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神盾短刀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从"分兵作战"到"集团军":吉利电池整合背后的产能暗战
经济观察报· 2025-08-30 14:01
战略整合背景 - 吉利控股集团成立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级子公司 与吉利汽车集团平级 整合旗下金砖电池和神盾短刀电池品牌为统一的神盾金砖电池品牌 [3][4] - 此次电池资产整合是公司自2023年开始的战略大整合中的关键环节 旨在实现电池资源协同和品牌高端化 [3][4] 品牌与技术统一 - 神盾短刀电池全部改用金色绝缘膜替代原有蓝膜 统称为神盾金砖电池 金膜耐高压能力达4000V 较蓝膜提升近30% 但成本增加20%以上 [6] - 品牌整合结合神盾电池pack系统安全性与金砖电芯技术优势 打造高端电池品牌标签 助推汽车品牌高端化 [6] - 原有神盾短刀电池产线正在进行改造 全部生产金色绝缘膜电芯 [6] 产品性能与安全 - 神盾短刀电池通过中汽中心6大"魔鬼"串行测试和8针同刺试验 以及全球首次5.8mm真弹枪击贯穿试验 金砖电池通过240秒外部火烧和超压针刺测试 [7] - 超快充系列支持5.5C充电倍率 SOC10%-80%充电仅需10.5分钟 [7] - 高能量密度系列能量密度达192wh/kg 循环寿命3500次 [7] - 超级混动系列SOC10%-80%充电11.5分钟 循环寿命4500次 [7] 产能规划与调整 - 吉曜通行拥有8大生产基地 规划总产能超过176GWh 但最新规划至2027年产能规模调整为70GWh [11][12] - 吉利汽车未来电池需求40%由吉曜通行供应 40%由宁德时代供应 20%由其他产能供给 [12] - 公司不再新增产能 将择机收购市场闲置电池产能 部分原规划工厂已停止建设 [12][13] 业务布局与战略 - 神盾金砖电池将搭载于极氪9X 领克10EM-P 吉利银河A7 领克07EM-P等插混车型 [8][9] - 电池整合预计通过技术共享和资源协同 节省研发和管理费用 参考整车整合经验显示研发费用节省10%-20% 管理费用节省10%-20% [11] - 吉曜通行将探索车电分离 换电模式和电池银行业务 实现从产品到服务的能源生态变革 [14] 未来整合方向 - 吉利下一步计划对电驱等业务实施整合 [15]
从"分兵作战"到"集团军":吉利电池整合背后的产能暗战
经济观察网· 2025-08-30 11:54
品牌整合与产品技术 - 吉利控股集团成立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将金砖电池和神盾短刀电池整合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 作为一级子公司与吉利汽车集团平级[3] - 神盾金砖电池采用金色绝缘膜替代原有蓝膜 耐高压能力从2000V提升至4000V 增幅近三成 但成本增加两成以上[3] - 电池通过8针同刺试验时温度保持在29.1℃-38.6℃ 电压3.2995V 未出现起火或冒烟现象[2] - 产品线包含超快充系列(5.5C充电倍率 10.5分钟完成10%-80%充电) 高能量密度系列(192wh/kg能量密度 3500次循环寿命)和超级混动系列(11.5分钟充电 4500次循环寿命)[5] 产能布局与供应链策略 - 公司拥有8大生产基地 规划总产能超过176GWh 但最新目标调整为2027年实现70GWh产能[7] - 吉利汽车电池供应结构为:40%由吉曜通行供应 40%由宁德时代供应 剩余20%通过收购市场闲置产能解决[7][8] - 产能调整涉及停止河南/湖北/安徽/广西等地工厂建设 仅保留盐城基地在建状态[8] - 枣庄合资工厂股权结构调整:吉利持股从51%增至70% 欣旺达持股从49%降至30% 专供沃尔沃和极星品牌[7] 战略协同与资源优化 - 品牌整合后预计节省研发费用10%-20% 管理费用节省10%-20% 销管费用率从11%降至8%[6] - 神盾金砖电池将专供极氪/领克/银河品牌 并搭载于极氪9X/领克10EM-P/银河A7等即将上市的插混车型[5][7] - 公司计划探索车电分离/换电模式 建立电池银行 实现从产品到服务的商业模式转型[8] - 电驱业务将成为吉利控股集团下一个整合目标[9]
规划70GWh!吉利短刀电池产能行业第一
起点锂电· 2025-08-25 18:24
