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
搜索文档
十五五”规划构成低空经济产业进一步催化 券商关注万丰奥威“通航飞机+eVTOL+无人机”布局
全景网· 2025-10-21 20:31
行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 低空经济被定位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产业 国家层面正谋划编制低空经济发展“十五五”相关规划 [1] - 2025年低空经济已进入实质发展阶段 全国超30个省市将其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制定具体规划 [3] - 相比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产业 低空经济发展速度更快 从提出到接近万亿规模仅用2年时间 预计2035年市场规模达3.3-5万亿元 [3] - 发改委确立“先货后人、先独立区域再融合、先远郊再城市”三原则指导低空经济发展 [3] 公司战略与产业布局 - 公司是全球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领域的领军企业 着力打造以航空器制造为核心、运营服务为配套的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1] - 公司构建“通用固定翼飞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无人机”多引擎驱动的全场景出行产品矩阵 [1] - 公司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国际化布局的民营航空工业典范 [1] - 公司致力于构建“以飞行器制造为业态+以智能系统与起降设施为依托的生态”相融合的城市空中交通系统 [2] 产品与技术进展 - 2025年3月 公司完成对德国eVTOL先驱企业Volocopter GmbH的战略重组 加速推进绿色智能航空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1] - 公司eVTOL主力机型VoloCity完成中国首秀 亮相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该机型设计研发全球领先 满足欧洲航空安全局更严苛的适航标准 [3] - 公司持续推进eVTOL、eDA40、无人机、DART系列新机型研发工作 并加大型号合格证(TC)取证力度 [2] - 2025上半年 公司研发费用达2.35亿元 同比增长14.56% 通过持续创新投入增强全球市场竞争力 [2] 运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通航飞机订单充足 销售业务持续优化 高附加值机型生产工艺持续改进 产能逐步释放 [2] - 公司通航飞机制造落实全球一体化战略运行机制 通过开发新供应链配套维护飞机供应链安全并降本增效 [2] - 公司通过“双引擎”驱动业绩稳定增长 在全球10个国家设立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 在中国6个省市建有14个生产基地 [3] - 公司依托全球规模化生产优势与订单充足优势 完善供应链布局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加速释放产能 [3]
沃兰特航空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已在多个关键环节均走在全球前沿
IPO早知道· 2025-10-14 11:34
融资与资本认可 - 公司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由华映资本领投,上汽创投等新投资方参与,现有股东君联资本、鼎晖百孚、自贡创发持续追加投资 [2] - 融资将加速推进产品研发、适航取证和商业化落地进程 [2] - 华兴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认为公司已构筑稳固的技术壁垒与生态优势 [2][5]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专注于高等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研发与制造,首款复合翼构型产品VE25-100 "天行"定位于商用客运领域,可覆盖低空经济全应用场景 [3] - 该机型具备宽敞座舱空间、灵活空间设计、出色商载能力及比肩民航客机的安全等级,派遣率高,能适应多种气象条件和全天候使用 [3] - 每公里单座运营成本仅为同型别直升机的1/8至1/10,具备极强商业落地能力 [3] 研发与适航进展 - 研制批首架机AC101已于9月1日成功完成首次无保护飞行,团队正全力准备旋翼试飞科目和试飞员上机操作飞行,计划近期开展有人驾驶飞行试验 [4] - 公司坚持航空业最高安全等级,同时实现研发快速迭代、供应链体系化管理和商业化快速推进 [4] 市场与商业化进展 - VE25-100机型已获得南航通航、亚捷航空、农银金租等国内头部航司和租赁公司的确认订单 [3] - 公司有望成为国内第一批拿到高安全等级航空器适航证的企业,并率先实现eVTOL商业化 [4] 行业定位与战略意义 - eVTOL产业是国家"十五五"规划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增长点,与移动出行领域高度协同 [4] - 在Joby市值超1000亿元的背景下,公司作为行业头部企业,有望为中国参与低空领域大国竞争贡献重要力量 [4]
低空独角兽,官宣新融资!沃兰特航空估值超10亿美元
财经网· 2025-10-14 09:12
公司融资与估值 - 沃兰特航空于10月13日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由华映资本领投,上汽创投等新投资方参与,现有股东君联资本、鼎晖百孚、自贡创发持续追加投资[1] - B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成为新晋独角兽企业[1] - 2024年公司完成6次融资,覆盖A轮到Pre-B轮,单次融资金额1亿元到数亿元不等,是2024年国内融资次数最多的低空经济企业[1][4]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的研发与制造,首款复合翼eVTOL产品VE25-100“天行”定位商用客运,可覆盖低空经济全应用场景[2] - 该机型每公里单座运营成本仅为同型别直升机的1/8至1/10,具备商业落地能力[2] - 公司VE25-100的研制批首架机AC101已于9月1日成功完成首次无保护飞行,团队正全力准备旋翼试飞和试飞员上机操作,计划近期开展有人驾驶飞行试验[3] 订单与商业化 - 截至8月26日,公司已签约超过1600架VE25-100 eVTOL订单[2] - 8月26日与农银金租签署10架确认订单和110架意向订单,订单总额达30亿元[2] - 7月与泰国泛太平洋公司签署500架eVTOL采购协议,订单金额达17.5亿美元,是中国高等级客运eVTOL最大单笔国际订单之一,将用于泰国、马尔代夫等地区的短途运输及应急救援[2][3] 行业发展与资本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低空经济领域发生融资事件近100起,融资总额超75亿元,9月单月达成26起融资交易,金额累计高达49.17亿元[1][4] - 低空经济被视为大国博弈下新工业领域的主导权争夺,对中国抢占全球航空技术制高点和低空领域标准制定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5] - 建议国资国企从区域规划出发形成差异化优势,在低空经济集群中发挥主导作用,创新应用场景并推动监管体系完善[6]
低空独角兽,官宣新融资!
