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博物馆

搜索文档
“走读中国”国际媒体团探访西安: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实践
环球网· 2025-09-17 15:57
9月15日,"走读中国"国际媒体交流项目记者团走进古都西安,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格鲁吉亚等11个国家的12位记者探访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大唐不夜城,深入考古现场、漫步唐风街区,在千年文物与现代文旅的碰撞中,见证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创新中的实践探 索。 考古现场 科技展示:兵马俑坑里的 "时间胶囊" 密码 步入大唐不夜城核心区域,一座融合唐代斗拱形制与现代玻璃幕墙的建筑格外醒目——大唐不夜城巧克力博物馆正以"可食用的历史"为主题,吸引各国记者 开启味觉与文化的双重探索。博物馆以唐代饮食文化为脉络,通过3000余件巧克力艺术装置,还原"胡人献饼"、"贵妃品酥"等历史场景。 最令记者们惊叹的是"长安舆图沙盘"参观区,通体用巧克力制成的规模宏大的唐长安城貌尽收眼底,万方来朝,宾客如云。兼收并蓄的唐长安城促进了各 国、各民族的文化交往、经济往来。白俄罗斯记者阿纳斯塔西娅·布涅辛娜(音)对巧克力博物馆的展品印象深刻,购买并品尝了独具特色的巧克力啤酒。 走过了兵马俑和大唐不夜城的阿纳斯塔西娅表示,来到中国"中心点"西安也许是许多人一生仅此一次的经历,因此跟兵马俑合影、穿传统服饰逛街、购买 ...
“音乐会+文博展+夜集市”跨界联手 新IP“链”接新业态撬动消费新动能
央视网· 2025-06-21 15:38
文化消费新业态 - 杭州M511光影汇由旧胶片仓库改建而成,融合观影、戏剧、展览、演艺等多业态,成为当地文化消费新地标[1][4] - 场馆引入L型巨幕、蓝幕实时合成等技术,影厅可转换为深空探索体验区或互动小剧场,观众可参与演出并实时生成花絮[6] - 采用可变舞台设计(40-80平方米)和伸缩座椅系统,实现空间灵活转换,支持电影与多元业态的链接[8] 技术创新应用 - 一楼数字博物馆通过二维码墙和VR眼镜实现文博场景沉浸式体验,算法支持的导览系统可容纳百人同时参观且无碰撞[10] - 户外露台结合夜经济元素,开发音乐会、文化市集等新IP,形成"观影+文化体验"的复合消费模式[14] 经营成效 - 改造后院线空间票房同比增长40.5%,2025年1-5月营业性收入增长28.6%[17] - 通过延伸消费场景至室外市集等活动,形成综合性消费大场域,有效提升整体营收能力[17]
以节庆IP为核心全域联动 浙江台州探索文旅新业态
经济日报· 2025-05-11 06:12
文旅消费模式创新 - 浙江台州在"五一"期间推出复合型消费模式,包括路桥区飞龙湖精品美食周、天台县赭溪老街"寻梦赭溪飞天秀"、椒江区葭沚老街传统演艺活动等 [1] - 公司以"节庆IP"为核心实施全域联动策略,创新市县联动宣推机制,开展山海协作文旅推介 [1] - "跟着美食去旅行"成为游客消费新选择,台州美食以"鲜嗒嗒、甜蜜蜜、糯叽叽"特色火爆出圈 [1] 科技与文旅融合 - 临海台州府城推出"AI定制游",通过"CityWalk"小程序提供AI文旅推荐官伴随式服务 [1] - 仙居县高迁古村运用3D建模、全景漫游等技术建立"数字博物馆"展现文旅特色 [1] 场景力挖掘与业态升级 - 当地4条老街以文化为底色、互动为纽带,构建"可参与、可传播、可消费"的立体场景 [1] - 通过"演艺+文旅""赛事+文旅""美食+文旅"等多元消费场景实现从"引客"到"留客"的跨越 [2] - 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推动节庆IP从单一活动向产业链延伸的高质量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