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驾域控
icon
搜索文档
知行科技(1274.HK):控股小工匠机器人 推进“汽车+AI+机器人”产业化落地
格隆汇· 2025-06-01 01:48
核心观点 - 公司收购小工匠机器人大部分股权,提升机器人关节部件的正向开发能力,智能一体化关节有望应用于智能充电等场景,进一步推进"汽车+AI+机器人"产业化落地 [1] - 2024年公司研发团队扩容及产品价格优化有所增亏,25年有望迎来经营拐点 [1] - 公司侧重于性价比智驾,擅长以低算力芯片实现较好智驾表现,显著受益于当前智驾平权趋势,大众价格带车型智驾增配明显 [1] - 公司的前视一体机、智驾域控等产品有望在奇瑞、吉利、东风、零跑等多个重点客户放量,盈利能力亦高于此前Supervision产品 [1] 收购小工匠机器人 - 公司出资收购苏州小工匠机器人有限公司大部分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1] - 小工匠成立于2018年,核心产品为智能一体化关节及定制化机械臂,通过收购公司获取了电机、减速器及驱动器等关键零件的正向设计开发能力 [1] - 智能一体化关节在人形机器人总成本中占比或达50%,是机器人领域价值量最高的零部件之一 [2] - 小工匠在智能一体化关节领域积累了精密机械设计加工、电机控制及制造的丰富经验,自研的一体化关节高度集成传感、驱动和控制系统 [2] 智能一体化关节应用前景 - 公司智驾算法与机器人具备同源性,应用场景可横向拓展,智能充电机械臂或是未来的潜在落地场景 [2] - 智能充电需要结合硬件端的机械运动能力和软件端算法控制能力,公司控股小工匠后,有望加速AI+机器人的产业化落地 [2] 主业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1.93亿元,同比+5.50%;其中域控制器营收11.35亿元,前视一体机收入0.58亿元 [2] - 公司综合毛利率为7.28%,同比-2.66pcts,主要系Supervision方案进入中后期 [2] - Supervision方案基于Mobileye的Q5H芯片开发,随着2024年8月极氪推出自研浩瀚智驾,并转向英伟达Orin X芯片,仅入门款车型仍保留Supervision方案 [3] - 自研产品上量有望驱动毛利率回升,25年对公司影响有望明显减退 [3] 自研域控产品 - 公司自研的iDC 100和iDC 300域控营收从1396万元快速增长到9377万元,其中奇瑞汽车贡献营收5917万元 [3] - 公司iFC和iDC多款产品逐步在奇瑞的星纪元、iCAR、捷途等品牌车型放量,预计2025年起奇瑞有望接力吉利,成为公司营收最大增量 [3] 研发投入与团队建设 - 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9.55%,同比+2.33pcts,其中研发费用率22.49%,同比+4.68pcts [4] - 公司引入原禾多苏州团队负责人蒋京芳担任总裁,并引入超100人高阶算法及量产交付团队,显著强化公司和奇瑞智驾合作深度 [4] - 目前已有iCAR V23、欧萌达、星纪元等多款车型配套,为25年及以后业绩打下坚实基础 [4] 2025年经营展望 - 2025年有望成为公司经营拐点,公司经营理念为"Smart Mobility For Everyone",符合行业智驾平权趋势 [5] - 公司产品分为iFC前视一体机、iDC域控制器、Supervision域控制器等,其中iFC2.0和iFC 3.0主要实现L2和L2+级别功能 [5] - iDC 100/300/500/510为自研域控产品,基于德州仪器TDA4、地平线J3、瑞萨V4H、地平线J6E芯片打造 [5] - 预计2025年起,公司重点客户奇瑞的iCAR V23、iCAR 05、星纪元等车型放量,助推奇瑞成为公司第一大客户 [6] - 2025年以后的毛利率有望明显改善到中双位数水平,公司有望明显减亏 [6]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90、28.41、35.41亿元,同比+43.5%、+58.7%、+24.6% [6]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0.87/2.21亿元 [6]
德赛西威(002920):2025Q1业绩增长强劲,构建智驾软硬一体全栈能力