证券时报· 2025-10-14 08:21
公司融资与估值 - 沃兰特航空于10月13日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由华映资本领投,上汽创投等新投资方参与,现有股东君联资本、鼎晖百孚、自贡创发持续追加投资 [1] - 公司在2024年完成6次融资,覆盖A轮到Pre-B轮,单次融资金额1亿元到数亿元不等,是2024年国内融资次数最多的低空经济企业 [1][6] - B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超10亿美元,成为新晋独角兽企业 [1]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的研发与制造,首款产品VE25-100"天行"为复合翼eVTOL,定位商用客运,可覆盖低空经济全应用场景 [3] - 该机型每公里单座运营成本仅为同型别直升机的1/8至1/10,具备商业落地能力 [3] - 研制批首架机AC101已于9月1日成功完成首次无保护飞行,团队正全力准备,计划于近期开展有人驾驶飞行试验 [2][4] 订单与商业化 - 截至8月26日,公司已签约超过1600架VE25-100 eVTOL订单 [3] - 今年8月,公司与农银金租签署10架确认订单和110架意向订单,订单总额达30亿元 [3] - 今年7月,公司与泰国泛太平洋公司等签署三方协议,获得500架eVTOL订单,总金额达17.5亿美元,是中国高等级客运eVTOL最大单笔国际订单之一 [3][4] 行业发展与资本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低空经济领域发生融资事件近100起,融资总额超75亿元;仅9月就达成26起融资交易,金额累计49.17亿元 [1][6] - 低空经济被视为大国博弈下新工业领域的主导权争夺,对中国有抢占全球航空技术制高点和完善国家空域管理体系两层战略意义 [6] - 建议国资国企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争取国家示范试点,推动低空经济监管体系完善,力争成为"链主"型企业 [7]
合肥:科创之城 攀高向“新”
扬子晚报网· 2025-10-09 10:10
合肥产业发展模式 - 合肥通过“以投带引”的独特政府投资模式吸引重大项目落地并打造完整产业链 [7] - 该模式成功应用于京东方和蔚来项目 分别带动了当地光电显示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7] - 合肥重点布局量子计算 量子通信 量子精密测量三大产业 已集聚量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70家 [7] 低空经济产业 - 合肥合翼航空的EH216-S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是全球首个“三证齐全”的载人eVTOL航空器 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载人时代”来临 [2] - 合肥已集聚低空经济企业300余家 开通无人机医疗物资配送 轨道巡检 外卖配送等200余条航线 [3] - 安徽省设立10亿元产业基金支持低空经济 2024年全省低空经济规模约550亿元 [3] - 未来三年合肥将围绕“五圆五线”构建城市空中交通载人运输网络 建设超过30个eVTOL起降点 [3] 智能制造与汽车产业 - 联想合肥制造基地去年全年工业产值达到1057亿元 是全球最大智能计算设备研发与制造基地之一 连续五年保持工业产值 营收双双过千亿 [4][5] - 合肥集聚蔚来 合肥长安 比亚迪等整车制造企业 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5万辆 增长81% 占全国总量超十分之一 [5] - 蔚来工厂配备高精度智能制造设备 车身外总拼工位识别精度高达0.05毫米 机器人98秒完成四扇车门安装 [5] 显示技术与量子科技 - 京东方推出31.5英寸16K超高清裸眼3D显示屏 实现单眼4K视网膜级清晰度 应用于医疗 移动通讯等多领域 [4] - 合肥量子信息领域在全球未来产业指数报告中排名全球第2位 仅次于美国纽约 全国第1位 [8] - 国盾量子是唯一一家量子科技A股上市公司 拥有“祖冲之二号”同等规模超导量子计算机 [8] 城市经济与产业体系 - 合肥地区生产总值十年间连跨七个千亿元台阶 挺进“万亿俱乐部” [6] - 城市构建“传统产业焕新 新兴产业集聚 未来产业布局”的梯次分明现代化产业体系 [4] - 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以及新型显示三大产业已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8]
万丰奥威:VoloCity机型重磅亮相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深化UAM领域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9-06 11:59
公司产品与技术展示 - 万丰奥威携旗下Volocopter的eVTOL主力机型VoloCity在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首次中国亮相 重点展示城市空中交通领域布局 [2] - VoloCity为2座18旋翼eVTOL飞行器 最高时速110公里 已获载人与无人飞行许可 是全球首款通过EASA认证的电动空中出租车 [2] - 产品采用多重冗余安全设计 转子/电动机/电池/航电系统等配备双以上替代品 噪音仅为小型直升机1/4 搭载自主研发无人驾驶系统和飞控系统 配备18个电机并由九组可充电电池供电 支持快速换电 [2] 公司战略与产业布局 - 公司着力打造以航空器制造为核心、运营服务为配套的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构建"固定翼飞机+eVTOL+无人机"全场景出行产品矩阵 [3] - 全球布局7个飞机制造工厂、3个航校培训基地、1个工程中心及3个设计研发中心 在90个国家设立192个服务中心 正加速推进中国"总部+四大制造基地+七大交付中心"布局 [3] - 