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言犀
icon
搜索文档
技术突破叠加成本下探 AI数字人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证券日报· 2025-06-23 00:4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约41.2亿元,同比增长85.3% [1] - AI数字人正从概念走向规模化应用,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 [1] 技术进步 - 生成式AI与大模型技术推动数字人进入3.0时代,实现"形神音容"高度协调 [1] - 深度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融合,使数字人主播表现接近真人 [2] - 百度多模协同技术基于文心4.5T实现动态决策实时交互,提升数字人表现力 [2] - 字节跳动LatentSync1.5技术提升唇形同步精度,降低硬件要求 [2] 成本降低 - 京东言犀将单个数字人生产成本从数万元压缩至两位数,降幅超90% [2] - AI数字人成本下探至千元级,加速普及 [3] 应用场景 - 百度罗永浩数字人直播吸引超1300万人次观看,GMV突破5500万元 [4] - 京东言犀数字人作为"美妆顾问"提升品牌转化率近10% [4] - 京东金融服务数字人累计服务超500万用户,问题解决率85%,满意度超90% [4] 厂商布局 - 百度吸引开发者加入文心智能体平台,构建生态体系 [4] - 京东言犀探索"千人千面"数字人直播间,成为品牌直播"代理" [4] 行业前景 - AI数字人站在规模化应用风口,技术突破与成本控制推动发展 [5] - 头部厂商加速抢占新兴赛道,技术积累与战略布局是关键 [5]
超1.4万智能体上岗、1.7万数字人直播......AI改变了这届618
环球网· 2025-06-19 09:34
AI技术在电商行业的应用 - AI技术已从"效率工具"跃升为"运营中枢",深度渗透到电商的整个链条 [1] - AI客服覆盖80%以上常见问题场景,响应时间压缩至3秒以内,实现24小时全程服务 [1] - AI客服能自动识别用户意图,完成预分类、分流和提供初步解决方案 [1] AI在内容生成和直播领域的表现 - AI生成视频素材效率大幅提升,从7-15个工作日缩短至1-2分钟,累计产出150万条视频素材 [2] - AI主播成本仅为真人主播的1/10,提升直播间转化率30%,表现超越80%真人主播 [2] - 京东数字人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直播,覆盖1.7万家品牌商家 [2] - "京东高定数字人"成为轻奢品牌的主播,打破"数字人仅值夜班"的刻板印象 [2] AI对电商搜索和推荐的改变 - 淘宝"问问AI助手"推动搜索逻辑从"人找货"变为"货主动贴脸" [3] - AI推荐系统依据用户行为生成"定制补贴",拼多多AI选品算法使商家数量增长90% [3] - AI通过历史销售、搜索热度和区域消费结构预判爆款品类,提高商家销售效率 [3] AI在产业端的降本增效 - 京东物流大模型调用超13亿次,覆盖50万物流员工,降本32% [3] - 京东工业JoyIndustrial大模型训练算力节省90%,合规降本32% [3] 未来展望 - AI技术的深化应用将推动电商行业更多变革,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4]
罗永浩数字人开播,从选品、试色到主播,AI重塑消费全流程
南方都市报· 2025-06-17 12:10
