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服务器
icon
搜索文档
神州数码中报增收不增利,百亿元债务压顶
凤凰网财经· 2025-09-17 21:40
核心观点 -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承压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6.29% 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2][3] - AI战略未有效提振盈利 期间费用增加及信用减值损失上升是净利润下滑主因 [2][7] - 核心业务结构存在隐忧 低毛利分销业务占比超九成 高增长业务增速普遍放缓 [2][3][5] 业务表现分析 - IT分销及增值服务业务营收683.9亿元 占比超90% 但毛利率仅2.7%同比下降0.82个百分点 [3] - 消费电子业务营收510.41亿元同比增长24.89% 企业增值业务营收173.5亿元同比下降8.51% [4] - 数云服务及软件业务营收16.4亿元 增速从62.7%大幅放缓至14.1% [5] - 自有品牌产品业务营收31亿元 增速从45.5%放缓至16.6% 毛利率10.3%下降0.2个百分点 [5] - 外销收入99.79亿元占比13.94% 增速从41.91%回落至26.51% 毛利率3.63%下降7.66个百分点 [6] 财务与资金状况 - 上半年研发费用1.89亿元同比增长11.19% 销售费用10.31亿元增长2.8% 管理费用1.94亿元增长6.6% [7] - 其他收益1136.71万元同比下降81.81%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84.63万元同比下降98.11% [8] - 信用减值损失1.08亿元同比暴增513.7% 主要因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增加 [9] - 资产负债率达76.1% 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54.46亿元无法覆盖102.19亿元短期借款 [9] - 对外担保总额685.01亿元 实际担保额287.5亿元占净资产比例达310.97% [9] 股权结构变动 - 大股东希格玛通过协议转让减持3350万股 转让价30.114元/股 总价款10.09亿元 [9] - 希格玛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从7.9%降至3.15% 新纪元以4.75%持股成为第二大股东 [10] - 2023-2024年期间希格玛及一致行动人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累计减持约1156.87万股 [10]
云计算概念股延续涨势 甲骨文巨额算力订单震动市场 北美云厂商上调资本支出预算
智通财经· 2025-09-12 10:40
云计算概念股表现 - 万国数据-SW股价上涨18%至39.6港元 [1] - 阿里巴巴-W股价上涨6.56%至152.7港元 [1] - 新意网集团股价上涨3.63%至7.13港元 [1] - 金山云股价上涨3.14%至8.87港元 [1] 甲骨文业务动态 - 2026财年第一季度新增3170亿美元未来合同收入 [1] - OpenAI签署五年期协议向甲骨文采购3000亿美元算力 [1] 云厂商资本开支 - 北美四大云厂商(谷歌/微软/Meta/亚马逊)25Q2资本开支合计874亿美元 [1] - 资本开支同比增长69%且环比增长23% [1] 人工智能服务器需求 - 分析师预期2026年主要云端CSP业者对AI服务器采购量保持双位数增长 [1] - 采购需求覆盖云端AI训练至AI推理算力需求 [1] - 甲骨文与OpenAI在AI服务器领域存在持续合作机会 [1]
港股异动 | 云计算概念股延续涨势 甲骨文巨额算力订单震动市场 北美云厂商上调资本支出预算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10:39
云计算与AI行业动态 - 云计算概念股呈现强劲涨势 万国数据-SW上涨18%至39.6港元 阿里巴巴-W上涨6.56%至152.7港元 新意网集团上涨3.63%至7.13港元 金山云上涨3.14%至8.87港元[1] - 甲骨文2026财年第一季度新增3170亿美元未来合同收入 OpenAI签署五年期协议向其采购3000亿美元算力[1] - 北美四大云厂商(谷歌/微软/Meta/亚马逊)25Q2资本开支合计874亿美元 同比增长69% 环比增长23%[1] AI服务器需求展望 - OpenAI星际之门项目将推动与甲骨文在人工智能服务器领域持续合作[2] - 2026年主要云端CSP业者(含北美微软/谷歌/甲骨文及中国互联网巨头)AI服务器采购量预计保持双位数增长[2] - 采购增长动力源自云端AI训练至AI推理的全链条算力需求扩张[2]
新闻发布厅丨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之三 “六新”铸就工业硬核担当
河南日报· 2025-09-11 07:38
制造业发展成果 - 工业经济总量稳居中西部省份第一位 过去四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6.1% 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年均增速16.7% 高于全国6.1个百分点 [2] - 规上工业41个行业大类实现全覆盖 郑南商超硬材料集群和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成功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9个集群被认定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 - 累计建设省实验室27家 省级产业研究院55家 制造业创新中心19家 中试基地61家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四有覆盖率提升至77.76% [3] - 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87.2% 建设省级智能车间和工厂1685个 累计培育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210家 绿色工业园区74个 [3] 新兴产业能级提升 - 2024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24.8% 较十三五末提高2.4个百分点 [4] - 手机产量1.3亿部居全国第二位 超聚变人工智能服务器累计出货5万台且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软件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 [4] - 新能源整车产量从2021年6.6万辆增长至2024年68.1万辆 年均增速近1.2倍 [4] - 