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科技30ETF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科技股上涨,港股科技30ETF、港股通科技30ETF涨超3%,香港科技ETF、恒生科技ETF上涨
格隆汇· 2025-10-21 17:07
港股科技板块市场表现 - 港股科技股普遍上涨,多只港股科技相关ETF涨幅超过3%,另有大量相关ETF涨幅超过2% [1] - 全球AI算力产业链景气度持续攀升,港股科技板块作为国产AI核心资产聚集地,直接受益于AI行业发展浪潮 [1] - 南向资金大额流入,人工智能产业链成为重点布局方向,为港股科技板块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支撑 [1] 机构对港股市场观点 - 摩根士丹利认为全球投资人对中国股票资产的仓位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对中国资产的进一步增持将是大势所趋 [2] - 摩根士丹利建议长期关注中国高科技板块,包括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生物科技、高端制造等,同时建议持续配置高质量红利股以抵御短期市场波动 [2] - 中金公司表示今年A股市场表现强劲,主要驱动力是风险溢价下降,宏观政策变化及DeepSeek出现推动资金转向股票等风险资产,配置科技领域 [2] -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四季度港股牛市格局不变,若市场担忧解除,港股科技更受益当下产业趋势,恒生科技指数空间最大 [3] - 港股互联网巨头受益AI叙事发酵,伴随美联储重启降息,港股外资力量回流存在超预期可能,南向资金有望继续流入推动行情 [3] - AI驱动下,港股科技仍是行情主线,同时港股红利受益于政策强化分红和低利率,港股新消费、创新药资产较A股稀缺 [3] 相关ETF产品数据 - 食品饮料ETF近五日上涨1.04%,市盈率20.46倍,最新份额112.2亿份,增加5.8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1162.5万元,估值分位19.90% [5] - 游戏ETF近五日下跌7.16%,市盈率40.72倍,最新份额74.7亿份,增加9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4042.4万元,估值分位59.25% [5] - 科创半导体ETF近五日下跌12.55%,最新份额26.1亿份,增加2.6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3516.4万元 [5] - 云计算50ETF近五日下跌4.93%,市盈率113.50倍,最新份额3.7亿份,减少1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336.7万元,估值分位89.17% [6][7]
近5日“吸金”超1.8亿元,港股科技30ETF(513160)震荡翻红,机构:结构上港股科技仍是行情主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10:18
港股市场表现 - 10月16日恒生指数小幅低开下跌0.08%,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14% [1] - 港股科技30ETF低开后震荡翻红,现涨0.3%,溢折率0.04% [1] - 港股科技30ETF近5个交易日有4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净流入额超1.8亿元 [1] 行业前景与资金流向 - 结构上港股科技仍是行情主线,四季度港股科技板块更加受益当下产业趋势 [1] - 美联储降息背景下外资回流或超预期,叠加南向资金持续增持,港股四季度有望续创新高 [1] - 全球处在降息周期,货币宽松背景下股市仍有上涨空间 [2] 科技板块投资价值 - 持续看好互联网权重资产的配置价值,海外Sora2出圈、巨头加速算力布局,科技板块引领作用显著 [1] - 中国AI产业加速,港股科技龙头仍有上涨空间 [2] - 腾讯基本面确定性较强,AI期权逐步兑现 [1] - 阿里巴巴短期利润或受即时零售竞争影响,但长期看好云产业趋势与AI叙事的共振 [1] 指数与持仓构成 - 港股科技30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该指数跟踪可经港股通买卖的香港上市内地科技公司 [1]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芯国际、快手-W、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小米集团-W等多只科技龙头股 [1]
沪指重返3900点 两市成交额却创近一月新低!见底信号出现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15:38
10月15日,市场探底回升,沪指涨超1%重回3900点,创业板指探底回升涨超2%。截至收盘,沪指涨 1.22%,深成指涨1.73%,创业板指涨2.36%。 板块方面,汽车、电网设备、医药等板块涨幅居前,港口航运、光刻机等板块跌幅居前。 全市场超4300家股票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2.07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5034亿。 今天A股市场显著缩量,主要股指盘中震荡、尾盘拉升,但振幅较前几天小了不少。 数据显示,两市成交额仅2.07万亿元,为9月10日以来最低的一天。 在本轮行情中,量能出现阶段低点,往往是积极信号。 比如9月10日,全市场成交额为20039亿元,次日迎来大阳线修复; 再如8月4日,市场量能仅1.52万亿元,但当天起,日线走出三连阳; 更早的7月7月、6月20日和5月26日,每个月出现阶段地量后,市场均在1~3个交易日后开启新一轮上 攻。 | 上证指数 1A0001 指数分时区间统计 | | | | | | --- | --- | --- | --- | --- | | 起始时间 | 10-15 09:30 | | 周期个数: | | | 终止时间 | 10-15 15:00 | | 241 | ...
