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地产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养老金融周报(2025.09.15-2025.09.20):海外养老金私募投资敞口不断上升-20250922
平安证券· 2025-09-22 15:06
策略配置研究 2025 年 9 月 22 日 本周,全球养老金领域共有四项重点事件值得关注。 第一,大型养老基金的私募市场敞口上升。9 月 16 日,彭博社报道,监管 与合规促使大量美国退休金流入私人资产领域。仅美国前 20 家养老基金就 持有约 5000 亿美元的私人市场投资,这引起政策制定者的担忧。目前,监 管机构正在追踪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并探索私人信贷增长的监管边界。 第二,GPIF 首次投资日本房地产和基础设施。9 月 17 日,彭博社报道, 日本政府养老金投资基金首次自行投资于国内的另类资产基金,投资领域 涵盖房地产和诸如数据中心之类的基础设施项目。该基金将总计投资 500 亿日元,其中 400 亿日元用于基础设施基金,100 亿日元用于房地产投资。 此前,GPIF(日本养老金第一支柱)将其资产选择权委托给了资产管理公 司,该举措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其投资。 第三,CalPERS 推出全投资组合方法简化基准并提升透明度。9 月 17日, 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CalPERS,资产规模约 5562 亿美元)的首席投资 官在董事会会议上宣布:基金将采用全投资组合方法(TPA),以提高决策 清晰度、简化基准结构 ...
GPIF首投日本另类投资基金 500亿日元布局房地产与数据中心
智通财经· 2025-09-17 07:41
投资策略调整 - 日本政府养老金投资基金首次自主选择国内另类资产基金进行投资 总金额500亿日元约合3.4亿美元[1] - 其中400亿日元投向基础设施基金 100亿日元投向房地产基金[1] - 该举措标志其不再依赖资产管理公司代为选择基金[1] 资产配置现状 - 管理资产规模约260万亿日元 另类投资占比限制在总资产5%以内[1] - 截至6月底另类资产实际占比仅为1.6% 仍远低于上限[1] - 此前已投资海外另类资产基金[1] 行业比较分析 - 韩国国民年金公团另类资产占比达16% 投资组合规模9200亿美元[4] - 加拿大退休基金CPP Investments约56%资产投向基础设施 房地产 信贷和私募股权[4] - 加州教师退休基金私募股权和房地产投资分别占15%和13% 不含基础设施[4] 具体投资操作 - 向DigitalBridge Group Inc设立的基础设施基金投资400亿日元 目标资产包括数据中心[4] - 向摩根士丹利发起的房地产基金投资100亿日元[4] - 两只基金投资期限均为10年[4] 战略意义 - 自主选择基金增强对投资的监督能力[4] - 需避免通过巨额交易扭曲市场价格或私人投资行为[4] - 有望为日本国内市场扩容提供助力[4] 组织架构调整 - 已成立新团队专门对比另类资产与上市资产的风险与超额回报[5] - 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是首次自主选择专注于国内另类资产的基金[5]
德银被证监会公开谴责、罚款2380万港元!
梧桐树下V· 2025-08-30 20:05
核心处罚事件 - 香港证监会对德意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DB)作出谴责并处以罚款2380万港元 [2][3] - 处罚源于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针对该银行自行汇报展开的调查 [2][3] 收费违规行为 - 在2015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因流程漏洞未对39个全权委托投资账户采用约定费率 多收管理费 [4] - 因采用固定利率对392项浮动利率债务工具错误估值 影响92名客户的组合估值 导致多收托管费和管理费 [4] - 因外部供应商疏忽及监控缺失 在233名客户月结单中高估/低估16只私募股权基金和3只房地产基金价值 致32名客户被多收托管费 [4] - 上述问题合计多收客户费用约3900万港元 [4] 研究报告披露问题 - 2014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发布的261份个股报告和1590份行业报告未披露与多家香港上市公司的投行业务关系 [5] - 原因为研究披露系统未纳入若干投资银行服务的委托 [5] 产品风险评级错误 - 2012年8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错误对40只ETF分配较低风险评级 影响93名客户和265宗交易 [6] - 修正评级后识别出10宗交易存在风险错配 产品风险水平高于客户承受水平 [6] 监管认定违规事项 - 未能以适当技能和勤勉尽责维护客户最佳利益及市场廉洁稳健 [6] - 未能确保向客户提供的陈述和资料准确无误导 [6] - 未能确保研究报告符合披露规定 [6] - 未能遵守适用于业务活动的所有监管规定 [6] 处罚考量因素 - 公司已进行审查识别违规根本原因及范围 [6] - 公司对问题作出补救并加强内部监控措施及系统 [6] - 公司已向受影响客户退还多收费用 [6] - 违规属无心之失 无蓄意失当行为 [6] - 公司解决监管关注事项时表现合作并接受调查结果 [6] 公司业务范围 - 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注册经营第1类(证券交易) 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 第6类(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及第9类(提供资产管理)受规管活动 [7]
贝德斯金融上涨2.29%,报2.9美元/股,总市值4451.50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26 01:24
