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ETF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首款5G-A人形机器人亮相!具身智能迎来高光时刻?
市值风云· 2025-11-17 18:12
三大亮点:机器人 " 夸父 " 的技术突破 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应用,机器人"夸父"在火炬传递中的卓越表现,体现了多项前沿技术的融合创新。 亮点一:5G-A网络赋能,实现远程精准操控。 面对高干扰的复杂场景,5G-A网络展现出关键作用。通过优化沿线20余个站点,稳定的上行速率确 保了机器人第一视角超高清画面的实时回传,使技术人员能够远程监控并确保机器人精准完成"起 步、奔跑、挥手、交接"等系列动作。 11月2日,十五运会深圳火炬传递现场,全球首款5G-A人形机器人"夸父"惊艳亮相。百米火炬传递, 1.6公斤负载,高度拟人的奔跑姿态,这位特殊的"0号火炬手"正奔跑出中国具身智能产业的加速度! (资料参考:21经济网《全球首个!机器人火炬手 " 夸父 " 有哪些亮点?》,2025.11.03) 亮点二:量产机型零改造,凸显场景泛化能力。 更具突破性的是,从接到任务到正式传递仅1个月时间,研发团队未对"夸父"进行任何特殊硬件改 造。经过斜坡奔跑、持炬转向、人机协同演练等多轮实地测试,"夸父"证明了同一台设备既能胜任展 厅导览、工业搬运,也能快速适配火炬传递这类高动态、高协同任务。 亮点三:融合运控算法升级,实现高度拟人 ...
全球首款5G-A人形机器人亮相!具身智能迎来高光时刻?
新浪基金· 2025-11-14 13:59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首款5G-A人形机器人“夸父”在十五运会深圳火炬传递中完成百米火炬传递,展示了中国具身智能产业的技术突破和加速落地 [1] - 机构认为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元年,看好其未来十年以上的发展机遇,全球各方均已聚焦入局 [8][9] - IDC预测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近半,2025年中国商用人形机器人出货量约5000台,2030年将增至近6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超95% [9] 机器人“夸父”的技术亮点 - 5G-A网络赋能实现远程精准操控,通过优化沿线20余个站点,稳定的上行速率确保了机器人第一视角超高清画面的实时回传 [3] - 量产机型零改造凸显场景泛化能力,从接到任务到正式传递仅1个月时间,未进行任何特殊硬件改造,同一台设备能胜任展厅导览、工业搬运及火炬传递等高动态任务 [4] - 融合运控算法升级实现高度拟人动态,突破了传统机器人步态固化的技术瓶颈,重点提升了奔跑时的“动态黏性”,并优化负载平衡算法精准化解了1.6公斤火炬负载带来的重心偏移问题 [5] 具身智能产业前景与市场规模 - 具身智能是指拥有物理载体的智能体,可通过感知、决策和交互能力执行现实世界任务并主动学习进化,让AI从“纸上谈兵”走向“实战应用” [8] - 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近半 [9] - 2025年中国商用人形机器人出货量约5000台,2030年将增至近6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超95% [9] 相关ETF投资工具 - 港股科技30ETF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一次性打包“港股AI产业链”上下游基础设施、中游大模型、下游应用,成份股兼顾大、中、小盘科技企业 [10] - 机器人ETF基金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覆盖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包括系统方案商、数字化车间与生产线系统集成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自动化零部件商等 [10] - 科创板人工智能ETF跟踪科创AI指数,聚焦科创板AI产业链上中下游30家龙头企业,电子行业占比53.7%、计算机35.5%,AI主题纯度高、弹性大 [10]
【周周牛事】想找ETF?打开这一屏就够了!
