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制茶饮
搜索文档
咖饮品类发展报告2025:下沉市场成必争地
36氪· 2025-11-03 14:19
为了探索咖饮品类的发展现状与潜力,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了《咖饮品类发展报告2025》。 近年来,随着我国咖啡消费市场教育的不断深化以及产品本土化趋势的持续推进,消费者对咖啡的接受度和喜爱程度 显著提升。我国咖啡消费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咖啡纳入日常生活。据红餐大数据,2025年我国 咖饮市场规模预计接近1,300亿元。 在咖饮赛道快速扩容的背景下,咖饮品牌的发展却面临多重挑战。一是成本高企与价格压力叠加,盈利空间受挤压; 二是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创新滞后,消费者忠诚度下降。除此之外,咖饮赛道的外部竞争同样愈发激烈,快餐店、 茶饮品牌、便利店等玩家纷纷加速"进攻"咖饮赛道,进一步挤压咖饮品牌的市场空间。 那么,当下咖饮品类的发展现状如何?有哪些发展动向?未来的发展又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咖饮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独立品牌门店数占比超六成 随着我国咖啡消费市场的逐步成熟,咖啡产品种类逐渐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速溶咖啡和即饮咖啡等非现制咖啡产品 外,现制咖饮作为品质体验更为出色的选择,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我国餐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红餐大数据, 2025年现制咖饮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态势,预计接近1,300亿 ...
蜜雪冰城也要卖啤酒了,新茶饮为什么纷纷“买醉”?
新京报· 2025-10-29 16:32
5块9,7块9,14块9,蜜雪冰城也开始卖啤酒了,你喝过了吗? 国庆假期期间,蜜雪冰城宣布以2.97亿元总价拿下鲜啤福鹿家53%股权,正式将业务版图从现制茶饮、咖啡延伸至酒精饮品领域。 据大河报报道,在郑州,不足10平方米的鲜啤福鹿门店延续了蜜雪系的简约风格,其价目表显示,店内产品价格集中在5.9元至14.9元区间,这一价格仅为 同类精酿产品市场价的1/3至1/2。 资料显示,鲜啤福鹿家成立于2021年,主打现打鲜啤产品,涵盖经典鲜啤、果啤、茶啤等多个品类,截至2025年8月31日已拥有1200家门店,覆盖全国2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好好卖奶茶不行吗,为什么还要卖啤酒?蜜雪冰城表示,此次收购是开拓现打鲜啤品类的重要举措,将与主品牌及咖啡子品牌"幸运咖"形成协同效应。这 也标志着蜜雪冰城全面涉足饮品行业——奶茶、咖啡、酒类。 近年来,除了蜜雪冰城之外,还有多个新茶饮品牌跨界酒赛道。9月16日,新茶饮品牌茶百道旗下经典白酒奶茶"醉步上道"回归上市,首日销量近12万 杯。 2019年-2023年,蜜雪冰城曾创下过营收121%的增速,但在2024年,增速明显放缓,仅22.3%。同年,蜜雪冰城的利润增长率39.8 ...
香飘飘的“最后一搏”
新浪财经· 2025-10-28 20:07
连续否认布局线下也反映出香飘飘心态上的谨慎,毕竟即饮奶茶和冲泡奶茶都属于快消品,与属于餐饮服务业的现制茶饮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逻辑——前者依赖渠道与规模,后者注重单店模型 然而一年后,杭州大悦城负一层悄然围挡的香飘飘直营店,却成为其战略彻底转向的实体宣言。该店迅速登陆大众点评、引发社交热议,标志着香飘飘已从"绝不涉足"转向"躬身入局"。这并非 前车之鉴未必不察,但香飘飘的转身背后,是日益严峻的财务现实:2020至2024年间,公司营收自37.61亿元滑落至32.87亿元,净利润持续波动下行;至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约-1.1 但目前短期内,期望依靠线下店实现巨大盈利或颠覆行业格局也并不现实的。对香飘飘来说,或许它的核心价值在于测试现制茶饮市场的真实水温,测试新产品的市场反应,并与年轻消费者建立 而对香飘飘而言,这场实验的成败,将主要取决于它能否找到独特的市场定位,以及能否克服跨行业经营的巨大挑战。 02 从"冲泡"到"现泡",香飘飘没能泡出新故事 文 | 市象 王铁梅 编辑 | 文昌龙 香飘飘在2024年12月曾明确表示,考虑到预包装产品与茶饮连锁店在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区别,公司暂时没有开设线下实体店的 ...
