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盒交换机

搜索文档
每周投资策略-20250811
中信证券· 2025-08-11 13:50
核心观点 - 9月降息预期大幅拉升,全球股市普遍上涨,MSCI全球指数一周上涨2.5%,纳斯达克指数上涨3.9% [4] -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大幅下修引发市场担忧,但经济尚未达到衰退程度,9月降息概率上升 [15][19] - 韩国通胀达标但央行可能暂缓降息,澳大利亚维持年内再降息两次的预测 [35][53] - 降息预期推动金属价格上涨,俄乌冲突有望缓和令原油价格回落 [7] 美国市场 - 5月和6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大幅下修,为2020年5月以来单次最大幅度下修 [15] - 美联储独立性受到质疑,美元可能承压 [15] - 头部科技股仍最具确定性,建议关注AI计算芯片、HBM、AI网络设备等领域 [23] - 戴尔科技AI订单增长潜力显著,Q1营收处于指引上沿,AI积压订单创纪录 [25] - 天弘科技上调全年指引,受益于AI时代数据中心网络需求 [25] 韩国市场 - 韩国7月整体通胀同比2.1%,核心通胀保持在2% [35] - 初步税制改革提案令人失望,可能为股市造成压力 [37] - 现代重工受益于美韩关税协议,预计海军主题将在2025年下半年加速发展 [44] - 韩国综合股票指数在0.9倍(2,929点)有较强支撑 [39] 澳大利亚市场 - 澳大利亚6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1.2%,超预期 [53] - 6月总体通胀率同比1.9%,为2021年一季度以来最低 [56] - 看好原材料、科技及医疗保健行业 [58] - Northern Star提供最好的生产增长前景,净现金10.1亿澳元 [61] - Xero收购美国支付平台Melio,增强美国市场产品契合度 [61] 全球市场表现 - MSCI全球指数940.51,一周上涨2.5%,一年上涨20.3% [4] - 纳斯达克指数21,450.02,一周上涨3.9%,一年上涨28.8% [4] - 恒生指数24,858.82,一周上涨1.4%,一年上涨47.2% [4] - COMEX期金3,439.10,一周上涨2.7%,一年上涨42.0% [8] - WTI原油期货63.88,一周下跌5.1%,一年下跌16.2% [8]
天风证券--AI算力系列之交换机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交换机行业 - **公司**:思科、Arista、华为、HPE、新华三、盛科通信、裕太微、锐捷网络、紫光股份、中兴通讯、菲菱科思、共进股份、博通、英伟达、美满、瑞昱、德州仪器、高通、微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交换机行业概况** - **交换机是关键设备**:交换机是搭建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能扩大网络覆盖范围,为子网络提供更多连接端口,对外提供网络端口,遵从OSI模型,且交换设备不断演进,端口速率和交换容量大幅提升[12][15] - **分类多样**:可按应用场景、网络层次、管理类型、OSI网络模型、端口速率、整机结构等维度进行分类[18] - **数据中心推动需求增长**:国内外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的619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968亿美元,5年CAGR为9.4%;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的1168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3180亿元,5年CAGR为22.2%。数据中心交换机占比将提升,交换速率提升带动网络设备升级更新,网络设备成本占数据中心IT设备成本的11%左右[24][30] - **技术趋势** - **白盒技术**:白盒交换机软硬件解耦,能降低购置和运维成本,有降低成本、支持快速升级迭代、简化管理运维等优点,发展历程丰富,有多个开源组织,分硬件和软件两部分[35] - **CPO交换机**:将交换芯片和光引擎共封装,具有低功耗、低时延、高带宽、降低成本等优势,系统功耗可降低25% - 30%。市场空间大,预计2022 - 2033年CPO收入从600万美元增长到2.87亿美元,CAGR为69%。国内外大厂如博通、新华三、锐捷网络、英伟达等争相布局[41][46][51] 2. **交换机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结构**:上游为芯片及电子元器件,中游为交换机制造,下游应用于电信运营、云服务等领域。芯片成本占比最高,达32%[58] - **市场增长**: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推动全球交换机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22年全球交换机市场规模为365亿美元,同比增长18.7%,2023年约为395.06亿美元,预计2024年达416.44亿美元。