国投证券· 2025-05-09 15: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 投资评级,给予 2025 年 30 倍估值,6 个月目标价 140.7 元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 德赛西威业绩增长强劲,营收 67.92 亿元,同比+20.26%;归母净利润 5.82 亿元,同比+51.3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97 亿元,同比+34.08% [1] - 业绩增长因新客户放量,25Q1 小米销量 7.6 万辆贡献主要增量;毛利率提升因座舱域控、智驾域控占比提升及高计价成本芯片前期已出货;期间费用率上升因高研发投入;Q1 处置参股公司股权及冲回信用减值损失对利润正贡献 [2] - 公司构建智驾全栈能力,与高通深化合作,采用“同套硬件、两套算法”模式,联合打造多种驾驶场景解决方案;全球客户拓展提速,2024 年突破白点客户 HONDA,海外订单规模超 50 亿元,同比+120%,西班牙智能工程预计 2025 年底竣工,2026 年供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6.1、33.5、40.5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2.7、17.7 和 14.6 倍 [4] - 2023 - 2027 年主营收入分别为 219.1、276.2、346.9、427.5、513.0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15.5、20.0、26.1、33.5、40.5 亿元等多项财务指标有相应预测 [5][9] 市场表现 - 股价(2025 - 05 - 08)为 106.77 元,总市值 59,251.94 百万元,流通市值 59,058.31 百万元,总股本 554.95 百万股,流通股本 553.14 百万股,12 个月价格区间 83.73/140.19 元 [7] - 升幅方面,1M、3M、12M 相对收益分别为 6.9、 - 19.0、 - 14.1,绝对收益分别为 12.5、 - 20.1、 - 7.9 [8]
【招商电子】比亚迪电子:Q1因A结构件需求下滑承压,关注智驾趋势下的汽车电子业务增速
招商电子· 2025-05-05 22:09
公司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 - Q1收入368.8亿元同比+1.1%环比-33.2%,毛利23.2亿元同比-7.4%环比-28.2%,归母净利6.2亿元同比+1.9%环比-48.3% [1] - 毛利率6.30%同比-0.57pct环比+0.43pct,净利率1.69%同比+0.01pct环比-0.49pct [1] - 消费电子业务高端结构件订单下滑导致毛利同比下滑,汽车电子业务因BYD销量增长及智驾域控、热管理等新品放量保持高速增长 [1] - 净利率平稳主因贷款利息减少及内部提质增效改善期间费用 [1] 未来成长驱动因素 - 消费电子:AI应用加速端侧落地驱动换机周期,A客户iPad/手机玻璃份额提升,机壳业务提质增效,布局AI手机/可穿戴/机器人等产品线 [2] - 安卓中高端产品聚焦钛合金/玻纤材料升级,AI手机及补贴政策推动增量 [2] - 新能车业务:智能座舱/热管理出货增长,智驾系统产品规格与出货量齐升,智能悬架放量带动单车价值量提升 [2] - 算力产品:AI服务器及液冷电源25年放量,与英伟达合作深化 [2] - AI机器人:依托智能驾驶技术积累布局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核心部件 [2] 业务布局与竞争优势 - 材料研究/产品设计/垂直整合能力领先,A客户"成品+结构件"份额有提升空间 [3] - 新能源汽车/3D打印/AI算力/机器人等多领域协同发展 [3] - 与英伟达、大陆电子、博世等头部客户合作深化,长线目标成为国内领先Tier1厂商 [2][3] 历史业绩参考 - 21Q1业绩创同期新高,苹果+电子雾化为当时看点 [5] - 22年汽车电子成为增长亮点,23年A客户/汽车/户储多点开花 [5] - 24年A客户+高端安卓+汽车+服务器共同驱动成长 [5]
超600亿A股,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4-30 14:26
