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驾域控
icon
搜索文档
极氪品牌第50万台量产车正式下线
人民网· 2025-06-16 13:27
生产里程碑与市场定位 - 公司第50万台量产车下线,从首台量产到50万台仅用44个月 [1] - 平均单车价格近30万元,体现豪华品牌定位 [1] - 极氪001累计交付近30万台,全球猎装车市场占有率70% [4] - 极氪009家族成为纯电MPV、40万以上MPV、40万以上纯电全品类销量冠军 [4] 产品战略与技术研发 - 保持每年2款新车节奏,覆盖纯电轿跑、MPV、SUV等细分市场 [3] - 三季度将上市全尺寸超豪华SUV旗舰极氪9X [3] - 累计研发投入超235亿元,拥有整车架构、电子电气架构等全栈自研能力 [4] - 2025年将发布浩瀚超级电混技术,开启多元能源形式发展阶段 [5] 全球化布局 - 产品已进入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7] - 在中东、澳洲、东南亚等地区持续热销 [7] - 极氪7X已在荷兰、挪威和瑞典等欧洲国家上市 [7] - 实施四大出海战略,涵盖产品、技术、生态等多个领域 [6][7] 渠道与补能网络 - 全球门店超550家,其中国内门店近480家 [8] - 渠道变革引入合伙人模式,填补下沉市场空白 [8] - 自建充电站1628座,覆盖189城 [9] - 800V极充站939座,极充桩4480根 [9] - 第三方公共充电枪接入量突破130万 [9] 战略协同与产能保障 - 在"回归一个吉利"战略下加速整合 [8] - 利用吉利全球制造基地和供应链体系获得产能保障和成本优势 [8] - 吉利在杭州、宁波等地的新能源工厂为极氪提供产能基础 [8]
知行科技(1274.HK):控股小工匠机器人 推进“汽车+AI+机器人”产业化落地
格隆汇· 2025-06-01 01:48
核心观点 - 公司收购小工匠机器人大部分股权,提升机器人关节部件的正向开发能力,智能一体化关节有望应用于智能充电等场景,进一步推进"汽车+AI+机器人"产业化落地 [1] - 2024年公司研发团队扩容及产品价格优化有所增亏,25年有望迎来经营拐点 [1] - 公司侧重于性价比智驾,擅长以低算力芯片实现较好智驾表现,显著受益于当前智驾平权趋势,大众价格带车型智驾增配明显 [1] - 公司的前视一体机、智驾域控等产品有望在奇瑞、吉利、东风、零跑等多个重点客户放量,盈利能力亦高于此前Supervision产品 [1] 收购小工匠机器人 - 公司出资收购苏州小工匠机器人有限公司大部分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1] - 小工匠成立于2018年,核心产品为智能一体化关节及定制化机械臂,通过收购公司获取了电机、减速器及驱动器等关键零件的正向设计开发能力 [1] - 智能一体化关节在人形机器人总成本中占比或达50%,是机器人领域价值量最高的零部件之一 [2] - 小工匠在智能一体化关节领域积累了精密机械设计加工、电机控制及制造的丰富经验,自研的一体化关节高度集成传感、驱动和控制系统 [2] 智能一体化关节应用前景 - 公司智驾算法与机器人具备同源性,应用场景可横向拓展,智能充电机械臂或是未来的潜在落地场景 [2] - 智能充电需要结合硬件端的机械运动能力和软件端算法控制能力,公司控股小工匠后,有望加速AI+机器人的产业化落地 [2] 主业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1.93亿元,同比+5.50%;其中域控制器营收11.35亿元,前视一体机收入0.58亿元 [2] - 公司综合毛利率为7.28%,同比-2.66pcts,主要系Supervision方案进入中后期 [2] - Supervision方案基于Mobileye的Q5H芯片开发,随着2024年8月极氪推出自研浩瀚智驾,并转向英伟达Orin X芯片,仅入门款车型仍保留Supervision方案 [3] - 自研产品上量有望驱动毛利率回升,25年对公司影响有望明显减退 [3] 自研域控产品 - 公司自研的iDC 100和iDC 300域控营收从1396万元快速增长到9377万元,其中奇瑞汽车贡献营收5917万元 [3] - 公司iFC和iDC多款产品逐步在奇瑞的星纪元、iCAR、捷途等品牌车型放量,预计2025年起奇瑞有望接力吉利,成为公司营收最大增量 [3] 研发投入与团队建设 - 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9.55%,同比+2.33pcts,其中研发费用率22.49%,同比+4.68pcts [4] - 公司引入原禾多苏州团队负责人蒋京芳担任总裁,并引入超100人高阶算法及量产交付团队,显著强化公司和奇瑞智驾合作深度 [4] - 目前已有iCAR V23、欧萌达、星纪元等多款车型配套,为25年及以后业绩打下坚实基础 [4] 2025年经营展望 - 2025年有望成为公司经营拐点,公司经营理念为"Smart Mobility