中国交换机市场也在增长,2022年约为591亿元,同比增长17.96%,2023年约为685亿元,预计2024年增至749亿元[62] - **市场集中度**:全球和中国交换机市场集中度较高,2024年全球前五厂商市场份额为69.60%,中国前五厂商市场份额为89.7%[4][68] - **代工模式**:主要为OEM和ODM模式,ODM对制造服务商综合实力要求高,合作关系更紧密。国内2021年交换机品牌商市场占比68.7%,代工厂市场占比31.3%,代工向中国大陆转移[72] - **代工市场**:较为分散,2020年智邦科技以10.47%的份额位列第一,菲菱科思市场份额为1.38%[76] - **核心部件** - **交换芯片**:是交换机核心部件,用于交换处理大量数据及报文转发,工作原理复杂,技术指标包括交换容量、端口速率等。全球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2020 - 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未来增量主要来自商用厂商,数据中心是中国商用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海外巨头垄断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大,国内厂商产品与海外存在代际差异[80][86][89] - **PHY芯片**:是交换机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于OSI网络模型最底层,实现设备连接。市场规模有增长动能,预计2021 - 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CAGR为25%,下游应用广泛。境外厂商占据主要份额,全球前五大供应商市场份额占比高达91%,中国市场基本被境外巨头主导[94][101] 3. **AI发展带动交换机升级** - **网络可用性决定GPU集群算力稳定性**:AI大模型算力需求提升,但网络性能影响算力集群计算能力,网络故障和性能波动对集群算力影响大[107] - **RDMA技术降低通信时延**:分布式训练中降低卡间通信时间关键在于RDMA技术,其主要采用IB和RoCEv2方案,可降低时延,在实验室测试中,端到端时延可从50us(TCP/IP)降低到5us(RoCE)或2us(InfiniBand)[110] - **以太网和IB各有千秋**:IB时延小但成本略高,供应商主要是英伟达;RoCE通用性强、价格低,支持厂商多。以太网发展势头强劲,预计2027年将超越InfiniBand,英伟达也在打造强大的以太网网络[116] - **AI推动交换机升级和扩容**:AI推动数据中心交换机升级和扩容,2024年全球网络市场中数据中心交换机是唯一正增长产品,中国数据中心交换机同比增长23.3%,AIGC推动200G/400G设备收入和端口出货量大幅增长。800G端口占比逐步提升,预计到2027年,400G和800G速率端口占比达40%以上[122] 4. **建议关注的上市公司** - **中兴通讯**:全球领先的综合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数据中心交换机系列产品评级高,框式和盒式交换机表现出色[130] - **紫光股份**: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及AI解决方案提供者,多项产品市场占有率领先,在数据中心场景有创新产品[135] - **锐捷网络**: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数据中心领域持续创新,高端产品在运营商集采中突围[141] - **盛科通信**:国内领先的以太网交换芯片设计公司,高端旗舰芯片已小批量交付,产品应用广泛[147] - **裕太微**:专注高速有线通信芯片,布局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和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产品覆盖多领域[152] - **菲菱科思**:以太网交换机类产品为主要收入,实施“大客户”策略,发展中高端交换机[157] - **共进股份**:业务多样,800G交换机开始出货,满足智算网络需求[16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风险提示**:存在AI应用发展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市场竞争加剧、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失败等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对交换机行业和相关公司产生不利影响[7][165]
重点推荐国产算力链
