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短期美国国债
icon
搜索文档
管涛:外资不是美债风暴的罪魁祸首︱汇海观涛
第一财经· 2025-07-27 21:40
外资对美证券投资动态 - 5月份美国国际资本净流入3111亿美元,环比多流入3257亿美元,同比多流入2445亿美元,单月净流入规模为史上第三高 [2] - 外资净买入美国长期证券3185亿美元,环比多买入3691亿美元,贡献同期资本净流入环比多增的113.1% [3] - 私人外资净流入3332亿美元,环比增加3304亿美元,贡献101.4%,单月净流入规模排名史上第一 [4] 外资投资工具分布 - 外资增持中长期国债1463亿美元,环比多买入1871亿美元,贡献外资净买入长期证券环比多增的50.7% [5] - 外资增持公司股票1143亿美元,环比多买入1330亿美元,贡献36.0% [5] - 外资增持政府机构债241亿美元,环比多买入340亿美元,贡献9.2% [5] - 外资增持企业债339亿美元,环比多买入149亿美元,贡献4.0% [5] 主要投资主体行为 - 私人外资由净卖出205亿转为净买入2875亿美元,环比多买入3080亿美元,贡献83.7% [5] - 官方外资由净卖出301亿转为净买入311亿美元,环比多买入612亿美元,贡献16.3% [5] - 加拿大投资者由净卖出808亿转为净买入659亿美元,环比多买入1467亿美元,占比39.7% [9][10] 国家/地区投资差异 - 中国投资者结束连续10个月净卖出,5月小幅净买入32亿美元,但策略未根本改变 [10][12] - 日本投资者净买入261亿美元,创2023年5月以来新高,环比多买入额跻身第五 [10][11] - 开曼群岛在三大类长期证券环比多增榜中均上榜,两次居榜首 [11][12] 美债市场表现 - 外资持有美债余额90458亿美元,较上月底增加324亿美元,环比多增685亿美元 [7] - 外资净买入美债1468亿美元,环比多买入1996亿美元,贡献持有余额环比多增的291.2% [7] - 外资持有美债余额占公众持有美债的31.2%,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 [8] 市场背景因素 - 5月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5759,环比回落27.6% [1] - 标普500指数反弹6.1%,美元指数微跌0.2% [2] - 10年期和30年期美债收益率全月分别收涨24和26个基点 [1]
瑞银:稳定币将推高对短期美债净需求 短期债供给仍有吸纳空间
智通财经网· 2025-07-22 12:20
稳定币监管法案 - 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方必须用短期、高流动性且优质的资产维持100%的储备支持 获批的储备资产包括美元现钞、短期美国国债、受保存款机构存款以及短期国债回购协议 [1] 稳定币对美国国债市场的影响 - 国际清算银行估算稳定币已购入约400亿美元的美国短期国债 规模与最大的一只美国政府货币市场基金相当 且超过多数国家的持有量 [4] - 若《GENIUS 法案》刺激更多短期国债需求 美国财政部可略微推迟扩大附息国债发行规模的时间 也有更大空间回购流动性较差的老债券 [4] - 瑞银预期财政部将继续保持短期国债与附息国债的相对比例稳定 [4] 稳定币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 - 2019年以来美国政府货币市场基金净资产翻倍至7万亿美元 而稳定币总市值仅约2400亿美元 [5]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认为2万亿美元是美元稳定币的合理规模 且存在上行风险 [5] - 财政部借款咨询委员会讨论的情景是到2028年稳定币市值达2万亿美元 对应整体交易量增长7倍 货币流通速度不变 稳定币交易占外汇现货交易比重升至10% [5] 稳定币的替代方案与国际使用 - 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已成替代方案 因其可像基金一样提供收益 而稳定币则通常无收益 [6] - 稳定币行业的增长还将取决于国际使用范围 [6] - 贝森特预期该立法将通过稳定币进一步扩大美元在全球的使用 [7] 资金流向与收益率关系 - BIS研究人员指出强劲的美元稳定币流入与3个月期短期国债收益率下行有关 甚至在大约15天后对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也产生一定影响 [8] - 瑞银在先前报告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摆脱财政盈余时期 短期国债供给增速超过传统投资者基础 导致其相对便宜 但短期国债利率与有效联邦基金利率的任何偏离始终有限 [8]
告别猜顶底!实操分析如何做再平衡
雪球· 2025-05-22 15:50
资产配置与动态再平衡 - 资产配置是投资组合管理的核心,通过分配资金到不同资产类别(如股票、债券)以实现风险收益目标 [1] - 市场波动会导致初始资产配置比例发生"风险漂移",可能偏离投资者预设的风险承受水平 [2] - 股票占比上升会增加组合风险,占比下降则可能错失市场回暖收益 [2] 动态再平衡原理 - 动态再平衡基于"均值回归"原理,通过系统化操作使资产比例回归初始目标 [3] - 该方法利用资产价格偏离正常水平后的回归特性进行"低买高卖" [3] - 长期不进行再平衡会导致组合风险特征改变,如2014-2025年案例中黄金占比从25%升至34.6%,美股ETF从12.5%升至24.2% [5] 再平衡效果分析 - 再平衡与非再平衡策略的年化回报率相近,但前者最大回撤更小(-18.13% vs -20.90%)[7] - 再平衡组合的夏普比率更高,显示更好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8] - 再平衡能有效控制组合波动性,年化标准差从8.02%降至7.50% [5] 哈里·布朗永久组合 - 该组合采用25%股票(经济繁荣)、25%长期债券(通缩)、25%黄金(通胀)、25%现金/短期国债(衰退)的等比例配置 [4] - 组合中加入中美代表性股票资产(沪深300A股ETF和标普500ETF各占12.5%)[5] - 长期债券和短期国债占比从25%分别降至15.5%和15.7%,显示再平衡必要性 [5] 智能再平衡工具 - 三分法仪表盘系统实时监测股票、债券、商品等资产表现及关键指标(估值、资金流向等)[10] - 系统在资产偏离均衡状态时自动发出调整信号,指导超配/低配决策 [10] - 工具结合择时模块,帮助实现"资产配置+动态再平衡"的自动化执行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