高品质消费品牌TOP100评选 - 南方都市报联合广东连锁经营协会等多个省市连锁协会成立组委会 将举办"2025高品质消费生态大会" [1] - 评选标准包括企业品质力、成长性、创新性、社会责任等维度 [1] - 聚焦九大热门赛道:颜值经济、运动户外、食品康养、智能消电、宠物经济、体验经济、兴趣消费、跨境出海、消费科技 [1] AI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应用 数字人直播 - 罗永浩数字人直播创下GMV突破5500万元 观看人次超1300万 部分品类带货单量超5月真人首秀同期数据 [4] - 百度电商数字人慧播星团队开发的罗永浩数字人可实现8300多个动作 调用知识库1.3万次 生成9.7万字产品讲解内容 [4][5] - 行业首次实现多数字人直播 罗永浩与助播数字人配合自然 能完成喝奶茶、拎可乐、对视等细节动作 [4] 虚拟试衣试妆 - 淘宝上线AI试衣功能 用户可上传照片生成虚拟形象测试服装上身效果 [5] - 玩美移动为雅诗兰黛提供虚拟试妆解决方案 在全球45国部署8000多台设备 在线工具使客户转换率提高2.5倍 [7][8] - 玩美移动展示3D面部高清皮肤分析技术等创新应用 已在2022年纽交所上市 [7] AI导购比价 - OpenAI升级ChatGPT Search增加购物推荐功能 首批覆盖时尚、美妆、家居、电子等品类 [9] - 360纳米搜索可跨平台比价 值得买集团发布AI购物管家"张大妈"支持语音输入消费诉求 [9] - 京东京言和淘宝问问等平台AI助手可提供商品对比、送礼建议、评价总结等功能 [10] AI客服应用 - 京东智能客服日均服务3万国补咨询会话 独立解决88%国补问题 [13] - 2024年电商领域智能客服投诉量达6969件 同比增长56.3% 主要问题为答非所问和人工客服难联系 [13] - 超七成用户倾向智能客服与人工客服搭配模式 56.9%用户在复杂问题沟通无果后会转人工 [14] 行业趋势观察 - AI技术正在重塑消费体验全流程 成为降本增效新抓手 [2] - 今年618促销AI成为主角 消费者可通过AI工具完成跨平台比价和购物建议生成 [2] - 奢侈品行业仍倾向人工客服 Max Mara认为需要传递品牌价值观而非仅完成交易 [14]
AI 购物,为什么难以戳中你的痛点?
创业邦· 2025-06-12 11:09
电商AI应用现状 - AI技术已成为电商平台的新质生产力,涵盖AI导购、数字人直播、AI换装等场景,旨在降本增效并探索用户体验可能性[4] - 主流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抖音均积极布局AI,但消费者体感与平台预期存在差距,尤其AI客服的自动回复功能常引发用户不满[5][6] - 45.5%消费者偶尔使用AI功能,33.7%仅在需要时使用,显示AI在复杂场景的问题解决能力仍需提升[26] C端用户体验痛点 - AI导购功能如淘宝问问存在入口隐蔽、推荐逻辑单一问题,案例显示用户搜索3000元礼物时出现300元推荐偏差[9][12] - AI试衣功能被用户认为效果违和且耗时,目前仍处于部分测试阶段,正向反馈有限[16] - 消费者遭遇AI客服"鸡同鸭讲"现象普遍,如抖音智能购物无法识别"奶奶"性别而反复追问[15] 平台与商家AI实践 - 淘宝AI Agent-Quick管家可降低70%人力成本,京东言犀数字人曾服务5000个品牌并创造超1亿观看人次[20] - 交个朋友直播间90%口播内容通过AI生成,大幅提升618大促期间工作效率[21] - 电商行业在AI数字人应用占比达16.49%,居各行业首位[23] 技术落地挑战 - AI讲价工具虽提升消费者效率,却增加商家大促期间压力,暴露技术理解力不足的软肋[24] - 当前AI主要完成数据到AI化的转变,尚未实现从AI到人的跨越,需解决情绪价值供给等深层需求[29] - 阿里2024年双11已实现AI在搜索、推荐、广告等环节大规模落地,未来将向全周期运营演进[30]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商AI化将从单点功能迭代进入生命周期运营,需建立用户长期信赖而非即时交互[30] - 未来AI需成为全天候购物管家,应对更复杂场景的同时保持对人性的敏锐洞察[31] - 行业竞争加剧促使AI技术持续迭代,而非简单接入即告完成[31]
AI 购物,为什么难以戳中你的痛点?
