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大模型
搜索文档
政策与产业共振,科技突破迎来“加速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09:29
美联储降息缓解全球美元流动性压力,低利率环境降低折现率,推动港股科技板块估值修复。外资回流 新兴市场趋势增强,港股科技股作为高成长资产,吸引力显著提升。流动性宽松支撑板块反弹动能。 【港股科技相关ETF】 覆盖科技全产业链——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 聚焦互联网龙头——恒生互联网ETF(513330) 近两年,资本市场政策对科技领域的倾斜力度持续加码。从顶层设计到资源配置,政策始终围绕"支持 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核心,推动大模型、机器人、智能汽车等前沿领域突破。 中美科技博弈的升级,反而成为国产创新的"催化剂"——华为昇腾芯片性能逼近国际领先水平,国产人 形机器人核心部件打破海外垄断,比亚迪(002594)电动平台技术反向输出国际巨头……中国科技正 从"跟随者"加速向"引领者"蜕变。 这种"压力——响应——突破"的创新范式,不断结出丰硕果实:科大讯飞(002230)大模型核心能力超 越国际同类产品,智能汽车产业链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政策的持续浇灌,让产业资源不断向科技领域集聚,形成"政策利好→技术突破→市场扩张"的正向循 环。 可以预见,随着算力国产化、AI应用落地、机器人场景渗透,中国科 ...
【钛晨报】代理记账行业迎新规,财政部、税务总局:这3个省份开展全面试点;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一览:GDP同比增长5.2%;寒武纪近40亿元定增完成,广发基金获配1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0-21 07:40
代理记账行业监管试点 - 财政部与税务总局在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江苏省开展全面试点,并在山西等七省选取2-3个地级市开展部分试点 [1] - 试点部署八大任务,包括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开展联合专项检查、衔接执法标准、协同信用评价管理及强化会计软件合规 [1][2] - 试点工作计划于2025年12月底前完成部署,2026年1月至7月组织开展,2026年8月至9月进行总结 [2] 汽车行业与政策展望 - 乘联分会秘书长呼吁出台长效政策以接续2025年车市以旧换新补贴,包括减免购车个税、推动新能源车下乡等 [4] - 京东新车数据更新,车身采用高强度笼式设计,高强度钢占比超70%,麋鹿测试成绩超75km/h [7] - 尊界汽车微信公众号账号主体由华为终端变更为江淮汽车 [7] 科技与互联网公司动态 - 阿里夸克内部推进代号为“C计划”的AI业务,与对话式AI应用布局相关,即将有阶段性成果落地 [6] - 美团CEO王兴宣布软硬件服务负责人肖飞及Keeta负责人仇广宇加入公司最高管理决策机构S-team [7] - DeepSeek-AI团队发布3B参数视觉模态压缩长文本上下文新方法论文 [6] - 宇树科技发布H2仿生人形机器人,高180cm,重70kg [9] 上市公司财报摘要 - 科大讯飞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60.78亿元,同比增长10.02%,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202.40% [8] - 中国移动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947亿元,同比增长0.4%,归母净利润1154亿元,同比增长4.0% [8] - 宁德时代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41%,营收1041.9亿元,同比增长12.9% [8] 国际企业与市场 - NASA因SpaceX星舰飞船进度延误,推动更多企业竞标载人登月合同 [10] - 亚马逊云服务发生重大事故,影响近70项自有服务及多家知名网站,部分服务已恢复 [10] - 凯雷集团CEO称信贷市场波动已进入担忧清单,但未看到市场条件恶化迹象 [11] 政策与行业导向 - 香港证监会支持提升数字资产行业监管合规标准,强调基金行业内部合作的重要性 [12] - 浙江省政府印发产教融合实施意见,目标到2030年新打造2个以上国家级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支持200家以上省产教融合型重点企业 [13] - 工信部召开水泥行业稳增长座谈会,要求严禁新增产能、规范现有产能、淘汰落后产能,骨干企业需在2025年底前制定产能置换方案 [14] 资本市场与融资活动 - 寒武纪完成非公开发行新股333.49万股,发行价1195.0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39.85亿元 [16] - 上交所为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扩展启用281000—283999代码段 [16] - 万润科技发布公告澄清市场上关于公司“线上反路演及获得大额订单”的信息为不实信息 [17] 宏观经济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同比增长5.2% [18][19]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同比增长4.5%;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18][19] -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5%;9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一线城市降幅扩大 [18][19] 航天科技进展 - 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 [20]
科大讯飞:Q3归母净利同比增长202.40%,大模型中标金额达5.45亿元
新浪科技· 2025-10-20 18:52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大模型招投标市场非常活跃,公布的中标项目数量已经颇具规模。《中国大模型中 标项目监测与洞察报告》显示,今年1-9月,科大讯飞大模型相关项目的中标数量和金额在行业中均排 名第一;其中,第三季度科大讯飞大模型相关项目的中标金额5.45亿元,是第二名至第五名总和的近2 倍。 新浪科技讯 10月20日晚间消息,科大讯飞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60.78亿元,同比增长10.02%;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202.40%;扣非净利润2624万元,同比增 长76.50%。 科大讯飞表示,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继续保持健康的经营发展态势,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 利润、经营性现金流等各项核心经营指标均保持正向增长,且第三季度当季度净利润、现金流均实现转 正。 责任编辑:何俊熹 此外,科大讯飞还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开发者数量持续高速增长,新增开发者数量超过122万,其中 大模型开发者新增69万,加速行业赋能步伐。(文猛) ...
政策利好叠加产业突破,港股科技板块蓄力上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10:21
资本市场表现与政策环境 - 10月14日恒指高开0.31%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56% 科网股集体反弹 华虹半导体涨近3% [1] - 近两年资本市场政策力度明显上升 更加注重支持科技发展 改革方向为优化资源配置和引导要素有序流动以服务新质生产力 [1] - 政策顶层设计推动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支持以大模型、机器人、智能汽车、量子计算为代表的科技突破 [1] 科技领域竞争与突破 - 中美科技博弈从贸易摩擦升级为技术领域战略竞争 美国持续加码对华技术封锁 外部压力加速中国自主创新步伐 [1] - 2024年中国在多个关键科技领域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华为昇腾芯片性能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国产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打破海外垄断 智能汽车产业链展现全球竞争力 [2] - 中国科技正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 在部分领域实现从技术追赶到局部领先的跨越 例如科大讯飞大模型核心能力超越国际同类产品 比亚迪电动平台技术反向输出国际巨头 [2] 行业前景与市场观点 - 东吴证券继续看好AI科技 认为美国科技龙头会影响港股AI科技交易节奏 但随着中国AI进程加速 港股科技龙头仍有修复空间 [2] - 产业与市场资源在政策促进下不断向科技领域集聚并有明显产出 压力—响应—突破的创新范式正在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 [2] 相关投资工具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覆盖科技全产业链 [3] - 恒生互联网ETF(513330)聚焦互联网龙头 [3]
政策利好叠加产业突破,科技板块未来可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1:02
