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App
搜索文档
抖音:2025年第三季度处罚96个违规账号,精准打击157例严重违规线索
新浪科技· 2025-11-05 14:49
平台治理行动概述 - 抖音发布打击借权益维护进行“恶意举报”的违规行为公告,旨在维护公平、健康的内容生态 [1] - 2025年第三季度,平台从日常侵权举报中排查出2668条疑似恶意举报线索 [1][5] - 平台核查后处罚96个违规账号,并对157例严重违规线索进行精准打击,联合公安查处违法线索 [1][5] 恶意举报主要类型与案例 - 账号通过伪造相册信息、P图等方式谎称原创被搬运,例如账号“X**31”在7月至9月期间发起数百次举报,账号“ly**26”发起300余次举报 [2][5] - 账号通过P图伪造身份证材料,以侵犯肖像权名义批量投诉,例如账号“马**溪”影响多个服装穿搭账号的推广视频 [3][6] - 用户伪造企业营业执照进行批量举报,一用户在短时间内发起800余条侵权举报,涉及20多家不同企业;另有企业试图用虚假材料举报下架负面视频 [4][7] 平台应对措施与生态维护 - 平台优化了相册截图审核规则,并对恶意投诉账号予以封禁处罚,恢复被恶意下架的视频 [2][5] - 平台在审核环节识别违规行为,对恶意投诉账号予以封禁或无限期禁言处置 [3][4][6][7] - 平台呼吁用户通过App内举报流程或官方热线95152、邮箱feedback@douyin.com进行权益维护或反馈问题 [4][7]
小红书被查,商业化与合规的博弈
36氪· 2025-09-17 11:47
核心观点 - 小红书因内容违规被网信办查处 暴露其在商业化加速过程中面临流量变现压力与内容生态平衡的挑战 [1][3][14] - 公司2025年盈利预计增长200%至30亿美元 估值达310亿美元 但过度依赖明星娱乐内容导致平台定位偏离初心 [1][14][18] - 商业化探索多次受阻 广告贡献70%-80%营收 电商GMV达4000亿 但较抖音3.5万亿存在显著差距 [6][11][13] 财务与估值表现 - 2025年盈利预计30亿美元 较去年10亿美元增长200% [1] - 近三个月估值上涨19% 达310亿美元 [1] - 2023年广告营销贡献70%-80%营收 电商GMV超4000亿 [11] 用户与流量特征 - 月活跃用户3.5亿 用户黏性高 被视为生活分享与决策参考平台 [4][7] - 63.7%用户将其作为出行决策平台 但交易转化率低 [7] - 明星内容互动量达百万级 如赵露思粉丝超2300万 [14][16] 商业化探索历程 - 2020年推出旅游团购板块 未能突破OTA平台90%份额垄断 [6][7] - 2020年与淘宝合作外链 后推行"号店一体"机制 [8] - 2022年发布《社区商业公约》要求站内交易完成 [10] - 2024年新增"市集"一级入口 强化用户购买心智 [11] 行业对比分析 - 抖音2024年电商交易总额3.5万亿元 店播GMV超百万商家达1.4万家 [6] - 微博2025年上半年广告收入3.834亿美元 占总收入86% [6] - 小红书电商GMV仅为抖音的11.4% 商业化规模有限 [11] 内容生态与风险 - 核心竞争力为UGC真实性与"利他性种草文化" [15] - 算法过度推荐明星日常 导致平台向"娱乐追星"倾斜 [18] - 内容管理失守反映行业普遍存在的"流量焦虑" [19] 战略方向与挑战 - 需平衡短期流量变现与长期内容生态健康 [3][19] - 供应链与物流短板限制电商业务规模扩张 [13] - 需在商业化加速中优先保障合规价值 [21]
抖音测试快递查询功能,仅支持极兔速递
新浪科技· 2025-08-15 10:41
抖音测试快递服务功能 - 抖音正在测试"我的快递"功能,该功能位于抖音App的钱包内,与抖音支付、打车等生活功能享有同一流量位 [1] - 当前仅支持极兔速递的快递查询和寄件服务 [1] - 知情人士表示,这个功能是为了方便用户查询自己的快递信息,目前仅是灰度测试 [1] - 当前功能只能查询C2C散件快递的信息,与电商平台无关 [1]
抖音测试“快递”功能 知情人士:仅能查询散件信息,与电商平台无关
新浪科技· 2025-08-15 10:08
公司业务动态 - 抖音App正在测试"我的快递"功能,该功能位于抖音App的钱包内,与抖音支付、打车等生活功能享有同一流量位 [1] - 当前"我的快递"功能仅支持极兔速递的快递查询和寄件服务 [1] - 该功能目前仅是灰度测试,只能查询C2C散件快递的信息,与电商平台无关 [1] 功能定位与目的 - 测试"我的快递"功能是为了方便用户查询自己的快递信息 [1] - 该功能被定位为一项生活服务功能,与支付、打车等功能并列 [1]