广发证券:现制茶饮行业供需共振 中长期终将回归基本功较量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10:06
核心观点 - 行业短期面临外卖补贴退坡后的同店增长和高基数压力,但中长期渗透率提升和消费习惯积淀的逻辑未变 [1] - 头部品牌凭借产品力、供应链效率和精细化运营等基本功,有望在补贴结束后展现更强韧性并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 [1][4] - 行业竞争最终将回归供应链效率和运营能力等核心因素的较量 [1] 供给侧分析 - 产品持续升级,从粉末冲泡走向现制、新鲜、健康,高品质原材料使用普遍 [1] - 供应链深耕使品质升级得以在平价基础上实现,行业从“轻奢”转为大众日常饮品 [1] - 门店持续加密,中国现制茶饮门店数从2019年的29.3万家增至2024年的44.8万家 [1] - 外卖兴起拓展了消费场景,带动用户购买频次结构性上移 [1] 需求侧分析 - 消费需求从解渴消暑等功能性需求,向情绪价值、健康需求、社交需求等更高维度切换 [2] - 在此背景下,现制茶饮的不可替代性增强,消费者持续积淀消费习惯 [2] 长期趋势 - 中国现制茶饮渗透率提升空间大,2023年人均年消费量为11杯,而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均超过50杯 [3] - 行业连锁化率持续提升,2023年现制茶饮连锁化率(门店口径)为56.1%,较2018年提升17.1个百分点 [3] - 头部品牌快速拓店,中小品牌出清,预计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 [3] 短期动态 - 即时零售平台大规模补贴推动市场总量增长,从5月日均约1亿单增加至7月日均约2亿单 [4] - 现制茶饮因客单价低、消费频次高而显著受益,预计5-8月同店表现优秀 [4] - 商家承担补贴比例和堂食需求转化率影响门店利润率,头部品牌因更强的议价权和运营能力预计相对受益更多 [4] - 部分中小品牌加盟商可能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4]
古茗(01364.HK)深度研究:大众现制饮品龙头 冷链快反筑造护城河
格隆汇· 2025-10-26 06:37
公司市场地位与规模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在全国200多个城市拥有11179家门店,网络覆盖浙江、福建、江西等8大核心省份,其中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达81% [1] - 据灼识咨询,公司在中国现制茶饮市场市占率约9.1%,仅次于蜜雪冰城,同时是10-20元大众茶饮市占率第一的品牌 [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7.91亿元,同比增长14.5%,对应GMV为224亿元,同比增长16.57%,其中80%的收入来自向加盟店的原料及设备销售 [1] 单店经营表现 - 2024年公司单店月均GMV为19.7万元,同比下滑4%,约40%杯量由第三方平台成交 [2] - 成熟门店的经营利润率可达20%以上,在餐饮行业中表现靓丽 [2] - 2025年上半年在低基数及外卖大战影响下,单店GMV增速超20%,杯单价仍有提升 [2] 供应链与物流能力 - 公司冷链及仓储物流设施规模行业领先,大部分鲜果从产地运输到门店可控制在1-3天 [3]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拥有362辆自有运输车,约75%的门店在仓库150公里半径内,约98%的门店可接受两日一配的冷链服务,而行业多为四日一配或不配 [3]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现制茶饮的连锁化率为49%,产品同质化、复制门槛低和快速迭代SKU的属性使得供应链能力成为竞争核心因素 [1] - 咖啡市场竞争较奶茶缓和,头部集团凭借规模优势对抗成本上升及价格战,星巴克在2017-2024年国内市占率下降约26% [1] 扩张策略与加盟管理 - 公司扩张策略稳健高效,基于浙江大本营优势,在浙闽赣除省会外所有地级市的市占率均在30%-40% [2] - 公司关注门店质量和加盟商健康度,采用优势省份加密/补白加扩张邻近省市方式,快速复制供应链建设 [2] - 2025年新加盟政策中,加盟门槛降至23万元,并重点强调加盟商在店经营、亲自管理,鼓励老加盟商积极拓店 [2]
古茗(01364.HK):潜心深耕 积厚成器
格隆汇· 2025-10-24 14:37
