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动力无人机
icon
搜索文档
未来能源的真实答卷:第四届“双碳星物种·碳索计划”第二站走进北京大兴氢能产业
36氪· 2025-11-05 17:38
2025年10月31日,双碳议题再次回归真实产业现场。 继首站走入郑州之后,36氪与东方证券及其旗下子公司东证创新、东证资本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双碳星物种·碳索计 划"步履更加明确。 第二站,活动来到中国氢能产业极具代表性的样本地——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在会上,黄村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尹 海晴、大兴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招商一部部长王红、36氪总副总裁谢作强、东方证券办公室副主任王世民、东证资 本董事王哲、方正证券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张雪松、水木新创副总经理李姚姚、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产业服务部总 监谢韬等嘉宾出席现场,共同见证双碳新思路、产业新逻辑。同期,现场还举办了氢能产业项目路演。 在"未来能源"的主题下,政府、产业、资本与链主企业共聚现场,一场关于氢能时代的画卷,徐徐展开。 走进氢能真实现场:看到产业的时代身位 大兴,并不陌生于新能源产业的叙事,也不缺乏"亮点式"的报道。但这一次,"碳索计划"选择回到基础设施、回到 工厂产线、回到质量检验的冷静现场。 目前,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已集聚200余家氢能企业,已完成落地80余家头部单位,涵盖了燃料电池、电堆材料、整 车平台、检测系统等多个产业链关键环节。而本次走访中,与会者 ...
腾云香港科创集群加速器落户数码港,首批引入70 家企业
南方都市报· 2025-10-22 20:48
10月21日,腾云香港科创集群加速器有限公司于香港数码港举行开幕典礼,这标志着在香港特区政府政 策的倡导下,由民间资源发起组织的香港首个聚焦"创科出海"的资本驱动型加速平台正式启动。 开幕典礼现场。 据了解,腾云于数码港设立超过2200平方米空间,作为中国创科企业"通过香港走向世界"的战略平台, 首批引入70家聚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及能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的优质企业。空间设有创科展示中心、智能会议室系统、全景接待室及办公区域。 开幕典礼设置创科展览专区,近50家入驻企业集中展示具代表性的技术成果,涵盖不同战略性创科企 业。展品包括双足机器人、氢动力无人机、OCT 医疗设备及电子墨水显示技术。专区更设置与现场嘉 宾互动的演示,充分展现中国科创企业的技术实力与创新潜能。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即将推出的优化版"创科创投 基金"和即将明年推出的全新的"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将为香港创科企业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表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长官在去年的《施 政报告》中提出"创科加速器先导计划", ...
助力科创企业立足香港走向世界:腾云科创加速器启航,打通“政产学研投”生态圈
FOFWEEKLY· 2025-10-22 18:21
文章核心观点 - 腾云香港科创集群加速器正式启动,是香港首个聚焦“创科出海”的资本驱动型加速平台 [2] - 加速器旨在响应香港特区政府政策,构建“政产学研投”融合生态,助力中国科创企业以香港为桥头堡拓展国际市场 [4][5] - 平台已具备实质性规模,拥有约20,000平方呎空间并引入首批7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4][5] 加速器平台概况与设施 - 加速器在数码港设立约20,000平方呎空间,设有创科展示中心、智能会议室系统、全景接待室及办公区域 [4] - 平台定位为中国创科企业“通过香港走向世界”的战略平台 [4] - 开幕典礼设有创科展览专区,近50家入驻企业展示了双足机器人、氢动力无人机等代表性技术成果 [4] 入驻企业规模与领域 - 首批引入70家优质企业,聚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及能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4][5] - 在首场“创科出海企业香港路演会”中,有14家顶尖创科企业集体亮相 [6] - 代表性企业包括航景创新(工业级无人直升机)、星动纪元(人形机器人)、安龙生物(基因治疗)等,涵盖多个前沿技术领域 [7][9] 战略支持与合作伙伴 - 加速器与数十家知名股权投资基金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 [6] - 平台获得香港特区政府政策支持,包括“创科加速器先导计划”、优化版“创科创投基金”以及即将推出的“创科产业引导基金” [5][11] - 数码港作为合作方,将发挥“超级联络人”和“超级增值人”角色,提供创科生态支持 [5][13] 数码港的生态基础 - 数码港作为香港数码科技枢纽,已汇聚超过2,300间创科企业 [8] - 其中包含12间上市公司及10间独角兽企业,并吸引了超过30间海内外上市企业、独角兽及准独角兽企业落户 [8] - 数码港社群涵盖金融科技、智慧生活、数码娱乐等多个范畴,为加速器提供了成熟的创科环境 [8] 未来发展愿景 - 加速器未来将继续联手数码港,引入更多优秀企业,完善本地创科生态圈,推动产业升级 [6][15] - 目标是利用香港“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和国际化平台,引导更多企业通过香港走向世界,为国家科技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5][15]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将为内地科创企业提供多元融资渠道并帮助对接全球市场资源 [5][15]