公司电池业务整合与产能布局 - 吉利整合旗下电池业务成立吉曜通行 统一神盾金砖电池品牌 实现安全系统与电芯技术强强合体[3] - 吉曜通行拥有8大生产基地 2027年将形成70GWh产能规模 相当于支持150万辆新能源车年销量[3][11] - 生产基地包括桐庐基地(12GWh/年 总投资51亿元)衢州基地(24GWh/年 超百亿元投资)建湖基地(12GWh/年 总投资102.3亿元)赣州基地(42GWh/年 总投资300亿元)鹰潭基地(20GWh/年 总投资100亿元)宁国基地(12GWh/年 总投资72亿元)枣庄基地(15万台套电池包/年)上饶基地(10万套商用车电池包/年)[7][8][9][10][11] 神盾短刀电池技术特性 - 电池采用短刀设计 长度580mm比传统长刀电池缩短40% 厚度增加35%[3] - 循环寿命达3500次(约100万公里) 支持17分4秒完成10%-80%快充(2.45C倍率) -30℃低温容量保持率超90%[5] - 通过8针同刺/5.8mm实弹贯穿/动态海水浸泡/26吨碾压等极端测试 采用田字格框架专利与三层护板防护设计[6] - 产品线包含超级快充系列/高能量密度系列/超级混动系列 将搭载于极氪/领克/银河等品牌[7] 动力电池市场表现与战略 - 2024年吉利电池装车量达8.24GWh(极电新能源6.27GWh+耀宁新能源1.97GWh) 跻身中国市场TOP10[13] - 2025年1-7月吉曜通行累计装车量7.17GWh(占总市场2.02%) 7月单月装车量1.05GWh(占比1.87%)[14] - 前7个月新增配套10款吉利系车型 包括极氪007/银河星耀/领克Z20等[14] - 2024年自供电池比例约18.46%(极电14.05%+耀宁4.41%) 计划两年内提升至30%[15] 供应链合作与产能策略 - 外采电池占比约82% 主要供应商包括宁德时代(占比超50%)/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15][16] - 与宁德时代合资建设时代吉利宜宾基地 2024年产能扩充至25GWh[16] - 2025年7月与宁德时代签署全面电动化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强化技术协同与供应链体系[16] - 未来将产品线收敛至10款以内 通过爆款电芯策略提升盈利能力[11]
续航升级不加价,2026款吉利银河E5宣告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7-25 19:43
产品发布 - 2026款吉利银河E5长续航版上市 售价保持10 98万-14 58万元不变 [1] - 新车推出5个版型 最长续航从530km提升至610km [1] - 新增"晚林绿"和"黎光蓝"两款车色 优化底盘调校 [1] 技术升级 - 610km版型支持外放电功能 可为电磁炉供电2小时/冰箱3小时/投影仪4小时 [3] - 银河Flyme Auto智能座舱升级 新增导航绿波出行功能和洗车模式 [3] - 洗车模式可一键关闭所有车窗天窗 自动开启空调内循环 [3] 安全性能 - 神盾短刀电池通过"8针同刺"和5 8mm真弹贯穿试验 获中汽中心"新国标"认证 [5] 市场表现 - 吉利银河E5累计销量突破15万辆 [5] - 在马来西亚 澳大利亚等35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A级纯电SUV出口冠军 [5]
2026款吉利银河E5上市,续航和配置进一步提升
经济观察网· 2025-07-25 17:27
产品发布与定价 - 2026款吉利银河E5共推出5个版型,售价区间为10 98~14 58万元 [2] - 探索版、探索+版和星旗版售价上调2000元,其他车型与2024款指导价保持一致 [2] 续航与电池性能 - 启航版续航里程从440km提升至530km,远航版增加8kWh电量,续航从530km提升至610km [2] - 搭载神盾短刀电池,通过中汽中心"新国标"检测验证,可承受36吨59D坦克碾压(挤压力达国标1 8倍) [2] 配置升级 - 探索版和远航版新增L2级辅助驾驶、自适应远近光灯、头枕/车外扬声器、触摸式阅读灯 [2] - 星舰版新增13 8英寸抬头显示、头枕/车外扬声器 [2] - 新增"晚林绿"和"黎光蓝"两款新车色 [2] 智能系统优化 - 银河Flyme Auto智能座舱新增导航绿波出行功能、洗车模式(可一键关闭车窗/天窗/后备箱) [2] - 新增能量中心"结束充电"按钮、锁车提示音自定义、WANOS全景声零压空间、服务大厅APP [3] - 车机Ai银河精灵和手机Ai银河精灵升级,优化32项语音车控功能及6条媒体指令 [3] 底盘技术 - 采用国内唯一虚拟调校技术,完成超万次数字调校和百万公里全场景验证 [4] - 减震性能优化20% [4]
新吉利银河E5来了,续航提升座舱升级,但价格没涨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10:42