资本市场政策与科技发展 - 近两年资本市场政策力度显著上升 重点支持科技发展并优化资源配置以服务新质生产力 [1] - 政策顶层设计推动创新生态优化 涵盖大模型、机器人、智能汽车和量子计算等领域 [1] - 中美科技博弈从贸易摩擦升级为技术战略竞争 美国对华技术封锁加速中国自主创新步伐 [1] 中国科技突破与产业成果 - 2024年中国在关键科技领域实现里程碑突破 华为昇腾芯片性能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1] - 国产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打破海外垄断 智能汽车产业链展现全球竞争力 [1] - 部分领域实现技术追赶至局部领先 科大讯飞大模型核心能力超越国际同类产品 比亚迪电动平台技术反向输出国际巨头 [1] 港股科技板块投资机遇 - 港股科技板块汇聚国产AI核心资产 覆盖算力、模型、软件应用和硬件终端全产业链龙头企业 [2]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上市 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并选取30只科技龙头成份股 [2] - 指数成份股数量少且聚焦度高 前十大成分股占比77% 包含小米、腾讯、阿里、美团、比亚迪、中芯国际和百济神州等企业 [2]
政策利好叠加产业突破,关注港股科技回调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13:49
资本市场政策与科技发展 - 近两年资本市场政策力度显著上升 重点支持科技领域发展并优化资源配置以服务新质生产力[1] - 政策顶层设计推动大模型 机器人 智能汽车 量子计算等创新生态持续优化[1] - 中国科技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 产业与市场资源向科技领域集聚并实现里程碑式突破[1] 科技领域突破与竞争力 - 华为昇腾芯片性能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智能汽车产业链在全球市场展现强大竞争力[1] - 科大讯飞大模型核心能力超越国际同类产品 比亚迪电动平台技术反向输出国际巨头[1] - 中国在部分领域实现技术追赶到局部领先的跨越 创新范式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1] 港股通科技ETF产品特性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 覆盖小米 腾讯 阿里 美团 比亚迪 中芯国际 百济神州等科技龙头[2] - 前五大成分股权重占比57% 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占比77% 锐度高且覆盖广泛[2] - 产品涵盖软硬件 新消费 创新药 造车新势力领域 提供一站式配置中国科技领军企业的投资工具[2]
当AI从“炫技”走向实用,“自主可控”才真正站得住脚
观察者网· 2025-08-13 19:40
公司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超过25年 积累丰富经验和技术基础[1] - 公司为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和语音语言处理国家工程中心 具备国家级科研资质[2] - 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系人工智能领域唯一获奖项目[2] - 大模型采用长思维链深度推理技术 在文本 翻译 数学和逻辑推理方面表现优异[2] - 公司是中国唯一基于100%全国产算力的大模型企业 与华为等国内算力企业深度合作[4] 产品应用与场景落地 - 产品覆盖学习机 翻译机 智能办公本等硬件设备 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1][6] - 智能硬件分为基础设备(电脑/手机) 可穿戴设备(眼镜/耳机/手环)和新型态设备(家庭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三大类别[5] - 翻译产品实现端到端同传升级 语音翻译效果较1月份版本提升20% 测试得分达90分[8] - 中英翻译延迟仅2秒 达到真人同传水平 支持自然语言理解和自适应语速语气调节[8] - 大模型储备8万个专业词汇 覆盖医疗 金融 制造等垂直行业翻译需求[10] - 翻译服务支持80多种语言 特别涵盖一带一路国家非英语官方语言[17] 国际化战略与出海成果 - 公司通过韩国众筹平台Wadiz试水出海 该平台占据韩国众筹市场80%份额[12][13] - 智能办公本在Wadiz平台成为单品销售额冠军 获得韩国消费者高度评价[13] - 针对日本市场推出完全离线翻译产品 满足当地用户隐私保护需求 销售表现优异[17] - 录音笔产品在日本办公品类平台排名第一 获得本地企业主动合作[17] - 通过翻译设备赋能中国制造业出海 案例包括浙江饮水机销售商年销售额达2亿元[15] 技术实现与场景覆盖 - 公司具备全栈同传技术能力 实现广泛场景覆盖[19] -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提供现场同传服务 实现母语与目标语言文字声音同步呈现[19] - 翻译机支持中小型会议同传 通过全向360度收音实现全场参与[21] - 开发翻译APP提供轻翻译服务 同时提供SAAS在线会议同传解决方案[22] - 会议耳机等可穿戴设备集成翻译功能 智能硬件在工业领域替代重复性人工劳动[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