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藤黄健骨片
icon
搜索文档
方盛制药(603998):2025 三季报点评:盈利能力持续上升,核心业务稳健发展
东吴证券· 2025-10-27 15:4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方盛制药的投资评级为“买入”,且为“维持” [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盈利能力持续上升,核心业务稳健发展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9904万元,同比增长8.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120万元,同比增长36.37%,单季度利润及扣非利润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8] - 公司通过剥离低效商业资产,经营质量显著改善,核心产品销量稳步增长,规模效益和精细化成本管控夯实了毛利空间,单季度净利率达到23.6%,创历史最好水平 [8] - 心脑血管业务收入保持快速增长,骨骼肌肉系统用药在集采背景下通过以量补价,核心业务展现经营韧性 [8] - 公司通过受让创新药物项目,有望逐步建立和强化创新药管线布局,丰富产品矩阵,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0.15亿元、22.77亿元、25.6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36%、13.01%、12.54% [1]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9亿元、3.77亿元、4.50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1.12%、21.87%、19.56% [1]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70元、0.86元、1.03元 [1] - 基于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至2027年的市盈率(P/E)分别为17.23倍、14.14倍、11.82倍 [1]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2亿元,同比下降4.3% [8] - 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公司工业收入实现11.6亿元,同比下降6.8% [8] - 分产品线看,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心脑血管收入为4.3亿元,同比增长13.8%,毛利率提升至82.7%(增加1.1个百分点) [8] - 呼吸系统用药实现收入7394万元,同比下降59.6% [8] - 骨骼肌肉系统用药收入为3.0亿元,营收略有下滑 [8] - 公司预测毛利率持续优化,从2024年的71.85%提升至2027年的73.45% [9] - 公司预测归母净利率持续提升,从2024年的14.36%提升至2027年的17.58% [9]
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5 04:44
业绩说明会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5年10月24日通过网络互动方式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 [1]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独立董事、财务总监及董事会秘书出席会议 [1] 呼吸系统用药业务表现与策略 - 2025年前三季度呼吸系统用药收入同比下降近60% [2] - 小儿荆杏止咳颗粒新增覆盖公立医疗机构超过320家,累计覆盖近2,000家,其中等级医院超过1,200家 [2] - 强力枇杷膏(蜜炼)新增覆盖公立医疗机构超过1,200家,累计覆盖近11,000家,其中等级医院超过1,800家 [2] - 小儿荆杏止咳颗粒新增成人适应症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III期临床研究正在推进 [2] 产品线战略与增长潜力 - 公司战略聚焦中药创新药,已实现小儿荆杏止咳颗粒和玄七健骨片的商业化突破 [3] - 计划打造多个年销售额达3-5亿元的产品矩阵,以中药创新药为核心,经典中成药、高端仿制药和复杂制剂为补充 [3] - 目标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运营效率实现业绩的阶梯式复合增长 [4] 研发管线与新产品进展 - 养血祛风止痛颗粒已于2025年6月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目前尚未正式上市销售 [5] - 中药创新药妇科止血消痛颗粒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蛭龙通络片已完成II期临床研究 [5] - 化药仿制药瑞卢戈利片于2025年10月15日获批临床试验 [5] - 吲哚布芬片已按化药3类提交上市申报并获受理,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等产品已完成化药4类上市申报并获受理 [5]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2025.10.13-2025.10.17):医疗器械集采逐步体现“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