产品升级 - 2026款吉利银河E5推出5个版型,售价保持10.98至14.58万元不变 [1] - 低配版续航从440km提升至530km,高配版从530km提升至610km [1] - 610km版型增加8kWh电量,支持6.5kWh额外供电,可为家电提供2-4小时供电 [1] - 升级银河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新增导航绿波出行、洗车模式等功能 [2] - 新增QQ音乐Flyme Sound专区,优化32项语音车控功能和6条媒体指令 [2] 安全性能 - 搭载神盾短刀电池,通过中汽中心"8针同刺"和5.8mm真弹贯穿试验 [2] - 成功通过中汽中心认证的"新国标"检测验证 [2] 市场表现 - 吉利银河品牌上半年销量54.84万辆,同比增长232%,占吉利汽车总销量三分之一 [3] - 吉利汽车上半年累计销量140.9万辆,银河E5上市将助力实现300万年销目标 [3] 行业趋势 - 纯电出行快速普及,电池技术持续升级 [1] - 吉利银河品牌是公司新能源转型的主要抓手 [3]
回归“一个吉利”:上市未满一年 极氪将被私有化
财经网· 2025-05-13 17:54
收购交易概述 - 吉利计划收购极氪全部已发行股份 实现完全合并 目前持有极氪约65.7%股份 [1] - 私有化价格定为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 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溢价13.6% 较过去30个交易日成交量加权均价溢价20% [9] - 总收购对价约22.4亿美元(约合162亿元人民币) 截至2024年末吉利汽车现金及等价物超400亿元 收购金额占比不到40% [9] 极氪财务与市场表现 - 截至美东时间5月8日收盘 极氪总市值66.24亿美元 低于上市首日近70亿美元市值 大幅低于A轮融资后130亿美元估值 [4] - 2024年总营收759.1亿元 同比增长46.9% 全年净亏损57.91亿元 同比收窄29.9% [6][7] - 2021-2023年净亏损分别为45.14亿元、76.55亿元、82.64亿元 [6] - 2024年车辆销量55,315.3辆 同比增长63.1% 车辆毛利率15.6% 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7] - 2024年毛利率16.4% 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 经营亏损收窄21% [7] 销量与行业对比 - 2024年一季度极氪科技集团累计销量16.53万辆 仅完成年度71万辆销量目标的23% [8] - 极氪品牌4月销量13,727台 同比下滑15% 环比下滑11% [8] - 同期零跑交付41,039台 小鹏交付35,045台 理想交付33,939台 蔚来交付23,900台 [8] - 相比美股同行 蔚来市值88.94亿美元 理想275.92亿美元 小鹏186.24亿美元 [5] 战略调整与整合 - 私有化是落实《台州宣言》举措 旨在提升资产利用效率 强化市场竞争力 [4] - 2023年11月极氪与领克合并成立"极氪科技集团" 极氪持股51% 双方砍掉20%重复车型规划 [11] - 极氪聚焦纯电市场 领克侧重混动市场 [11] - 2023年10月几何品牌并入吉利银河 主攻10-20万元市场 [9] - 2024年1月翼真和雷达品牌并入吉利汽车集团 形成四大品牌矩阵 [11] - 2024年4月剥离电池业务 出售吉利欣旺达股权 整合电池业务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 [11] 私有化动因与影响 - 私有化可使极氪摆脱资本市场短期波动干扰 提升决策效率 避免美国股票市场规则限制 [5] - 中金公司认为私有化使吉利现金流压力可控 极氪并表将提升新能源业务占比 推动港股估值重构 [9] - 行业专家指出多品牌战略导致资源分散 私有化有助于优化资本配置 充分利用海外市场资源 [12][13] - 吉利控股开启轮值总裁制 首任总裁为CFO戴庆 旨在顺利完成内部合并 降低费用率和提升运营效率 [12]
收回极氪、整合供应链:一个吉利的轮廓
晚点Auto· 2025-05-09 21:05
品牌整合与战略调整 - 公司决定取消3个子品牌并集中销售资源以应对市场需求减少和销量向头部集中的趋势 [2] - 公司计划以约65亿美元收购极氪科技全部股份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并从纽交所退市 [2] - 此次调整是公司乘用车体系幅度最大的一次涉及将多数乘用车品牌统一归入吉利汽车 [2] - 公司开始推进一体化战略回归"一个吉利"结束十年的多品牌扩张策略 [2] 技术整合与资源共享 - 公司发布《台州宣言》后进行了多项整合以减少重复投入并实现技术共享 [3] - 公司将极氪的辅助驾驶系统开放给吉利汽车品牌并计划共享更多技术和资源 [3] - 公司宣布在整车架构电子电气架构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动力电池等领域深度协同 [3] - 公司建立类似于技术中台的结构以供应不同品牌 [3] 电池业务整合 - 公司成立名为"吉曜通行"的电池产业集团进行战略整合 [3] - 公司整合金砖和神盾短刀两个电池品牌为"金砖电芯"推出三种版本 [4] - 新电池产品包括超级快充版高能量密度版和超级混动版主要采用磷酸铁锂短刀电池 [4] - 公司计划通过垂直整合降低电芯成本并在两年内将吉曜通行的供货比例增至30% [4] 供应链与合作伙伴策略 - 公司将继续与宁德时代和欣旺达等外部供应商保持长期合作 [4] - 公司接受零部件公司在合适时间向外供货的策略借鉴了比亚迪的验证模式 [4]