港股科技30ETF(513160)盘初飘红,第一大权重股阿里巴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0:14
港股市场表现 - 9月19日恒生指数开盘上涨0.14% 恒生科技指数开盘上涨0.44% [1] - 港股科技30ETF早盘上涨0.51% 成交额超2600万元 溢折率0.25% [1] - 成分股东方甄选涨幅超5% 英诺赛科、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商汤-W、联想集团、中兴通讯等多股跟涨 [1] 资金流向情况 - 港股科技30ETF前一日单日净流入资金超3.2亿元 [1] - 近20个交易日该ETF累计资金净流入超14亿元 [1] - 9月18日港股通总成交763.71亿港元 净买入金额33.31亿港元 [2] 个股表现突出 - 阿里巴巴-W通过港股通单日成交210.72亿港元 净买入12.10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连续20日获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金额达561.02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为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第一大权重股 占比12.94% [3] 机构观点汇总 - 内外部资金对港股关注度提高 港股相对A股优势凸显 [3] - 港股业绩展望向好 预计2025年下半年业绩增速迎来拐点 [3] - 科技板块维持高景气且预期上修 原材料与医疗保健板块同样保持高景气 [3]
9月17日港股科技30ETF(513160)份额增加1.04亿份,最新份额29.23亿份,最新规模40.3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2:30
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 港股科技30ETF(513160)业绩比较基准为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收益率(经估值汇率调整),管理人 为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基金经理为李宜璇,成立(2022-01-17)以来回报为37.93%,近一个月 回报为10.76%。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 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 议。 9月17日,港股科技30ETF(513160)涨4.13%,成交额9.12亿元。当日份额增加1.04亿份,最新份额为 29.23亿份,近20个交易日份额增加9.63亿份。最新资产净值计算值为40.32亿元。 ...
港股科技30ETF连续4日获资金净流入,优必选获2.5亿元人形机器人订单涨超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0:20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市场9月4日高开低走 港股科技30ETF涨幅收窄至0.32% 成交额超5000万元[1] - 成分股中优必选 高伟电子 比亚迪电子均涨超4% 瑞声科技 哔哩哔哩-W等多股跟涨[1] - 港股科技30ETF近4个交易日持续获资金净流入 累计吸金超4.3亿元[1] 南向资金动向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万亿港元 达10002.21亿港元 创2014年港股通开通以来新高[2] - 9月2日单日南向资金净流入92.81亿港元[2] - 南向资金重点配置全球竞争力互联网公司 现金流稳定分红慷慨价值股及创新生物医药公司[2] 行业指数构成 - 港股科技30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 覆盖经港股通买卖的香港上市内地科技公司[1]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芯国际 快手-W 腾讯控股 阿里巴巴-W 小米集团-W等多只科技龙头[1] 机器人行业动态 - 优必选获2.5亿元人形机器人订单 刷新全球单笔合同纪录[1] - 订单以人形机器人Walker S2为主 具备自主热插拔换电系统 将于年内启动交付[1] - 此次订单继7月近亿元订单后再次刷新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最大单笔订单纪录[1] 机构观点 - 兴业证券中长期坚定看多港股 短期看好恒生科技重估和全球资金配置需求[2] - 方正证券认为港股牛市行情仍在途中 建议关注恒生科技为代表的低估值品种补涨机会[2] - 机构指出基本面彰显较强韧性 政策利好释放 海内外投资者看好中国资产[2]
港股高开反弹 券商股全线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09:57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报25115点上涨047% [1] - 恒生科技指数报5662点上涨032% [1] 内资券商板块 - 国泰君安国际涨超8%领跑板块 [3] - 国联证券和中信建投涨超4% 中国银河涨超3% [3] - 中金公司/国泰海通/中信证券涨超2% [3] - 中信证券上半年营收33039亿元同比增长2044% [3] - 归母净利润13719亿元同比增长298% [3] - 中期利润分配拟派现4298亿元 [3] 行业ETF表现 - 港股消费ETF/港股通非银ETF/香港证券ETF/恒生消费ETF涨超1% [3] - 中韩半导体ETF/港股科技30ETF跌超1% [3] 科网股板块 - 快手涨超2% 京东/百度/网易涨超1% [3] - 联想跌超05% [3] 细分概念板块 - 创新药概念部分回暖 绿叶制药涨近3% [3] - 黄金股活跃 珠峰黄金涨超1% [3] - 新消费概念高开 泡泡玛特涨近2% [3]
