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脯

搜索文档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烽起“磐石”传薪火——东北抗联创建地的振兴新篇
新华社· 2025-07-04 16:09
红色旅游发展 - 磐石市以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为核心,开发红色研学线路,包括抗日斗争纪念馆、漫红岭等载体 [2] - 2024年磐石接待游客1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5亿元,其中红色旅游占比超70% [2] - 构建"红色+"多业态发展新格局,推动全域旅游 [2] 农业与产业升级 - 宝山乡北锅盔村种植300公顷锦绣海棠,被誉为"关东红果第一村" [3] - 磐石加快科技兴农,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推出新产品并促进成果转化,推动"三产融合" [3] - "90后"创业者杨尚宾返乡发展果酒、果脯、果茶等产品,计划扩大生产线 [3][4] 城市发展与荣誉 - 2024年磐石获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等称号 [4] - 连续13年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推进金属冶炼升级并培育碳纤维等新兴产业 [4] - 建设34公里绿水长廊,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4] 区位与规划 - 磐石市位于沈吉高速沿线,与长春、吉林市形成百公里三角区位优势 [1] - 未来将严控农产品品质,深化农文旅融合,打造"红城黑土出好物"品牌 [4]
高州黄皮大量上市,果农:收益一年比一年好
南方农村报· 2025-06-30 10:00
高州黄皮大量上 市,果农:收益 一年比一年好_ 南方+_南方plus 分拣后准备装车的黄皮。 曹江镇是高州黄 皮的主产区,种 植面积超2万 亩,安良堡村更 是久负盛名 的"黄皮之 乡" , "鸡心黄 皮"种植面积达 2300多亩,味甜 果香、核小肉 厚、色鲜味美, 广受赞誉。 "黄皮的销量一 年比一年 好。"安良堡村 村支书胡浩友告 诉记者,这两年 黄皮的行情很稳 定,果农们收益 可观。据他分 析,这两年随着 黄皮果干、果 脯、饮料等加工 品品类不断丰 富,黄皮的知名 度越来越高。 胡浩友自己也承 包了30多亩黄皮 6月28日,高州 市曹江镇的黄皮 正式开采,南方 农村报记者了解 到,现在黄皮的 田头收购价在4- 5元/斤,精品果 达到7元/斤。 果园,今日走货 量达2万多斤, 同时还有3万多 斤发往饮料加工 厂。 新垌镇也是高州 黄皮的重要产 区,种植面积达 1.6万亩。由于 地理区位原因, 新垌黄皮成熟上 市时间较曹江 早。新垌镇新农 人杜先亮告诉记 者,新垌黄皮不 仅上市时间早, 而且品类多,除 了鸡心黄皮外还 有香蜜黄皮、贵 妃黄皮、无核黄 皮等品种。 高州黄皮。 "今天8 万斤黄皮 果任务已完成, ...
“小果子”撬动致富“大产业” 巫山脆李让秦巴山区告别贫困焕新颜
央视网· 2025-06-19 17:22
央视网消息:从连片贫瘠到山河锦绣,我们带您再访曾经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感受这些地方从摆脱贫困到走上乡村振兴之路的十年巨 变。 秦巴山区跨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覆盖75个县市区,是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跨省份最多的地区。重庆的巫山、奉 节、云阳、巫溪等4个县都属于秦巴山区,是曾经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脱贫攻坚以来,重庆市将这四个县努力发展成为巫山脆李的品牌种 植区,大力发展脆李产业。一起来看总台记者从重庆巫山县发回的报道。 作为重庆市的三大特色水果之一,去年,"巫山脆李产业大脑"正式上线发布,截至目前共覆盖脆李种植面积20多万亩,接入经销商100多 家、供应链企业6家,数字赋能脆李产业,让产、供、销各个环节都更加智能高效。 十年前,天鹅村一半以上都是土坯房,现在家家户户住楼房;十年前,天鹅村挑水吃,现在管网入户,水龙头一拧就有干净卫生的自来 水。其实,天鹅村的故事也发生在秦巴山区的重庆其他村子。脱贫攻坚以来,重庆市从完善基础设施、均衡公共服务、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推 动秦巴山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巫山脆李"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产业抓手。需要说明的是,"巫山脆李"并不仅仅是巫山县的脆李,它已经成为一 个 ...
穗黔协作推动贵州刺梨产业深耕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中国新闻网· 2025-06-16 16:21
中新网广州6月16日电(程景伟陈江)"从贵州来到世界去"——2025贵州刺梨产业融合助力消费升级推进 会15日在广州举行,现场围绕刺梨深加工技术升级、品牌赋能、市场拓展等议题开展对接洽谈,并进行 了产业招商推介,推动贵州刺梨产品进一步销往粤港澳大湾区。 活动现场展区陈列了全品类刺梨产品,从传统的刺梨原汁、果脯,到创新研发的刺梨面膜、刺梨益生菌 等新产品一应俱全;现场设置的"维C冰点实验室",则通过趣味实验与互动体验,让参会嘉宾直观感受 刺梨的营养价值。同时,26家贵州刺梨企业与来自全国的150多家采购商进行了对接洽谈。 此次活动由贵州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广州市协作办公室、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广州王老吉大健康 产业有限公司、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主办。广州市协作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陈震表示,近年 来,广州市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通过消费帮扶、产业协作等方式在贵州布局刺梨种植和深加工基地, 延长刺梨产业链的同时,大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为贵州刺梨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活动现场举行了战略签约仪式,贵州刺力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洋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初好 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志浩刺梨产业开发(贵州)有限 ...
