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计算机

搜索文档
大行评级|建银国际:上调小米目标价至69港元 上调2025至27年盈利预测
格隆汇· 2025-08-22 11:55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0%至1160亿元人民币 符合市场预期 [1] - 物联网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45% 主要受家电 平板计算机及穿戴装置强劲表现推动 [1] - 电动车业务收入达206亿元人民币 平均售价环比上升6%至25.4万元 [1] 业务分部表现 - 电动车季度交付量达8.13万辆 环比增长7% [1] - 物联网业务预计2025年增长32% 2026年增长26% [1] - 电动车交付量预计2025年达40万辆 2026年达47万辆 [1] 战略发展计划 - 管理层计划2027年扩展欧洲市场 [1] - 公司预计年内将持续提高市场份额 [1] 机构评级调整 - 目标价由67港元上调至69港元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1] - 2025-2027年盈利预测被上调 [1]
手机回收商「闪回科技」,来自浙江湖州,递交IPO招股书,拟赴香港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8-15 14:00
公司上市申请 - 闪回科技于2024年9月17日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IPO上市此前曾于2024年2月26日和9月17日两次递表失效 [3] 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回收服务提供商专注于通过在线及线下以旧换新回收二手手机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包括笔记本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手机配件及其他数字产品 [5] - 按2024年回收和售出的二手手机交易总额计公司是中国第三大手机回收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均为1.3% [5] - 公司拥有两个核心品牌闪回收负责回收业务闪回有品负责销售业务 [6] 业务模式 - 主要通过上游资源合作伙伴的线下及在线商店以旧换新交易获得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供应少数通过闲置回收 [6] - 采购的二手消费电子产品经专有检测分级和定价技术处理后主要通过闪回有品在线平台及第三方电商平台的自有网店销售 [6] - 收入主要来自向二手市场买家销售采购的二手消费电子产品大部分是手机同时通过线下企业销售提供批量销售及增值服务 [6]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人民币7.50亿元9.19亿元11.58亿元12.97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8.09亿元 [12][13]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4870.8万元9908.4万元9826.8万元6644.3万元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人民币2463.3万元 [12][13] - 收入主要来自销售二手手机2021年至2024年该部分收入占比分别为92.5%93.2%90.6%94.9%2025年上半年占比95.5% [7] 股东结构 - 控股股东刘剑逸先生通过ShanHuiShou BVI持股31.71%并与余海容女士通过MGY Wisdom BVI和MGY Alliance BVI合计持股45.35% [8][9] - 主要机构股东包括小米持股6.83%同创伟业持股8.50%转转旗下发条时光持股4.42%顺为科技持股3.90% [8][9] - 其他股东包括安吉县财政局持股2.33%深圳国资委旗下智投汇富持股1.64%以及多名个人投资者 [8][9] 管理团队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刘剑逸董事长兼总经理余海容首席执行官何小敏首席生产官林乐新首席技术官 [11] - 非执行董事蒋文为小米集团生态链部门主管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侯思明梁建昌温竹韵 [11] 中介团队 - IPO中介团队包括清科资本独家保荐人毕马威审计师汉坤公司中国律师方达公司香港律师弗若斯特沙利文行业顾问等 [13]
业绩新高股价却大跌 联想集团怎么了?