厚积薄发:氢航科技助力低空经济发展之路
势银能链· 2025-07-03 15:37
公司业务发展 - 2025年5月氢航科技氢动力无人机中标某大型企业1000万元采购订单,创公司历史单笔中标金额最高记录 [2] - 氢电航空动力板块业务呈现爆发态势,已签订合同订单数千万元,主要来自行业领军无人机企业的生态圈合作 [4] - 氢动力改装方案使锂电池无人机航时延长1倍多,作业效率和人效大幅提高,电池可用寿命延长10倍,单位航时作业成本下降到原来1/3 [4] - 2025年氢航正式进入航空动力战略2 0时代,航空电源新业务规模已超过原有自有氢动力无人机业务 [10] 技术研发突破 - 2021年1月全球第一个完成零下20℃低温稳定飞行 [8] - 2021年3月国内第一个完成0-5300米海拔适应性测试 [8] - 2024年完成零下40℃的100分钟稳定飞行验证 [8] - 2024年全球第一个获得德国莱茵颁发的风冷燃料电池IEC安全认证 [8] - 开发67kW氢燃料电池阵列,应用于400公斤氢燃料电池动力无人机,载荷80公斤可飞行1小时 [12] 市场应用成果 - 目前电网领域绝大多数氢动力无人机应用都来自氢航 [10] - 大疆FC-30飞机在氢动力助力下实现舟山跨岛往返飞行 [10] - M-350在氢动力下满载可飞行1小时20分,大幅提高巡检作业效率 [10] - 中航通飞、钻石飞机等大飞机客户及以色列、英国无人机客户开始与氢航合作氢动力飞机研发项目 [12] 公司发展历程 - 2017年成立时选择氢动力航空作为切入点,而非主流的车辆应用 [6] - 采用"左手抓住关键技术入口,右手抓住创新产品出口"的战略 [6] - 从最初几个人发展到103人团队 [8] - 通过七年技术积累实现从氢动力无人机到航空电源业务的战略升级 [10]
226项最新研究成果亮相第七届京津冀石墨烯大会
新京报· 2025-05-19 14:01
大会概况 - 2025年北京新材料大会暨第七届京津冀石墨烯大会在北京市房山区燕山举办,集中展示226项最新研究成果和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 [1] - 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烯'望——新未来",集展览、洽谈、线上直播于一体,吸引40余家全国单位参与 [1] 行业地位与政策支持 - 北京作为新材料创新策源地,依托132位院士和全国1/3顶尖团队,承担近30%国家重大项目 [1] - 房山区作为主要承载区,将协同京津冀打造创新网络,搭建高质量合作平台 [1] - 房山区发布《房山区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扶持措施(试行)征求意见稿》,已形成完整新材料产业链生态 [2] 技术成果展示 - 参展企业展示石墨烯锂电池材料、石墨烯固态均热板、石墨烯智能传感器等新技术 [1] - 互动体验项目包括氢动力无人机、石墨烯恒温背心等创新成果 [1] - 某企业推出"凉宝宝"凝胶冰雪产品,含水量超90%且"永不融化",适用于夏季降温 [1] 产业协同发展 - 北京先进材料产业促进会专委会揭牌,推动新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 [2] - 房山区以大会为契机深化新材料领域发展,强化区域合作 [2]
新型光解水催化材料面世 助力氢能产业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4-11 02:08
行业政策与规划 - 中国将氢能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能源重点培育方向 [3] -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的战略定位以及建立供应体系和推广应用的目标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于2025年1月实施 明确了氢能的能源主体地位 [4] - 中国氢能联盟提出发展路径:2025-2030年推进电解槽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 加快清洁氢示范应用 2030-2035年推动储运技术降本增效和商业化应用 2035-2050年形成多元化、规模化用氢格局 [4] 行业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 - 科研人员利用稀土元素钪制备出新型光解水催化材料金红石相二氧化钛 其产氢效率比已报道的二氧化钛高出15倍 [2] - 该新型材料的光生电荷分离效率提升了200余倍 [2] - 100平方米的光催化板一天光照产生的氢气可驱动氢能汽车行驶68公里 [2] - 2025国际氢能大会展示多项创新:全球首款可换氢重卡实现5分钟快速换氢 单次运营里程达500公里 一体化智能加氢机器人可自主加氢 氢动力无人机具备超长续航和耐低温优点 海水制氢装备可节省淡水资源 [4] 机构关注度高的氢能概念股 - 共有19只概念股获得5家及以上机构积极型评级 [5] - 卫星化学、宝丰能源、宇通客车、潍柴动力、贝斯特、上汽集团6只概念股获得20家以上机构评级 [5] - 卫星化学获37家机构评级数量居首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轻烃产业链一体化生产企业 [5] - 卫星化学2024年实现净利润60.72亿元 同比增长26.77% 预计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为14.5亿元至16.5亿元 同比增长41.79%至61.35% [5] 高增长潜力概念股 - 机构预测2025年、2026年净利润增速均有望超20%的氢能源概念股有5只 分别是隆基绿能、金发科技、金宏气体、中材科技、贝斯特 [5] - 截至4月10日收盘 这5只概念股较2024年以来高点回撤幅度均超19% [5] 重点公司市值与市场表现 - 上汽集团A股市值最高 为1742.08亿元 [1] - 宝丰能源A股市值为1135.20亿元 潍柴动力A股市值为1036.52亿元 [1] - 贝斯特较2024年以来高点回撤幅度最大 为-36.28% [1] - 广汇能源回撤幅度为-34.24% 长盈精密回撤幅度为-34.4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