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混元3D世界模型1.0
icon
搜索文档
AI大模型不断迭新,科技成长风格加速回归,科创创业50ETF基金(588660)上涨3.17%冲击6连涨,盘中价格创上市以来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8-18 11:20
科创创业50ETF基金(588660)紧密跟踪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从科创板和创业板中 选取市值较大的50只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上述市场中代表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 证券的整体表现。 消息面上,近日,多家科技企业发布大模型相关成果。OpenAI推出GPT-5,在信息处理效率、准确性、 安全性、垂直领域表现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但稳定性等有不足;腾讯发布并开源混元3D世界模型 1.0,简化3D场景构建;阿里在推出自研"夸克AI眼镜",融合多生态能力,具备轻薄舒适、长续航及强 AI理解能力等优势;蚂蚁数科联合推出金融大模型评测基准并发布基于Qwen3研发的金融推理大模型, 各有其技术亮点与应用方向。 中金公司认为,展望2H25,随着大模型能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形态的应用场景有望推升AI推理的算 力需求持续爆发,带动AI硬件的需求成长。在AI应用方面,终端创新加速,端侧AI推动IoT设备连接数 增长,通信模组市场空间有望随着端侧智能化升级持续增长。 海通国际指出,AI 大规模部署正重塑半导体路线图,创新集中于先进逻辑、新一代高性能 DRAM、高 带宽存储与堆叠、先进封装以及功率半导 ...
腾讯控股(00700):2Q云收入加速,射击游戏前景可期
华泰证券· 2025-08-14 11:06
投资评级与估值 - 维持腾讯"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至742.19港元,对应25年24.3倍PE估值 [1][6][32] - 基于SOTP估值方法,游戏业务占总估值41.2%,广告业务占25.5%,金融科技占8.3% [32][34] - 1H25累计回购股份365亿港元,回购率约0.7%,24年分红率1.1% [5][32] 2Q业绩表现 - 2Q25营收同比增长14.5%至1845亿元,超预期3%,增值服务/广告/金融科技收入分别增长16%/20%/10% [1][2][3][4] -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至631亿元,剔除联营企业影响后同增22% [1][10] - 毛利率同比提升3.4pct至56.9%,主要受益自研游戏占比提升和云业务降本增效 [1][2][4] 游戏业务 - 《三角洲行动》7月DAU突破2000万,端手游流水进入行业前三,预计26年流水达100-130亿元 [11][15] - 《无畏契约》手游8月19日上线,预约人数超6000万,海外《皇室战争》6月流水创7年新高 [2][11] - 射击游戏品类国内渗透率快速提升,每年约1000万新增潜在玩家,技术优化驱动品类发展 [12][15] 广告业务 - 2Q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0%,视频号/小程序/搜一搜广告收入分别增长50%/50%/60% [3][13] - AI驱动广告eCPM和点击率提升,微信小店与小游戏内循环投放贡献显著 [3][13] - 管理层表示若AI基建成本上升可能加快广告商业化进程 [3] 金融科技与云业务 - 2Q金融科技收入同比增长10%,毛利率达52.1%,消费贷和理财通加速增长 [4] - 云业务算力瓶颈缓解,AI token和GPU租赁需求增加,计划拓展CPU/存储/CDN布局 [4] - 混元3D世界模型下载量超230万次,可降低游戏场景开发门槛 [20][22] AI生态布局 - 元宝AI接入QQ音乐、腾讯地图等应用,形成多场景智能助手体系 [21][24] - CodeBuddy支持200+编程语言,可提升代码生成与调试效率 [23] - VISVISE平台AI工具将角色建模时间从48小时压缩至2小时 [19] 财务预测 - 上调25-27年收入预测2.7%/4.7%/4.8%,预计经调整归母净利润达2557/2890/3304亿元 [5][28] - 毛利率预期提升至56.7%/57.3%/57.8%,主要受益广告与金融科技协同效应 [30] - 华泰预测较VA一致预期更乐观,25年收入/利润预期分别高3.4%/2.6% [31]
