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

搜索文档
和远气体: 泰和泰(武汉)律师事务所关于湖北和远气体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补充法律意见书(一)
证券之星· 2025-07-26 00:49
公司税务及行政处罚情况 - 公司2023年营业外支出中罚款及滞纳金金额为69.36万元,其中滞纳金52.90万元,行政罚款14.80万元,其他项1.66万元 [4] - 滞纳金主要来自补缴以前年度印花税、增值税及其附加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具体补缴金额为个人所得税32.60万元、印花税114.17万元、增值税及附加税55.61万元、房产税1.67万元、企业所得税1.72万元、社保相关2.75万元 [5] - 行政处罚涉及4起事件,包括和远新材料导热油着火罚款30,000元、伊犁和远员工违规作业罚款13,000元、伊犁和远设备管理不规范罚款20,000元、武汉天赐丙烷存放违规罚款85,000元 [5][6] - 公司已制定《公司税务管理办法》及一系列内控制度,包括《采购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销售合同管理办法》等,并采取整改措施如补缴税款、加强培训等 [6][7] 行政处罚披露及合规性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分子公司涉及7起行政处罚,其中3起为补充披露,主要因信用修复或主管部门未对外公示导致理解偏差 [8][9][24] - 行政处罚事项已全部整改,包括缴纳罚款、纠正违规行为、提交信用修复申请等 [10][11] - 根据《注册办法》及《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18号》,相关行政处罚不属于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不构成发行障碍 [12][13][14] - 行政处罚涉及违法行为未被认定为情节严重或重大违法行为,且未导致严重环境污染、重大人员伤亡或社会影响恶劣 [15][16][17] 安全生产管理 - 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存在6起安全生产相关行政处罚,涉及设备防护不足、危险品存放不当、违规作业等 [20][21] - 公司已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包括《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等22项制度 [21][22] - 针对交通违章问题,公司制定了《总公司行政车辆派车管理规定》等制度,并开展安全驾驶培训 [23] - 内部控制审计显示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不存在重大缺陷 [23][24] 产业政策符合性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大宗气体、工业级化学品、清洁能源、电子特气及电子化学品,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的淘汰类、限制类产业 [26][27] - 电子特气及电子化学品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被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鼓励类项目 [26][28] - 工业级化学品(液氨、氨水)采用煤制合成氨工艺,不属于天然气限制类、禁止类利用领域 [29][30] - 公司产品符合《"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中国气体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南》等国家产业政策 [31][32][33] 环保合规情况 - 公司主要产品中三氯氢硅、四氯化硅属于《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21年版)》"高环境风险"产品,但采用了包含尾气处理的清洁生产工艺 [39][40] - 相关生产项目已取得环评批复(宜高环审[2022]27号、宜高环审[2024]37号),并建立了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41][42] -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包括生产事故预防措施(温度压力监控、联锁系统)和风险应急措施(三级防控体系、事故缓冲池) [43][44] - 近一年内未发生重大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符合环保要求 [40][41]
亚纳米铜团簇与钌单原子协同催化乙炔加氢研究取得进展
经济观察网· 2025-06-06 15:02
乙烯工业催化剂技术 - 乙烯作为重要基础化工原料,其纯度直接影响下游高附加值化学品生产,乙炔杂质(0.5~2vol%)会毒化聚合反应催化剂[1] - 当前工业使用的钯银(PdAg)合金催化剂存在乙烯选择性低、易过度加氢生成乙烷或绿油等问题,且贵金属Pd推高成本[1] - 铜(Cu)催化剂虽具成本优势且有利于乙烯脱附,但氢解离能力弱导致完全转化需高温(>200℃),活性与选择性难以兼顾[1] 新型双金属催化剂突破 - Ru1Cun/SiO2催化剂在170℃实现100%乙炔转化率和97.6%乙烯选择性,加氢活性达34.02molC2H2/(molCu·h),较单金属Cu团簇提升5.3倍[2] - Ru单原子将氢气解离温度从83℃降至47℃,通过氢活化中心与Cu团簇吸附位点的协同作用,使H2解离自由能垒从1.31eV显著降低[2] - 该技术通过原子级精准设计解决了Cu催化剂加氢活性不足的核心矛盾,为高效乙炔加氢提供新路径[2] 学术成果与支持 - 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JACS),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支持[3]
中国天然气产量第一大省:去年产出657亿立方米,领先新疆、陕西
搜狐财经· 2025-05-15 10:12
四川省天然气产量领先 - 2024年四川省天然气产量达到656.6亿立方米,远超新疆422.7亿立方米和陕西359.2亿立方米的产量 [1] - 四川省天然气资源储量达40万亿立方米,泸州老窖酒厂地下五千米岩层可开采出天然气 [4] - 资阳2井创下日产125.7万立方米的纪录,展示中国超深井技术的实力 [4] 技术创新提升采收率 - 宜宾水平钻机在地下2000多米水平段钻进精度达厘米级 [4] - 西南石油大学纳米驱替技术将页岩气采收率从20%提升至35%,相当于每口井多挖出15年产量 [4] - 钻井工人使用镶有人造金刚石的钻头,技术领先美国 [4] 产业链延伸与价值提升 - 伴生气通过天然气制乙炔装置加工,价值提升二十倍 [8] - 宜宾化工厂将天然气转化为氢氰酸和乙炔,利润大幅增长 [8] - 川渝地区储气库建设进展顺利,哈密"地下银行"可存储100亿立方米天然气 [8] 其他省份天然气开发情况 - 新疆塔里木盆地博孜-大北气田日产量突破2600万立方米,克拉美丽气田储量可供北京使用25年 [8] - 陕西长庆油田日产量达1.5亿立方米,可满足上海每户同时开三个燃气灶的需求 [8] - 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田产量达166.9亿立方米,晋城陶瓷厂燃气成本降低30% [8] 行业挑战与问题 - 达州天然气净化厂每天注气2亿立方米,但本地化利用率不足30% [9] - 化工厂老板反映管输费导致气价高于进口LNG [9] - 国家管网数据显示,中国储气库工作气量仅够全国4.5天用量,长三角LNG现货价曾飙升至每吨8000元 [9] 未来发展方向 - 新疆哈密储气库群建成后可存储100亿立方米天然气 [10] - 陕西延长石油二氧化碳驱煤层气技术每立方米气多赚30元 [10] - 国家能源局目标2030年天然气消费量达6000亿立方米,相当于每年新增一个中型气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