2025-06-24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国产算力产业链、以太网交换机行业、光模块行业、数据中心行业 - **公司**:星网锐捷、锐捷网络、光迅科技、华工科技、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英伟达、Cowabe、Oracle、润泽、万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国产算力产业链 - **核心观点**:二季度迎来盈利拐点,规模效应显现,未受 H20 禁令重大影响,未来有望持续盈利 [1][2][5] - **论据**:数据中心企业上架率稳定,国产服务器、光模块和交换机产业出货量和收入增长显著;大厂核心存储和 GPU 备货充足;单一大客户大批量订单增加,成本优势凸显,交换机、液冷、光模块产业先后出现利润拐点 国内以太网交换机行业 - **核心观点**:与海外市场存在显著差异,白盒交换机优势明显,产业毛利较高 [1][6][8][9] - **论据**:国内以互联网大厂需求为主导,倾向 SDN 模式或白盒交换机,海外以 IB 交换机为主;白盒交换机可配置性和快速迭代能力强,满足数据中心流量实时变化需求;产业毛利高得益于硬件生产和与互联网厂家联合研发的 JDM 模式,技术门槛高 国产光模块行业 - **核心观点**:需求快速增长,未来业绩有望延续增长趋势,光通信在未来 AI 投资中占比有望提升 [10][11][12] - **论据**:国内互联网大厂采购需求高增,800G 及 1.6T 需求旺盛,400G 需求持续释放;AI 训练及推理需求共振,大型企业采购需求同比翻倍增长;光通信切入 scale up 领域,典型架构方案性能出色,对产业链拉动效应可能被低估 数据中心行业 - **核心观点**:国内板块整体稳定,海外市场景气度高,政策引导供给有序,Reits 项目为估值提供标杆 [4][16][18][19] - **论据**: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上架率稳步提升,国产服务器、光模块及交换机产业出货量增长;海外英伟达、Cowabe、Oracle 等企业有积极动作;政策引导行业供给扩张有序;Reits 市场给予 15 倍左右 EV/EBITDA 估值水平,与 A 股核心 IDC 资产估值相当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大厂对于核心存储和 GPU 库存水位预计可撑到 9 月份,若 B30 芯片顺利出货或科技战缓解,波动将被平滑 [2] - 字节跳动分享 TOKEN 用量趋势彰显推理侧 AI 需求爆发 [11] - 2024 年四季度和 2025 年一季度国内 AI 产业拐点后数据中心订单放量,目前正在交付和上架,但芯片短缺使大型企业订单节奏放缓 [17] - 北美大厂资本开支占收比已提升至 15%-20%,国内大厂仍处于高个位数到 10%左右区间,未来提升潜力巨大 [17] - 目前 A 股核心 IDC 资产估值未考虑更长期 AI 产业带来的高成长性,现在可能是布局良机 [20] - 当前全面看好国产算力链,可在适当情况下从海外链配置至国内链,重点推荐交换机、液冷及光模块产业链 [21]
菲菱科思20250522
2025-05-22 23:23
纪要涉及的公司 菲菱科思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股份回购**:回购响应监管政策,管理层对公司发展有信心,用于维护股东权益和实施股权激励,团结核心人员实现 ICT 策略,应对 AI 环境变化带来的新需求,总金额不超 6000 万元,首次披露已购 591 万元,最高价格 78 元,每月三个交易日内披露进展 [2][3][4] - **股东减持**:一位早期财务投资者董事减持约 101 万股,目前没收到大股东减持书面申请,小股东减持意向不强烈,大股东减持会提前公告并遵循要求 [5] - **业务投入与收入体现**:2025 年是大力投入期,在海宁招募人才并进行股权激励,投入预计在收入端逐步体现,具体时间未确定,会根据市场调整投入力度 [5] - **业务规划**:主要收入和利润源于企业级和园区级交换机业务,国内市场增长瓶颈,计划加大数据中心交换机、大型计算中心建设及 AI 投入,去年研发投入占比 8%,同比增 5 个百分点 [6] - **海宁工厂投资**:已累计投资约 8000 万元,未来一年计划总投资 2 亿元,1.2 亿元用于补齐服务器及 DPU 卡等新产品线,已生产服务器单板,整机预计 7 月出货,下半年收入预计显著增长 [2][7] - **服务器业务利润**:毛利低,采用客户送料模式收加工费,与新华三合作生产多种服务器,短期内利润贡献有限,通过商务谈判和内部整改提升利润,规划年产值 16 亿元目标需一年实现 [2][8] - **高速交换机发展**:全系列产品由华山青海华鼎生产,无序竞争中放弃部分订单积累经验,新产品释放,国产化芯片能力增强,供应链保障改善,去年与华为合作提供 280 万台交换机,因内卷报价和结算模式影响收入,今年未收到明确订单但有沟通 [9] - **高速交换机市场需求**:台资企业倾向北美高毛利订单,产能面向海外,国内有机会但无确定订单,与国内信创产业链高端芯片厂家合作推出 ODM 方案供应白盒交换机,出货量小但有潜力 [10] - **下半年收入和利润预期**:服务器出货量增加,下半年收入预期提升,上半年因行业内卷报价利润压力大,通过商务谈判和内部整改提升服务器业务利润,期待整体业绩改善 [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高速交换机产品线完整,但公司放弃部分订单以积累项目经验 [3] - 公司与华为合作受内卷报价和结算模式影响,今年尚未收到明确订单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