担任国际通用飞机制造标准委员会等四大行业组织主席单位 在行业标准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3] 技术合作与行业地位 - 2025年完成对德国eVTOL先驱企业Volocopter的战略重组 加速绿色智能航空技术发展 [4] - Volocopter是全球最早开展eVTOL研发的企业之一 首家获得EASA载人飞行许可证的eVTOL公司 拥有设计组织批准和生产组织批准 核心机型进入型号合格证取证阶段 [4] - 产品线覆盖VoloXpro/VoloCity/VoloRegion/VoloDrone等多元场景 通过VoloIQ智能系统实现全链智能化运营 [4] 产业整合与发展规划 - 2024年3月完成对Volocopter相关有形资产、知识产权及合同权利的并购 [5] - 公司将深度融合Volocopter在UAM领域成熟技术体系 结合自身在通用航空制造与运营管理积累 加速eVTOL多元场景应用落地 [5] - 致力于构建智能化规模化可持续的城市低空交通网络 开启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5]
中信海直股价微涨0.64% 参与全球首次eVTOL海上运输飞行
搜狐财经· 2025-08-13 22:56
股价及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13日15时 中信海直股价报23 45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 64% [1] - 当日成交额达6 38亿元 换手率为3 52% 总市值181 92亿元 [1] - 8月1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10 41万元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8434 42万元 [1] 主营业务及合作动态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通用航空服务 涉及海上石油 电力巡线 应急救援等领域 [1] - 近期与峰飞航空合作 推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在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场景的首次商业化应用 [1] - 与峰飞航空 中信金租签署战略协议 涉及100架eVTOL航空器意向采购订单 [1] 技术进展与行业突破 - 凯瑞鸥机型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运输飞行 标志着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探索取得进展 [1]
四部门推动开辟电动 航空氢能航空新赛道
新华网· 2025-08-12 13:48
政策核心目标 - 到2025年实现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试点运行、电动通航飞机商业应用、可持续航空燃料国产飞机示范应用以及氢能源飞机关键技术可行性验证 [1] - 到2035年新能源航空器成为发展主流,国产民用大飞机各项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实现商业化、规模化应用 [1] 重点发展领域与路径 - 开辟电动航空新领域,加快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轻小型固定翼电动飞机、新能源无人机等产品在城市空运、应急救援、物流运输场景的应用 [2] - 布局氢能航空新赛道,加快储氢装置、动力装置等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探索商业化运营新模式 [2] - 推动轻小型固定翼电动飞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实现商业运营 [2] 产业体系与企业发展 - 构建绿色航空产业链,充分发挥主机企业主力军和中小企业生力军作用,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 [1][2] - 重点围绕电动航空器,加快形成安全高效的电机、电池、飞控、材料等现代化产业链 [2] - 鼓励企业利用市场化投融资渠道,推动社会资本通过融资租赁、股权投资等方式参与绿色航空装备研制和运营服务 [1] 市场机遇 - 行业在航空运输、物流配送、城市空运、航空应急救援等领域均具有巨大潜在市场 [1]
【早报】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多部门发声;我国在艾滋病疫苗研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财联社· 2025-08-05 07:10
宏观新闻 - 国家发改委提出下半年工作重点为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做强内循环、优化外循环、搞好双循环,努力完成全年目标和"十四五"任务 [3] - 财政部强调用好积极财政政策,以促消费为重点支持扩内需,加强民生保障和财税改革 [3] - 央行要求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消费、小微企业、外贸等领域,深化金融改革和开放 [3] - 证监会表示将巩固市场回稳态势,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提升监管效能,防控重点领域风险 [3] 行业新闻 - 2025年7月A股新开户196万户,环比增长19.27%,同比增长71%,远超2024年7月的115万户 [6] - 中国团队完成首个复制型天坛痘苗载体艾滋病疫苗I期临床试验,验证安全性和免疫反应有效性 [6] - 腾讯混元发布四款开源小尺寸模型,参数为0.5B/1.8B/4B/7B,支持消费级显卡运行和垂直领域微调 [6] - 7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18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下降4%;1-7月累计763万辆,同比增长35% [6] - 