For Everyone",符合行业智驾平权趋势 [5] - 公司产品分为iFC前视一体机、iDC域控制器、Supervision域控制器等,其中iFC2.0和iFC 3.0主要实现L2和L2+级别功能 [5] - iDC 100/300/500/510为自研域控产品,基于德州仪器TDA4、地平线J3、瑞萨V4H、地平线J6E芯片打造 [5] - 预计2025年起,公司重点客户奇瑞的iCAR V23、iCAR 05、星纪元等车型放量,助推奇瑞成为公司第一大客户 [6] - 2025年以后的毛利率有望明显改善到中双位数水平,公司有望明显减亏 [6]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90、28.41、35.41亿元,同比+43.5%、+58.7%、+24.6% [6]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0.87/2.21亿元 [6]
德赛西威(002920):2025Q1业绩增长强劲,构建智驾软硬一体全栈能力
国投证券· 2025-05-09 15: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 投资评级,给予 2025 年 30 倍估值,6 个月目标价 140.7 元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 德赛西威业绩增长强劲,营收 67.92 亿元,同比+20.26%;归母净利润 5.82 亿元,同比+51.3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97 亿元,同比+34.08% [1] - 业绩增长因新客户放量,25Q1 小米销量 7.6 万辆贡献主要增量;毛利率提升因座舱域控、智驾域控占比提升及高计价成本芯片前期已出货;期间费用率上升因高研发投入;Q1 处置参股公司股权及冲回信用减值损失对利润正贡献 [2] - 公司构建智驾全栈能力,与高通深化合作,采用“同套硬件、两套算法”模式,联合打造多种驾驶场景解决方案;全球客户拓展提速,2024 年突破白点客户 HONDA,海外订单规模超 50 亿元,同比+120%,西班牙智能工程预计 2025 年底竣工,2026 年供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6.1、33.5、40.5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2.7、17.7 和 14.6 倍 [4] - 2023 - 2027 年主营收入分别为 219.1、276.2、346.9、427.5、513.0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15.5、20.0、26.1、33.5、40.5 亿元等多项财务指标有相应预测 [5][9] 市场表现 - 股价(2025 - 05 - 08)为 106.77 元,总市值 59,251.94 百万元,流通市值 59,058.31 百万元,总股本 554.95 百万股,流通股本 553.14 百万股,12 个月价格区间 83.73/140.19 元 [7] - 升幅方面,1M、3M、12M 相对收益分别为 6.9、 - 19.0、 - 14.1,绝对收益分别为 12.5、 - 20.1、 - 7.9 [8]
【招商电子】比亚迪电子:Q1因A结构件需求下滑承压,关注智驾趋势下的汽车电子业务增速
招商电子· 2025-05-05 22:09
公司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 - Q1收入368.8亿元同比+1.1%环比-33.2%,毛利23.2亿元同比-7.4%环比-28.2%,归母净利6.2亿元同比+1.9%环比-48.3% [1] - 毛利率6.30%同比-0.57pct环比+0.43pct,净利率1.69%同比+0.01pct环比-0.49pct [1] - 消费电子业务高端结构件订单下滑导致毛利同比下滑,汽车电子业务因BYD销量增长及智驾域控、热管理等新品放量保持高速增长 [1] - 净利率平稳主因贷款利息减少及内部提质增效改善期间费用 [1] 未来成长驱动因素 - 消费电子:AI应用加速端侧落地驱动换机周期,A客户iPad/手机玻璃份额提升,机壳业务提质增效,布局AI手机/可穿戴/机器人等产品线 [2] - 安卓中高端产品聚焦钛合金/玻纤材料升级,AI手机及补贴政策推动增量 [2] - 新能车业务:智能座舱/热管理出货增长,智驾系统产品规格与出货量齐升,智能悬架放量带动单车价值量提升 [2] - 算力产品:AI服务器及液冷电源25年放量,与英伟达合作深化 [2] - AI机器人:依托智能驾驶技术积累布局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核心部件 [2] 业务布局与竞争优势 - 材料研究/产品设计/垂直整合能力领先,A客户"成品+结构件"份额有提升空间 [3] - 新能源汽车/3D打印/AI算力/机器人等多领域协同发展 [3] - 与英伟达、大陆电子、博世等头部客户合作深化,长线目标成为国内领先Tier1厂商 [2][3] 历史业绩参考 - 21Q1业绩创同期新高,苹果+电子雾化为当时看点 [5] - 22年汽车电子成为增长亮点,23年A客户/汽车/户储多点开花 [5] - 24年A客户+高端安卓+汽车+服务器共同驱动成长 [5]