全球AI大模型迭代提速!中国开源生态爆发。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8-13 12:00
全球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加速 - 8月以来全球AI领域技术迭代显著加快,OpenAI、Google DeepMind、百度等中外科企相继发布或更新大模型产品,行业进入创新密集期 [1] - OpenAI推出GPT-5包含推理增强版、多模态版及企业定制版,编程场景性能提升且API调用价格下调 [2] - 百度计划8月底推出新一代AI推理大模型强化复杂任务处理能力,Google DeepMind发布"Genie3"模型具备生成动态3D世界能力但存在交互局限 [2] 中国开源大模型生态崛起 - 中国企业全球开源大模型影响力提升,腾讯开源"混元3D世界模型1.0",阿里密集发布四款开源模型且最新模型国际评测全球第三,京东升级"言犀"为"JoyAI"支持多模态功能 [2] - HuggingFace榜单显示全球前十开源大模型中中国企业占九席,智谱GLM-4.5位列第一,阿里占五席 [3] - 中国开源大模型从技术追赶向生态主导阶段迈进,反映产业生态构建与商业化潜力 [2][3] 中美AI发展策略差异 - 中国大模型企业多选择开源路径吸引开发者构建生态,美国科技公司倾向闭源模式巩固技术优势 [4] - 开源模式面临"微调内卷"现象,底层架构创新不足且版本频繁更迭增加开发者集成复杂度 [4][5] - 开源"组合效应"可能弱化技术壁垒,业内呼吁推动统一API标准并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5] AI商业化与行业估值重构 - AI应用差异化发展显著提升变现效率:快手聚焦视频生成、阿里深耕电商流量运营、腾讯探索广告与游戏场景 [6] - 大模型应用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API调用用户总数超1.59亿 [6] - 下一代大模型将推动Agent及多模态方向受益,推理需求扩容带动算力增长,AI技术重构互联网行业估值体系 [6]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AI大模型行业呈现技术迭代加速、开源生态崛起、商业化路径多元特征 [6] - 中国企业在开源赛道突破提升全球话语权,技术普及与应用拓展可能性增加 [6] - 平衡技术突破与生态建设成为未来发展关键课题 [6]
中国企业在开源赛道集体突破,为应用拓展提供更多可能
环球网· 2025-08-13 09:20
OpenAI GPT-5发布 - 公司正式推出GPT-5 包含推理增强版、多模态版及企业定制版三个版本 [1] - 模型编程场景性能显著提升 幻觉率进一步降低 代码生成能力表现突出 [1] - 网页端向个人用户免费开放 API调用价格同步下调 [1] 全球AI技术迭代加速 - 8月以来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技术迭代节奏显著加快 [3] - 中国大模型开源领域呈现集中爆发态势 腾讯7月27日宣布开源"混元3D世界模型1.0" [3] - 阿里自7月22日起密集发布四款开源模型 8月1日其最新开源模型在国际评测平台位列全球第三 [3] 中美AI产业发展策略差异 - 中国大模型企业多选择开源路径 通过开放技术吸引全球开发者构建应用生态 [3] - 美国科技公司倾向采用闭源模式 OpenAI从早期开源转向闭源运营以巩固技术领先优势 [3]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AI大模型行业呈现技术迭代加速、开源生态崛起、商业化路径多元的特征 [4] - 中国企业在开源赛道的集体突破提升了全球AI产业话语权 为技术普及和应用拓展提供更多可能 [4] 开源模式挑战 - 开源模型的"组合效应"可能导致技术壁垒弱化 企业间能力差距未能有效拉开 [4] - 业内专家呼吁推动统一API接口标准 加大原创性基础研究投入 [4]
全球AI大模型迭代提速!中国开源生态爆发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07:11