人造金刚石产量全球第一 铝基板带材料规模全国第一 建成全球最大尼龙66盐生产基地 [4] 未来产业布局突破 - 聚焦6大方向建设20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落地河南 柔性传感器和智能轴承等关键零部件取得突破 [5] - 4个大模型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 建成中原量子谷一期核心启动区 发布国内首款实用化多场景自适应抗量子密码芯片 [5] - 陶瓷基板和5G用电子级玻璃纤维填补国内空白 碳化硅粉体和金刚石散热材料实现产业化 [5] - 氢能电堆等关键零部件实现国产化 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累计纯氢运行里程超6400万公里 [5] - 商业卫星装备制造及应用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 通用航空总部落地郑州 [5] - 建成年产3万吨生物合成氨基酸项目 建成全球首条纳米酶中试生产线 [5]
AI服务器需求持续火热 鸿海精密8月营收同比增长10.6%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19:04
鸿海精密仍有很大一部分收入依赖于苹果(AAPL.US),因为该公司会为其美国客户组装包括 iPhone 在 内的各类电子产品。该公司预计本季度服务器的销量将大幅增长一倍以上,而其消费电子产品业务则会 萎缩。这种对比凸显出该公司正依靠人工智能的热潮来弥补 iPhone 销量的波动。 这家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正在逐步扩大其生产区域,以应对剧烈的全球政治局势变化。该公司已 于 5 月下调了全年营收预期,理由是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可能带来的影响。美国总统特朗普随后宣 布将对半导体进口征收 100%的关税,但他承诺会为将生产转移到美国的公司提供豁免。 智通财经APP获悉,作为英伟达(NVDA.US)的主要服务器生产合作伙伴,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报告 称,其月度销售额实现稳健增长,这表明美国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需求依然强劲。8月份的营收总计 达6065 亿新台币(约合 19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6%。该公司表示,预计第三季度的销售额将实现环比 和同比的增长,因为云产品的出货量大幅增加。分析师们平均预计该季度的销售额将增长 16.4%。 在苹果和英伟达的支持下,鸿海正在美国扩大产能——响应特朗普的呼吁,通过将 ...
港股半导体板块回暖,中芯国际涨近4%,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午后涨超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4:07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科网股涨多跌少 电力设备股涨幅居前 黄金股普涨 半导体板块回暖 创新药概念大涨 光伏太阳能股全线上涨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午后涨超1% 持仓股中地平线机器人 中芯国际 华虹半导体 快手 美的集团 海尔智家等领涨 [1] - 中芯国际午后涨近4% [1] 政策支持措施 - 《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加强CPU 高性能人工智能服务器 软硬件协同等攻关力度 [1] - 开展人工智能芯片与大模型适应性测试 鼓励各地推动人工智能终端创新应用 [1] - 推动5G/6G关键器件 芯片 模块等技术攻关 坚定不移推动"国货国用" 加大对产业链关键企业的政策支持 [1] 估值与资金流向 - 恒生科技指数最新估值(PETTM)仅21.39倍 处于指数发布以来约18.77%的估值分位点 即当前估值低于指数发布以来81%以上的时间 [2]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9月4日单日获资金净流入近3.2亿元 [2] - 近20个交易日合计获资金净流入超40亿元 [2]
两部门促进北斗与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度融合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13:34
政策导向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1] - 行动方案旨在培育新业态并强化行业应用赋能[1] - 全面发挥电子信息制造业对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承载和赋能作用[1] 北斗系统应用 - 推进电子信息基础设施与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融合建设[1] - 面向工业、文旅、教育、健康、智慧城市等领域需求遴选推广北斗规模应用典型解决方案[1] - 构建基于北斗的精准时空信息服务体系[1] - 促进北斗与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深度融合[1] 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 - 推进人工智能服务器、高效存储等先进计算系统建设[1] - 提升智算云服务水平以赋能科学研究、自动驾驶、生物医药等高算力场景[1] 细分产业支持 - 支持汽车电子、海洋电子、航空电子、医疗电子等产业发展[1] - 助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1]
芯片股早盘回暖 两部门提出开展AI芯片与大模型适应性测试 半导体国产替代持续受益
智通财经· 2025-09-05 12:05
芯片股市场表现 - 英诺赛科股价上涨6.61%至97.6港元 [1] - 中芯国际股价上涨3.57%至58港元 [1] - 晶门半导体股价上涨3.37%至0.46港元 [1]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上涨2.19%至46.68港元 [1] 政策支持措施 - 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1] - 加强CPU、高性能人工智能服务器及软硬件协同技术攻关 [1] - 开展人工智能芯片与大模型适应性测试 [1] - 推动5G/6G关键器件、芯片、模块技术攻关 [1] - 明确推动"国货国用"政策导向 [1] 行业环境变化 - 美国拟撤销台积电(南京)VEU授权 [1] - 继三星、海力士后对在华外资晶圆厂新一轮限制 [1] - 晶圆代工与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窗口有望打开 [1] 产业链影响 - 国产存储芯片供应商及晶圆代工厂市场份额预计提升 [1] - 海外晶圆厂可能转向采购国产半导体设备 [1] - 半导体设备及材料等产业链公司持续受益 [1]