中邮证券· 2025-10-20 14:49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且评级为“维持” [2] - 行业收盘点位为8583.87,52周最高点为9323.49,52周最低点为6764.34 [2] 核心观点:医疗器械集采规则趋于温和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医疗器械集采正转向温和,规则设计体现“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 [5][6][14][15][16] - 具体表现为竞价规则向临床需求和产品质量倾斜,并对恶性低价行为进行说明和整治,符合“集采不再单纯以低价作为唯一标准”的新思路 [6][15][16] - 此次黑龙江等23省联盟的腔静脉滤器和消融电极类集采,规则包括设置复活报价机制(未中选企业接受不高于中选企业均价可获中选身份)以及要求报价包含配套服务费用且不低于成本,以避免低价冲标 [14][15] - 此变化有利于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6][16] 本周行情回顾 - 本周(2025年10月13日-10月17日)A股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下跌2.48%,跑输沪深300指数0.26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数3.23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16位 [7][18][36]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5.85%,跑输恒生指数1.88个百分点,在恒生12个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11位 [7][36] - 申万医药子板块中,线下药店板块表现最佳,上涨0.59%;医疗研发外包板块表现最差,下跌6.46% [18] - A股医药生物公司周涨幅前五为:亚太药业(+36.68%)、多瑞医药(+28.84%)、广生堂(+26.12%)、透景生命(+22.95%)、向日葵(+22.87%);跌幅前五为:贝达药业(-16.98%)、华兰股份(-15.68%)、金城医药(-11.84%)、南微医学(-11.83%)、大博医疗(-11.44%) [37] - 港股医药生物公司周涨幅前五为:药捷安康-B(+8.68%)、映恩生物-B(+8.39%)、康宁杰瑞制药-B(+8.09%)、佰泽医疗(+7.88%)、中国中药(+7.21%);跌幅前五为:永泰生物-B(-29.76%)、三叶草生物-B(-20%)、宜明昂科-B(-16.8%)、德琪医药-B(-15.3%)、维亚生物(-14.54%) [40] 行业板块估值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申万医药板块整体估值(TTM,剔除负值)为30.03,较上周下降0.84 [43] - 医药行业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23.96%,环比下降4.90个百分点 [43] - 子行业市盈率方面,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和化学制药板块居于前三位;中药板块估值有所上升,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板块估值下降较大 [43] 细分行业观点与投资建议 创新药 - 创新药板块近期持续调整,认为调整已基本到位,建议基于中长期产业发展逻辑维持或增加仓位 [8] - 看好创新药行情持续,理由包括:BD交易进入Q4旺季,维立志博、普瑞金等公司近期有项目BD公告;ESMO2025大会康方生物AK112、科伦博泰SKB264等临床数据优异;国内在人才、患者池、开发效率方面优势明显,已成为全球最丰富的创新药储备库;MNC对国内“物美价廉”资产需求旺盛,出海BD交易预计持续 [21][22] - 建议关注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科伦博泰生物、康方生物、石药集团等 [8][22] 医疗器械 - 国家医保局第十一批药品集采文件优化价差控制“锚点”,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体现了“反内卷”思路,预计器械领域集采规则也将优化 [8][29] - 认为集采规则趋于温和有利于行业长远发展,建议关注心脉医疗、南微医学、安杰思、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标的 [8][17][30] CXO - CDMO板块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基于海外需求呈现明确拐点、美国降息周期将至、多肽/ADC等新疗法带动商业化需求扩容 [23] - CRO板块国内创新药景气度基本见底,研发需求有望传导至CRO业绩,供给端竞争降价趋稳,静待盈利能力修复 [24] - 建议关注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 [25] 科研服务 - 看好科研服务板块,基于国内外医药行业景气度恢复传导至需求、行业洗牌完成利润率深度调整后修复弹性大、国产替代与新疗法带来前端订单放量空间 [26] - 建议关注百普赛斯、奥浦迈、药康生物等 [27] 生物制品 - 血制品景气度处于下行周期,价格承压,关注天坛生物 [28] - 疫苗行业增长乏力,关注欧林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关键III期数据 [28] - 其他领域关注核心产品放量及BD预期带来的估值重估机会,建议关注神州细胞、安科生物、我武生物等 [28] 医疗服务 - 看好三个方向:持续扩张及优质资产注入(爱尔眼科、固生堂);“AI+医疗”赋能诊疗能力(美年健康、国际医学等);消费复苏下弹性较大的眼科、口腔行业 [31] 中药 - 看好三个方向:集采/基药政策受益(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创新研发(众生药业、康缘药业、贵州百灵糖宁通络片新药进展等);高基数出清拐点(以岭药业、贵州三力) [32][33][34] 医药商业 - 零售药店行业加速集中,龙头药房(益丰药房、大参林)有望凭借专业化服务、强大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在行业整合中强者恒强 [35]
湖南规模以上中医药产业上半年营收超158亿元
长沙晚报· 2025-10-14 14:28
行业整体表现 - 湖南省226家规模以上中医药工业企业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58.3亿元、利润15.5亿元,占全省医药工业比重均超过三分之一 [1] 企业培育与格局 - 在中医药领域累计培育6家上市公司、17家消费品“三品”标杆企业、14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 九芝堂、千金药业、方盛制药、汉森制药等6家企业已跻身全国中药企业百强 [1] - 东健药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古汉中药、时代阳光等获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1] 品牌与产品建设 - 前两批发布的96个生物医药产业链重点品种中,中药占45个 [2] - 妇科千金片、汉森四磨汤等重点品种年销售额均突破5亿元 [2] - 六味地黄丸、古汉养生精等重点品种畅销海外,藤黄健骨片等重点品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2] 产业集群发展 - 永州市的特优中药材提取已成为省级制造业先进集群 [2] - 隆回县的山银花和龙牙百合、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茯苓深加工均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 - 靖州茯苓成功入选工信部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区域品牌 [2] 产业转型升级 - 大力支持中药企业加快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改造,春光九汇创建了智能制造标杆车间 [2] - 九芝堂、株洲千金药业等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启迪古汉、安邦制药等获评省级绿色工厂 [2] - 纵深推进“智赋万企”行动,千金湘江“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入选省级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 [2] 未来发展规划 - 将中医药产业作为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十五五”规划的重要产业来谋划 [3] - 未来将打造一批营业收入过50亿元、过1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力争再培育一批年销售额过10亿元、过5亿元的核心大品种 [3] - 支持龙头企业围绕中药新药研发、经典名方二次开发等关键环节牵头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3] - 持续做优“湘九味”道地药材,巩固提升九芝堂、千金等经典“老字号”,大力研发中药创新药,全面增强“湘药”品牌影响力 [3]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2025.09.15-2025.09.19):基药目录调整工作有望继续推进,关注中药品种调增机会
