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言犀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AI大模型迭代提速!中国开源生态爆发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07:11
行业技术迭代加速 - 8月以来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技术迭代节奏显著加快 行业进入创新密集期 [1] - OpenAI于8月8日正式推出GPT-5 包含推理增强版 多模态版及企业定制版三个版本 [2] - 百度计划8月底前推出新一代AI推理大模型 Google DeepMind于8月6日发布"Genie3"模型 [2] 中国企业开源生态突破 - 全球排名前十的开源大模型中 中国企业占据九席 智谱GLM-4.5位列第一 [4] - 阿里自7月22日起密集发布四款开源模型 其最新开源模型在国际评测平台位列全球第三 [3] - 腾讯于7月27日宣布开源"混元3D世界模型1.0" 京东将"言犀"升级为"JoyAI"新体系 [2][4] 商业化应用进展 - 大模型应用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API调用用户总数超1.59亿 [9] - 快手聚焦视频与图像生成 阿里深耕电商流量运营 腾讯探索广告与游戏应用场景 [8] - 开源模式加速技术普及与产业落地 但存在微调内卷和兼容性难题 [5][7] 产业发展趋势 - 中美AI发展策略差异明显 中国企业多选择开源 美国企业倾向闭源模式 [5] - 下一代大模型推动Agent及多模态方向受益 推理需求扩容带动算力需求增长 [10] - AI技术推动互联网行业估值体系重构 相关主题ETF或迎来发展机遇 [10]
全球AI大模型迭代提速!中国开源生态爆发
Wind万得· 2025-08-13 06:37
全球AI技术迭代加速 - 8月以来全球AI领域技术迭代显著加快 OpenAI Google DeepMind 百度等中外科技企业相继发布或更新大模型产品 推动行业进入创新密集期 [1] - OpenAI推出GPT-5 包含推理增强版 多模态版及企业定制版三个版本 编程场景性能显著提升 代码生成能力突出 网页端向个人用户免费开放 API调用价格下调 [3] - 百度计划8月底前推出新一代AI推理大模型 旨在强化复杂任务处理能力 Google DeepMind发布"Genie3"模型 具备生成动态3D世界及模拟物理现象能力 但在可操作性与多智能体交互方面存在局限 [3] 中国开源大模型崛起 - 中国企业在开源大模型赛道表现突出 全球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 产业生态构建与商业化落地展现强劲潜力 [1] - 腾讯开源"混元3D世界模型1.0" 阿里密集发布四款开源模型 最新开源模型在国际评测平台位列全球第三 京东将"言犀"升级为"JoyAI" 新体系涵盖全尺寸模型 支持多模态功能 [3] - HuggingFace榜单显示 全球排名前十的开源大模型中 中国企业占据九席 智谱GLM-4.5位列第一 阿里系列模型占五席 腾讯 月之暗面相关模型上榜 [4] 中美AI发展策略差异 - 中国大模型企业多选择开源路径 通过开放技术吸引全球开发者构建应用生态 美国科技公司倾向闭源模式 如OpenAI从早期开源转向闭源运营 以巩固技术领先优势 [6] - 开源模式面临"微调内卷"现象 模型更新集中于参数调优 底层架构创新不足 开发者面临模型版本频繁更迭 接口变更等兼容性难题 [6] - 开源模型的"组合效应"可能导致技术壁垒弱化 业内呼吁推动统一API接口标准 加大原创性基础研究投入 [6] AI商业化与行业影响 - AI应用差异化发展打开增量空间 快手聚焦视频与图像生成 阿里深耕电商流量运营 腾讯探索广告与游戏业务应用 显著提升商业化变现效率 [7] - 大模型应用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API调用用户总数超1.59亿 下一代大模型临近 Agent及多模态方向有望持续受益 推理需求扩容将带动算力需求增长 [7] - AI技术推动互联网行业估值体系重构 相关主题ETF或迎来发展机遇 2025年AI大模型行业呈现技术迭代加速 开源生态崛起 商业化路径多元特征 [7]
速递|稚晖君仅3个月再获京东投资,智元机器人估值飙升至超150亿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5-24 16:39