超600亿A股,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4-30 14:26
业绩说明会核心内容 - 公司通过线上线下同步举办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2] - 高管回应外部不确定性影响及汽车、机器人业务布局 [2] 2025年业绩预期 - 预计2025年收入和利润保持20%以上增长 [5] - 产品结构优化带动手机、个人电脑、数据业务稳健增长 [5] - 2024年营业收入首破千亿达1098 78亿元同比增长28 76% [5] 全球化布局 - 海外业务占比50%左右间接销往美国产品收入占比约10% [5] - 海外关税调整对公司的直接影响有限且可控 [5] - 推进"China+VMI"全球制造布局形成国内核心基地和海外VMI基地双供应体系 [5] - 国内制造基地以东莞和南昌为主海外分布于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地 [5] - 2024年越南及印度制造基地实现量产交付墨西哥基地并购顺利推进 [5] 供应链与客户 - 国内外制造基地布局实现动态平衡强化供应链韧性 [6] - 客户覆盖全球头部品牌分布在智能终端、AIoT、笔记本电脑、数据业务、汽车电子等领域 [6] - 客户集中度相对分散单一市场波动对整体业务冲击较小 [6] 汽车电子业务 - 仍处于战略投入期未来继续加大投入 [7] - 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亏损幅度逐渐缩小预计未来两三年内达到盈亏平衡 [7] - 在智能座舱及车载中控屏基础上获得智驾域控、"三电"领域突破 [7] - 国内外车企获得多个新项目定点持续拓展全球客户资源 [7] - 车规级制造工厂能力持续获得客户认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7] 机器人业务 - 正处于投入期的新兴业务计划2025年完成团队搭建并构建研发模型机 [8] - 收购专注于清洁机器人业务的公司更名为广东昊勤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9] - 为广东昊勤提供全方位平台支持助力拓展国内外客户资源 [10] - 看好工业机器人与健康养老机器人等领域发展潜力致力于取得核心竞争力 [11] 股价信息 - 截至4月29日收盘股价报64 64元/股总市值达656 7亿元 [12]
2025上海车展:中信科智联国产化全栈式方案助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8 15:02
上海国际车展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展示世界汽车工业的科技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突破 [1] - 展会吸引众多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和智能化、网联化零部件供应商参展 [1] - 中信科智联重点展示车载通信产品、智能网联场景应用、网联智驾及智能座舱成果 [1] 车载通信产品和方案 - 公司提供C-V2X全栈式解决方案,包括通信模组、协议栈、应用场景软件和测试服务 [4] - DMD3A及DMD5x系列C-V2X通信模组通过车规级可靠性测试,C-ITS协议栈及软件获A-SPICE Level3认证 [4] - C-V2X产品已在乘用车、商用车实现量产应用,覆盖智能交通信号交互、车辆超视距感知等场景 [4] - C-V2X技术突破传统单车传感设备的技术局限,提供超视距感知能力,提升驾驶安全 [4] 网联智驾 - 公司构建以国产自主芯片为核心的多架构、虚拟化、灵活计算平台,打造L0至L4级别全栈式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6] - C-V2X网联式智驾域控制器具备"超视距、早感知、早制动"能力,提升驾驶安全性与交通协同效率 [6] - 国产高算力智驾域控制器融合高性能计算平台与开放式软件架构,助力智能驾驶量产落地 [6] - 车载光通信智驾域控制器基于PON架构设计,降低整车线束复杂度与重量,提升通信效率 [6] 智能座舱 - 公司以国产自主技术为核心,构建覆盖智能座舱全场景的创新解决方案体系 [8] - 多模态交互座舱融合语音、手势、触控与场景感知引擎,提供"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体验 [8] - 高性能座舱平台采用国产高算力车规级芯片,确保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 [8] - 舱泊一体解决方案集成座舱域与泊车域硬件,支持APA自动泊车、全景环视及DMS等功能 [8] - 自主中间件平台提升软硬件兼容性,支持软件快速迭代升级 [8]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全栈式解决方案,回应行业对安全、效率与体验的需求 [10] - 未来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自主可控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态链建设 [10]
【招商电子】比亚迪电子:Q4受研发和激励费用增加拖累,关注公司智驾、算力及机器人进展
招商电子· 2025-03-26 18:13
点击招商研究小程序查看PDF报告原文 公司公告24年报,24年实现总收入1773.1亿元同比+36.4%,毛利123.0亿元同比+17.9%,归母净利 42.7亿元同比+5.6%,毛利率6.9%同比-1.1pcts,净利率2.4%同比-0.7pct。结合公司近况以及业绩 交流会,我们点评如下: 24年收入规模创新高,盈利能力下滑源于产品结构调整、新业务折旧费用增加。 24年收入快速增长 源于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回暖,公司安卓高端市场订单以及海外大客户业务持续扩大,汽车电子保持 强劲增长态势,新型智能产品业务实现 AI服务器量产出货。盈利能力下滑主因产品业务结构调整, 新拓展的机壳业务带来的折旧以及期间费用增加。 Q4业绩不及市场预期,毛利率下滑源于业务结构调整,期间费用因大客户研发费用前置以及股权激 励成本有所增加。 单季度看,Q4收入551.8亿元同比+45.9%环比+26.7%,毛利32.4亿元同比 +27.9% 环 比 -12.1% , 归 母 净 利 12.0 亿 元 同 比 +20.6% 环 比 -22.2% , 毛 利 率 5.9% 同 比 -0.8pct 环 比-2.6pcts,净利率2.2%同比- ...
供应链新军丨德赛西威如何成为中国座舱、智驾域控第二
晚点LatePost· 2024-04-29 19:13
核心观点 - 德赛西威从传统汽车电子供应商成功转型为智能座舱和智驾域控制器领域的领先企业,2023年在中国座舱和智驾域控制器市场份额分别达17.3%和25% [7][11] - 公司抓住智能化趋势的关键策略包括:早期积极拥抱新势力合作、持续投入研发、保持业务模式开放 [7][10][19] - 行业竞争格局正在重塑,面临传统供应商转型、新兴公司崛起和车企自研的三重挑战 [21][23] 行业变革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数量从燃油车的30000个减少到10000个,推动供应链重构 [5] - 中国超过36%的新能源车前装标配智能座舱域控,50%以上搭载L2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 [7] - 域控制器市场快速成长,德赛西威2023年智能座舱域控装机量超60.1万套 [21] 公司转型路径 - 2010年从西门子威迪欧独立后,2015年率先与新势力合作,为蔚来ES8、理想ONE提供屏幕和域控制器 [6][8] - 2018年成为英伟达Xavier芯片全球六家授权商中唯一中国公司,奠定智驾域控技术基础 [7][12] - 2020年通过小鹏P7项目实现英伟达Xavier平台智驾域控量产,虽亏损但积累关键经验 [12] 技术布局 - 座舱域控领域:先后开发高通820A/8155/8295平台产品,覆盖理想、奇瑞等客户 [8][10] - 智驾域控领域:基于英伟达Orin芯片开发IPU04平台,服务理想等车企 [13][15] - 同步开发德州仪器TDA4等低成本方案,拓展上汽、长城等传统车企 [15] 竞争策略 - 采用"先示范后推广"模式:先与新势力联合开发,再向传统车企推广 [10] - 执行激进客户突破策略,对目标客户持续跟进直至进入供应链 [21] - 为抢占市场份额不惜亏本竞标,如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拿下大众订单 [22] 市场挑战 - 车企自研趋势加剧,小鹏、蔚来已部分采用代工厂生产域控制器 [16] - 面临三类竞争对手:传统供应商转型、新兴域控公司、车企自研团队 [21] - 价格战激烈,部分订单被报价低20%的创业公司夺取 [20][22] 全球化布局 - 2023年海外营收占比7.5%,目标2027年提升至20% [23] - 在墨西哥建厂服务北美市场,2024年投产 [23] - 海外市场需应对博世等国际巨头和中国同行的双重竞争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