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驾解决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A股最大智驾重组揭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11:41
交易核心信息 - 四维图新通过现金增资及资产注入方式对鉴智机器人协议控制主体PhiGent Robotics Limited进行增资及财务资助,获得其39.14%股份并成为第一大股东 [1] - 交易总作价18亿元,其中现金增资2.5亿元,资产注入作价15.5亿元 [10] - 现金增资部分以每股1.8061元价格认购1.38亿股C+类优先股,投前估值为29.59亿元 [10] - 交易完成后,四维图新将有权提名不超过2名董事进入鉴智开曼的5人董事会 [10] 鉴智机器人业务概况 - 鉴智机器人为中高阶智驾量产软件算法公司,提供基于英伟达、地平线等头部中高阶算力平台的智驾解决方案 [3] - 公司是地平线中高算力智驾系统全栈方案供应商,其地平线智驾方案平台占有率超过商汤、小马智行、轻舟智航等企业 [3] - 业务涵盖辅助智能驾驶L2 ADAS、高阶智能驾驶L2+、L3 NOA和AI双目三大领域 [8] - 截至2024年已交付L2 ADAS产品远超百万套 [8] - 随着地平线高算力芯片项目批量转换,其高算力解决方案平台有望自2024年三季度开始加速放量 [9] 战略与行业背景 - 此次交易是A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智能驾驶行业重组事项 [1][13] - 交易体现行业整合趋势,2024年第三方智驾行业出现多家明星企业破产或转型,主机厂全栈自研亦经历洗牌 [13] - 四维图新多次表示将依托公司实现智驾行业兼并重整,试图实现剩者为王 [13] - 鉴智机器人创始团队核心人物为汽车产业链深度从业者,与国产芯片头部企业地平线颇有渊源,地平线旗下生态基金是其B轮战略投资方 [8] 交易结构与财务影响 - 交易采用现金增资加资产注入组合方式,将全资子公司图新智驾100%股权作价15.5亿元注入 [10] - 交易后图新智驾从四维图新全资子公司转为间接投资孙公司,鉴智机器人将以股权投资形式体现于2025年财务报表 [10] - 由于持股39.14%不形成控股,图新智驾和鉴智机器人将出表,对上市公司当期报表影响明显减少 [10][11]
A股最大智驾重组揭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11:31
交易概述 - 四维图新通过现金增资及资产注入方式对鉴智机器人进行增资,交易总作价18亿元,获得其39.14%的股份并成为第一大股东[1] - 交易采用“现金增资+资产注入”组合方式,其中将全资子公司图新智驾100%股权作价15.5亿元注入,并投入2.5亿元现金认购增资份额[8] - 交易完成后,四维图新持有鉴智开曼39.14%股份,为非控股股东,有权提名不超过2名董事,图新智驾和鉴智机器人将以股权投资形式体现在2025年财务报表中[9] 鉴智机器人业务与市场地位 - 鉴智机器人为中高阶智驾量产软件算法公司,提供基于英伟达、地平线等算力平台的解决方案,是地平线中高算力智驾系统全栈方案供应商,其地平线智驾方案平台占有率超过商汤、小马智行等企业[4] - 公司业务涵盖L2 ADAS、L2+/L3 NOA高阶智能驾驶和AI双目三大领域,主要围绕地平线等国产芯片方案的性价比智驾系统业务,自2023年以来已向国内头部智驾普惠车企交付远超百万套L2 ADAS产品[7][8] - 创始团队技术背景深厚,CEO为前AMD赛灵思全球副总裁,CTO为前地平线算法总监,公司与地平线通过战略投资形成生态伙伴,股东还包括赛灵思、比亚迪、卓源资本等产业资本[7][8] 行业整合背景 - 该交易是A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智能驾驶行业重组事项,也是2024年智驾行业经历主机厂降价和行业出清以来最大的内部兼并案例之一[1][11] - 2024年第三方智能驾驶行业出现图森未来转型、禾多科技、纵目科技破产等出清事件,主机厂全栈自研模式也面临洗牌,如极越汽车因高昂研发成本问题出现困境[11] - 行业出现整合趋势,如吉利集团将极氪、迈驰智行等内部团队合并成立“重庆千里智驾”,四维图新也多次表示将依托行业兼并重整实现“剩者为王”[12]
A股最大智驾重组揭幕,四维图新跻身“地平线链”公司大股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10:19
交易概述 - 四维图新拟以现金及支付资产形式对鉴智机器人进行增资及提供财务资助,获得鉴智开曼39.14%股份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1][2] - 交易采用“现金增资+资产注入”组合方式,四维图新将全资子公司图新智驾100%股权作价15.5亿元注入鉴智开曼,并投入2.5亿元现金认购增资份额,两项交易合计作价18亿元 [5] - 四维图新以每股1.8061元价格认购鉴智开曼增发的1.38亿股C+类优先股,投前估值为29.59亿元 [5] 交易后股权与治理结构 - 交易完成后四维图新合计持有鉴智开曼39.14%股份,为第一大股东但非控股股东 [6] - 鉴智开曼董事会设5个席位,四维图新有权提名不超过2名董事 [6] - 图新智驾从四维图新全资子公司转为间接投资的孙公司,两家公司均以股权投资形式体现于上市公司2025年财务报表 [6] 鉴智机器人业务与技术实力 - 鉴智机器人为中高阶智驾量产软件算法公司,提供基于英伟达、地平线等中高阶算力平台的智驾解决方案 [2] - 公司业务涵盖辅助智能驾驶(L2 ADAS)、高阶智能驾驶(L2+、L3 NOA)和AI双目三大领域 [3] - 作为地平线关键合作伙伴,其地平线智驾方案平台占有率超过商汤、小马智行、轻舟智航等企业 [2] - 截至2024年已交付L2 ADAS产品远超百万套,高算力解决方案平台有望自今年三季度加速放量 [3][4] 行业整合与竞争格局 - 该交易为A股市场规模最大的智能驾驶并购案例,开启智能驾驶行业资本重整与出清序幕 [1][7] - 2024年第三方智能驾驶行业出现多家企业破产或转型,主机厂全栈自研智驾亦经历洗牌重整 [7] - 大型主机厂开始整合内部智驾体系以平摊研发成本,行业呈现“剩者为王”趋势 [7][8] 战略合作与股东背景 - 鉴智机器人创始团队包括前深鉴科技创始人、AMD赛灵思全球副总裁及前地平线算法总监 [3] - 股东包括地平线生态基金、赛灵思、比亚迪、卓源资本等知名产业资本,为绑定下游客户奠定基础 [3][4] - 公司与地平线通过战略投资形成重要生态伙伴,深度参与国产芯片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渗透 [3]