新财富· 2025-10-20 16:46
文章核心观点 - Go-Goal平台的ETF综合屏是全市场首个ETF全景看板,旨在通过单一界面整合全市场ETF与指数的全面数据,帮助投资者高效洞察ETF市场,避免在不同数据源间切换 [2][3][10] ETF综合屏功能模块 微观视角:单只ETF分析 - 提供单只ETF的走势、持仓、关联主题、规模与份额变化等深度数据 [4][12] - 设有ETF筛选功能,包含6大报表、数百个标签及AI搜索,覆盖全市场共1357只ETF,便于精准定位投资标的 [4][5][12] 中观视角:指数表现分析 - 展示指数的规模、关联ETF、阶段涨幅及资金流向变化 [6][13] - ETF指数研究功能覆盖5大指数分类,提供多阶段涨幅与申赎统计、行业分布权重,例如中证指数规模达6281.97亿元,关联207只ETF [5][13] 宏观视角:市场全景监控 - 监控ETF市场的整体规模变动、发行趋势及交易活跃度 [6][13] - ETF资金动向功能对5大ETF类型进行日/周/月频多维统计,截至2025年10月14日,全市场ETF总规模达55402.23亿元,其中股票型ETF规模36500.79亿元,占比65.88% [13] 热点视角:主题投资机会 - 每日精选10大热门主题并匹配关联ETF,例如电网设备、光伏、机器人等主题,帮助投资者快速捕捉市场热点 [8][14][15] - 数据显示,光伏产业主题中规模最大的ETF达137.59亿元,机器人主题ETF规模最高为85.69亿元 [8][15]
又到抉择时刻!国庆中秋双节倒计时1天,持股还是持币过节?数据说话!
新浪财经· 2025-09-30 10:52
A股市场节后效应 - 近十年上证指数节后1日上涨概率达70%,节后5日上涨概率为60% [1][2] - 节后5日涨幅显著,例如2015年节后5日涨幅达6.9%,2019年和2020年均为3.5% [2] - A股主要股指节后表现普遍优于节前,大行情中节后涨幅更持久 [1] 港股市场日历效应 - 恒生指数节中上涨概率为70%,恒生科技指数节中上涨概率高达80% [5][6] - 恒生科技指数节后5日上涨概率为60%,高于恒生指数 [5][6] - 市场处于上升趋势时国庆日历效应更显著,如2014-2015、2016-2018、2021-2022、2024年 [5] 行业板块表现 - A股计算机、美容护理、环保、医药生物和汽车行业节后5日涨幅中位数居前 [6] - 港股消费、高β和成长性板块表现占优,服务消费、有色金属、机械、计算机、电子等行业上涨概率达80%,涨幅中位数超2% [8][9] - 除综合金融外,港股所有行业国庆期间上涨概率均超60% [8] 硬科技赛道投资机会 - 港股科技板块受益于降息周期和AI驱动,港股通科技30ETF前十大成分股权重达82% [11] - 芯片板块基本面修复,科创芯片50ETF标的指数2025年H1净利润增速71%,全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100% [11] - 算力需求受GPT-5等AI模型迭代驱动,云计算ETF汇添富指数港股权重超26% [11] - 人形机器人步入量产元年,机器人ETF基金覆盖大模型迭代与供应链降本趋势 [11] - 人工智能板块受政策、技术、基本面三重催化,科创人工智能ETF汇添富布局算力、技术、应用环节 [11] 反内卷与资源板块 - 电池板块受反内卷政策及储能需求驱动,电池50ETF储能含量达24% [13] - 有色金属板块受益于美联储降息及供给收缩政策,有色50ETF聚焦贵金属与工业金属 [13] 创新药与金融板块 - 港股创新药板块估值较低且BD落地密集,港股通创新药ETF年内涨幅达109% [14] - 证券板块受交投活跃和政策发力催化,证券ETF龙头覆盖券商龙头业务 [14] - 金融科技板块在流动性宽松环境下弹性突出,金融科技ETF汇添富覆盖互联网券商与AI应用 [14] 消费与宽基配置 - 大消费板块受双节催化,消费ETF近10日资金流入近9亿元,规模超191亿元 [14] - 中药ETF兼具消费与医药属性,近10日7日资金净流入 [14] - 宽基指数中证A500超配新质生产力,MSCI中国A50ETF覆盖各行业龙头,科创50ETF受益于科创板改革 [14][15]
近60个交易日涨超21%,机器人ETF基金(562360)盘初继续走强,机构:坚定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10:10
