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氟化
icon
搜索文档
超声波技术可高效回收燃料电池,防止有害化学物质进入环境
科技日报· 2025-07-25 09:04
燃料电池和水电解槽是氢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汽车、火车和公交车等交通工具。它们的 核心部件之一是催化剂涂层膜(CCM),其中含有昂贵的铂族金属。此外,膜电极组件中还包含氟化 聚合物膜(PFAS),这类物质因难以降解而被称为"永久化学物质",一旦处理不当,可能污染饮用水 并危害健康。 由于PFAS膜与CCM之间黏附力极强,传统回收方法难以将其高效分离,限制了燃料电池的循环利用。 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创新性回收策略:先用有机溶剂浸泡材料,再结合水超声处理,成功实现了 PFAS膜与贵金属的有效剥离。 英国莱斯特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利用声波技术高效分离材料的新方法,不仅能有效回收燃料电池, 分离其中的贵金属等关键资源,还能防止有害化学物质进入环境,为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 径。 这一方法操作简便、可扩展性强,无需使用强腐蚀性化学品,大幅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研究人员认 为,这将彻底改变燃料电池的回收方式,推动铂族金属循环利用,从而降低清洁能源技术的成本。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进一步开发了一种连续分层工艺,采用定制刀片式超声波发生器,在高频超声作 用下产生微小气泡。这些气泡在高压下破裂,可在几秒钟 ...
泰坦科技拟收购英国试剂公司
仪器信息网· 2025-07-24 09:36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 们的推送。 7 月23日,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拟收购境外公司股权并签署股权收购协议的 公告》。 | 视 觉 : 长 艳 柱 子 | 版 权 : 本 文 部 分 素 材 源 自 网 络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所 有 , 观 点 代 表 作 者 本 人 , 不 代 表 本 号 立 场 Apol lo Scientific最初成立于1993年,当时名为M&G Chemical s Limited,并在1996年 更名为Apol lo Scientific Limited,同时迁移到位于英格兰曼彻斯特附近的斯托克波特的一 个 170 平 方 米 的 商 务 中 心 。 通 过 为 英 国 和 欧 洲 的 一 些 小 型 国 际 制 造 商 进 行 销 售 和 市 场 营 销 , Apol lo Scientific逐步扩大了其业务范围。 | 转 载 : 须 本 号 授 权 , 请 联 系 主 编 | 来 源 : 互 联 网 | 责 编 : 满 满 本次交易将助力泰坦公司拓展海外渠道、丰富产品 ...
不含PFAS,富士成功研发新型光刻胶
势银芯链· 2025-07-17 13:44
富士胶片新型光刻胶技术突破 - 成功开发不含PFAS的创新型ArF浸没式光刻胶 适用于28纳米级金属布线 面向车规级及工业半导体应用 [2] - 技术突破包括无PFAS微细电路成型 优异酸反应效率 强化疏水性减少水残留 性能获imec验证 [2] - 2025年Q1半导体材料销售额632亿日元 同比增长3 2% [3] 半导体光刻胶行业现状 - 光刻胶是晶圆加工关键材料 按应用分为紫外全谱 g/i线 KrF ArF EUV等类型 [5] - 高端KrF和ArF市场集中度高 主要被JSR 东京应化 杜邦 信越化学 住友 富士胶片垄断 [6] 技术路线与市场规模 - 技术路线演进:G/I线基于酚醛树脂 KrF提升248nm透光性 ArF采用化学放大 EUV使用金属氧化物 [10] - 2025年中国大陆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预计达49 85亿元 工艺分辨率提升推动集成电路制程进步 [10]
逃证出口!莹科新材被罚200万
齐鲁晚报· 2025-07-17 11:00