证券时报· 2025-08-14 18:33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一财季收入同比增长22%至188.3亿美元,创历史第一季度新高 [1] - 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算,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08%至5.05亿美元 [1] - 按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算,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22%至3.89亿美元 [1] - 毛利率下降1.9个百分点至14.7%,主要由于产品组合变化和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较低的利润率 [7] - 净溢利率上升1.1个百分点至2.7% [7] - 每股基本盈利上升2.13美仙至4.12美仙,摊薄盈利上升1.73美仙至3.65美仙 [7] 业务集团表现 - 智能设备业务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8%,分部溢利同比增长15% [3] - 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收入同比增长36%,但录得8600万美元经营亏损 [4] - 方案服务业务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0%,分部溢利率提高至22%,分部溢利同比增长26% [6] - 三大业务集团均录得强劲的双位数同比收入增长 [2] 市场份额与产品表现 - 全球个人计算机市场份额达24.6%,较去年同期提升1.7个百分点 [3] - 个人计算机、平板计算机及其他智能设备业务录得过去15个季度以来最快的同比收入增长 [3] - 人工智能服务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逾一倍 [4] - TruScale订单量增长强劲,设备即服务录得双位数同比增长,基础设施即服务录得三位数同比增长 [6] 区域市场表现 - 亚太区(除中国外)收入同比大幅增加39% [8] - 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6% [9] - 美洲区收入同比增长14% [9] - 各区域均衡成长,亚太区、中国、欧洲/中东/非洲市场及美洲区分别为集团总收入带来20%至33%的贡献 [8] 研发与战略投入 - 研发投资同比增加10%至5.24亿美元 [9] - 研发人员数量增至近2万人,同比增加10%,占员工总人数28% [9] - 增加投资用于扩大人工智能能力及加快企业基础设施业务转型 [4] - 专注于开发水平构建模块,通过数字化工作场所解决方案、混合云和可持续发展举措提供人工智能驱动的解决方案 [10] 市场动态与前景 - 企业基础设施业务被视为最大增长机遇,需要进行复杂的结构性改革 [5] - 方案服务业务集团整体潜在市场在2024/25财年大幅增长10% [7] - 公司处于有利位置,实现个人及企业人工智能双胞胎的长期愿景 [10] - 尽管业绩亮眼,但股价下跌近6%,不过从今年4月低点以来股价已上涨超50% [1]
新股消息 | 龙旗科技(603341.SH)递表港交所 全球第一智能手机ODM厂商 收入情况受ODM出货量波动影响较大
智通财经网· 2025-06-29 14:26
公司概况 - 龙旗科技是全球领先的智能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为知名品牌商和科技企业提供产品研究、设计、制造及支持等全面解决方案 [3] - 产品组合涵盖智能手机、AI PC、汽车电子、平板计算机、智能手表/手环及智能眼镜等 [3] - 核心客户包括小米、三星电子、联想、荣耀、OPPO、vivo等领先品牌 [3] - 业务模式以综合ODM服务为核心,整合硬件设计、软件开发、供应链管理等环节 [4] 市场地位 - 以2024年消费电子ODM出货量计,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消费电子ODM厂商 [4] - 以2024年智能手机ODM出货量计,公司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机ODM厂商 [4] 财务表现 - 收入由2022年的293.43亿元人民币减少7.4%至2023年的271.85亿元人民币,2024年增加70.6%至463.82亿元人民币 [5] - 年内溢利由2022年的5.62亿元人民币增加7.3%至2023年的6.0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比减少18.1%至4.93亿元人民币 [6] - 2024年毛利率为5.8%,较2023年的9.5%有所下降 [5] - 研发开支占收入比例从2023年的6.2%降至2024年的4.5% [5] 资本市场动态 - 公司于202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证券代码603341.SH [4] - 2024年6月27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花旗、海通国际、国泰君安国际 [1]
龙旗科技递表港交所,智能手机ODM出货量全球第一
巨潮资讯· 2025-06-28 10:24
公司上市申请 - 龙旗科技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并于同日刊登申请资料 [2] 公司行业地位 - 以2024年消费电子ODM出货量计是全球第二大消费电子ODM厂商 [2] - 以2024年智能手机ODM出货量计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机ODM厂商 [2][4] - 按平板计算机ODM出货量计2024年位列全球前三 [5] - 智能穿戴ODM出货量跃居行业前列领跑全球市场 [5] 公司业务架构 - 形成"1+2+X"产品框架:智能手机为核心、个人计算和汽车电子为重点、多品类新兴消费电子为补充 [3] - 业务涵盖智能手机、AIPC、汽车电子、平板计算机、智能手表/手环及智能眼镜等 [3] 智能手机业务 - 2024年收入达361.327亿元占总收入77.9% [4] - 2024年智能手机ODM出货量达1.729亿台 [4] - 保持4G手机市场份额同时积极投入5G产品研发 [4] - 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化、高性能化智能手机创新领域 [4] 平板计算机业务 - 2024年收入达36.963亿元占总收入8% [5] - 2024年平板计算机ODM出货量达1230万台 [5] - 成为国内前三头部平板品牌商的ODM主力供应商 [5] AIoT业务 - 2024年收入达55.731亿元同比增长122%占总收入12% [5] - 2024年AIoT设备ODM出货量达3390万台 [5] 新业务布局 - AIPC领域推出首款搭载高通骁龙处理器的笔电产品 [6] - 汽车电子领域与多家OEM及一级客户建立伙伴关系并有超过十个定点 [6] - 积极布局海外汽车电子市场 [6] 公司基础信息 - 成立于2004年2024年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证券代码:603341) [3] - 拥有约4000名专业人员的研发和工程团队 [3] - 核心客户包括小米、三星电子、联想、荣耀、OPPO、vivo等领先品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