机器人板块市场表现 - 机器人ETF基金(562360)当日上涨1.17% 近60个交易日涨幅超21% [1] - 成分股东杰智能涨幅超18% 博杰股份、埃夫特-U等多股跟涨 [1] - ETF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 覆盖系统方案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等产业链环节 [1] 人形机器人发展前景 - 2025年预计实现万台级量产 推动下游产业链进入确定性放量阶段 [1] - 万台级数据采集将解决数据匮乏难题 促进产品向实用化阶段发展 [1] -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行业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政策持续细化落地 [2] 产业链投资焦点 - 重点关注高复杂度灵巧手功能实现与丝杠量产降本 [1] - 减速器产业链与六维力传感器成为技术突破关键 [1] - 传统制造企业延伸布局 科技巨头依托硬件优势快速卡位 [2] 行业生态演变 - 感知-决策-执行技术闭环需全面打通 [2] - 初创公司积极涌入 多家车企通过自研或投资方式切入赛道 [2] - 行业高速扩张导致竞争格局急剧重塑 [2]
“慢涨行情”在途,该怎么追,怎么切?
搜狐财经· 2025-08-26 15:00
本轮行情驱动因素 - 政策改善资本市场信心并催化经济基本面持续修复 去年924政策改善资本市场信心 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催化经济基本面改善 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高于全年经济目标[1] - 资金面持续活跃 两融余额创近10年新高 两市成交额连续多日高于2万亿元 美联储降息周期提升中国资产对外资吸引力[1] - 投资者风险偏好显著提升 政策催化和经济修复预期推动风险偏好上升[3] - A股市场处于产业大爆发阶段 人形机器人 DeepSeek等AI大模型 创新药等新质产业持续爆发[4] ETF投资优势 - 解决选股难题 跟踪标的指数实现一键配置相关板块或行业 持仓透明[5] - 降低资金门槛 ETF净值大多1元左右 1手仅百元投资门槛低 如MSCI中国A50ETF(560050)不到百元可投资各行业顶尖龙头[6] - 直接投资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等市场 无需满足50万元资金门槛和2年投资经验 如科创芯片50ETF(588750)涨跌幅20%高弹性 云计算ETF汇添富(159273)成分股横跨四大交易所[6] - 直接投资跨境市场 无需港股通或美股账户 如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 港股通科技ETF汇添富(520980) 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6] - 流动性高可实现变相T+0套利 盘中随时交易 如有色50ETF(159652)8月25日一二级市场溢价超1%[7] 重点关注方向 - 券商板块作为进攻旗手 市场交投高度活跃 中资券商进军新业务 金融政策组合拳发力 基本面稳健修复估值有向上修复空间 证券ETF龙头(560090)值得关注[7] - 芯片板块基本面稳健修复 Q1整个芯片板块净利润同比增15.1% 科创芯片50ETF(588750)标的指数2025年Q1净利润增速70% 全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104% AI催化国产替代加速处于景气上行周期[7] - 算力需求受AI模型迭代驱动 云计算ETF汇添富(159273)全面布局AI算力驱动下的云计算机遇 指数港股权重超26%捕捉港股龙头发展红利[7] - 机器人短期热点催化不断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 机器人ETF基金(159213)全面拥抱人形机器人大时代[7] - 反内卷主线持续演绎 有色50ETF(159652)布局工业金属稀有金属能源金属贵金属等细分板块 雅江工程开工业绩预期高景气[7] - 新能源板块受益供给侧改革深化 光伏龙头ETF(516290)电池50ETF(159796)费率同类最低档 新能源汽车ETF(516390)受政策补贴和智能化机器人双重催化[7] - 大消费和中药板块受资金青睐 消费ETF(159928)近10日资金流入超23亿元规模超165亿元 中药ETF(560080)近10日有7日资金流入规模同类领先[8] - 港股新消费催化不断 港股通消费50ETF(159268)布局潮玩珠宝美妆新茶饮等情绪消费板块[8] - 中证A500指数作为新一代宽基旗舰聚焦细分三级行业龙头超配新质生产力 中证A500指数ETF(563880)全面反映经济发展趋势[8] - 科创板获政策利好 科创50指数ETF(588870)聚焦业绩稳健的科创龙头换手率份额增长率领先 科创100ETF汇添富(589980)聚焦科创小巨人重仓芯片与创新药 科创综指ETF汇添富(589080)全面把握AI机器人智能驾驶等科技热点[9]