中邮证券· 2025-09-22 12:29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评级维持 [1] 核心观点 - 基药目录调整工作有望继续推进 重点关注中药品种调增机会 [4][5][14] - 创新药板块相对高位震荡 建议把握真正优质创新资产 [7][24] - CXO行业景气度逐步恢复 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7][25] - 医疗器械下半年有望迎来拐点 [7][29] - 中药板块关注创新驱动 集采/基药政策受益及高基数出清方向 [7][33][36] 行业基本情况 - 医药生物行业收盘点位9096.29 [1] - 52周最高点位9323.49 [1] - 52周最低点位6070.89 [1] 行情回顾 - A股申万医药生物本周下跌2.07% 跑输沪深300指数1.63个百分点 跑输创业板指数4.41个百分点 [6][20][38] - 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25位 [6][20][38]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1.85% 跑输恒生指数2.44个百分点 [6][38] - 在恒生12个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7位 [6][38] - 医疗研发外包板块上涨1.09% 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下跌3.83% [20] 细分领域投资观点 **创新药领域** - 建议关注信达生物 三生制药 科伦博泰生物 康方生物 石药集团 康诺亚 迈威生物 君实生物 基石药业 乐普生物 荃信生物 微芯生物 映恩生物 [7][24] **CXO领域** - 国内创新药景气度基本见底 研发需求有望兑现到CRO行业业绩 [7][25] - 建议关注药明康德 康龙化成 泰格医药 [7][26] **化学制剂领域** - 看好研发思路明确 资金利用效率高的企业 [7] - 受益标的包括恒瑞医药 科伦药业 丽珠集团 一品红 广生堂 京新药业 汇宇制药 [7] **生物制品领域** - 关注核心产品放量机会和产品数据或BD预期引发的估值重估机会 [7] - 受益标的包括天坛生物 欧林生物 神州细胞 安科生物 我武生物 甘李药业 特宝生物 [7] **医疗器械领域** - 随着反腐边际改善 集采反内卷和设备采购资金逐步落地 下半年有望迎来拐点 [7][29] - 建议关注集采受益型标的(心脉医疗 南微医学 安杰思) 高景气相关标的(惠泰医疗 微电生理 迈普医学 山外山 奕瑞科技) 困境反转标的(迈瑞医疗 开立医疗 澳华内镜) [7][29][31] **医疗服务领域** - 看好持续扩张及优质资产注入下市占率提升 [7][32] - 受益标的包括爱尔眼科 固生堂 [7][32] - 关注消费复苏下弹性较大的眼科 口腔行业 [7][32] **中药领域** - 建议关注布局中药创新药研发 具备独家品种的中药企业 [5][19] - 推荐标的康缘药业 受益标的贵州三力 九芝堂 济川药业 方盛制药 以岭药业 天士力 [5][19] - 关注集采/基药政策受益方向(佐力药业 方盛制药) 创新研发方向(众生药业 康缘药业 天士力 九芝堂 桂林三金) 高基数出清方向(以岭药业 贵州三力) [33][34][36] **医药商业领域** - 零售药店行业加速集中 [37] - 推荐标的益丰药房 大参林 [37] 估值情况 - 截止2025年9月19日 申万医药板块整体估值31.24 较上周下降0.48 [44] - 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36.13% 环比下降0.73个百分点 [44] - 子行业市盈率前三位为医疗器械 化学制药和生物制品 [44] 基药目录分析 - 现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已执行7年 调整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 [5][16] - "986"原则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二级公立医院 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分别不低于90% 80% 60% [5][17] - 目录调整延续向中药方向倾斜趋势 [5][18] - 1982年以来共颁布五版目录 2018年版包含西药417种 中成药268种 总数685种 [15][16]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2025.09.08-2025.09.12):自免迈入后Dupi时代,关注PoC率先验证的TSLP类自免双抗
中邮证券· 2025-09-15 15:53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维持[2] 核心观点 - 自免领域双抗药物具有巨大市场潜力 重点关注Proof of Mechanism验证的TSLP类双抗[5][6] - 国内创新药出海交易持续 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优势[8][22] - 医疗器械板块下半年有望迎来拐点[9][29] - 医疗服务看好眼科口腔行业市占率提升和消费复苏弹性[9][31] - 中药板块关注集采基药政策受益和创新驱动方向[9][32][33] 细分领域投资观点 创新药 - 国内创新药出海BD交易持续验证研发实力 受益标的包括信达生物 康方生物 迈威生物等[8][22] - 建议关注创新资产参与全球竞争的企业 如信达生物 康方生物 三生制药等[23] - 