湖南祁阳做优“土特产” 做强“大产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6-07 16:49
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 浯溪街道孙市村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新模式发展现代化葡萄园,引入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并移栽优质阳光玫瑰、巨峰葡萄苗等市场前景较好的品种 [1] - 计划三至五年内扩大规模打造祁阳最大葡萄基地与采摘园,实现集优质水果生产、采摘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 [1] - 肖家镇汪家坪村黄金百香果基地采用"家门口就业+技术培训+保底收购"模式,带动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获得收入 [1] 农业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延伸 - 葡萄园引入农技专家定期指导病虫害防治和专业知识,架下套种西瓜、辣椒等农作物 [1] - 百香果基地引进新品种并新建标准化车间,开发百香果酒、百香果蜂蜜等产品提升附加值 [2] - 杨梅农场采取生物诱虫、绿色防控技术,开发杨梅酒、果脯等加工品,构建"鲜果采摘+精深加工"双轮驱动模式 [2] 产业规模与产量 - 黄金百香果基地当前规模160亩,计划明年再增180亩 [2] - 白水镇恒毅农场300亩杨梅林进入盛果期,预计总产量突破200吨 [2] - 截至2024年,祁阳共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1361家,家庭农场5827家 [2] 销售与市场拓展 - 计划探索"互联网+农业"销售新模式 [1] - 百香果基地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公司包技术、包销路 [2] - 杨梅农场通过鲜果采摘体验吸引游客,同时发展加工产品 [2]
游李乡、品李果,信宜“530享李季”带旺农旅人气
南方农村报· 2025-06-01 11:01
受"中国李乡"的 丰收喜悦。 信宜是中国三华 李生产的龙头市 (县),所产三 华李果大肉厚核 小、纤维分明、 皮薄汁多、酸甜 可口、气味芳 游李乡、品李 果,信宜"530享 李季"带旺农旅 人气_南方+_南 方plus 仲夏已至,"中 国李乡"茂名信 宜市的三华李迎 来收获时节。5 月30日,信宜市 文旅品牌活 动"530享李 季"正式开启, 一系列精彩活动 在钱排镇、茶山 镇等地火热上 演,游客 因"李"相聚,共 享文旅盛宴,感 香,是"岭南十 大佳果"之一, 深受消费者喜 爱。如今,三华 李已成为当地带 动经济发展和农 民增收的特色支 柱产业。今年, 信宜三华李挂果 面积超35万亩, 预计总产量约35 万吨。 据了解,为深化 三华李产业与文 化旅游融合,信 宜市连续多年 以"李"为媒,打 造"李花节""530 享李季"等品牌 文旅活动。每年 三华李上市季举 办的"530享李 季",已成为带 旺当地旅游人气 热闹活动,年均 吸引游客超80万 人次。 30日上午,游客 涌入作为活动主 会场的钱排镇融 合区广场,体验 多样的"银妃 李"主题活动盛 宴,畅游"李花 谷"和"山水双 合"景区。 "银妃 李"品尝区聚 ...
