期与巴西错开 [3] - 中国企业投资咖啡产业园和加工厂,签订长期购销协议 [2] 卢旺达辣椒产业升级 - 2024年启动中卢辣椒示范项目,首季出口200吨干辣椒 [4] - 鸟眼辣椒制成辣椒酱在中非经贸博览会成"断货王" [4] - 产业链全面打通,引入有机种植和信息化管理 [5] 西非可可产业转型 - 多哥借零关税扩大中国市场份额 [5] - 科特迪瓦因美国加关税转向中国市场 [6] 中非贸易整体数据 - 2024年中非贸易规模2.1万亿元(首次破2万亿) [6] - 2025年前5个月进出口9632.1亿元(同比+12.4%) [6] - 农产品:2024年进出口首破700亿元,2025年前5个月进口158.3亿元 [6] 非洲农业长期发展需求 - 需加速产业链升级、冷链物流建设和标准体系完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