业绩说明会核心内容 - 公司通过线上线下同步举办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2] - 高管回应外部不确定性影响及汽车、机器人业务布局 [2] 2025年业绩预期 - 预计2025年收入和利润保持20%以上增长 [5] - 产品结构优化带动手机、个人电脑、数据业务稳健增长 [5] - 2024年营业收入首破千亿达1098 78亿元同比增长28 76% [5] 全球化布局 - 海外业务占比50%左右间接销往美国产品收入占比约10% [5] - 海外关税调整对公司的直接影响有限且可控 [5] - 推进"China+VMI"全球制造布局形成国内核心基地和海外VMI基地双供应体系 [5] - 国内制造基地以东莞和南昌为主海外分布于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地 [5] - 2024年越南及印度制造基地实现量产交付墨西哥基地并购顺利推进 [5] 供应链与客户 - 国内外制造基地布局实现动态平衡强化供应链韧性 [6] - 客户覆盖全球头部品牌分布在智能终端、AIoT、笔记本电脑、数据业务、汽车电子等领域 [6] - 客户集中度相对分散单一市场波动对整体业务冲击较小 [6] 汽车电子业务 - 仍处于战略投入期未来继续加大投入 [7] - 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亏损幅度逐渐缩小预计未来两三年内达到盈亏平衡 [7] - 在智能座舱及车载中控屏基础上获得智驾域控、"三电"领域突破 [7] - 国内外车企获得多个新项目定点持续拓展全球客户资源 [7] - 车规级制造工厂能力持续获得客户认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7] 机器人业务 - 正处于投入期的新兴业务计划2025年完成团队搭建并构建研发模型机 [8] - 收购专注于清洁机器人业务的公司更名为广东昊勤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9] - 为广东昊勤提供全方位平台支持助力拓展国内外客户资源 [10] - 看好工业机器人与健康养老机器人等领域发展潜力致力于取得核心竞争力 [11] 股价信息 - 截至4月29日收盘股价报64 64元/股总市值达656 7亿元 [12]
【招商电子】比亚迪电子:Q4受研发和激励费用增加拖累,关注公司智驾、算力及机器人进展
招商电子· 2025-03-26 18:13
公司业绩表现 - 24年实现总收入1773.1亿元同比+36.4%,毛利123.0亿元同比+17.9%,归母净利42.7亿元同比+5.6%,毛利率6.9%同比-1.1pcts,净利率2.4%同比-0.7pct [1] - Q4收入551.8亿元同比+45.9%环比+26.7%,毛利32.4亿元同比+27.9%环比-12.1%,归母净利12.0亿元同比+20.6%环比-22.2%,毛利率5.9%同比-0.8pct环比-2.6pcts,净利率2.2%同比-0.5pct环比-1.4pcts [2] - 收入增长源于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回暖,安卓高端市场订单及海外大客户业务扩大,汽车电子保持强劲增长,新型智能产品实现AI服务器量产出货 [1] - 盈利能力下滑主因产品业务结构调整,新拓展机壳业务带来的折旧及期间费用增加 [1] 业务结构分析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1412.3亿元同比+45.0%,其中零部件收入356.6亿元同比+161.5%,组装收入1055.8亿元同比+26.0% [3] -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205亿元同比+45.5%,智能座舱产品出货量提升,智驾域控出货量领跑国内市场,热管理产品份额提升,智能悬架产品开始量产交付 [3]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收入155.6亿元同比-15.6%,无人机、智能家居、游戏硬件稳健发展,实现3D打印机、AI服务器、AMR量产,布局数据中心液冷、电源产品和AI机器人 [3] 未来展望 - 消费电子领域AI应用加速端侧落地,赋能功能创新驱动换机周期,A客户iPad新品放量且手机玻璃业务份额提升,机壳业务持续提质增效 [4] - 新能源汽车业务受益电动化和智能化加速,智能座舱、热管理出货量增长,智驾系统迎来出货量和产品规格齐升,智能悬架产品进入放量增长阶段 [4] - 算力相关产品中AI服务器及液冷电源等25年望放量高速增长,布局高速通讯新赛道,与英伟达合作带来新增长动能 [4] - AI机器人领域依托系统集成经验及智能驾驶积累,将在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多个核心零部件及系统总成全面布局 [4] 投资潜力 - 公司作为精密制造龙头企业,具备材料研究、产品设计、结构件及组装垂直整合能力,拥有优质客户资源及前瞻业务布局 [5] - A客户"成品+结构件"业务具备潜在份额提升空间,新能源汽车、3D打印、AI算力及机器人等产品有望多点开花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