ETF今日收评 | 化工、农业相关ETF涨近2%,新能源、稀土相关ETF跌幅居前
搜狐财经· 2025-08-21 15:33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 三大指数涨跌不一[1] - 高位股集体调整[1] 行业板块表现 - 数字货币概念股集体大涨[1] - 油气股表现活跃[1] - 银行股逆势走强[1] - 新能源相关ETF下跌约2%[3] - 稀土相关ETF下跌约2%[3] ETF表现 - 化工行业ETF现价0.82元 上涨1.99%[2] - 中证A50ETF新华现价1.112元 上涨1.83%[2] - 农业50ETF现价0.799元 上涨1.78%[2] - 石化ETF现价0.758元 上涨1.74%[2] - 农业ETF现价0.783元 上涨1.69%[2] - 中证A50ETF招商上涨1.69%[2] - 农业50ETF现价0.843元 上涨1.69%[2] - 化工龙头ETF现价0.725元 上涨1.68%[2] - 公用事业ETF现价1.004元 上涨1.62%[2] - 科创100增强ETF易方达现价1.709元 下跌2.12%[4] - 科创新能源ETF现价1.272元 下跌2.08%[4] - 储能电池ETF现价1.598元 下跌2.02%[4] - 稀土ETF易方达现价1.043元 下跌1.97%[4] - 稀土ETF嘉实现价1.594元 下跌1.97%[4] - 港股科技30ETF现价1.234元 下跌1.91%[4] - 稀土ETF现价1.538元 下跌1.91%[4] - 稀土ETF现价1.143元 下跌1.8%[4] 养殖行业分析 - 大多数养殖上市公司头均市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3] - 头均市值距离历史均值有较大上升空间[3] - 养殖行业长期投资价值凸显[3] 稀土行业需求 - 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迅速[5] - 风力发电需求增长迅速[5] - 节能电机等高端磁材需求增长迅速[5] - 传统制造领域需求复苏为稀土需求注入增长动力[5] - 人形机器人加速落地为稀土需求注入增长动力[5]
近5日累计“吸金”超3.3亿元,港股科技30ETF(513160)交投活跃,机构:展望下半年港股牛途继续向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10:19
港股市场表现 - 8月19日早盘港股高开 港股科技30ETF成交额超6000万元人民币 溢折率0.11%且频现溢价交易 [1] - 成分股东方甄选涨超8% 联想控股 中国软件国际 哔哩哔哩-W 中兴通讯 华虹半导体跟涨 [1] - 港股科技30ETF近5日有4日获资金净流入 累计吸金超3.3亿元人民币 [1] 资金流向趋势 - 南向资金上半年累计净流入港股超6870亿港元 下半年呈现加速趋势 [1] - 8月15日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354.23亿港元 年初以来累计净流入超9000亿港元 创年度历史新高 [1] - 港股主题ETF年内净申购额超千亿元人民币 [1] 机构观点与行业前景 - 港股科技板块凭借估值优势与成长确定性引领中国资产价值重估 成为全球资金增配中国科技核心标的 [1] - 美联储降息临近或扭转港币汇率承压现状 弱化汇率对港股压制作用 [2] - 港股科技及消费类资产与AI应用 新消费产业趋势相关度更高 基本面更优且具稀缺性 [2] - AI应用加速落地 受益AI周期的港股科技是主线 [2]
大模型接连更新,AI再迎新浪潮?
新浪基金· 2025-08-12 13:53
大模型技术突破 - Kimi K2总参数量达1万亿(1T),成为当前开源模型参数量的天花板,并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超过DeepSeek-V3-0324、Qwen3-235B-A22B等模型,成为开源模型新SOTA [3][4] - Kimi K2采用MoE架构,代码能力与通用Agent任务处理能力显著提升,能执行任务拆解、自主规划、工作流设计及工具调用等复杂多步骤任务,例如制定演唱会计划、完成机票酒店预订与旅游规划 [3] - GPT-5为融合模型,无需人工切换即可自行决定深入思考时机,在多模态/指令遵循/函数调用/长上下文等方面测评跑分领先现有模型,具备博士级别推理能力,编程能力和准确性大幅提升,大幅降低模型幻觉 [6] - GPT-5实现语音模式高度拟人化及个性化,可成为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助手 [6] 成本与定价策略 - Kimi K2延续高性价比策略,每百万输入tokens收费4元,每百万输出tokens收费16元,API调用成本与DeepSeek R1持平,仅为Claude 4的五分之一 [3] - GPT-5定价为输入1.25美元/百万token、输出10美元/百万token,其mini和nano版本输入价格分别为0.25/0.05美元每百万token,输出价格分别为2/0.4美元每百万token,具备较强竞争力 [6] 行业影响与投资机会 - 大模型迭代提速,准确率提升且成本降低,预计将加速AI应用爆发和商业化提速,帮助互联网大厂形成AI投入到商业变现的闭环 [7] - Kimi K2标志着中国在开源大模型领域已具备世界级竞争力,展示其在万亿参数模型训练、MoE架构设计和代码能力方面的技术实力,代表中国AI力量在全球竞争中的差异化、高影响力策略 [7] - 优秀AI模型不断涌现,AI产业或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