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

搜索文档
“反内卷”政策下,检测服务公司盈利性走势如何?
长江证券· 2025-07-07 14: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检测服务从高速增长过渡到中低增速稳健增长阶段,“反内卷”政策下检测机构毛利率有望趋稳,当前推荐内部经营拐点明确的综合性检测机构和重点布局需求复苏方向明确板块的优质龙头两条投资线索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增速放缓 - 2024 年我国检测检验市场规模约 4876 亿元,同比仅增长 4.4%;机构数量 53057 家,同比减少 1.4%,为历年首次下降;从业人员约 155 万人,同比下降 0.76% [11][18] - 2017 - 2021 年国内检测市场营收复合增速约 14.6%,2022 - 2024 年仅约 6.0%;同时期机构数量复合增速分别为 9.3%和 0.7% [11][13] 价格竞争与盈利弹性 - 检测服务价格竞争压力集中在政府类、地产基建类、汽车检测等领域,2024 年部分业务毛利率企稳回升,反内卷政策下价格有望止跌回暖 [11] - 检测服务有永续增长和弱周期性,2022 年以来公司盈利增速和估值中枢回落,若价格稳定,检测实验室盈利弹性大 [11] 经营思路转变 - 检测龙头从“跑马圈地”过渡到“精耕细作”阶段,上市公司控制员工和设备开支,放缓产能扩充,聚焦降本控费和业务调整 [11][22] - 2024 年 15 家检测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 42.4%,同比微升 0.1pct [11][22] 各业务领域毛利率情况 - 环境检测&食品检测:2024 年除国检集团,其余 3 家公司毛利率提升 2.5pct - 8.8pct,有土壤普查提升产能利用率因素 [23] - 工程检测&材料检测:国检集团通过开发特殊领域和降本控费实现毛利率稳定 [23] - 汽车检测:2022 - 2024 年行业量增明显,但 2024 年价格下降,信测标准毛利率下降 4.4pct,中国汽研略有提升 [23] - 军工检测:2024 年广电计量毛利率提升约 6.2pct,苏试试验和西测测试下降;2025 年预计订单加速放量,毛利率稳中有升 [23] 投资建议 - 内部经营拐点明确的综合性检测龙头,首推广电计量,2024 年归母净利率提升 4.1pct,聚焦高端制造和科技研发类检测 [37] - 重点布局需求复苏方向明确板块的优质龙头,重点推荐苏试试验,2025 年看好军工检测订单释放和产能利用率提升带来盈利反转 [37] - 其他关注公司包括华测检测、信测标准、谱尼测试等 [37]
信测标准(300938):汽车检测经营稳健 关注机器人业务增长点
新浪财经· 2025-04-01 08:3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25亿元,同比增长6.7%,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7.7%,扣非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10.8% [1] - Q4营收1.74亿元,同比增长3.0%,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增长8.7%,扣非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增长21.9% [1] - 2024年毛利率58.0%,同比下降1.11pct,其中汽车检测毛利率67.71%(同比-4.38pct),电子电器产品检测毛利率60.98%(同比+2.17pct),试验设备毛利率39.10%(同比-6.94pct) [3] - 2024年期间费用率29.49%,同比下降2.39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3] - 全年经营现金流净额2.35亿元,同比增长14.6%,预计现金分红总额6437万元,分红率36.55%,对应股息率1.15% [3] 业务构成 - 汽车检测营收3.06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较前两年(20.8%/30.8%)放缓,推测因价格竞争加剧,客户包括特斯拉、理想、小鹏、长安、东风、广汽等 [2] - 电子电气产品检测营收1.71亿元,同比增长9.1%,保持稳健增长,客户包括华为、联想、小米等 [2] - 试验设备营收1.54亿元,同比下降5.9%,推测因制造领域价格竞争 [2] - 日用消费品检测营收0.50亿元,同比增长22.2% [2] - 健康与环保检测营收0.45亿元,同比增长7.0% [2] 战略布局 - 设立机器人合资公司"深圳信测标准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持股60%,业务涵盖检测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消费机器人的研发制造,旨在通过智能化降低人工成本并提升检测效率 [4] - 检测行业2023年平均人均产值30.1万元/年,智能化检测机器人有望显著提升效率和准确度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8.49亿元/9.71亿元/11.03亿元,同比增长17.1%/14.4%/13.6%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08亿元/2.48亿元/2.87亿元(未考虑机器人业务),同比增长17.9%/19.4%/15.9%,对应PE估值27.0x/22.6x/19.5x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