行业技术迭代加速 - 8月以来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技术迭代节奏显著加快 行业进入创新密集期 [1] - OpenAI于8月8日正式推出GPT-5 包含推理增强版 多模态版及企业定制版三个版本 [2] - 百度计划8月底前推出新一代AI推理大模型 Google DeepMind于8月6日发布"Genie3"模型 [2] 中国企业开源生态突破 - 全球排名前十的开源大模型中 中国企业占据九席 智谱GLM-4.5位列第一 [4] - 阿里自7月22日起密集发布四款开源模型 其最新开源模型在国际评测平台位列全球第三 [3] - 腾讯于7月27日宣布开源"混元3D世界模型1.0" 京东将"言犀"升级为"JoyAI"新体系 [2][4] 商业化应用进展 - 大模型应用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API调用用户总数超1.59亿 [9] - 快手聚焦视频与图像生成 阿里深耕电商流量运营 腾讯探索广告与游戏应用场景 [8] - 开源模式加速技术普及与产业落地 但存在微调内卷和兼容性难题 [5][7] 产业发展趋势 - 中美AI发展策略差异明显 中国企业多选择开源 美国企业倾向闭源模式 [5] - 下一代大模型推动Agent及多模态方向受益 推理需求扩容带动算力需求增长 [10] - AI技术推动互联网行业估值体系重构 相关主题ETF或迎来发展机遇 [10]
全球AI大模型迭代提速!中国开源生态爆发
Wind万得· 2025-08-13 06:37
全球AI技术迭代加速 - 8月以来全球AI领域技术迭代显著加快 OpenAI Google DeepMind 百度等中外科技企业相继发布或更新大模型产品 推动行业进入创新密集期 [1] - OpenAI推出GPT-5 包含推理增强版 多模态版及企业定制版三个版本 编程场景性能显著提升 代码生成能力突出 网页端向个人用户免费开放 API调用价格下调 [3] - 百度计划8月底前推出新一代AI推理大模型 旨在强化复杂任务处理能力 Google DeepMind发布"Genie3"模型 具备生成动态3D世界及模拟物理现象能力 但在可操作性与多智能体交互方面存在局限 [3] 中国开源大模型崛起 - 中国企业在开源大模型赛道表现突出 全球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 产业生态构建与商业化落地展现强劲潜力 [1] - 腾讯开源"混元3D世界模型1.0" 阿里密集发布四款开源模型 最新开源模型在国际评测平台位列全球第三 京东将"言犀"升级为"JoyAI" 新体系涵盖全尺寸模型 支持多模态功能 [3] - HuggingFace榜单显示 全球排名前十的开源大模型中 中国企业占据九席 智谱GLM-4.5位列第一 阿里系列模型占五席 腾讯 月之暗面相关模型上榜 [4] 中美AI发展策略差异 - 中国大模型企业多选择开源路径 通过开放技术吸引全球开发者构建应用生态 美国科技公司倾向闭源模式 如OpenAI从早期开源转向闭源运营 以巩固技术领先优势 [6] - 开源模式面临"微调内卷"现象 模型更新集中于参数调优 底层架构创新不足 开发者面临模型版本频繁更迭 接口变更等兼容性难题 [6] - 开源模型的"组合效应"可能导致技术壁垒弱化 业内呼吁推动统一API接口标准 加大原创性基础研究投入 [6] AI商业化与行业影响 - AI应用差异化发展打开增量空间 快手聚焦视频与图像生成 阿里深耕电商流量运营 腾讯探索广告与游戏业务应用 显著提升商业化变现效率 [7] - 大模型应用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API调用用户总数超1.59亿 下一代大模型临近 Agent及多模态方向有望持续受益 推理需求扩容将带动算力需求增长 [7] - AI技术推动互联网行业估值体系重构 相关主题ETF或迎来发展机遇 2025年AI大模型行业呈现技术迭代加速 开源生态崛起 商业化路径多元特征 [7]
海通证券晨报-20250811
海通证券· 2025-08-11 10:47
