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甲烷
icon
搜索文档
中科环保(301175):业绩稳步提升 绿色热能与并购动能双驱动
新浪财经· 2025-10-25 14:35
核心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2.72亿元,同比增长6.06%,归母净利润2.98亿元,同比增长13.2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95亿元,同比增长13.91% [1][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4.24亿元,同比增长9.39%,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2.3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3.66% [2] - 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为垃圾处理量与供热量的稳步提升,以及新投产和并购项目产能的有序释放 [2] 运营数据与增长动能 - 2025年上半年处理生活垃圾213.63万吨,同比增长10.07% [2] - 2025年上半年供热量达到87.75万吨,同比增长12.01% [2] - 公司正积极打造河北、四川、广西、浙江四大核心供热片区,其中河北区域新增晋州项目,四川片区加速推进三台和绵阳项目 [3] 战略布局与业务拓展 - 通过收购方式获取广西贵港项目(1500吨/天)100%股权,转让价格3.03亿元,以及平南项目(1200吨/天)100%股权,转让价格5175万元 [3] - 在绿色生物天然气领域取得突破,与商业航天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供甲烷、绿电、绿热等绿色能源 [3] - 公司自主研发的烟气低温余热利用技术已在日处理800吨垃圾的项目成功实施,每年可增加供电量约500万度,并计划在其他项目推广 [3] 未来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11亿元、21.73亿元、24.42亿元,同比增长14.93%、13.69%、12.37% [4]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4亿元、4.83亿元、5.47亿元,同比增长25.87%、19.71%、13.12% [4] - 根据2025年10月24日收盘价,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9.98倍、16.69倍、14.76倍,每股收益分别为0.27元、0.33元、0.37元 [4]
【特稿】研究:南极地区海底甲烷渗出速度惊人
新华社· 2025-10-11 16:40
研究:南极地区海底甲烷渗出速度惊人 西布鲁克说,"以前被认为罕见的情况现在似乎变得普遍了"。每发现一处渗出,她和同事们都会兴奋, 但这种兴奋"迅速被焦虑和担忧取代"。 研究人员指出,甲烷进入大气后在头20年吸收的热量是二氧化碳的80倍左右。从海底渗出的甲烷可能会 迅速进入大气,从而加剧全球变暖趋势,而目前许多预测气候变化趋势的研究还没有考虑到这一因素。 尚不清楚甲烷渗出点突然增加的原因。研究人员计划下周重返南极,用两个月时间深入研究,评估其与 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及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西布鲁克说,北极地区也有越来越多的甲烷从海底渗出,且与全球变暖趋势有关。它们互为因果,相互 影响,导致更多甲烷渗出、全球变暖趋势加速。 依据研究人员说法,过去10年地球大气中甲烷含量迅速增加,研究人员测得增量与目前从已知甲烷来源 推算出的排放总量之间持续存在差距,原因不明。论文另一作者、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海洋生 物学家安德鲁·瑟伯担心,如果全球变暖趋势持续,南极地区那些甲烷渗出点可能会从"一个天然实验室 变成危险中心"。(完)(新华社专特稿) 王鑫方 英国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一期刊载的一项研究显示,南极地区海底蕴藏的甲 ...
科学家揭示北极海洋在5600万年前全球变暖中的作用
人民网· 2025-10-11 06:11
研究核心发现 - 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揭示了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中极端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背后的碳循环机制[1] - PETM时期北极海水硫酸盐浓度不到现代的1/3,因硫酸盐严重不足,导致一类好氧细菌开始直接消耗氧气来快速分解甲烷,此过程称为“快速燃烧”[1] - “快速燃烧”过程快速释放二氧化碳,使北极海洋从原本吸收二氧化碳转变为排放二氧化碳,其恢复期二氧化碳浓度水平比全球平均值高200—700ppm[1] 机制与影响 - 现代海洋中约90%的甲烷会被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产生碱性物质以缓解海洋酸化[1] - PETM时期因海水变淡、硫酸盐减少,甲烷只能通过“快速燃烧”的方式分解,直接制造大量二氧化碳[1] - 这一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了北极在全球碳循环中的角色,使其从碳汇转变为温室气体排放源[1]
我国科学家,有新发现!
