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办公本

搜索文档
推动“深圳智造”从创新走向创收
深圳商报· 2025-07-10 01:30
公司概况 - 深圳市机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国24个城市运营44家机场体验馆,覆盖超4亿高端商旅用户[1] - 公司旗下"机器时代"体验馆出售数千种高科技产品,其中超过80%来自深圳本地企业[1] - 产品包括智能健康戒指、智能办公本、开放式AI耳机、全地形飞行相机等[1] 商业模式创新 - 采用体验馆模式解决新兴智能产品"眼见为实"的需求,通过专业展示讲解完成消费者教育[2] - 体验馆网络为厂商提供低成本"市场试验田"和精准用户反馈[2] - 突破传统销售渠道局限,精准触达具有高消费能力、新消费理念的目标客群[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深圳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增加值达2045.54亿元,同比增长9.9%[2] - AI手机、AI PC、AI可穿戴设备等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加速涌现[2] - 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GAIE)重点展示9大类AI终端产品,包括AI眼镜、AI毛绒玩具等创新产品[2] 市场机遇 - 新兴智能消费产品处于市场爆发前夜,先发企业将享受更大红利[3] - "深圳智造"从创新走向创收阶段,带来新的商业机会[3] - 创新与创收形成双轮驱动,推动产业持续发展[3]
机场开设体验馆 精准触达数亿用户 机器时代:让深圳智造走进千家万户
深圳商报· 2025-07-04 00:50
深圳高科技产品市场推广新模式 - 深圳机场出现人工智能体验馆"机器时代",展示销售数千种本地高科技产品,包括智能健康戒指、智能办公本等,80%产品来自深圳企业 [1] - 公司通过机场体验馆精准触达4亿高端商旅用户,将深圳AI产品推向大众市场 [1] - 目前在全国24个城市运营44个机场体验馆,形成全国性网络覆盖 [2] 商业模式创新 - 采用"AI+"理念推动实验室技术市场化,强调场景化落地能力 [2] - 构建消费数据网,通过真实购买行为分析检测市场接受度,为上游企业提供市场验证 [3] - 已孵化加速8000多家AI企业,深度合作2000多家,覆盖八大类目超万件产品 [4] 产业赋能价值 - 为缺乏渠道的中小AI企业提供市场入口,降低市场进入门槛 [5] - 通过选品汇聚创新产品,成为AI成果展示窗和产业合作平台 [5] - 聚焦具体应用场景组合产品,推动社会对AI的认知和接受度 [5] 深圳AI产业优势 - 依托深圳完备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支持AI硬件快速原型和大规模制造 [6] - 政策、资金、人才等多方面支持形成良好创新生态 [6] - 公司模式有效连接技术与市场,推动产业从制造优势向市场化能力延伸 [6]
冠捷科技(000727) - 000727冠捷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9
2025-05-19 17:44
业绩情况与应对策略 - 全球消费需求回升慢、经贸政策不确定、行业竞争加剧致公司经营业绩下滑,产品售价阶段性下降使毛利率降低,造成 2025 年一季度亏损 [1][2] - 公司部署系统性方案,着重盈利能力修复和运营效率提升,调整供应链布局及价格传导降低关税风险影响,尽全力达成年度利润目标 [2] 研发投入与规划 - 2024 年研发投入 13.15 亿元,四成投向新型显示技术,三成用于 AI 与智能化功能开发,二成聚焦智能制造体系升级,一成布局新兴应用场景 [2] - 研发规划聚焦显示技术革新、AI 深度整合、智能制造升级三大核心领域,通过技术壁垒构建与场景化应用拓展重拾增长动能 [2] 关税影响与应对 - 2024 年度公司在北美营业收入占比约 20%,关税政策使显示行业品牌商与代工厂在美业务面临产能调配等问题 [2] - 公司建立应对机制,与客户沟通探讨策略,关注政策及市场变化,动态调整国内外工厂生产,提高海外工厂产能,降低影响 [2][3] 政策利好与业务布局 - 以旧换新和节能补贴政策刺激换新需求,大尺寸及高端机型份额提升,公司关注政策并把握市场机遇 [3] - 显示器业务巩固市场地位,电视业务优化产品结构,两项业务协同发力,不受一时营收分化影响既定布局和战略规划 [4] AI 投入与业绩影响 - 公司组建 AIDC 部门,推进 AI 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建设,系统面部署大模型服务器和 RAG 系统,产品面推出应用 AI 技术的产品 [3] - 目前应用 AI 技术的产品在整体营收中占比较小,短期内对业绩影响有限 [3] 其他业务相关问题 - 公司电子纸业务占比小,已布局多类电子墨水屏产品线,未来将加大研发投入,拓展消费和商业场景 [5] - 公司与飞利浦授权许可合作多年,合作超越简单授权模式,续期谈判按节奏推进 [6] - 公司已在国内销售电子纸阅读器产品,关注市场需求,提供多元化智能显示终端产品 [8] - 公司在电竞显示器领域截至 2024 年底销量六连冠,会持续加大市场投入,巩固并拓展份额 [8] -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规模效益、生产能力等多方面,在年度报告中有详细介绍 [8] - 公司为企业级用户打造全行业、全场景、全尺寸解决方案,通过全屏战略布局助力各行业用户创造商业价值 [9] - 公司侧重“内部升级 + 生态协同”,降低对收购兼并依赖,重视产业研究,寻找合适投资机会,有计划会及时披露 [10] - 公司致力于绿色制造,能源消耗总量和运营层面碳排放量连续 3 年下降,多家制造基地获评绿色工厂和获废弃物零填埋认证 [10] - 公司通过区域扩张、产品高端化与新兴应用场景开发重构增长引擎,拓展新兴市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