AI换脸、跨平台引流 反诈防线如何“破壁升级”
环球网资讯· 2025-06-17 06:15
电信诈骗现状与特征 - 电信网络诈骗呈现技术智能化、组织产业化、链条跨境化特征 [1] - 诈骗手法高度多样化 2025年监测到超过100种不同类型案例 并呈现季节性变化规律 夏季以色情诱骗和虚假购物充值类为主 [3] - 诈骗目标人群呈现全年龄段覆盖特点 假冒"平台客服"类骗局使受骗群体从老年人扩展至年轻人 [4] 高发诈骗类型与手段 - 5类主要高发诈骗形式包括刷单返利、虚假网贷、虚假理财、冒充公检法、冒充客服 [2] - 高考季针对考生家庭的升学类诈骗高发 包括招生录取、查分改分、内部名额等类型 [3] - AI技术被黑灰产滥用 用于批量生成逼真文本图像 实施深度伪造 短时间内生成大量涉诈应用 [4] 行业反诈技术措施 - 首创App反诈电子标识认证 试点中涉案量最高降幅达90% [2] - 推广"反诈名片"服务 公安机关反诈电话日均提醒量55万次 [2] - 抖音自研多模态大模型 每日封禁涉诈账号超8万个 拦截异常投稿评论超400万条 发送站内信提醒700万条 [4] 平台治理与用户防护 - 抖音新增客服联系记录、动态验证口令等功能 日均保护潜在受害人超5万名 [5] - 用户可通过拨打官方客服95152或使用"验证助手"进行信息核验 [5] - 平台邀请8位创作者担任反诈大使 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反诈宣传 [5] 跨部门协作机制 - 形成"打击、防范、治理、宣传"四位一体综合发力模式 [2] - 北京通管局联合公安网信等部门提升全链条打击效能 [5] - 需政府监管、企业履责、行业自律和用户参与同向发力 [5]
英伟达:美国禁令逼走大量人才,大多去了华为;雷军辟谣YU7低价传闻,称小米汽车业务将在今年内盈利;华为云中国区总裁换人丨雷峰早报
雷峰网· 2025-06-04 08:44
贾跃亭与FF - FF去年三四月份濒临倒闭 90%以上内部人员认为公司要倒闭 目前情况较去年同期显著改善 [4] - FF去年面临股价暴跌至几分钱 资金紧张濒临破产等危机 董事会多次紧急商讨对策 [4] - 贾跃亭表示散户在危急时刻伸出援手 称通过未来1-2年战略目标实现可挽回投资者损失 [4] 蔚来研发管理变革 - 蔚来推行精细化管理研发投入 非必要项目不予立项 2025年初提报500多个项目仅约一半能立项 [6] - 公司成立成本委员会推动降本 研发立项会频繁讨论成本 部门需先评估可行性和资源再提报 [6] - 产研部门实施工时制量化员工贡献 员工需获取项目代码(code)才能推进工作 [6] 小米汽车与芯片进展 - 雷军辟谣YU7售价23.59万元传闻 称智驾研发投入达35亿元 汽车业务预计Q3-Q4盈利 [7] - 小米五年前开始研发机器人技术 汽车芯片正在研发中 将坚持硬件利润率控制在5% [7] - 玄戒芯片持续迭代 将覆盖高端产品线 15S Pro手机销量较前次数据翻倍 [11] 华为相关动态 - 华为云中国区总裁换人 陈林接替张修征 后者曾负责中国电信业务 [11][12] - 英伟达称美国禁令使大量原为其工作的中国AI研究人员转投华为 中国AI研究人员占比近全球一半 [20] 短剧行业变革 - 抖音集团合并抖音短剧与红果短剧商务团队 成立统一版权中心 向张超汇报 [12][13] - 版权中心将统一管理短剧创作者合作 优化早期分散版权管理模式 推动行业精品化 [12][13] 英伟达与芯片行业 - 英伟达为中国市场研发B30特供芯片 支持多GPU扩展 售价为H20的六折(6500-8000美元) [22][23][24] - 英伟达市值达3.45万亿美元超越微软 一季度营收441亿美元 因对华出口管制损失约80亿美元收入 [27] - 台积电称AI芯片需求强劲 未来十年前景"非常好" 关税或导致晶圆价格小幅上涨 [15] 智能硬件竞争 - Meta调整战略聚焦开发"Puffin"超轻薄开放式头显 重量不足110克 取消Quest 4升级计划 [26] - 宝马研发iDrive X系统 计划在副驾驶位添加屏幕 可能在5系改款或下一代X5首发 [13] 跨境电商与AI应用 - 速卖通韩国市场份额达85% 支付总额4.2万亿韩元 月活超越Coupang居第二 [29][31] - 阶跃星辰停运C端产品"冒泡鸭" 重心转向终端Agent 合并至"阶跃AI"产品线 [14] - OpenAI计划将ChatGPT打造成"超级助手"挑战Siri 强调新一代模型和代理工具开发 [20][21]