公司概况与商业模式 - 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中价茶饮品牌,门店数量在二线及以下城市以及乡镇区域达到领先水准 [1] - 公司营收主要来自向加盟门店销售商品和设备,构建了业内最大的冷链仓储及物流设施系统 [1] - 公司的经营主张是"新鲜美味、出品一致、价格亲民",通过高质价比和稳定品控驱动消费者复购 [2] 公司竞争优势与运营策略 - 前端市场策略是将高线市场主流单品以高质价比形式复制到下沉市场,产品销售潜力能见度高 [2] - 后端供应链通过鲜果规模化采购和自建冷链车队强化成本管控及品质保障,支撑区域扩张 [2] - 公司通过加盟商在店、数字化运营等手段对门店出品实现有力管控,积累系统性运营优势 [2] - 公司采用地域加密策略,强化供应链规模优势,对未来门店数量的展望为3.5~4.0万家 [2][3] 行业前景与公司定位 - 预计"十五五"期间国内现制茶饮市场规模有望跨越5000亿元,容量复合年增长率近15% [3] - 中价茶饮赛道对比咖啡及平价茶饮,份额整合空间较大,公司市占率提升空间可期 [3] - 在需求风口减弱背景下,公司凭借扎实的供应链和运营管理,以更高品质认同形成更强复购表现 [3] 财务表现与估值 - 维持公司2025~2027年经调整归母净利预测为21.9亿元、25.0亿元、28.8亿元 [3] - 对应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4%、+14%、+15%,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4倍、21倍、18倍 [3]
东南亚门店突破200家后,甜啦啦出海的下一步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10-24 10:25
出品/茶咖观察 作者/刘淑娟 然而,随着中国品牌纷纷南下,叠加本土茶饮品牌的崛起,东南亚市场的竞争也逐渐加剧,商品同质化、价格战与营销战初现端倪。 作为门店数量排名第五的茶饮品牌,甜啦啦已在全球拥有超过8000家签约门店,其中,东南亚市场门店数量突破200家,仅印尼市场就布局了近130家,且仍 在高速增长。规模扩大的同时,也保障了单店效率,门店日均营业额1万元人民币,部分新店开业时能冲到3万元人民币。 图:甜啦啦东南亚门店分布情况 这意味着,甜啦啦的已在东南亚站稳脚跟,为我们观察中国现制茶饮品牌出海东南亚市场,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真实样本。 此前,甜啦啦海外负责人谢观海在一场活动中曾分享了以往在东南亚踩的"坑":一是文化差异的隐性壁垒,比如印尼团队的6位当地华人高管竟有5种不同信 仰;二是货币汇率波动的风险,印尼盾两年内汇率从 1:1900 跌至 1:2250;三是合作对象的选择;四是门店选址的逻辑。 编辑/蒙嘉怡 国内现制茶饮市场的拥挤,已是肉眼可见的事实。在有限的市场空间里,门店数量的持续增长让品牌愈发艰难。 出海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已成为行业摆脱同质化竞争、寻求突破的集体共识与迫切需求。据壹览商业数据 ...
东吴证券:维持古茗“买入”评级 未来看好中价茶饮细分赛道龙头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智通财经· 2025-10-23 16:53
该行表示,未来看好中价茶饮细分赛道龙头持续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源于:1)该行看好"十五五"期间国 内现制茶饮市场规模有望跨越5000亿元,扩容CAGR近15%。2)对标咖啡及平价茶饮赛道,中价茶饮份 额整合空间较大,古茗市占率提升空间可期。3)消费者复购率决定份额胜负手。中价茶饮内部对比来 看,在现制茶饮需求风口减弱背景下,新进品牌快速崛起实现份额赶超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而古茗凭借 更为扎实的供应链建设及门店运营管理,以更高的品质认同形成更强的复购表现,开店稳扎稳打,品牌 势能稳中有进,未来门店数量有望达到3.5~4.0万家。 东吴证券发布研报称,维持古茗(01364)"买入"评级,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经调整 归母净利为21.9、25.0、28.8亿元,同比+44%、+14%、+15%,对应PE为24、21、18x。古茗作为大众 现制茶饮龙头,高质价比及稳定品控不断夯实销售势能,运营效率和门店布局所积累的系统性优势持续 显现,份额提升路径清晰。 ...