行政处罚事件 - 莹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因虚假报关被东丽海关处以200万元罚款 [1][3][5] - 公司2021年8月受委托出口63吨氟化氢铵时,申报目的国为印度尼西亚但实际发往埃及 [3][5] - 公司明知实际目的国不符仍制作虚假报关单据并使用错误出口许可证 [3][5] - 违法行为包括走私国家限制进出境货物和擅自出口管制物项 [3][5][7]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4年,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代码839999) [13] - 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河北省A级研发机构资质 [13] - 拥有河北省无机精细氟化工技术创新中心和含氟副产物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13] - 是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全国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 [13]
和远气体(002971) - 002971和远气体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6
2025-07-16 10:03
战略布局与产业优势 - 以宜昌、潜江化工园资源为依托打造全产业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通过供气和尾气回收模式降低成本,形成园区化竞争力 [2][3] - 潜江电子特气产业园部分产品已量产稳产,部分进入稳产阶段;宜昌产业园主产线稳定运行,部分产品试生产顺利,力争下半年稳产并启动认证 [3] 技术研发与产能规模 - 拥有气体分离等核心技术,产品对标国际企业,覆盖多领域,投资超1亿元建设研发检测中心 [3] - 潜江产业园达产后年产值预计12 - 15亿元(2025 - 2027年释放),宜昌产业园一期达产后年产值预计25 - 40亿元(2025 - 2028年释放) [3] 市场拓展与客户导入 - 光伏领域已完成头部企业导入,半导体/面板领域加速产品认证,新兴领域布局产业气体需求 [3] - 与兴福电子合资成立公司布局电子大宗气体赛道 [3] 政策与行业 - 契合国家战略,融入产业集群,受地方政府支持,产品规划契合新兴产业需求 [4] - 中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逐年增长,电子特气需求快速扩容 [4] - 多渠道融资保障现金流,实控人定增项目落地后资产负债率将降至70%以内 [4] 风险提示 - 项目投产进度受技术和安全审核影响,半导体认证周期长,产能放量可能滞后,产品市场价格波动 [4] - 项目进展介绍和业绩预测以公司信息披露为准,投资者需理性判断,注意风险 [4]
净利暴增近两倍,东阳光交出历史最强业绩答卷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14:29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净利润5.83亿元至6.63亿元,同比增长157.48%—192.81%,创历史新高 [1] - 业绩增长主要来自化工制冷剂和电子元器件等传统优势板块的持续发力,以及液冷业务和智能机器人业务等战略转型板块的快速崛起 [1] 化工制冷剂业务 - 在环保政策收紧与消费需求反弹的双重驱动下,制冷剂业务成为上半年业绩飙升的核心引擎 [2] - 第三代制冷剂(HFCs)进入配额管控时代,市场供给从无序扩张转向刚性约束,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2] - 公司2025年获得的三代制冷剂配额约6万吨,配额情况位居国内第一梯队 [2] - 公司已着手第四代制冷剂产品布局,通过一代主导、一代储备的完整技术梯队,为未来产业迭代埋下伏笔 [3] 电子元器件业务 - 通过构建"电子光箔-腐蚀箔、积层箔-化成箔-铝电解电容器"一体化电子元器件产业链,实现全产业链覆盖 [4] - 积层箔作为新一代电极箔产品,具有高比容、体积小、环保等突出优势,乌兰察布积层箔生产线已于2024年8月投产 [4] - 积层箔已与超过50家目标客户建立合作关系,送样规格超过200个,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引擎 [4] - 新一代铝电解电容器和积层箔电容器目标客户已突破100家,送样规格累积超过280个 [4] 液冷科技业务 - 自主研发的氟化冷却液核心配方在热传导效率与材料稳定性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 - 冷板式液冷方案的散热效率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20% [5] - 与中际旭创成立合资公司,整合光模块与液冷材料领域优势,形成"芯片-模块-整机"的散热解决方案能力 [5] - 参股双相浸没液冷技术企业芯寒科技,补足浸没式液冷技术布局 [6] - 2025年6月投资国内VCSEL芯片头部企业纵慧芯光,通过光芯片与液冷技术的协同研发解决数据中心复合需求 [6] - 与韶关市政府战略合作,计划入驻华南唯一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液冷设备制造与超级电容研发基地 [6] 智能机器人业务 - 