36氪· 2025-06-11 19:45
电商平台AI应用现状 - 电商平台积极布局AI技术,包括AI导购、数字人直播、AI试衣等功能,旨在降本增效并探索新用户体验[1][11] - 淘宝推出AI导购功能"淘宝问问",但用户反馈其推荐逻辑单一且缺乏场景适配性,与"猜你喜欢"差异不大[4][5] - AI试衣功能在淘宝等平台测试,但用户认为效果与真人试穿存在差距,使用意愿较低[9] 平台与商家AI实践成果 - 淘宝AI Agent-Quick管家可降低商家70%人力成本,京东言犀数字人在618期间服务5000个品牌并获1亿观看量[12] - 快手电商ASR模型实现直播实时评论生成,"交个朋友"直播间90%口播内容通过AI生成[12][13] - 艾媒数据显示2025年电商行业AI数字人应用占比将达16.49%,居各行业首位[15] 消费者体验痛点 - 45.5%消费者偶尔使用AI功能,33.7%仅在需要时使用,反映AI解决复杂场景能力不足[17] - AI客服存在对话机械、无法识别情绪等问题,导致用户频繁要求转人工服务[2][18] - 价格推荐系统如"天猫讲价小助手"引发商家压力,暴露AI理解用户真实需求的短板[16] 技术迭代方向 - 阿里计划在2024年双11实现AI全场景覆盖,重点优化搜索、推荐、广告投放等环节[20] - 未来AI需从单点功能转向全生命周期运营,建立用户长期信任而非即时交互[20] - Prosus&dealroom预测AI将发展为全天候购物管家,需持续迭代以适应多元场景[20]
《AI浪潮下的中国品牌》发展趋势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10 18:32
AI技术发展现状与消费者认知 - 2025年DeepSeek-R1模型发布后,AI应用加速普及,超半数受访用户对AI技术较为熟悉,80%用户认为AI能解决日常部分问题 [1] - 国内AI技术在3C数码、家电等领域与海外并驾齐驱甚至领先,65%消费者认可AI技术对中国品牌力的提升作用 [1][21] - AI技术从实验室渗透至社会各领域,包括智能语音助手、图像生成工具、工业机器人等,显著提升生活效率 [6] - 52%消费者已较深入使用AI相关产品或服务,35%尝试过部分AI产品,仅15%对AI不感兴趣 [17][33] 消费者需求与产品偏好 - 智能穿戴、家电、手机、汽车是消费者最感兴趣的AI实物产品,健康管理、学习教育、安全防护、高效办公为核心需求场景 [1][12][35] - 47%消费者未来购买产品时要求必须融合AI技术,73%会优先考虑接入AI功能的中国品牌 [1][12] - AI手机、AI PC、AI洗衣机等产品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300%-500%,AI试装/试妆、线上问诊等服务受青睐 [33][35] - 职场资深人士、当家掌柜、单身青年为三大典型人群:职场人士愿为AI支付溢价,当家掌柜关注家庭场景,单身青年偏好娱乐工具 [13] 中国品牌AI应用表现 - 华为、小米、海尔等品牌通过AI技术融合塑造科技感与创新力形象,但在高难度场景的问题解决能力仍需优化 [2][24] - 44%消费者认为中国AI技术主要在3C数码和家电领域表现突出,51%认可AI技术使中国品牌更具领先性 [24] - 消费者期待中国品牌深化AI与产品融合,提升智能化水平,展现技术领先性(51%)、创新力(49%)和温度感(43%) [24] 市场传播与消费者触达 - 微信生态(43%)、短视频平台(66%)、电商平台(39%)是消费者获取AI资讯的关键渠道 [28][29] - 产品发布会(52%)、技术科普(49%)、深度分析文章(44%)最易激发消费者兴趣 [26][27] - 政府官方报道(87% TGI)和品牌官方介绍(77% TGI)是建立信任的核心内容来源 [26]
618:商户扶持加码,竞争维度延展
华泰证券· 2025-05-30 10: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互联网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618电商大促活动平台核心趋势为商户扶持大幅加码,竞争维度进一步延展,平台减少绝对低价恶性竞争,追求多维度竞争力强化,落实为商户减负赋能主线,推荐阿里巴巴、京东[1] 各部分总结 电商大促趋势 - 规则简化提质增效,活动时间多数变长,预售机制部分回归且预售期缩短,多数平台取消跨店满减,降低用户凑单行为和退货率,优化活动机制,是前期商户扶持方向延续[2] - C端竞争激烈,从大额C端补贴转向即时零售交叉销售、多渠道合作营销等多维度投入,降低消费者价格敏感度,转向关注产品质量[3] - 