仿创Pharma企业推荐翰森制药 中国生物制药 华东医药等[23] - 创新差异化Biotech关注德琪医药 科济药业 乐普生物等[23] CXO - 国内创新药景气度见底 CRO行业业绩有望修复[8][23] - CDMO板块海外需求呈现拐点 多肽ADC等新疗法带动需求扩容[23] - 受益标的包括药明康德 康龙化成 泰格医药[8][24] 化学制剂 - 看好研发思路明确 资金效率高的企业[8] - 受益标的包括恒瑞医药 科伦药业 丽珠集团等[8] 生物制品 - 关注核心产品放量和BD预期带来的估值重估[9][28] - 血制品景气度下行 关注天坛生物[28] - 疫苗行业增长乏力 关注欧林生物III期数据[28] - 其他受益标的包括神州细胞 安科生物 我武生物等[9][28] 医疗器械 - 反腐边际改善 集采反内卷和设备采购落地推动行业拐点[9][29] - 高景气赛道关注惠泰医疗 微电生理 迈普医学等[29] - 集采受益型关注心脉医疗 南微医学 安杰思[29] - 困境反转标的包括迈瑞医疗 开立医疗 澳华内镜[29] 医疗服务 - 持续扩张和资产注入推动市占率提升 受益标的爱尔眼科 固生堂[9][31] - 消费复苏下眼科口腔行业弹性较大[9][31] 中药 - 创新驱动方向关注众生药业 康缘药业 天士力等[32] - 集采基药政策受益标的包括佐力药业 方盛制药[9][33][34] - 高基数出清拐点方向关注以岭药业 贵州三力[9][34] 医药商业 - 零售药店行业加速集中 龙头药房强者恒强[35] - 推荐益丰药房 大参林[35] 行情数据表现 指数表现 - 申万医药生物指数收盘点位9157.77 52周最高9323.49 最低6070.89[2] - 本周(9月8日-12日)医药生物下跌0.36% 跑输沪深300指数1.75个百分点[7][19][36] - 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28位[7][36]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1.45% 跑输恒生指数5.27个百分点[7][36] 子板块表现 - 医疗设备板块上涨3.02%表现最好[19] - 化学制剂板块下跌2.83%表现较差[19] 个股表现 - A股涨幅前五:振德医疗(+41.26%) 浩欧博(+27.96%) 济民医疗(+25.88%) 康为世纪(+23.23%) 奥精医疗(+20.47%)[40] - 港股涨幅前五:药捷安康-B(+205.07%) 脑动极光-B(+38.63%) 圣诺医药-B(+32%) 映恩生物-B(+24.06%) 君圣泰医药-B(+23.73%)[40] 估值水平 - 截止9月12日医药板块TTM估值31.72 较上周下降0.12[42] - 相对沪深300估值溢价率136.86% 环比下降3.75个百分点[42] - 子行业市盈率前三:生物制品 医疗器械 化学制药[42] 自免双抗专题分析 市场空间 - Dupilumab覆盖适应症患病人数庞大 特应性皮炎哮喘COPD均为千万人数级别[15] - 生物制剂可及患者总数近900万人[15] - Dupilumab年销售额突破100亿美元[15] 技术优势 - 双抗在成药把握性和双靶点协同疗效上具备机制优势[5] - TSLP/IL-13组合机制互补性好 临床试验证实抬升疗效潜力[16] - Sanofi的Lunsekimig在1b期临床中FeNO下降40.9% 优于Dupilumab的27%和TSLP单抗的25%[17] - 嗜酸性粒细胞下降40%[17] 投资建议 - 优先关注Proof of Mechanism验证的TSLP/IL-13双抗[6][18] - 国内布局企业:康诺亚 信达生物 荃信生物 华深智药[6][18]
方盛制药(603998):2025H1利润端增长较快,创新中药市场拓展与研发持续推进
国投证券· 2025-09-04 15:0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 6个月目标价13.97元 当前股价11.37元 潜在涨幅22.8% [4]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8.34亿元(同比下降8.35%)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23.67%)扣非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27.79%) [1] - 20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4.16亿元(同比下降11.81%)归母净利润0.81亿元(同比增长21.50%)扣非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增长24.35%)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0.2%/20.3%/20.0% 对应净利润3.07/3.69/4.43亿元 [7][8] - 毛利率持续改善 从2023年68.1%提升至2027年预计70.9% 净利润率从11.5%提升至19.4% [8] 业务板块表现 - 医药工业总收入7.68亿元(同比下降8.20%) [2] - 心脑血管用药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16.05%)血塞通片/分散片销量增长约20% 依折麦布片维持高增速 [2] - 骨骼肌肉用药收入1.92亿元(同比下降0.50%)藤黄健骨片集采后价降量升 