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流变压器

搜索文档
特高压“心脏”保卫战
中国电力报· 2025-07-15 11:56
7月8日1时03分,极I高端换流器送电成功,±800千伏苏州换流站主控室内响起一阵欢呼——至此,这场 历时5天、关乎苏州近五分之一电力供应的特高压"心脏"手术,在高温与时间的双重压力下,终以"零缺 陷"画上句号。 在抢修的战场上,工作人员安全帽下流淌的汗水生动地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 献、特别能担当"的电网铁军精神。 让我们一同回顾这场惊心动魄的特高压"心脏"抢修战。 隐患突现刻不容缓 时间回到6月30日,国网江苏超高压公司(以下简称"江苏超高压")苏州换流站运维人员在对换流变压 器运行数据比对分析时发现,极ⅠYYB相换流变内总烃、乙炔等气体有增长趋势,随即加强对换流变 压器的"巡、监、测"工作。7月2日14时,运维人员发现换流变内总烃气体快速增长。 闻令而动紧急集结 "情况确认,8111换流变B相必须紧急更换!立刻启动备用相试验!"2日21时许,江苏送变电吴江应急抢 修基地调试专业负责人董晓岽的指令划破夜空。 他立刻组织起调试工作人员开展现场作业,同时试验设备也迅速协调好从基地送往现场。 需更换的换流变压器重达481吨,套管、油枕等部件像动脉一样向外延伸,周围密布的排油和消防管道 则像毛细 ...
“宁电入湘”助力湖南迎峰度夏 新能源产业链红利将加速释放
证券日报· 2025-07-10 14:15
电力供需与负荷预测 - 湖南省夏季最大用电负荷预计突破5000万千瓦历史极值,同比增长8.4% [1] - 外电入湘峰值超1200万千瓦,占全省电力供应约四分之一 [1] - "宁电入湘"中衡直流工程提前投运,新增400万千瓦外电输送能力 [1] "宁电入湘"工程进展与影响 - 国家电网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完成试运行,正式向湖南送电 [1] - 工程贡献外电入湘峰值的三分之一,成为湖南电网"稳压器" [1] - 预计9月中旬全面投产后,送电能力达800万千瓦,年输电量400亿千瓦时,占湖南年用电量16% [1] 新能源产业链受益环节 - 上游新能源发电设备企业加速生产,助力西北发电项目建设 [2] - 中游输变电设备企业跟进国家电网招投标,推动中西部电力通道建设 [2] - 下游用电企业借助绿电实现节能减排,为碳配额交易创造空间 [2] 发电端具体项目与供应链 - 宁夏吴忠红寺堡区300万千瓦风光基地项目带动光伏、风电设备及储能系统需求 [2] - 湖南与宁夏共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吸引上市公司项目落地,形成本地化供应链 [2] 输变电设备与技术突破 - 特变电工为工程提供800千伏高端换流变压器等关键设备,一次性试验合格率100% [3] - 公司针对工程需求研发钢芯铝绞线,具备抗冰耐腐蚀能力,可复用至其他西电东送项目 [3] 用电端企业降本增效案例 - 湖南华菱钢铁、三一重工等制造业龙头依托400亿千瓦时绿电降低用能成本 [3] - 三一重工湖南基地使用绿电替代煤电,显著降低生产环节碳排放强度 [4] - 公司参与西部风光发电及输变电建设,形成"绿电直供+设备输出+协同"格局 [4]
宁夏第三条电力外送大通道“宁电入湘”工程开始向湖南送“绿电”
证券日报网· 2025-07-01 11:00
据介绍,"宁电入湘"直流工程总投资281亿元,预计9月中旬全面建成投产。据估算,"宁电入湘"直流工 程在宁夏可带动包括配套新能源、煤电、储能项目共计投资700余亿元。 同时,在"宁电入湘"直流工程建设中,不少湖南本地企业生产的设备材料成为了核心部件。其中,双极 高端换流变压器、500千伏电容器等产品均由特变电工(600089)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湖南大力电力 建设集团等湖南企业供应。 另外,在"宁电入湘"直流工程稳步推进的同时,宁湘之间的能源合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宁夏吴忠 市红寺堡区,湖南能源集团正在建设300万千瓦的风光新能源基地。其中,一期100万千瓦的光伏项目, 预计7月30日将全面并网。"湘产入宁"产业园一期已完成了全部桩基施工。 6月29日,历时720天建设完成的国家电网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宁电入 湘"工程),圆满完成168小时试运行,开始向湖南送电,成为继"宁电入鲁""宁电入浙"之后,宁夏第三 条电力外送大通道。 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晓凤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宁电入湘"直流工程开始向湖 南送电,在进一步为湖南企业用电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可以在 ...