机器人“奥运会”倒计时,机器人ETF基金(562360)飘红,换手率超3.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0:08
市场表现 - 中证机器人指数8月13日上涨0.21% [1] - 机器人ETF基金(562360)当日上涨0.2% 换手率超3.5% [1] - 成分股燕麦科技涨超3% 华辰装备、大族激光、奥普特跟涨 [1] ETF规模数据 - 机器人ETF最新流通份额4.14亿份 流通规模4.23亿元 [2] - ETF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 覆盖系统方案商、集成商、设备制造商及零部件商 [2] 行业事件催化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8月14-17日在北京国家速滑馆举行 [2] - 该赛事为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核心的综合性盛会 8月12日已完成首次联排 [2] 机构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阶段 [2] - 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 [2] - 商业化落地可期 建议关注国内零部件厂商及本体厂商成果发布 [2] - 2025年将是量产突破年 万台级别量产带动产业链放量 [3] - 万台级数据采集将解决数据匮乏难题 推动产业向实用化发展 [3]
万亿空间 一键布局机器人全产业链
2025-04-15 22:3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科技投资,特别是机器人赛道[1][2] * 公司涉及机器人全产业链,包括上游核心硬部件、中游集成装配、下游应用系统[45][46] * 国内已有30多家公司参与机器人研发,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22] 核心观点与论据 机器人行业发展 * 机器人行业处于萌芽期及爆发前夜,技术拐点已至[19][21] * 2025年是机器人发展的关键年份,预计将迎来明显放量[25] * 量产是当前最关键的关注点,海外T公司预期量产5000-10000台[25][27] * 价格下降趋势明显,从1500万人民币降至15万左右,使产品更普及[26][28] 应用场景 * 2C端应用广泛,包括家务、老人护理、宠物照料等[33][34][36] * 2B端工业应用确定性高,适用于危险或重复性工作场景[41][42] * 参考电动车和智能手机发展路径,机器人市场空间可达万亿级别[44] 投资价值 * 机器人指数覆盖全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占比50%[45][46] * 估值水平合理,预期PE约40多倍,基本面稳健[50][51] * 短期看政策支持和技术突破,长期看国家科技发展战略[52][53] 关税影响 * 关税政策超预期,综合税率达30%以上[5][6] * 预计拖累GDP 1%-1.5%,出口影响30%-40%[11] * 将促使国内转向拉动内需和发展科技两条主线[11][13] * 利好国产替代产业链,如芯片和机器人[14][15] 重要数据 * 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从10年前的20%降至现在的11%[8] * 机器人行业未来10年复合增速预计50%-100%[44] * 中证机器人指数估值中位数50倍,当前略高于中位数水平[50] * 成分股ROE基本在10%以上,未来两年预期达30%[51] 其他重要内容 * 与2018年贸易战对比,当前国产替代产业链更成熟[16] * 政策支持明显,新闻联播频繁报道机器人相关进展[17] * 技术发展路径可参考电动车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过程[23][24] * 美元回流机制支撑美国经济,但制造业空心化问题严重[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