玄七健骨片销售增长超70% [2] - 儿童用药收入0.82亿元(同比下降12.41%)小儿荆杏止咳颗粒销量下降30% 但蒙脱石散增速较快 [2] - 呼吸系统用药收入0.57亿元(同比下降61.03%)主因强力枇杷露/膏销量下降 [2] 创新药进展 - 小儿荆杏止咳颗粒新增覆盖180家公立医疗机构 累计覆盖超1,800家(其中等级医院1,200家) [3] - 玄七健骨片新增覆盖300家公立医疗机构 累计覆盖1,500家(其中等级医院900家) [3] - 新药养血祛风止痛颗粒于2025年6月获批上市 为首个治疗频发性紧张型头痛中药创新药 已通过医保目录初步形式审查 [3] - 在研中药创新药项目十余项 小儿荆杏止咳颗粒新增成人适应症II期临床完成 香芩解热颗粒和紫英颗粒获临床批件 [7] 研发战略布局 - 形成中药创新药为主、化学药为辅的产品集群 [7] - 受让化药1类创新药IMM-H024专利权 与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合作推进研发 [7] - 持续强化创新药管线布局 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7] 估值指标 - 当前总市值49.92亿元 对应2025年预测PE16.3倍 2027年预测PE11.3倍 [4][8] - 目标价13.97元对应2025年20倍PE [7] - ROE持续提升 从2023年12.8%预计升至2027年21.4% [8]
医药2025中报总结:创新药先行,静待普涨
中邮证券· 2025-09-02 19:18
板块投资评级 - 医药板块投资评级为强大于市,维持该评级 [3] 核心观点 - 医药板块2025年上半年震荡上行,创新药BD行情带动板块快速上涨,表现亮眼,指数上涨24.51%,跑赢沪深300指数11.07个百分点,在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8位 [11] - 医药板块估值溢价率为275.19%,达到历史76.69%分位,高于历史平均溢价率235.14%,处于2010年以来相对较高位置 [18] - 公募基金医药持仓持续加码,创新药、医疗器械、CXO受青睐,2025H1公募基金医药重仓市值5965亿元,占比9.96%,环比上升0.15个百分点 [22] - 创新药出海BD交易量价齐升,2024年BD交易总额640.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25H1披露交易数量达72笔,总金额接近600亿美元,首付款超过5000万美元的比例从2024年27%提升至42% [38] - 医疗器械招投标市场2025H1同比增长62.75%,市场规模超800亿元,三级医院采购增速达74.65% [52] - 各子板块有望迎来普涨,重点关注创新药、CXO、化学制剂、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及中药领域的投资机会 [4] 板块行情总结 - 2025H1医药板块震荡上行,中信医药指数上涨24.51%,跑赢沪深300指数11.07个百分点,在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8位 [11] - 医疗服务板块领涨,涨幅80.24%,化学原料药涨幅53.67%,化学制剂、生物医药、医药流通、医疗器械、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分别上涨45.89%、43.09%、31.92%、31.28%、18.28%和17.84% [17] - 医药板块PE(TTM)为52.42X,达到88.84%分位,估值溢价率275.19%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18] - 公募基金医药持仓占比回暖,2025H1医药重仓市值占比9.96%,环比上升0.15个百分点 [22] - 创新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是主要重仓板块,重仓股包括迈瑞医疗、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等 [26] 行业概况总结 - 医药制造业营收2025年6月累计值29111.4亿元,基本医保基金收支稳健增长,2024年基金总收入同比增长14.2%,总支出同比增长16.8% [35] - 创新药BD出海交易爆发式增长,2024年交易总额640.8亿美元,2025H1交易数量72笔,总金额近600亿美元,首付款占比提升至14%-16% [38] - 2025H1全球创新药投融资总额167.2亿美元,其中国内融资33.4亿美元,同比增长42.8%,细胞疗法、小分子和抗体药物受资本青睐 [39] - 医疗器械招投标市场高速增长,2025H1同比增长62.75%,三级医院采购增速74.65%,中西部地区增速超74% [52] 细分板块总结 - 创新药板块2025H1收入高增长,A股21家公司营收286.9亿元同比增长42%,亏损收窄81%,H股32家公司营收421.3亿元同比增长10%,利润大幅提升2440% [56][62] - 化学制剂板块收入略降4%,利润增长1%,集采影响趋缓,恒瑞医药BD首付款达20亿元 [71] - CXO板块收入增长13%,利润增长61%,毛利率提升,药明康德收入增长20.6%,扣非净利率26.8% [81] - 科研服务板块收入增长7%,利润增长20%,毛利率提升2个百分点 [91] - 原料药板块收入下降7%,利润下降7%,多肽原料药企业圣诺生物收入增长69.7%,利润增长367.9% [101] - 生物制品板块收入下降20%,利润下降32%,血制品收入增长1%,利润下降13%,疫苗收入下降48%,利润下降98% [109] - 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及中药板块有望迎来拐点,受益于反腐边际改善、集采反内卷和设备采购资金落地 [4]