西贝危机后,茶饮仍未走出信任生死局
36氪· 2025-10-23 12:13
西贝预制菜事件及其影响 - 西贝因预制菜问题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导致其全国门店单日营收暴跌超100万元,北京最大门店堂食客流下降近七成 [1] - 该事件暴露了中国餐饮行业在品类定义模糊和规范缺失方面的基础性问题 [1] 现制茶饮行业的信任危机 - 2024年末“冰勃朗事件”引发舆论风波,测评发现部分主打健康理念的茶饮品牌仍在使用与植脂末成分高度相似的非氢化基底乳原料 [2] - 2021至2025年间,微博、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关于“奶茶植脂末”、“奶茶反式脂肪酸”等关键词的年均讨论量增长超200% [4] - 超九成受访者介意茶饮产品中使用植脂末、奶精粉等原料 [8] 行业标准与透明度问题 - 尽管“真茶、真奶、真果、真糖”的理念自2012年萌芽,但相关食安概念仍停留在倡议阶段,未能形成硬性行业标准 [8] - 消费者对原料透明度提出深入质疑,包括用料是否全部公开、“真奶”的具体定义以及添加剂对健康的影响 [4] 异业竞争者的挑战 - 乳业通过提升品质(如鲜奶、A2牛奶、提纯乳)和严格标准(如禁止灭菌乳使用复原乳),为消费者提供了自制茶饮的可能并倒逼茶饮行业革新 [9] - 瑞幸咖啡通过低价策略(如送1亿杯9.9元下午茶)和发布《品质轻乳茶“三个100”标准》倡议,动摇了茶饮品牌的核心客群 [11] - 瓶装奶茶赛道重新活跃,统一、康师傅、怡宝等品牌通过推出无糖茶思路新品、挖掘地域风味和低价策略进行竞争 [12] 茶饮品牌的应对与自救 - 喜茶反思行业“数字游戏”与规模内卷的弊端,转向关注原料独特性和健康属性,新品被消费者评价为“喜妃回宫” [9][14] - 一点点和CoCo都可等品牌采用“过渡分级+长期迭代”策略,承诺“0植物油、0氢化基底乳、0植脂末”,并提供升级鲜奶选项 [16] - 现制茶饮渗透率已逼近95%的天花板,行业增长逻辑转向“持续挖掘单客价值” [17]
蜜雪冰城开卖啤酒!平价精酿补位“晚A”消费
南方农村报· 2025-10-21 23:05
收购交易核心 - 公司以2.97亿元总价收购鲜啤福鹿家53%股权,业务版图首次从现制茶饮、咖啡延伸至酒精饮品领域 [2][3] - 此举标志着公司跨界啤酒赛道,意味着“早C(咖啡)晚A(酒精)”的全时段消费布局正式成型 [4] - 从2022年传闻进军精酿时的“否认关联”到此次控股收购,可解读为公司在充分观察赛道成熟度与经营能力后做出的审慎决策 [34][35][36] 目标公司业务概况 - 鲜啤福鹿家产品涵盖鲜啤、果啤等,酒精度数基本低于10度,杯装价格最低为5.9元,契合公司一贯的“平价”定位 [10][11] - 鲜啤福鹿家具备成熟门店基础,截至10月18日已开设门店872家,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广东有40家 [14][17][18][19] - 广州的11家门店多采用“16:00至次日2:00”的夜间营业模式,精准对接啤酒消费核心时段 [19][20] 战略协同与市场布局 - 收购是开拓现打鲜啤品类的重要举措,将与主品牌及咖啡子品牌“幸运咖”形成协同效应 [38][39] - 白天由主品牌茶饮覆盖解渴、下午茶需求,幸运咖承接“早C”场景,夜晚由鲜啤福鹿家补位“晚A”需求 [41][42][43] - 公司凭借供应链规模优势、全国渠道网络入局,有望倒逼行业价格下探,加速精酿啤酒“大众化”进程 [49][50] 行业背景与市场潜力 - 中国啤酒市场正加速向高端化、健康化转型,精酿啤酒成为市场增长主力 [45] - 《2024啤酒产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达68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110亿元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