2025年2月联合智元机器人、北武院以及灵初智能成立光谷东智,进军智能机器人领域 [7] - 针对电子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发智能巡检与重复作业场景的智能机器人 [7] - 针对氟氯化工、矿区等危险作业场景开发特种机器人 [7] - 计划开创中国首家人工智能养老院,推出健康疗养机器人、陪护机器人等 [7] - 2025年3月已签订7000万元人形机器人采购协议 [7] - 计划在5年内实现具身智能产品年产能超万台、数十亿元的总营收规模 [7] 战略规划 - 高度重视人才,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设定明确的业绩考核指标 [8] - 东阳光集团旗下东阳光药正推进换股吸收合并港股上市公司东阳光长江药业 [8] - 将继续聚焦液冷科技、具身智能、电子元器件、氟化工等关键赛道 [8] - 坚持国际化视野,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8] - 深化产业链整合,向高附加值的数据中心液冷热管理领域拓展 [9] - 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变频储能等相关领域的关键材料与生态 [9]
中国液态无水氟化氢市场规划建议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5~2031年
搜狐财经· 2025-07-13 00:17
液态无水氟化氢市场概述 - 行业产品类型分为≥99.99、≥99.90和≥99.70三种纯度等级 [1][3] -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化学工业、矿冶、刻蚀、医药品及其他 [1][3][4] - 行业发展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具有特定进入壁垒 [4] 全球供需现状与预测 - 2021-2031年全球产能、产量及需求量持续增长,产能利用率保持稳定 [4] - 同期中国产能和产量占全球比重显著,体现区域产业优势 [4] - 全球市场收入规模从2021至2031年呈现持续扩张态势 [4][6] 区域市场分析 - 北美地区2021-2031年销量及收入保持稳定份额 [6] - 欧洲主要国家市场表现平稳,德英法意贡献主要份额 [6] - 亚太地区以中国为核心,占据全球重要市场份额 [6] - 拉美及中东非洲地区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稳定增长 [6]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头部厂商包括Honeywell、Solvay、Mexichem等国际企业 [8][9] - 中国企业如Sinochem Lantian、Dongyue Group等占据重要市场地位 [9][10] - 行业集中度较高,全球前五大生产商占据显著市场份额 [6][8] 产品与应用分析 - ≥99.99高纯度产品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3][14] - 化学工业领域是最大应用场景,矿冶和刻蚀领域需求稳定 [4][14] - 不同纯度等级产品价格走势存在差异,高纯度产品溢价明显 [14] 产业链与供应链 - 行业上游原料供应稳定,下游客户分布广泛 [8][14] - 采购、生产及销售模式成熟,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8] - 中国企业在本土市场具备供应链优势 [10][11]
东阳光:液冷叠加具身智能创历史最佳业绩,战略定力驱动长期主义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13:11
市场表现与业绩预告 - A股、港股呈现量价齐升态势,上证指数站稳3500点 [1] - 东阳光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5.83亿元至6.63亿元,同比增幅157.48%-192.81%,归母净利润4.71亿元至5.51亿元,同比增幅最高超200% [1] - 业绩增长验证公司向智算中心液冷及人形机器人领域战略转型的成功路径 [1] 传统业务表现 - 第三代制冷剂(HFCs)行业供需结构改善,东阳光作为国内配额头部企业受益于价格走高 [2] - 数据中心与储能行业需求激增,带动积层箔与化成箔产能释放,成本结构改善 [2] 新兴业务布局 - 智算中心液冷领域与中际旭创成立合资公司,整合技术研发与市场推广资源 [2][3] - 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上半年已实现营业收入,成为新增长曲线 [2][5] 液冷技术发展 - 英伟达新一代AI芯片GB300单卡功耗达1.4kW,液冷技术从"可选"变为"必选" [3]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达12.6亿美元,同比增98.3%,预计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47.6% [3] - 