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海欣

搜索文档
康希诺接待17家机构调研,包括Indus Capital Partners、My Alpha Management HK Advisors、SCHP等
金融界· 2025-07-03 19:53
调研概况 - 康希诺于2025年6月1日接待17家机构调研,包括Indus Capital Partners、安联投资等,参与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崔进等3人,地点覆盖北京、上海、香港及线上[1] 核心产品进展 - 13价肺炎结合疫苗PCV13i采用双载体技术,临床数据显示对19F等4种血清型免疫原性显著优于对照苗,不良反应率低且结合效率高[3] - PCV13i与MCV4曼海欣目标人群重合,可提升营销协同效率,公司将针对性推进商业化[4] - 四价流脑结合疫苗MCV4曼海欣已提交4-6岁扩龄申请并获受理,计划年内提交18-59岁扩龄申请,海外市场已获印尼注册证书[5] - 婴幼儿用DTcP疫苗上市申请获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III期临床进行中,采用专有菌株提升抗原质量[6] - 青少年及成人用Tdcp完成III期受试者入组,创新型联苗DTcP-Hib-MCV4将于年内启动I期临床[7] 研发管线布局 - 已建立五大技术平台,成人疫苗领域布局包括:吸附破伤风疫苗(上市申请受理)、PBPV(I期完成)、重组带状疱疹疫苗(I期尾声)[7][9] - VLP-Polio在澳大利亚和印尼开展临床试验,PBPV取得I期积极数据,Hib疫苗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9] - 结核病加强疫苗升级版在印尼获批临床,吸入用结核疫苗年内将开展新试验[7][9] 国际化战略 - 海外重点拓展东南亚、中东、南美和北非市场,以MCV4和PCV13i为组合切入[5] - 吸入用结核病加强疫苗已在印尼获批临床[7]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3月末资金约34亿元,可满足当前发展需求,创新疫苗产业园项目使用A股募资[2][10] - 除产业园外暂无大规模投入计划,潜在融资将综合考虑市场环境等因素[10]
从PCV13i的“中国方案”进阶,来看康希诺生物(6185.HK/688185.SH)技术突围与价值重估
格隆汇· 2025-06-22 20:23
中国疫苗产业转型 - 中国疫苗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 多联多价疫苗和全生命周期防护成为战略高地 [1] - 国家免疫规划战略深化和WHO疫苗优先政策双重驱动本土企业技术创新 [1] 康希诺PCV13i疫苗技术突破 - 采用多糖抗原与蛋白载体共价结合技术 针对中国儿童高危害血清型诱导高特异性抗体和免疫记忆 [3] - 首创CRM197+TT双载体技术 避免单一载体过量并减少免疫干扰 提升免疫原性 [3] - 已上市四价流脑疫苗曼海欣®采用相同载体 安全性有效性已验证 [3] PCV13i临床数据验证 - 针对19A、19F等中国主要致病菌株 IgG几何平均浓度和OPA-GMT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 [4]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疫苗无统计学差异 均为轻度反应 [4] 产业化创新与生产优化 - 采用无动物源培养基工艺 降低生物因子风险和毒性残留 [5] - 改良针头与包装设计 降低职业暴露风险并提升接种效率 [5] 肺炎疫苗市场需求 - 中国5岁以下儿童肺炎疫苗全程接种率不足18% 远低于全球水平 [8] - 全球TOP10疫苗中辉瑞Prevnar13/20连续四年销售额超52亿美元 [9] PCV13i商业化路径 - 国内与曼海欣®共享接种网络 形成渠道协同效应 [10] - 无动物源工艺符合欧盟GMP标准 具备清真认证优势 锁定东南亚市场 [10] 康希诺疫苗矩阵布局 - 重组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百白破疫苗构建儿童细菌性疫苗全场景防护 [11] - 短期PCV13i上市为业绩催化剂 长期技术溢价支撑估值重估 [11][12]
疫苗市场“万马齐喑”,康希诺有望盈利上岸,但增长潜力与瓶颈都很明显丨看财报
钛媒体APP· 2025-04-30 20:4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0.74亿元,同比增长20.02%,归母净亏损1154.54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70亿元,扣非后归母净亏损5523.47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79亿元 [2]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37.01%至8.46亿元,归母净亏损收窄至3.79亿元,剔除新冠疫苗退货影响后营收增速为38.68% [3] - 