国补行动拉动效果持续,截至4月27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消费超7200亿元,超1.2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部分平台加码国补品类补贴,刺激消费需求释放和存量消费品升级换新,如京东3C数码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0%[4] - AI工具日渐成熟赋能商户经营,如阿里巴巴升级全站推广产品,推出AIGC产品“图生视频”提高物料准备效率[5] 活动规则与优惠 - 活动时长同比拉长,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2025年618活动时长分别为39天/37天/39天/37天/34天,多数平台活动时间同比增加,淘天预售制部分回归且预售期缩短[11] - 满减促销弱化,多数平台取消跨店满减,推出更直接立减活动,如天猫官方立减85折,拼多多百亿补贴叠加平台补贴,京东保留部分满减活动,直播平台策略也有变动[13] - 平台促销强化用户体验和简化购物流程,除立减和领券活动外,还推出多样化额外优惠活动,如淘天“一键领券、自动结算”,京东白条6期分期免息等[15] 即时零售 - 淘天京东发力即时零售,淘宝天猫将“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设置一级入口,联动饿了么运力推出高补贴活动;京东外卖上线75天日订单量突破2000万单,618期间百亿补贴持续加码,将每月18日定为“京东超级外卖日”,试图结合“远场电商+近场零售”,提高电商补贴转化率[17] 商家侧扶持 - 各大平台强化扶持中小商家和减负,如拼多多降低商家虚假发货赔付比例和标准,放宽价格限制;淘天降低商家报名门槛,为新商提供寄件补贴券包,两波段促销合并招商[20] - 平台为商家节约佣金与广告投放,提高运营与投放效率,如阿里妈妈异常秒退订单返款补贴政策开放,抖音、拼多多推出推广费用返还政策[21] - 淘宝天猫、京东与小红书合作撬动流量增长,小红书与淘宝天猫推“红猫计划”,与京东达成商业合作,有望提高品牌广告转化效率[22] AI赋能商家 - 更多AI+电商工具走向台前,淘宝天猫为商家提供“图生视频”等AIGC产品,提升素材制作效率,节省成本和时间;京东向POP商家开放五大免费AI爆款营销产品,助力商家降本增效[24][25] 国补与销售情况 - “国补”政策促进消费者购买热情,近九成消费者将“国补”商品锁定至618购买,消费者倾向选购高单价商品和多品类采购,消费升级特征明显[28] - 国补叠加大促补贴带动3C家电消费,淘宝618开卖首小时各行业成交超预期,京东3C数码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0%,抖音618首周手机、数码、大家电增速最快[31] 重点推荐公司 - 重点推荐阿里巴巴、京东,投资评级均为买入,目标价分别为189.60美元、51.24美元[10] - 阿里巴巴4QFY25总收入2365亿元,同增6.6%,经调整EBITA为326亿元,同增36.1%,淘天变现率提升带动利润超预期,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7%,预计淘天持续释放商业化能力,云业务加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36] - 京东1Q25营收同增15.8%至3011亿元,非GAAP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43.4%,预计零售业务延续稳健增长,关注外卖等新业务投入产出效果,“买入”评级[36]
AI成美妆、个护营销大战主角,“一键生成脚本”为直播提效
南方都市报· 2025-05-29 14:25
高品质消费品牌TOP100评选 - 南方都市报联合广东连锁经营协会等机构成立组委会,将从企业品质力、成长性、创新性、社会责任等维度评选"2025高品质消费品牌TOP100" [2] - 评选聚焦九大热门赛道:颜值经济、运动户外、食品康养、智能消电、宠物经济、体验经济、兴趣消费、跨境出海、消费科技 [2] AI在消费领域的应用 - AI已深入消费领域供应链多个环节,包括智能零售、智能客服、智能推荐、智能物流等 [2] - 营销环节成为AI应用重点,阿里妈妈提出"AI驱动质赢618"主张,覆盖定价、创意、投放全流程 [2] - 京东云向POP商家开放五大免费AI营销产品:直播数字人、商家客服智能体、短视频生成、京点点、京麦AI助手 [3] 行业AI接受度差异 - 彩妆护肤、个护家清、滋补保健等行业对AI营销接受度高,因依赖视觉内容和情感共鸣 [4] - 数码家电、奢侈品等行业AI渗透较浅,因决策周期长、依赖线下体验和专业咨询 [4] - 雅诗兰黛集团与Adobe合作采用AIGC技术优化数字营销流程 [4][6] AI营销效果数据 - 阿里妈妈"AI效果智达"功能使ROI提升16% [9] - AIGC图生视频应用带来点击率(CTR)65%增长 [9] - 全站推广净成交出价能力使商家投放计划退款率降低18% [9] 数字人直播发展 - 京东言犀数字人直播成本为真人十分之一,转化率提升30% [10][13] - 格力总裁董明珠等21家品牌总裁数字人参与京东618直播 [11] - 汤臣倍健采用"主播+总裁副播"双人数字人模式,AI每小时成交件数比真人提升2.6倍,新增粉丝增加2.2倍 [11] 平台对数字人态度 - 淘宝、京东等货架电商平台鼓励数字人直播 [13] - 抖音、视频号限制"录播式"数字人直播,但支持实时驱动的数字人技术 [13] - 抖音尝试AI与XR技术结合,打造AI时尚秀 [14][16] AI优化直播全流程 - 交个朋友使用AI实现口播稿编写、短视频脚本生成、合规审核等,淘宝直播间90%口播内容由AI生成 [17] - 遥望科技自研AI系统整合报销、直播脚本、数据复盘等功能,可自动生成直播策划方案和复盘报告 [17][18] - AI帮助分析主播历史数据,向行业运营下发招商目标,包含推荐品牌名称等详细信息 [18]
稚晖君的机器人公司,京东投了 | 36氪独家
36氪· 2025-05-24 17:22
具身智能行业融资动态 - 2025年具身智能领域融资热潮持续升温 [3] - 2025年一季度国内人形机器人赛道共发生37笔融资,涉及33家企业,总金额达35亿元 [6] - 上海具身智能基金作为国资背景基金于2025年4月成立,首笔投资投向智元机器人 [4] 智元机器人核心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23年,与宇树科技、银河通用并列国内具身智能第一梯队 [4] - 股东阵容包括高瓴创投、奇绩创坛、百度风投、比亚迪、上汽创投等知名机构及产业资本 [4] - 2025年1月实现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量产下线,2025年计划出货量数千台,营收预计数倍增长 [6] 产品与技术进展 - 成立8个月后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远征A1,2024年8月推出第二代A2 [6] - 已构建远征、精灵、灵犀三大产品线,覆盖教育、工厂、迎宾等场景 [6] - 创始人彭志辉(稚晖君)为前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成员,拥有机器人领域技术背景 [5] 京东的具身智能布局 - 京东基于电商与物流业务属性持续加码具身智能投资,2024年7月战略投资橡鹭科技 [7] - 2025年成立专项业务部门聚焦家用场景智能产品研发,内部多团队并行前沿技术开发 [8] - 软件层面推出工业大模型Joy industrial,开发制造业专用AI智能体 [8] 行业竞争格局 - 智元机器人2025年连续完成两轮融资,3月腾讯领投,5月获京东及上海具身智能基金投资 [4][6] - 产业资本加速入场,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与国有资本共同推动赛道发展 [4][7][8]
速递|稚晖君仅3个月再获京东投资,智元机器人估值飙升至超150亿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5-24 16:39
智元机器人最初由彭志辉创立,早期获得高瓴创投和奇绩创坛的天使轮投资。随后,公司在2023年3月至2024年9月间,完成了包括A+、A++、A+++、 A++++、A+++++、A++++++等多个子轮次的A轮系列融资,投资方涵盖红杉中国、M31资本、上汽创投、比亚迪、软通动力、蓝驰创投、中科创星、鼎 晖投资、长飞基金、C资本、立景创新、三花控股集团、基石资本、临港新片区基金、银杏谷资本等。截至2024年9月,公司估值已达到70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事,本轮融资距离上次仅过去两个月。2025年3月,智元机器人完成B轮融资,由腾讯领投,龙旗科技、卧龙电气、华发集团、蓝驰创投、 TCL创投、华金资本等跟投,融资后估值达150亿元人民币。 京东近期对智元机器人的投资,反映了其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日益清晰。作为一家在电商和物流领域具有深厚积累的科技公司,京东早在2023年就 推出了自研的"言犀"大模型,融合70%通用数据与30%数智供应链原生数据,广泛应用于零售、物流、健康等多个产业场景。 图片来源:智元机器人 据《智能涌现》报道,「智元机器人」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由京东与今年4月刚设立的上海具身智能基金联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