国家电网郑玉平:四十载匠心守卫电网安全
新华社· 2025-06-19 08:38
电力行业技术突破 - 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外送工程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入运行,采用国家电网首席科学家郑玉平研发的特高压换流变压器主动保护系统[1] - 郑玉平团队提出超高压线路接地故障高灵敏纵联方向保护方法,攻克串补线路保护及同塔双回线路保护关键技术,研制出超高压输电线路成套保护装置,创造产值超50亿元[2] - 团队主持研制大容量变压器、发电机组、并联电抗器等系列保护装置,实现从依赖进口到自主生产的跨越,大容量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市场占有率超60%,远销20多个国家[3] 特高压技术发展 - 2008年郑玉平研发的保护装置应用于中国第一条特高压线路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这是世界首条商业化运行的1000千伏输电线路[4] - 团队创立适应复杂电网故障暂态特性演化的差动保护技术体系,突破输电线路、大容量变压器、发电机、母线等成套保护装置关键技术[4] - 技术成果应用于首个特高压输电工程、闽粤联网、海上风电工程等重大工程,提升故障识别能力、缩短动作时间、提高动作可靠性[5] 新能源电力系统创新 - 郑玉平提出时域等效模型法的继电保护新原理,构建不依赖电源特性的继电保护技术体系,装置已在海上风电送出、低频输电、大型新能源基地等场景应用[7] - 团队提出多学科融合的"主动保护"创新思路,力求在故障发生前完成故障辨识并采取多级告警和动作措施,解决变压器防爆燃世界难题[7]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导致电网故障特征深刻变化,现有继电保护面临"不适应"难题,需及时更新换代以避免危及电网安全[7]
特高压高景气长周期发展,核心设备供应商有望显著受益
华泰证券· 2025-05-14 0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能源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7]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特高压与背靠背项目是重要支撑,有望加速建设[13][14][16] - 能源不平衡驱动特高压长周期高景气,预计25年核准多条线路,“十五五”年均订单规模大幅提升[14] - 特高压设备市场格局优异,核心供应商有望显著受益[15] - 背靠背项目需求年内有望释放,换流变压器与换流阀供应商或受益[16] - 柔直技术应用空间广阔,换流阀供应商有望受益,成本下降推动规模化应用[59][63][7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加速推进,网架互联互通建设齐头并进 - 政策推动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加速建设,目的是降低电价差、增强电网互联、解决区域不平衡问题[19][21] - 新能源基地分布与用电负荷错配,跨区域送电量及占比攀升,特高压与背靠背项目助力电网互联互通[32][40] 周期调节转向需求驱动,特高压迎来建设高峰 - 能源负荷空间错配,特高压是远距离输送最优解,直流特高压优势显著[41] - 我国特高压建设分五个阶段,本轮转向需求驱动,25年推进节奏有望提速,“十五五”进入高景气阶段[43][44][45] 核准吹响开工号角,设备商订单有望持续位于高位 - 核准是特高压项目推进关键节点,核准后较快进入开工、招标环节,设备商订单充足且持续强[48][49] - 预计“十五五”年均订单规模达460亿元,相比20 - 24年年均中标金额提升182%[49] 背靠背解决临近省份电力互济问题,年内需求有望释放 - 背靠背直流输电解决临近省份非同步电网电力互济需求,方案更具经济性[54][55] - 预计年内核准开工5 - 6个背靠背项目,换流变压器与换流阀供应商或受益[56] 柔直加速渗透输配电领域,换流阀供应商有望受益 -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优势明显,换流阀价值量和成本占比高,换流变压器、电容器成本低[59][60][61] “特高压+海风+背靠背”三大场景驱动,柔直技术应用空间广阔 - 特高压场景中,柔直技术提升新能源接入比例,降低换相失败风险,提升多馈入有效短路比[64][65][66] - 海风场景中,柔直技术为风电场并网提供支撑,全周期成本优势明显[69][71] - 