宏观分析 - 美国8月交易层面5年和10年期通胀预期均回升,但7月ISM非制造业PMI回落至50以下,显示滞胀风险上升,美联储货币政策面临两难困境 [1][3] - 欧元区8月投资信心指数回落至负区间,6月零售销售指数同比回升但PPI仅小幅回升,欧洲央行短期内或不会降息 [1][3] - 全球大类资产表现分化:本周(2025.8.1-8.8)伦敦金现上涨1.1%,COMEX铜下跌0.7%,标普500上涨2.4%,恒生指数上涨1.4%,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回升4BP至4.27% [2][16] 港股流动性 - 年内港股IPO和再融资规模或达3000亿港元,其中IPO预计1300-1500亿港元(含A股赴港上市1000亿港元),再融资需求约1200亿港元 [5][23] - 港股25Q2解禁高峰已过(4448亿港元占全年50%),25Q3/Q4解禁占比分别降至17%和31%,但高估值的新消费板块解禁压力仍存(必需消费板块解禁市值占比从1%升至5%) [6][7][24] - 全年南向资金净流入有望超1.2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增量规模预计3000-4500亿元,险资增量2500-4000亿元,外资配置比例处于历史低位或边际改善 [8][25] 行业与公司研究 计算机/瑞纳智能 - 瑞纳智能作为智慧热力龙头,EPC项目在山东/陕西/新疆加速交付,EMC模式签约超亿元,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62/1.92/2.23亿元,目标价35.63元(PE 30倍) [9] - 公司碳化硅业务完成晶体长晶炉等核心设备投产,产品定位于第三代半导体国产替代,下游覆盖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轨交领域 [10] 机械/工业气体 - 液氧周均价环比上涨4.31%至484元/吨,液氩均价602元/吨环比涨0.5%,中国工业气体开工负荷率69.7%(环比-0.37pct) [37] - 盈德气体与国能包头续签4套6万Nm³/h空分供气协议,杭氧股份拟合资建设2825Nm³/h焦炉煤气制氢装置 [38] 汽车/柴发行业 - 玉柴国际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52%至3.7亿元,柴油发动机销量增30%,数据中心需求驱动Rolls-Royce动力系统业务营业利润率提升5.6pct至15.3% [68] - 柴发行业产能扩张缓慢,预计将持续紧平衡,国产替代空间显著(海外厂商Rolls-Royce/PSI营收增速达20%-74%) [67][69] 航空航天 - 我国计划2030年前部署2.3万颗低轨卫星(星网/千帆星座),当前火箭年均运力200吨远低于需求的1500-2000吨,商业火箭市场空间或达千亿规模 [58] - 可回收液体火箭可将单次发射成本降低至1/3以下,推荐关注铂力特(3D打印)、九丰能源(燃料供应商)等产业链标的 [57][59] 其他行业动态 - 煤炭:动力煤Q5500平仓价周涨3.6%至692元/吨,京唐港主焦煤(河北产)涨1.3%至1510元/吨 [43][44] - 房地产:第32周30城新房成交面积环比-31.4%,北京放松五环外限购,35城库存出清周期21.57个月(环比+3.17%) [45][46][49] - 医药:国家医保局7月召开五场座谈会支持创新药械,拟打通医保数据与研发协同通道 [64]
中国元宇宙产业迈入“场景爆发期”
四川日报· 2025-08-11 06:39
元宇宙概念复苏 - 元宇宙概念在2025年迎来爆发式回归,核心驱动力在于关键技术的实质性突破与国家层面的强力助推 [1] - 国家标准GB/T 45993-2025《元宇宙参考架构》正式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元宇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公示,推动中国元宇宙产业从"技术堆砌期"迈入"场景爆发期" [1] 技术突破驱动发展 - 新一代VR/MR设备如Meta Quest 3S、Apple Vision Pro显著轻量化,佩戴舒适度和价格可及性大幅提升,得益于第三代半导体的支撑 [1] - AI领域取得突破,腾讯开源的"混元3D世界模型1.0"仅需简单文字指令或一张图片即可在几分钟内生成复杂可交互3D场景,将传统建模周期从数周压缩至瞬间 [1] - 微软等巨头在动态交互AI模型上取得进展 [1] 应用场景快速落地 - 上海市徐汇区"元界Neo World"元宇宙街区全长1.9公里,吸引了鹰角、米哈游、莉莉丝等游戏公司入驻,形成集研发、展示、体验、孵化于一体的产业生态 [2] - 元宇宙价值溢出游戏娱乐,工业领域成为本轮场景爆发的中心,Gartner预测2027年全球47%的企业将主动进入工业元宇宙行列 [2] - 西门子数字孪生技术实时追踪设备状态,提前预判故障,降低售后成本 [2] - 宝钢借助AR智能运维系统大幅减少设备巡检时间和人力成本 [2] - 雷诺汽车通过数字孪生模拟生产线,车辆交付时间缩短60% [2] 政策与标准推动发展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元宇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公示,释放我国加码布局元宇宙产业的强烈信号 [3] - 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布局元宇宙标准体系,重点加快研制元宇宙术语、虚拟数字人编码标识等基础通用标准,以及关键技术标准和行业应用标准 [3] - 元宇宙发展方向明确为加速"由虚向实",将技术红利渗透到实体经济之中,驱动产业升级与价值创造 [3]
中国“霸榜”全球开源大模型:光环下的隐忧与挑战丨人工智能AI瞭望台
证券时报· 2025-08-07 08:32
中国开源大模型全球领先地位 - 全球知名AI开源社区Hugging Face榜单显示排名前十的开源大模型中中国占据九席 [1][4] - 智谱GLM-4.5排名第一 阿里通义千问系列独霸五个席位 腾讯混元大模型和月之暗面Kimi K2同时上榜 [4] - 中国开源大模型以集群式崛起重塑全球AI版图 自年初至今DeepSeek和阿里被称为开源双子星 [1][4] 开源模型爆发式增长 - 2024年7月底国产大模型迎来开源井喷潮:阿里连续发布4款开源模型 腾讯开源混元3D世界模型1.0 智谱发布GLM-4.5 阶跃星辰开源Step-3 [4] - 开源模式降低使用门槛 通过微调定制服务、云平台分成等路径实现盈利 [8][9] - 头部企业开放代码汇聚众智形成良性循环正向反馈 [5] 中美技术路径分化 - 中国大力拥抱开源模型 美国科技公司主流选择闭源模型 Meta创始人表示会谨慎选择开源内容 [7] - 后发者倾向于开源打破闭源者构建的生态 先发者倾向于闭源保持独特性 [8] - 中国凭借开源技术透明性在全球获得信任建立开发者生态 [8] 技术优势与驱动因素 - 依托海量优质中文语料深度挖掘垂直应用场景构建差异化训练数据集 [5] - 华为昇腾为代表的国产化算力底座成熟 为大规模分布式训练奠定基础 [5] - 数据-算力-场景构筑强劲闭环优势 [5] 创新瓶颈与同质化挑战 - 开源模型基于主流Transformer架构微调 能力差距未拉开 存在微调内卷倾向 [2][11] - 模型进步依赖工程调优而非训练框架及算法创新 缺乏颠覆式创新 [11] - 新模型推出频繁但技术壁垒不足 能力差距未拉开 [11] 开发者生态面临挑战 - 模型更新频繁导致接口变化 开发者需反复重写模型调用脚本 [1][12] - 密钥管理割裂 版本迭代失控 集成工作面临困扰 [11][12] - 版本更迭过频导致下游应用适配成本激增 [12] 盈利模式探索 - 智谱向企业和政府提供付费定制化解决方案 [9] - 阿里通过开源模型吸引开发者使用其云计算等基础设施 [9] - 通过云服务获取收益 [9]
中国“霸榜”全球开源大模型:光环下的隐忧与挑战丨人工智能AI瞭望台
证券时报· 2025-08-07 08:12
中国开源大模型崛起 - 中国开源大模型呈现"集群式"崛起,近期阿里、腾讯、智谱等公司密集开源新模型,Hugging Face榜单前十中中国占据九席 [2][4] - 阿里通义千问系列两周内开源六款模型,腾讯混元3D世界模型、智谱GLM-4.5、阶跃星辰Step-3等相继发布,形成"开源井喷潮" [4] - DeepSeek的成功被视为开源路径的标杆,推动更多中国公司转向开源策略 [4] 中美AI发展路径分化 - 中国公司普遍选择开源路线,而美国Meta等公司转向闭源,OpenAI等先发者通过闭源巩固技术壁垒 [7] - 开源模式帮助中国后发者快速建立开发者生态,通过技术透明性获取全球信任 [7][8] - 中国厂商依托中文语料库和国产算力底座(如华为昇腾)构建差异化优势,形成"数据-算力-场景"闭环 [5] 商业化探索 - 开源模型通过云服务分成(阿里)、定制化解决方案(智谱)等模式实现盈利,降低中小企业AI使用门槛 [8] - 开源加速AI在智能制造质检、金融风控等领域的落地,推动技术普及 [8] 技术挑战与隐忧 - 当前开源模型仍基于Transformer架构微调,存在"微调内卷"和同质化问题,缺乏底层架构创新 [10] - 模型迭代过快导致开发者面临接口频繁变更、密钥管理割裂等问题,适配成本激增 [10][11] - 需推动统一API标准并加强基础算法创新,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