股价表现 - 8月26日盘中上涨2.29%至2.9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4.0万美元 [1] - 总市值4451.50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收入总额974.8万港元 同比减少55.57%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552.3万港元 同比增长8.16% [1] 业务构成 - 主要从事资产管理业务 [1] - 通过离岸基金结构和全权委托账户定制投资策略 [1] - 重点发展四类基金:房地产基金/高收益定息基金/综合策略基金/私募直接投资基金 [1]
贝德斯金融上涨2.88%,报2.9美元/股,总市值4451.50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19 23:02
股价表现 - 8月19日盘中上涨2.88%至2.9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939美元 [1] - 总市值4451.5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收入总额974.8万港元 同比减少55.57% [1] - 归母净利润-552.3万港元 同比增长8.16% [1]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要从事资产管理业务 [1] - 通过离岸基金结构和全权委托账户定制投资策略 [1] - 重点发展四类基金:房地产基金/高收益定息基金/综合策略基金/私募直接投资基金 [1]
贝德斯金融上涨3.82%,报2.99美元/股,总市值4589.65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18 21:57
股价表现 - 8月18日盘中股价上涨3.82%至2.99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4396美元 总市值4589.65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收入总额974.8万港元 同比下降55.57% [1] - 归母净利润-552.3万港元 同比增长8.16% [1]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要从事资产管理业务 通过离岸基金结构和全权委托账户定制投资策略 [1] - 重点发展房地产基金、高收益定息基金、综合策略基金和私募直接投资基金 [1]
贝德斯金融上涨5.74%,报3.5美元/股,总市值5372.50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13 01:30
股价表现 - 8月13日盘中上涨5 74%至3 5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5 21万美元 [1] - 总市值5372 50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974 8万港元同比减少55 57% [1] - 归母净利润-552 3万港元同比增长8 16% [1] 业务概况 - 主要从事资产管理业务 [1] - 通过离岸基金结构和全权委托账户定制投资策略 [1] - 重点发展房地产基金 高收益定息基金 综合策略基金和私募直接投资基金 [1]
贝德斯金融上涨3.32%,报3.42美元/股,总市值5249.70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12 23:16
股价表现 - 8月12日盘中上涨3.32%至3.42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金额6234.0美元 [1] - 总市值5249.70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收入总额974.8万港元,同比减少55.57%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552.3万港元,同比增长8.16% [1] 业务构成 - 主要从事资产管理业务 [1] - 通过离岸基金结构和全权委托账户定制投资策略 [1] - 重点发展四类基金:房地产基金/高收益定息基金/综合策略基金/私募直接投资基金 [1]
贝德斯金融上涨2.09%,报3.339美元/股,总市值5124.60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11 22:59
股价表现 - 8月11日盘中上涨2.09%至3.339美元/股 成交额5069美元 总市值5124.60万美元[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收入总额974.8万港元 同比减少55.57%[1] - 归母净利润-552.3万港元 同比增长8.16%[1]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要从事资产管理业务 通过离岸基金结构和全权委托账户定制投资策略[1] - 重点发展四类基金:房地产基金、高收益定息基金、综合策略基金和私募直接投资基金[1]
杰地集团(08313)发盈警 预计中期净亏损约73万新加坡元
智通财经· 2025-08-11 20:09
财务业绩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约73万新加坡元 较去年同期净亏损142万新加坡元改善69万新加坡元 同比减亏48.6% [1] - 收入由前期约176万新加坡元减少至本期间约139万新加坡元 同比下降21% [1] 业绩改善驱动因素 - 金融衍生品公允价值收益约67万新加坡元 较前期亏损29万新加坡元增长97万新加坡元 [1] - 员工成本减少约23万新加坡元 [1] - 所得税费用减少约15万新加坡元 [1] 收入结构变化 - 股息收入减少约13万新加坡元 [1] - 开发商特殊目的公司及房地产基金管理费减少约30万新加坡元 [1] - 房地产基金绩效费减少约59万新加坡元 [1] - 获得Media Circle Fund及Laserblue特殊目的实体开发商支付的一次性招标费约50万新加坡元 [1] - 公司费用增加约11万新加坡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