智元机器人融资动态 - 智元机器人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 本轮由京东与上海具身智能基金联合投资 部分老股东跟投 [2] - 上海具身智能基金由上海国资平台联合浦东新区发起 专注于具身智能上下游生态投资 智元机器人是其首个投资项目 [3] - 公司2023年3月至2024年9月完成A轮系列多子轮次融资 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M31资本、上汽创投等 2024年9月估值达70亿元人民币 [3] - 2025年3月完成B轮融资 由腾讯领投 龙旗科技等跟投 融资后估值达150亿元人民币 [3] 京东战略布局 - 京东投资智元机器人反映其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 公司2023年推出自研"言犀"大模型 融合70%通用数据与30%数智供应链原生数据 [3] - 2025年5月京东工业发布供应链核心工业大模型"Joy Industrial" 聚焦工业大模型与供应链场景应用 推出上下游AI智能体产品 [4] - 通过投资智元机器人 京东完善从底层模型到终端产品的具身智能生态布局 显示AI与机器人技术融合的战略意图 [4] 智元机器人发展历程 - 公司由彭志辉创立 早期获高瓴创投和奇绩创坛天使轮投资 [3] - A轮系列融资涵盖红杉中国、比亚迪、软通动力等多家知名机构 [3] - B轮融资距离上次仅隔两个月 估值从70亿元跃升至150亿元人民币 [3]
深夜大涨!京东重磅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6 23:34
财务表现 - 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3.4%,重回双位数增长 [1] - 全年收入突破1.15万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1%至414亿元,每股收益增长76.4% [1] - 全年经营利润率从2.4%提升至3.3% [2] - 美股涨超3%,盘中一度大涨超6%,港股涨8.42% [3] 供应链优势 - 供应链基础设施资产规模达1610亿元,运营超1600个仓库和2000个云仓,仓储总面积超3200万平方米 [7] - 自营商品库存周转天数仅30天,全球领先 [7] - 商超品类连续四个季度双位数增长,偏远地区用户享受24小时送达服务 [8] - 履约费用率压缩至历史低位,通过智能仓、无人分拣等技术提升效率 [8] 效率与成本优化 - 京东物流Non-GAAP经营利润率创上市新高,供应链数智化技术将全链路成本再降15% [10] - 通过AI算法优化运输路线、动态定价系统精准匹配供需,Non-GAAP经营利润率达3.8% [10] AI技术应用 - AI技术与供应链场景数实融合,打造"京东物流超脑"等提升效率的应用 [12] - AI技术在产业端应用强调稳定性、安全性,符合中国产业化优势方向 [13] - 京东云推出DeepSeek产品,提供"开发训练+场景应用"双引擎一站式平台 [18] 用户增长与生态 - 用户活跃度与购物频次连续四个季度双位数增长 [15] - PLUS会员积分兑换家政服务、新疆包邮"第三方商家运费全额补贴"等举措提升用户体验 [16] - "自营+供应链"模式形成正循环,用户体验提升带动商家销售增长 [17] 行业趋势与挑战 - 供应链话语权为核心、用户体验为驱动的务实增长 [5] - 电商竞争激烈,需构建供应链"硬核基建"和效率模式 [20] - 外卖领域需长期投入,需平衡投入成本与新增长 [19]
光环新网暴涨,京东云神伤
雷峰网· 2025-02-28 18:02
京东与光环新网的收购往事 - 京东曾计划收购老牌IDC企业光环新网,核心管理团队多数赞成,但首席战略官廖建文两次反对并拖延决议,导致收购失败[7][8][9] - 收购动机包括强化京东云IaaS基础设施能力,以及利用光环新网的重资产属性与地方政府进行"换税"合作(如土地置换、云计算订单等)[10][11][12] - 光环新网可同时满足京东资产证券化需求(机房土地租约)和科技企业标签塑造,但最终未实现[13][14] 京东云的兴衰与战略调整 - 京东云初期定位为集团技术转型核心,2017年提出"技术!技术!技术!"口号,曾计划与金山云、百度云合并打造"中国云"第三极[19][20] - 政企销售曾是核心优势,刘强东亲自推动地方政府合作(如智慧城市总包方案),但2018年后因外部事件导致订单锐减,年起飞次数从300+降至数十次[17][18] - 内部支持不足,京东零售主要使用自建云而非京东云,且经历多次换帅与架构调整,三云合并及分拆上市计划均告吹[20][21] 市场竞争与估值差距 - 2024年阿里云降价时京东云率先跟进但市场反应平淡,竞标存在感低[23] - 京东PS值(0.37-0.41)显著低于阿里(2.3-2.49),阿里云PS值达4-5倍且受AI推动有望升至8-10倍,市场更认可其技术属性[23][24] - 光环新网转型智算中心(AIDC)后PS值跃升至5倍,京东错失潜在千亿级资产协同机会[25][26] AI与云计算行业动态 - 光环新网因AIDC概念股价近五年新高,2025年春节后几乎翻番[2] - 阿里AI战略受全球关注,业绩电话会聚焦AI指引,市场视其为技术公司而非电商[24] - 智算中心成行业焦点,京东云已服务超20家智算中心,但规模有限[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