吉利汽车,电池业务大调整
DT新材料· 2025-05-07 00:02
吉利汽车出售吉利欣旺达股权 - 吉利汽车附属公司浙江吉润及关联方吉利汽车集团出售吉利欣旺达41.5%和28.5%股权,对应代价为4980万元和3420万元人民币,交易完成后吉利汽车将不再持有吉利欣旺达任何权益 [1] - 交易方浙江吉曜由吉利执行董事李书福及其关联人最终控制,交易目的是剥离非核心业务投资,业务重心转向增强核心汽车业务的竞争力 [1] - 吉利欣旺达成立于2021年9月,注册资本1亿元,主要业务为开发、生产及销售油电车电芯、电池模组及电池包,2024年税后净利润1.65亿元,2025年一季度亏损2389万元 [1] - 2021年7月欣旺达公告合资公司吉利欣旺达将投资50亿元建设动力电池项目,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能80万套混合动力电池 [1] 吉利电池业务整合 - 交易完成后吉利欣旺达股权结构变为浙江吉曜持股70%、欣旺达动力持股30% [2] - 吉利控股集团在2025上海车展宣布整合旗下电池业务,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统一金砖电池和神盾短刀电池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 [2] - 浙江吉曜成立于2025年1月26日,注册资本10亿元,由浙江吉利产投控股有限公司和浙江济底科技有限公司各持股50% [3] - 金砖电池由衢州极电工厂生产,主要用于极氪、领克等高端豪华品牌,神盾短刀电池主要由盐城耀宁生产,主要供应吉利银河品牌 [3] - 金砖电池聚焦磷酸铁锂短刀技术路线,将推出超级快充、高能量密度、超级混动等电芯产品系列,未来极氪等高端豪华车型和吉利品牌战略车型都将搭载 [3] 2025第四届固态电池大会 - 大会将于2025年7月3-5日在浙江宁波举行 [8][11] - 参会对象包括新能源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eVTOL飞行器、电动工具、消费电子、智能穿戴设备等行业单位,每单位限额2名 [9] - 会议安排包括固态电池产业投资与项目路演、大会报告、圆桌论坛、特色沙龙等活动 [10] - 专题论坛涵盖固态锂电池产业化、固态钠电池、锂金属和锂硫电池研究进展、固态电池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固态电解质开发等议题 [10] - 硅基负极专场将讨论硅基负极产业化、高性能硅基负极先进工艺及装备、低成本多孔炭制备方案等 [10]
宁德时代们的高利润剧本,今年要被极氪终结?
电池供应商与整车车企利润倒挂现象 - 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2024年营收3620亿元同比下降9.7% 但净利润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 日均净赚超1亿元 [2] - 极氪品牌2024年净亏损57.9亿元 较2023年82.64亿元收窄 但累计亏损达260亿元 [2] - 电池采购成本占整车成本40% 行业存在"整车车企亏损而电池供应商暴利"的利润倒挂现象 [2][3] 极氪科技集团战略调整 品牌整合与成本优化 - 极氪斥资93.67亿元收购领克51%股权 形成"极氪向上(30万+市场)、领克向宽(20万+市场)"双品牌战略 [3][7] - 合并后预计研发协同效率提升15% 制造管理效率提升20% 整体运营效率提升20% [7] - 2025年1-4月集团销量155,327台(极氪占35.4%/55,000台 领克占64.6%/110,400台) 但全年71万台目标完成率仅23.28% [11] 人事架构重组 - 林杰统管极氪与领克国内营销 实现双品牌独立运营与协同发展 [8][10] - 林金文转岗负责用户服务与数字化运营 向林杰汇报 [8] 动力电池自主化突围 - 吉利成立吉曜通行电池集团 整合金砖电池与神盾短刀电池技术 注册资本10亿元 [12][13] - 自研电池可使极氪单车成本降低2-3万元 按年销30万辆测算可节省60亿元 [13] - 业务覆盖电芯研发/电池包集成/储能换电/回收利用 对标比亚迪弗迪电池模式 [13] - 比亚迪2024年净利润402.54亿元(同比+34%) 汽车业务毛利率达22.31% 验证垂直整合有效性 [13] 行业格局预判 - 宁德时代高利润模式面临挑战 行业利润分配格局或将迎来转折 [15] - 整车车企通过垂直整合与自研电池 正在打破电池供应商的利润垄断 [13][15]