北京市全域划为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 [7] -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指导5款App完成个人信息收集问题优化,涉及寄递、二手车、旅游服务 [7] -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召开欧盟尼龙纱线反倾销调查应诉协调会,多地商务部门和涉案企业参与 [7] 公司新闻 - 贵州茅台累计回购345.17万股,支付金额53.01亿元 [8] - 乐山电力9月起执行居民生活用电低谷电价政策,预计减少2025年收益1660万元 [9] - 福莱特表示将减少光伏玻璃产能供给以响应反内卷号召 [9] - 金域医学已开展基孔肯雅热病毒检测 [9] - 绿通科技拟5.3亿元收购大摩半导体51%股权,实现半导体行业转型 [10] - 长江实业澄清无出售深水湾道79号物业计划 [10] - 上纬新材复牌,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 [14] - 中国船舶拟开展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股票停牌 [14] - 中国重工拟被中国船舶吸收合并,股票可能终止上市 [14] - 西藏天路出售中国电建股票累计成交1.84亿元,预计增加净收益4575万元 [14] - 上海洗霸拟与有研稀土合资设立子公司推动硫化锂业务 [14] - 汇宇制药自研1类生物创新药HY05350完成I期临床试验首例给药 [14] - 丰立智能拟定增募资不超过7.3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齿轮项目 [14] - 极米科技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上市 [14] - 豪威集团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9%-50% [14] 投资机会 - 低空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峰飞航空eVTOL实现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沃兰特获17.5亿美元500架eVTOL订单 [16] - 柴油发电机组为数据中心核心备用电源,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178.64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255.09亿美元(CAGR 7.02%),国内2025年需求约6000台 [17] -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东风计划2026年上车能量密度350Wh/kg的固态电池,蜂巢能源2024年试产半固态电池,容百科技2025年完成材料定型 [18] -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方案,目标2027年智能制造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50%,建成2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200个优秀解决方案 [19] 市场数据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道指涨1.34%,纳指涨1.95%,标普500涨1.47%,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1.33% [11] - WTI原油期货跌1.54%至66.2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跌1.31%至68.76美元/桶 [12] - COMEX黄金期货涨0.85%至3428.6美元/盎司,白银期货涨1.4%至37.445美元/盎司 [13]
【高端访谈】2026年有望实现“陆地航母”国内量产交付——访小鹏汇天副总裁仇明全
新华财经· 2025-07-24 17:22
低空经济发展前景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与市场应用良性互动[1] - 赛迪顾问报告乐观预计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将突破万亿元,达到10644.6亿元[1] - 低空经济形成万亿规模的前提是解决载人和载货的交通问题,为人类出行提供便捷安全服务[2] 小鹏汇天发展战略 - 公司提出飞行汽车"三步走"产品战略:限定场景应用→典型场景应用→3D立体交通[3] - 第一步推出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2026年有望实现国内量产交付[1][4] - 第二步推出高速长航程eVTOL产品,解决典型场景空中交通问题[3] - 第三步推出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实现点到点城市3D立体交通[3] 产品与技术特点 - "陆地航母"采用陆空两栖分体式设计,解决传统飞机储存难、补能难、学习难、移动难四大痛点[3] - 陆行"母舰"可搭载飞行器实现全自动分离与对接,飞行器机臂可折叠收纳[3] - 计划在第一步与第二步之间开发衍生产品满足多元化需求[4] 产能与市场布局 - 飞行汽车智造基地2024年10月动工,规划年产能1万台[4] - 首期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布局四大生产车间及附属设施[4] - 面向个人用户布局200多个飞行营地,提供飞行体验等服务[4] - 公共服务领域聚焦紧急医疗救援、高楼逃生舱等应用[4] - 实现国内量产后将推进出海计划,面向全球市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