背靠背场景中,柔直技术实现电网互联分区化改造,提升新能源承载能力,降低交直流相互影响风险[78] 成本下降路径明晰,规模化应用在即 - 国内企业在电网核心功率器件上技术突破,国产化进程加速带动成本下降[79] - 技术进步使以换流阀为核心的部件成本下降,25年直流线路柔直渗透率有望提升[80] 核心设备价值高,市场格局高集中 - 特高压招标周期性明显,设备品类繁多,换流变压器等七类设备合计占比85%[81][82] - 直流线路换流设备关键,交流线路组合电器与变压器成本占比高[85][91] - 特高压核心设备壁垒高,市场格局集中,各设备环节参与者相对固定[98][107] 看好特高压核心设备供应商受益于板块周期向上 - 预计25年核准多条特高压线路,国电南瑞、平高电气、中国西电、许继电气有望显著受益[115] - 测算单条特高压项目给各公司带来的净利润及业绩弹性[6][18]
电力设备系列报告之一:电网升级改造拉动需求,产业链有望受益
中银国际· 2025-05-08 15: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新能源装机比例提升及算力等新型用电场景涌现,对电网扩容升级提出更高要求,电力设备有望直接受益 [1] - 主电网方面,电力跨区域传输和新能源发电外送需求推动特高压建设,柔性直流技术有望提升渗透率 [1] - 配电网方面,国内配网改造提速,海外推出电网改造计划,变压器需求提升,产业链有望受益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型场景不断涌现,电网扩容升级需求提升 - 发电侧发电量和新能源装机比例提升,对电网快速响应提出要求,新能源发电消纳对电网建设和升级提出要求 [16][23][25] - 电网侧主电网投资增长,特高压建设是重点,配电网改造市场空间广阔,海外市场也加大电网投资 [26][30][32] - 用户侧中国和全球用电量保持增长,新能源汽车发展带动充电需求提升,数据中心等新型场景推动电力需求高速增长 [33][35][41] 主电网:特高压建设提速,产业链有望受益 - 特高压在电力输送方面优势明显,新能源发电外送需特高压支撑,政策大力支持,2025年将有多条线路开工 [44][49][50] - 直流特高压占比有望提升,柔性直流技术更适合高比例新能源外送,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55][62] - 特高压投资规模逐年提升,产业链较长,布局相关产品的企业有望直接受益 [66][69][79] 配电网:配网改造势在必行,变压器需求有望提升 -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重要设备,按不同标准可分类,取向硅钢是核心材料,市场竞争格局较好 [83][84][88] - 需求端全球变压器市场空间广阔,配网改造需求提升,配电变压器有望受益,海外电网投资增长拉动变压器需求 [90][91][93] - 供给端海外变压器供应紧缺,中国变压器份额占比较高,出口额保持增长,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98][100][104] 投资建议 - 关注受益于特高压高景气的主网环节相关标的,以及具备出海逻辑的变压器环节,推荐华明装备、海兴电力,建议关注中国西电、国电南瑞等公司 [3][113]
“千亿产业新势能”系列之电力装备篇: 从跟随到引领 衡长株潭“特高压”何以独步全球
证券时报· 2025-05-07 01:55
特高压输电工程 - 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宁电入湘"工程)全长1634千米,连接宁夏新能源基地和湖南华中经济大省 [2][3] - 工程计划2024年10月投入运营,年输送电量至少360亿千瓦时 [4] - 衡变公司承制的高端换流变压器全部14台一次试验合格,保障工程顺利推进 [4][5] 特高压装备技术 - 高端换流变压器绝缘纸厚度公差控制在±0.5毫米,多层绝缘结构装配累积误差小于1毫米 [5] - 金杯电工交付的14台换流变压器绕组线一次检验合格,导体和绝缘层无污染或损伤 [6] - 特高压开关尺寸达二十多米,铝球直径约四米,主触头链接精度达毫米级 [8] 产业集群发展 - 衡长株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2024年总产值超2200亿元,占全国比重超25% [7] - 集群内715家规模企业形成全产业体系,特高压变压器市场占有率连续10年全球第一 [7][8] - 集群累计创造数十项世界第一和上百项全国第一,拥有9家国家单项冠军企业和6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9] 技术创新 - 衡变公司通过数字仿真验证优化线圈结构,将±800千伏换流变焊点从450个压缩到42个,可靠性提升10倍 [10][11] - 金杯电工研发"超薄漆膜"技术降低变压器损耗,重点突破绝缘材料技术瓶颈 [11] - 集群企业整体保持高研发强度,依托35个国家级和161个省级创新平台推动高端化转型 [9] 未来规划 - 湖南省计划到2026年集群总营收达2700亿元,2030年突破4000亿元 [10] - 2025年计划参与制修订200个国家和地方标准,在"一带一路"国家建立100个营销机构 [11] - "十五五"期间我国特高压工程投资将保持高强度,计划建设"十六交十二直"工程 [12]