2021年因新冠疫苗销售实现营收43亿元,归母净利润19.14亿元,2022年、2023年分别亏损9.09亿元、14.83亿元 [3] 减亏原因分析 - 2025年一季度减亏三大原因:上年同期因丧失上药康希诺控制权产生投资损失7051.19万元,脑流产品市占率提升带来收入增长,政府补助同比增加433.81%至3727.18万元 [2][4][5] - 2024年2月起上药康希诺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2025年一季度投资收益468.90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7538.65万元 [4] - 2025年一季度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合计同比下降19.53% [5] 产品市场表现 - 当前营收主要依赖四价流脑结合疫苗曼海欣,2025年一季度获批4批次签发,2024年批签发量同比增长4.17%至25批次 [6][7][8] - 曼海欣是中国市场唯一四价流脑结合疫苗,2025年预计保持独家地位,已启动印尼上市销售并与沙特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9][10] - 2024年二价流脑结合疫苗美奈喜批签发量同比增长250%至7批次,但2025年一季度未获批签发 [6][8] 行业对比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同行疫苗企业营收普遍下滑:万泰生物(-59.25%)、智飞生物(-50.74%)、沃森生物(-31.41%)、华兰疫苗(-53.21%)、康泰生物(-23.75%)、百克生物(-32.64%) [3] - 脑膜炎球菌疫苗市场2024年总批签发量下降7.88%,康希诺产品逆势增长,但份额仍低于沃森生物(178批次)等竞争对手 [8][9] - 13价肺炎结合疫苗即将上市但面临激烈竞争,辉瑞、沃森生物、康泰生物已有获批产品,艾美疫苗也提交上市申请 [11] 产品管线与战略布局 - 曼海欣正在推进年龄扩围至6周岁及成人临床III期研究,并拓展中东和北非市场 [10] - PCV13i疫苗预计2025年内上市,但需面对辉瑞(2016年获批)、沃森生物(2019年获批)、康泰生物(2021年获批)的竞争 [11] - 公司定位高端自费疫苗市场,通过产品差异化和国际化寻求增长空间 [10][11]
解码疫苗企业2024年业绩:深陷“价格战”泥潭,“创新”和“出海”成关键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18:58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疫苗行业整体承压,Wind疫苗指数成分股营业收入均值71.31亿元,同比降低21.63%,净利润均值7.87亿元,同比降低35.60% [1] - 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华兰疫苗等头部企业营收降幅超50%,沃森生物、百克生物等降幅超30%,仅康希诺因四价流脑结合疫苗驱动营收增长130%以上 [1][2] - HPV疫苗、流感疫苗等同质化产品价格战导致万泰生物、康泰生物等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超90%,康希诺净利润亏损收窄74.45% [2][4] 价格战影响 - 华兰疫苗四价流感疫苗价格下调30%,金迪克成人剂型价格从128元/支降至88元/支,导致两家公司营收分别下降53.21%和39.96%,净利润降幅达76.10%和31.71% [4][5] - 万泰生物二价HPV疫苗价格跌破百元后出现27.5元/支低价,营收同比下降59.25%,净利润下滑91.49% [5][6] - 沃森生物二价HPV疫苗上市后竞争加剧,营收下滑31.41%,净利润降低66.10% [5][6] 研发与产品布局 - 智飞生物2024年研发投入13.91亿元,近五年累计超51亿元,计划未来3-5年提升自主产品营收占比(当前仅4.53%) [7][8] - 康泰生物研发投入占比21.47%,沃森生物达24.82%,重点布局高价次疫苗如万泰生物九价HPV(已申报上市)和康泰生物五联苗(Ⅰ期临床) [8] - 行业转向mRNA、多联多价疫苗技术,智飞生物通过并购切入GLP-1药物领域,沃森生物拓展合成生物制造业务 [8][9] 国际化进展 - 康希诺四价流脑结合疫苗获印尼注册,与马来西亚合作开发mRNA流感疫苗,百克生物带状疱疹疫苗出口哥伦比亚,水痘疫苗进入阿富汗等10国 [10][11] - 沃森生物2024年海外收入5.7亿元(+98%),产品覆盖22国,智飞生物23价肺炎疫苗完成菲律宾审计 [11] - 全球疫苗市场2032年预计达862亿美元(CAGR 5.8%),中国疫苗出口额1.8亿美元,性价比优势突出但头部效应仍显著 [11][12][13] 市场潜力与挑战 - 中国流感疫苗接种率仅3%(欧美50%),人用疫苗市场预计2032年达3431亿元(CAGR 12.3%) [7] - 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产能过剩及研发高风险问题,需通过技术创新和出海突破,目前出海模式从成品出口向全产业链合作升级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