“百万保障”扣费?“直播功能”扣费?抖音:冒充客服是诈骗
南方都市报· 2025-05-28 23:29
诈骗案例手法分析 - 诈骗分子通过伪造快递取件短信诱导受害者回拨电话[1] - 冒充抖音工作人员谎称"百万保障服务"到期需取消否则自动扣费[1] - 诱导下载"Card-Pay""快连VPN"等非官方APP实施转账诈骗[1] - 利用NFC功能转走受害者银行卡全部存款[1] 抖音官方服务澄清 - "抖音百万保障"是抖音支付与国有保险公司合作的免费账户保障服务[3] - 该服务无需续费且长期有效不存在自动扣费情况[3] - 直播间的礼物收入功能仅面向主播开放用户端不会产生付费行为[4] - 电商会员卡为商家赠送不存在官方扣费会员[4] 官方客服识别指引 - 官方客服外呼仅涉及问题跟进/材料补充/满意度调研不涉及费用[4] - 可通过拨打95152热线或App内"验证助手"功能核实信息真伪[5] - 与主流手机厂商合作显示"抖音XX热线"等认证标识[5] - 未显示认证标识却要求关闭功能的来电均为诈骗[5]
一边拥抱AI一边打击AI,抖音到底在想啥
36氪· 2025-05-26 07:51
AI技术在内容平台的双刃剑效应 - AI大模型成为科技企业重点布局方向,但同时也是互联网虚假内容的主要制造源 [1] - 抖音针对"AI起号"黑灰产展开专项治理,打击批量生产账号和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 [1] - 内容平台面临既要推广AI创作工具又要清理低质AI内容的矛盾局面 [4][6] 平台治理AI滥用的具体措施 - 抖音和小红书重点打击六类违规行为:AI生成低俗视频、虚拟外国专家内容、AI教程售卖、账号秘籍传授、规避AI标注、虚拟账号交易 [2] - 抖音5月16日正式接入豆包AI助手,用户可通过消息列表直接对话 [2] - 小红书与月之暗面合作推出Kimi智能助手21天打卡活动,推广长文本处理功能 [4] 内容平台拥抱AI的底层逻辑 - 平台面临内容供给不足问题,UGC向PUGC/PGC转型导致创作门槛升高 [6] - 抖音普通用户短视频发布量下降,专业团队内容挤压草根创作者空间 [6] - AI工具可缩小普通用户与专业团队的创作能力差距,多模态大模型帮助用户提升内容质量 [8] AI内容质量的两极分化现象 - 抖音接入豆包后涌现AI创意短片,但低质视频和虚假内容同步激增 [8] - 当前AI需要精细调优才能产出优质内容,但多数创作者追求快速变现导致内容粗糙 [10] - 批量生成的AI内容质量方差极大,类似早期"内容农场"对平台的污染效应 [10] 低质AI内容对平台的商业冲击 - 同质化AI内容降低用户留存时长,直接影响平台商业价值 [13] - 用户期待趣味性内容,连续刷到AI味过浓视频会导致使用中断 [13] - 平台理想状态是接收精良AI内容而非工业化流水线产物 [13]
用户自选内容推荐强度 能破“信息茧房”?
南方都市报· 2025-04-29 12:20
平台算法透明度提升举措 - 小红书、微博等App推出新功能,以饼状图展示用户浏览内容偏好分布,支持用户调节个性化推荐强度,分为"减少推荐""默认强度""增加推荐"三个档位 [1][2] - 用户可删除不感兴趣的内容标签,并添加其他内容分类标签,自主决定平台推送内容 [2] - 哔哩哔哩App在"首页推荐内容偏好测试版"中展示用户偏好分布,用户可固定、删除、添加偏好标签 [3] - 抖音、快手暂未上线类似精细化调节功能,但抖音公开算法原理、社区规范和治理体系,快手公示热搜榜单排序规则和算法运行规则 [3] 用户对算法推荐的担忧 - 算法推荐系统深度介入日常生活,引发对"杀熟""信息茧房"及算法解释性不足的担忧 [4] - 网友尝试通过"喊话"大数据对抗算法,如批评商品价格、要求优惠、表达内容偏好,希望反向驯化算法 [4] 政策监管与平台响应 - 2022年《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实施,要求平台提供关闭个性化推荐选项及删除用户标签功能 [4] - 微博、微信、哔哩哔哩、抖音、小红书等App上线"个性化推荐"开关,为用户提供灵活选择 [5] - 2023年11月四部委发起"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等问题 [5] - 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在专项行动宣布后公布一系列治理措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