特变电工20250126
2025-04-27 23:11
纪要涉及的公司 特变电工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表现** - 2024 年营收 977.82 亿元,利润总额 50.22 亿元,归母净利润 41.35 亿元;输变电产业收入 429.87 亿元,新能源产业收入 185.31 亿元,多晶硅收入同比减少 60.29%,毛利率显著下降;煤炭销售收入 192.64 亿元,同比增长 5.67%,但毛利率下降[2]。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233 亿元,利润总额 21 亿元,净利润 16 亿元;输变电产业国内市场签约 121 亿元,同比增长近 20%;新能源产品及工程收入 24 亿元,多晶硅生产收入同比减少 87%,ECC 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63%;煤炭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25%,发电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40%[2]。 2. **特高压建设影响及预期** - 特高压建设是电气设备领域增长关键驱动力,预计未来持续快速发展,基于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增长,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基础[5]。 - 2025 年国家电网计划投资 6500 亿元,南方电网计划投资 1750 亿元,聚焦主电网、特高压电网和配电网络建设等[2]。 3. **多晶硅行业挑战及应对**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价格下跌挑战,全行业普遍亏损,价格从 5.81 万元跌至 3.65 万元[3]。 - 公司将开机率控制在 20%左右,进行设备检修和技术升级,通过期货交割实现销售,控制存货,保持与下游合作[8]。 4. **未来经营战略方向** - 战略重心放在西部地区绿色能源发展机遇,尤其是新疆,规划建设三个超 1 亿千瓦级绿色能源基地,总投资约 3 万亿元,每年可输送约 1.2 万亿 - 1.5 万亿度电[3]。 - 致力于高端化、智能化等发展,目标成为中国双碳及绿色发展引领者,预计 2025 年输变电工程收入保持增长[3]。 - 积极布局铝基材料,计划年底或明年初完成高纯铝项目,参与坑口大型煤制天然气和煤化工项目[3]。 5. **各业务领域举措及发展情况** - **输变电领域**:以特高压交流和直流换流变压器为主体,推动全产业链系统保障,拓展全球市场,预计 2025 年输变电工程收入保持百分之二三十增长[12][13]。 - **光伏组件领域**:形成全产业链,推动全价值链数字化、智能化制造[14]。 - **分布式光伏发电与新能源**:发挥产业链等优势,带动产业链全面发展[15]。 - **多晶硅及下游组件**:打造高质量多晶硅,优化生产,创新设备和技术,一季度收购合容电子后数倍增长[16]。 6. **其他业务相关情况** - **海外业务**:2024 年海外业务收入约 120 亿元,分区域包括亚洲、中东、非洲等,2024 年总体签约额增长 70%,2025 年一季度单机产品增长 61%,预计今年增速远高于去年[27][29]。 - **发电业务**:计划未来三年每年新增 3 - 4 吉瓦新能源装机规模,截至今年 3 月底,总发电装机容量 8781 兆瓦[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2024 年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 1.1 万亿元,电网工程完成投资 6083 亿元,新增发电装机容量 427GW,同比增长 20.63%,风光新能源累计装机 1450GW 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3]。 