中国能源报· 2025-09-26 15:53
研究核心发现 - 中国科学家发现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是控制全球气候的“化学开关”,能改变海底甲烷的消耗方式[1] - 随着现代北极海洋快速变暖和淡化,类似的开关可能被再次激活,需要密切关注[1] 历史气候事件机制 - 在5600万年前的超级变暖事件中,地球经历了极端的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该事件与当前气候变化存在诸多相似[1] - 5600万年前,北极海水硫酸盐浓度不到现在的三分之一,因硫酸盐严重不足,微生物无法高效转化甲烷[4] - 硫酸盐不足导致甲烷“快速燃烧”模式,好氧细菌消耗甲烷并释放二氧化碳,使北极海洋从吸收二氧化碳的“海绵”变为排放二氧化碳的“烟囱”[4] 甲烷消耗的现代认知 -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大量以“可燃冰”形式储藏在海底[3] - 当前绝大部分海底释放的甲烷会快速溶解在海水中,被各种微生物“消化”掉,很少能直接进入大气[3] - 正常条件下,微生物以硫酸盐为“燃料”高效转化甲烷能源,此过程像“慢燃发电厂”,同时产生碱性物质缓解海洋酸化[4]
墨西哥化学工业协会:新碳氢化合物法规阻碍石化投资
中国化工报· 2025-09-16 10:56
行业投资影响 - 墨西哥新碳氢化合物法规可能阻碍企业对石化行业的数十亿美元投资 [1] - 法规造成的监管过载风险将影响依赖化工原料的40多个工业领域 [1][2] - 当前法规提案可能危及未来15年450至550亿美元的投资能力 [2] 政策监管变化 - 新法案通过能源部赋予政府在碳氢化合物事务中的主导地位 [1] - 国有原油巨头Pemex将继续在勘探和生产中享有特权地位 [1] - 法规对化工行业的管控和许可缺乏科学依据 [1] 行业诉求与替代机会 - 行业协会要求法规包含石化产品定义 包括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和石脑油等常规工业原料 [2] - 合理监管本可推动替代140亿美元石化产品和化肥进口的项目 [2] - 新法规通过减少投资机会抑制竞争力 使墨西哥偏离工业化的"墨西哥计划" [1][2]
超纯工业气体,“掘金”万亿碳材料产业
DT新材料· 2025-09-13 00:07
超纯工业气体在碳材料产业的核心作用 - 超纯工业气体是碳材料研发、生产与应用全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隐形基础设施 贯穿金刚石单晶外延生长、石墨烯化学气相沉积、碳纳米管催化裂解及硅基负极碳包覆等关键环节 [2] 金刚石制造对气体纯度的要求 - 金刚石CVD制备和热管理应用需极高纯度甲烷和氢气 杂质浓度需控制在ppb级别 否则晶体缺陷将影响导热率和电学性能 [3] - 高品质气源和稳定供应与掌握核心生长工艺同等重要 是国内外金刚石厂商的关键竞争要素 [3] 石墨烯与碳碳复合材料的气体依赖 - 石墨烯CVD规模化工艺依赖甲烷、氢气和氩气的组合 气体流量比、纯度和动态调控能力直接影响薄膜层数、缺陷密度和均匀性 [4] - 气体质量控制成为制约石墨烯产业良率与成本的关键变量 龙头企业已与气体供应商展开联合开发 [4] - 碳碳复合材料CVD致密化工艺需多次气体沉积 [4] 碳纳米管产业化的气体供应瓶颈 - 碳纳米管催化裂解反应高度依赖甲烷、乙烯、一氧化碳等碳源气体及氢气 气体组合决定单壁管/多壁管产率及电导率、比表面积等性能 [5] - 天奈科技、OCSiAl等企业产能扩至万吨级别后 气体供应安全与成本优化成为产能爬坡的战略制约环节 [5] - 电池导电剂与高分子复合材料需求爆发 气体供应链与材料企业产能扩张高度绑定 [5] 硅基负极碳包覆工艺的气体角色 - 碳包覆CVD工艺需精确控制甲烷或乙炔分解速率 氢气与惰性气体承担还原与保护作用 [6] - 不同气氛下形成的碳层结构直接决定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快充性能 [6] 产业链相关企业 - 超纯工业气体供应商包括林德气体、华特气体、南大光电、金宏气体、杭氧集团、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等国内外企业 [8][9] - 配套设备与技术服务企业涵盖中泰深冷、凯美特气体、和远气体、全浦科学仪器等 [8][9] 行业活动与平台 - 2025年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将举办碳材料相关展会 预计吸引5万+专业观众、3000家国内外企业、2000家终端用户、1000位行业CEO、1000支科研团队及500家政府园区与投资机构 [11][12] - 活动涵盖金刚石全场景应用、超精密加工、新能源碳材料(多孔炭/硬碳/硅碳)、先进电池(动力/储能/eVTOL/机器人)等议题 [14] - DT新材料平台提供品牌传播、研究咨询、投资孵化等一站式服务 包括企业专访、会议演讲、需求对接及定制报告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