威海樱桃红了,产业链深融助果农增效增收
齐鲁晚报网· 2025-05-30 20:23
威海樱桃产业发展现状 - 威海樱桃种植面积达1.4万亩,其中大樱桃占1.2万亩,年产量突破1.3万吨,创造1.7亿元产值 [7] - 形成以美早、黑珍珠等10余个优质品种为核心的种植矩阵,实现错峰上市,供应周期长达2个月 [7][12] - 美早品种单果重达9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8%,黑珍珠单果重11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5% [10][12] 科技创新与品质提升 - 推广滴灌与微喷技术,精准控制供水量,避免土壤板结 [8] - 主产区全覆盖避雨棚设施,降低裂果率与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 [8] - 构建气象监测预警体系,发展智能温室大棚实现环境调控与错峰上市 [10] 产业链延伸与文旅融合 - 形成"种植-加工-文旅"全产业链,开发樱桃酒、果脯、果酱等深加工产品 [15] - 线上通过电商直播拓展至全国10多个城市,线下与商超、社区团购合作 [13] - 昆嵛山樱桃文化节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带动农家宴、民宿等多元消费 [13][15] 历史与政策支持 - 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清朝末年,从零星栽植发展为规模化种植 [6] - 政府引导优化产业布局,引进优良品种,提升产量与品质 [6][7] - 樱桃产业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引擎,实现"山林变果园、农房变民宿"的转型 [15]
亩产、甜度双双提升!福建漳州龙海杨梅产业链年产值超1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0 18:15
行业概况 -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浮宫镇迎来6万多亩杨梅集中采摘期 [1] - 杨梅采摘期将持续到6月中下旬 预计产量达7万吨 [14] - 预计今年龙海杨梅全产业链产值将超10亿元 [14] 产品特点 - 浮宫镇杨梅单颗重量可达18克左右 大小类似乒乓球 [3] - 主要销往浙江市场 因浙江收购价格最高且质量要求最严格 [5] - 通过科技手段使杨梅亩产提高40% 口感甜度提升30% 病虫害减少70% [9] 技术创新 - 2023年建立杨梅科技小院 6名专家常驻田间进行品种培育和技术指导 [7] - 采用智能设备和科学管理方法优化种植技术 [9] - 通过先进设备快速降低果芯温度 结合冷链物流延长保鲜期至20天 [11][12] 产业链延伸 - 除鲜果销售外 还加工成杨梅酒和果脯等产品 [14] - 每日加工产能达20吨左右 [11] - 科技小院将优选品种和种植技术推广给周边种植大户 [9]
第34届哈洽会丨老字号“组团”来袭!推创新产品谋合作新篇
新浪财经· 2025-05-19 17:36
老字号品牌参展情况 - 第34届哈洽会设立"老字号嘉年华·龙江好物精品展"区域,涵盖20家企业,分为特色食品、非遗工艺、乳制品、大豆制品四大板块,较往年新增非遗展示内容[1] - 展厅吸引大量市民驻足,企业通过非遗技艺展示和创新产品凸显文化底蕴与市场活力,包括靺鞨绣、陶瓷等工艺[1] 月亮八珍 - 展出50余款产品,其中非遗产品"烧鸡"选用280天以上散养鸡配48种中草药卤制,新品"虎皮凤爪"采用独立包装设计,主打年轻消费群体[1] - 正与新疆客商洽谈合作,计划通过地域联动拓展市场[1] 老鼎丰 - 展出中式点心、油茶、果脯软列巴等产品,果脯软列巴通过技术改良解决传统大列巴口感硬的问题[3] - 开发国内首款中式点心冷冻面团系列产品,获长春客户对油茶产品的合作意向[3] - 产品线覆盖冰品、面包、西点及季节性食品(粽子、月饼),历史可追溯至清朝乾隆时期[3] 秋林食品 - 携四项省级非遗产品参展:大列巴制作技艺、黑豆蜜果酒、格瓦斯、果酱制作技艺[5] - 产品涵盖九大类300多种,近期拓展电商渠道并进入餐饮行业开设露天餐厅[5] 哈肉联 - 红肠制作技艺为省级非遗,推出速冻红肠系列及休闲零食(手指肠、小甜肠),适配现代消费场景[9][11] - 速冻产品采用急冻技术保持风味,已获山姆、胖东来等商超认可[11] - 计划结合文旅IP推动红肠文化与城市旅游融合,目标对接全国商超系统及文创公司[11] 展会形式 - 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模式,线下提供现食品尝体验,线上直播间推出专属优惠[11]
解码未来农场:农业+文旅的价值闭环与城乡共振
经济观察报· 2025-05-18 19:19
政策导向与市场前景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农业现代化与文旅产业协同发展列为重点任务 [1] - 乡村旅游市场规模2024年突破9000亿元,80后、90后客群占比超60%,"轻旅行+深体验"成为主流需求 [2] - 广东省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明确支持农文旅项目的用地指标,安徽省等省份出台专项政策鼓励跨界融合 [2] 城投公司布局与模式创新 - 城投公司通过撂荒地开发、智慧农业示范园建设、农旅融合项目运营延伸"种植—加工—文旅"全产业链 [2] - 湖北梁子湖区城投以花海资源为核心开发深加工产品,线上销售额占比达40%,年引流超30万人次,整体附加值提升200%以上 [3] - 增城农投集团推出"丝苗米稻田定制"模式,带动户均增收3万元,验证"订单农业+文旅"市场潜力 [2] 典型案例与运营成效 - 广东增城"云上稻田"项目二次消费转化率达35%,陕西商洛张峪沟项目通过"土地入股+保底分红"机制缩短落地周期40% [7] - 四川蒲江城投依托柑橘种植基地建设中央厨房,线上销售额年均增长120%,实现全链条增值 [7] - 甘肃庆城县打造"一心两轴三区"农文旅示范村,启动岐黄周祖文化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创建 [7] 技术应用与生态转型 - 云南海浒社区采用"烟粮协同"种植模式,配套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每亩节水40%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下降50% [5] - 湖北梁子湖项目种植大豆2900亩、向日葵300亩、湘莲800亩、水稻800亩,构建"支部+村投+国有企业"开发格局 [3] 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 同质化竞争导致30%乡村旅游项目陷入"一次性消费"困境,复游率不足10% [4] - 陕西商洛民宿项目需20年收回成本,凸显投资回报周期长与专业运营能力短板 [5] - 轻资产运营与土地入股机制成为破局关键,如增城项目降低流转阻力并缩短周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