2. 到 2030 年,特高压建设预计长期高位投入,今年预计完工四交五直特高压和省间互济工程,新招标两条交流线路和五条直流线路,每年新开工直流线路预计维持在 4 - 5 条[7]。 3. 众合计划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完成高纯铝项目,构建完整产业链[19]。 4. 新疆煤炭储量丰富,昌吉准东地区煤炭储量超 3000 亿吨,特变电工在坑口建设大型低排放绿色煤电项目,发电成本不足三分钱,新疆是国家煤炭保供基地,去年供应超 2000 万吨,今年预计新增超 1 亿吨[20]。 5. 国家正在打通南新通道,规划若羌 - 格尔木输电通道[21]。 6. 特变电工参与坑口大型煤制天然气和煤化工项目,预计明年初建成并进入西气东输主管网,首期规划 160 亿方[22]。 7. 去年中国天然气需求超 4400 亿方,进口接近 50%,国家部署加快能源自给自足[23]。 8. 特变电工与科研院所合作研究 CCUS 和 CCS 技术处理二氧化碳[24]。 9. 公司在美国出口因涉疆制裁基本为零,过去每年对美直接出口曾达 3000 万 - 5000 万美元[28]。 10. 公司在几内亚拥有大量铝土矿资源储备和产能,未来与上市公司形成协同效应[30]。 11. 董事长会考虑实际控制人增持股份[31]。 12. 特变电工拥有两个大型露天煤矿区,总规模 7400 万吨,已获发改委核准并规划建设[32]。 13. 特变电工正在建设两条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参与中东地区大型露天煤矿开发,计划今年或明年加快核电产能增加[34]。 14. 特变电工推动传统直流输电技术向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升级,实现国产化阀片挂网运行,与多机构合作推动新一代技术发展[35]。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打破准入壁垒,民营企业加速布局能源领域
新华社· 2025-04-27 10:39
能源行业转型升级 - 2025年一季度我国能源保供扎实有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加速布局绿色能源领域 [1] - 特变电工集团自主研发±800千伏特高压换流变压器,支撑"西电东送"战略 [1] - 远景能源下线全球首个整机自研自制全集成传动链的"碳中和"海上大兆瓦风电机组 [1] 民营企业参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 爱德曼氢能启动电网侧储能项目,民营企业深度参与特高压、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 [2] - 国家能源局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油气勘探开发、电力设施建设、新型储能等项目 [2] - 2024年8月核准的5个核电项目总投资2455亿元,均配置10%民营企业投资比例 [3] 核电产业链民营企业发展 - 吉利集团、万向集团等民企通过参股方式参与核电项目投资 [3] - 神通阀门、上上电缆等"专精特新"民企攻克核级阀门、管材等"卡脖子"技术 [3] - 政策引导民营企业投入营收5%-8%进行核心技术攻关,专利转化率较3年前提升近40% [3] 能源技术创新突破 - 远景能源全球首创滑动轴承批量化应用,500台机组零失效 [4] - 瑞麟氢能碱性光伏离网制氢设备获欧盟认证 [4] - 氢致能源电解槽技术使海水制氢设备寿命突破3万小时 [4] 民营企业在能源领域的市场份额 - 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约60%,光伏设备制造企业以民企为主 [5] - 民营售电公司达2400余家,占总数的近60%,零售交易电量3.6万亿千瓦时占市场化交易58% [5] - 规模以上充电运营商中民营企业占比超80%,特来电等四家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超50% [5] 政策支持与新兴业态 - 上海出台政策鼓励民营企业进入虚拟电厂、车网互动、新型储能等领域 [5] - 独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蓬勃发展,多元主体互动模式涌现 [5] - 民营企业成为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覆盖沙漠光伏、深远海风电、氢能重卡等项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