两部门印发行动方案,确定电子信息制造业今明两年稳增长路径 16条举措利好AI、芯片、光伏等领域
上海证券报· 2025-09-05 03:12
产业增长目标 - 2025至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7% [1] - 包含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5%以上 [1] - 202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 [1] - 2026年实现5个省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过万亿元 [1] 细分领域发展目标 - 2026年服务器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1] - 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超过40% [1] - 个人计算机、手机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 [1] 产业升级方向 - 推动智能体与终端产品深度融合并制定智能化分级方法与标准 [1] - 加快5G/6G关键器件、芯片、模块技术攻关 [1] - 强化6G技术成果储备以夯实通信产业技术底座 [1] 行业治理措施 - 依法规范光伏等领域低价竞争行为并指导产能布局有序调整 [2] - 实施产品质量管理并落实《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 [2] - 支持协会商会建立自律机制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 市场拓展策略 - 提升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水平并增加智慧健康养老终端供给 [2] - 推进人工智能服务器、高效存储等先进计算系统建设 [2] - 支持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跨界融合领域发展 [2] 技术创新应用 - 构建基于北斗的精准时空信息服务体系 [2] - 促进北斗与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深度融合 [2] - 编制完善产业链图谱并有序布局先进计算、新型显示等领域重大项目 [2] 产业生态建设 - 推动算力向生产力转化并打造跨平台计算框架核心生态 [2] - 提升多体系芯片、多类型软件的兼容适配能力 [2] - 强化产业生态主导权 [2] 金融支持体系 - 构建与产业创新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 [3] - 发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产业基金引导作用 [3]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并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3] 资本引导方向 - 指导耐心智慧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3] - 鼓励企业合理兼并重组、转型升级 [3] - 促进"募投管退"良性循环 [3] 行业现状 - 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 [3] - 增速分别高于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4.7和1.6个百分点 [3] - 6月单月增速达11%延续强劲增长态势 [3]
关于电子信息制造业,两部门发布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搜狐财经· 2025-09-04 17:27
行业增长目标 - 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 [1] - 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以上 [1] - 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 [4] - 5个省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过万亿元 [4] - 服务器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4] - 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超过40% [4] 产业转型升级举措 - 推动电子整机高端化并提升产品供给水平 [5] - 促进人工智能终端迈向更高水平智能创新 [5] - 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 [5] - 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 [5] - 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 [5] - 加快制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唯一产品识别码》强制性国家标准 [5] - 制定电子元器件等基础产业的知识产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5] 市场需求拓展措施 - 提振手机、电脑、电视等传统电子产品消费 [6] - 支持可穿戴设备在医疗、交通、教育等典型场景终端研发 [6] - 提升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水平 [6] - 推进人工智能服务器、高效存储等先进计算系统建设 [6] - 引导企业优化出口结构并深度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6] - 持续推进半导体、光伏等领域与有关国家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 [6]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集成电路、先进计算、未来显示等领域科技创新 [8] - 谋篇布局时空信息产业并推进卫星定位、导航、遥感等协同发展 [8] - 强化国内全产业链优势以增强自主可控的供应链韧性 [7] - 稳定手机、电脑、电视等重点产品贸易水平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