四维图新:公司助力多家合资及自主品牌的多个车型出海
证券日报网· 2025-08-21 20:44
核心业务能力 - 公司依托智驾解决方案、全球化数据合规解决方案、车规级芯片及高精度定位等技术能力 [1] - 相关能力已应用于多家合资及自主品牌的多个车型出海项目 [1] 市场拓展进展 - 公司通过技术输出助力中国汽车品牌拓展海外市场 [1] - 合作范围覆盖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两大阵营 [1]
宝马推出集交互/操控/驾驶辅助一体的智驾解决方案,全新宝马iX3首搭
凤凰网· 2025-07-08 22:13
宝马智能化技术突破 - 公司正式推出交互、操控、驾驶辅助三位一体的智驾解决方案,全新宝马iX3将首次搭载这一整体性技术架构 [1] - 技术突破标志着传统豪华车企在智能化转型中的重要进展 [1] - 与市场普遍聚焦单一智驾功能不同,宝马采用智能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三位一体的整体性解决方案 [1] 技术架构创新 - 新世代车型采用全新一代智能电子电气架构,配备4台高性能计算机分别负责不同核心功能 [1] - 完全自主开发的"驾控超级大脑"实现动力及底盘控制二域合一的技术突破 [1] - 新系统决策链路延时控制在1毫秒以内,信息处理速度较传统系统提升10倍 [1] - "智能驾驶辅助超级大脑"算力相比前代产品提升20倍 [1] 设计理念与数据支撑 - 技术路线体现对驾驶本质的坚持,保持驾驶者与车辆的"对话感" [2] - 设计理念源于2016年提出的"悦驾"和"悦享"概念,强调运动性能与智能辅助协同 [2] - 技术开发基于全球近3000万车主驾驶数据,包括700万中国车主使用习惯 [2] 人机交互创新 - 首创全景iDrive基于"视觉锥"设计理念,在四大交互界面分层排布驾驶信息 [2] - 旨在创造更加直观的交互体验 [2] 行业竞争与转型 - 技术路线反映传统豪华车企对智能化转型的独特思考 [2]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传统车企面临保持品牌优势同时实现技术创新的挑战 [2] - 宝马通过整体性解决方案试图在智能驾驶领域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2] - 宝马新世代车型市场表现将为行业提供传统豪华品牌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参考样本 [2]
狂揽800多亿订单、开辟机器人业务,这家汽零巨头增长空间多大
中国经济网· 2025-07-03 13:08
公司业绩与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营收达558.6亿元,新获订单全生命周期金额839亿元,创历史新高 [1][3] - 在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中稳居前40,中国企业中排名前三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27.7%,连续两年高速增长(2023年增幅219.2%,2024年增幅27.7%) [8] - 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1.8个百分点至16.3%,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达19.7% [8] 订单与业务结构 - 2024年新获订单839亿元,同比增长13.8%,新能源订单占比超55%,国内订单占比超40% [3] - 订单覆盖新能源销量TOP10客户,未来3-5年将持续释放业绩 [3] - 海外营收占比76%,全球布局涵盖19个研发中心和50多个生产基地 [6] 技术优势与研发投入 - 智能座舱域控领域全球排名第四,获得海外主机厂L2++级智驾解决方案订单及国内新势力智能座舱项目 [4] - 近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240亿元,智驾解决方案支持L2-L4级别自动驾驶 [4] - 与地平线、高通等合作巩固智能化市场领先地位,近期获得高阶智驾域控制器订单 [4] - 汽车安全业务全球第二,技术门槛高,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首选合作 [4] 新业务拓展与战略布局 - 将智能汽车技术延伸至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定位"汽车+机器人Tier1",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5] - 赴港上市计划旨在优化全球产能(东南亚基地建设、云供应链系统)和拓展新赛道(人形机器人) [12][13] 财务与运营优化 - 2024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46亿元,同比增长17.1%,创历史新高 [8] - 欧洲业务重组(关闭德国和罗马尼亚工厂,裁员600人)预计每年节省数亿元成本 [9] - 资产负债率69.83%,商誉72.39亿元,主要源于成功并购(如美国KSS、日本高田),推动营收从十几亿跃升至近600亿 [10][11] 全球化与资本战略 - "Local for Local"本土化能力支持中国车企出海及海外车企智能化需求 [6] - 港股上市构建"A+H"双平台,提升国际资本对接和品牌溢价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