东阳光2016年布局冷板式液冷和浸没式液冷,拥有1200W芯片液冷散热案例及1400W冷板散热技术储备 [3] 战略合作与投资 - 与中际旭创深度合作,中际旭创董事长战略入股东阳光并签署一致行动协议 [4] - 以9000万元增资认购纵慧芯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575%,补全数据中心液冷散热版图 [4] 具身智能机器人进展 - 与智元机器人、北武院联合成立光谷东智子公司,打造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与场景验证平台 [5] - 首批订单落地,聚焦智能制造、康养陪护及危险作业场景 [5] 员工持股与资本运作 - 推出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覆盖董事、监事、高管及核心骨干,旨在吸引保留人才 [6] - 参与东阳光药、长江药业合并换股H股事项,分享潜在收益 [6] 长期战略与技术卡位 - 液冷技术卡位AI算力基础设施,具身智能切入智能制造生态,构建全链条竞争力 [6] - 多元化布局提供穿越周期的成长韧性 [6][7]
【巨化股份(600160.SH)】制冷剂高景气延续,Q2 业绩高增长 ——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赵乃迪/蔡嘉豪)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11 00:07
公司业绩预增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9 7-21 3亿元 同比增长136%-155% [2] - 2025年Q2单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 6-13 2亿元 同比增长122%-152% 环比增长44%-63% [2] 制冷剂行业景气度分析 - 二代制冷剂(HCFCs)配额进一步削减 三代制冷剂(HFCs)自2024年起实施生产配额制 供给端持续收紧 [3] - 2025年H1氟化工原料均价3629元/吨 同比+10% 销量18 8万吨 同比+12% [3] - 2025年H1制冷剂均价39372元/吨 同比+62% 销量15 5吨 同比-4% [3] - 2025年H1含氟聚合物材料均价38372元/吨 同比-2 80% 销量2 3万吨 同比+7% [3] - 2025年H1含氟精细化学品均价63064元/吨 同比+21% 销量2945吨 同比+4% [3] 2025年制冷剂行业展望 - 2025年二代制冷剂生产和内用配额分别为16 36万吨 8 60万吨 较24年削减3 28万吨 3 10万吨 [4] - 2025年R22生产和内用配额分别为14 91万吨 8 09万吨 [4] - 2025年三代制冷剂生产和内用配额分别为79 19万吨 38 96万吨 [4] - R32生产配额为28 03万吨 增发4 08万吨 超出24年9月征求意见稿4 5万吨的预期 [4] - 需求端在国内"以旧换新"等政策催化下有望稳步增长 [5]
液冷大潮下的机遇 永和股份氟化液业务蓄势待发
搜狐财经· 2025-07-10 19:30
数据中心散热技术变革 - 传统风冷技术无法满足高性能计算芯片散热需求,液冷技术成为高密度算力中心的必然选择 [1] - 氟化液凭借高热传导率、低黏度和化学稳定性等特性,正在重塑数据中心散热格局 [1][2] - 浸没式液冷系统中氟化液相比传统矿物油或硅油具有显著优势,包括卓越热管理性能和极佳电气安全性 [2] 氟化液性能优势 - 氟化液具有无闪点、不可燃特性,化学稳定性强,兼容性好,可大幅延长设备寿命 [4][5] - 对比传统冷却液,氟化液在粘度、惰性、维护性等方面表现更优,可靠性超过10年 [5] - 氟化液温室效应(GWP)因结构差异较大,国产化推动下成本持续降低 [5] 市场驱动因素 - 中国政策要求2025年新建数据中心PUE低于1.3,液冷技术成为达标关键路径 [6] - 预计2025年中国液冷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60%,浸没式液冷占比超40% [6] - AI算力需求爆发及东数西算等国家级项目推进,将带动氟化液长期增长 [8] 公司发展动态 - 永和股份以电子氟化液技术为核心,为全球数据中心和半导体行业提供散热解决方案 [1] - 公司产品已通过行业头部客户测试认证,亮相国际数据中心产业展览会,进入全球竞争舞台 [6] - 正加速产能布局,构建完整产业链,确保供应链安全,助力液冷技术自主可控 [6] 应用场景拓展 - 氟化液在半导体制造、新能源电池、超算中心、航空航天等领域均有巨大潜力 [8]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性能,拓展高端应用场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