每周股票复盘:方盛制药(603998)2024年净利润增长36.61%
搜狐财经· 2025-05-24 08:01
股价表现与市值 - 截至2025年5月23日收盘价9.91元,较上周上涨1.54%,本周最高价10.1元,最低价9.53元 [1] - 当前总市值43.51亿元,在中药板块排名43/69,两市A股排名3226/5148 [1] 2024年财务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17.77亿元(+9.15%),归母净利润2.55亿元(+36.61%),扣非净利润1.93亿元(+44.61%) [1] - 创新药板块表现突出:小儿荆杏止咳颗粒覆盖1700多家医疗机构,销售增长73%至近9000万元;玄七健骨片覆盖1300多家机构,销售1.1亿元(+280%),创新药收入占比提升至11%(+5.5%) [1] - 成熟品种稳健增长:强力枇杷膏销售超2亿元,藤黄健骨片、依折麦布片持续增长 [1] 分红政策 - 累计分红16次,总额约6.23亿元 [2] - 2024年半年度及特别分红每股0.11元,年度分红每股0.20元,全年三次分红合计1.36亿元,占归母净利润53.34% [2] - 分红管理制度规定最近三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年均可分配利润30% [6] 2025年经营情况 - 1-4月核心品种销量稳健增长,但呼吸类药品受行业下滑影响收入同比下降 [3] - 一季度收入下降因集采政策影响产品价格及子公司不再并表,但通过成本管控使净利润提升 [3] - 2025年经营目标为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4] 发展战略 - 未来三年重点加大中药创新药投入,加速在研管线进程,目标成为重点治疗领域市场领先者 [4] - 产品规划着力打造多个年销售额3-5亿元的产品矩阵,形成多元化组合 [4] - 预计通过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实现3-5年阶梯式复合增长 [4] 公司治理 - 股东会议事规则明确年度股东会须在会计年度结束后6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会特定情况下2个月内召开 [5] - 分红管理制度优先采取现金分红方式,兼顾经营可持续性 [6] 子公司动态 - 佰骏医疗已偿还8300万元借款,剩余未归还本金7191.15万元,将继续按计划还款 [7]
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小儿荆杏止咳颗粒成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风寒化热证)获得II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的公告
药物研发进展 - 小儿荆杏止咳颗粒新增成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风寒化热证)适应症完成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高剂量组(30g/天)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组,安全性良好 [1][6][7] - 该药物累计研发支出约2165万元人民币,2019年获批上市后2024年销售收入达9000万元,覆盖1700多家医疗机构 [1][11] - 临床试验在8家医院开展,纳入330例受试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对照设计,主要评估支气管炎严重程度评分等指标 [6] 市场竞争格局 - 小儿荆杏止咳颗粒为公司独家6.1类中药创新药,目前无竞品生产批件 [3] - 止咳祛痰平喘中成药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超158亿元,竞品如京都念慈菴川贝枇杷膏实体药店销售额9.24亿元,急支糖浆5.66亿元 [4] - 太极集团急支糖浆2024年销量达100ml规格1229万瓶,200ml规格1158万瓶 [4]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17.77亿元(同比+9.15%),归母净利润2.55亿元(+36.61%),创新药收入占比提升至11% [11] - 玄七健骨片销售额1.1亿元(+280%),强力枇杷膏超2亿元,依折麦布片借助集采突破3亿元 [11] - 2024年全年分红总额1.36亿元,占净利润53.34%,每股累计分红0.31元 [12] 战略发展规划 - 未来聚焦中药创新药研发,构建3-5亿级产品矩阵,推动终端覆盖率和单点增长率双提升 [15] - 优化"五大事业群"协同机制,设立精品儿药事业部,目标3-5年实现阶梯式复合增长 [15] - 研发策略包括与外部机构合作降低成本的模式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